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汉族的前世今生

按:历史茶馆又和您见面了,今天的文章比较学术化,中规中矩,经得起推敲。今天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古时并非如此,特别是在边疆地区。本文以云南为例,说一说我们的主体民族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全国各地的。


众所周知,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在云南都可以找到。现在,云南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其余人数较多的民族是白族和彝族。但是远古的云南却不是如此,是一个众多土著民族占主导地位的地区。那么,这一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拙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个初步的、浅陋的探索。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最终统一了六国,但是,早在公元前279年,也就是楚顷襄王二十年,流放屈原的昏君顷襄王在自己的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却派出庄蹻带领一支军队平定云南。庄蹻来到云南以后,很快平定了滇池周围方圆千里的土地。获胜之后,他本想回报楚王,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庄蹻平定的云南成了楚国的“飞地”,庄蹻一看归国无望,只好留在了这里,遵循当地的风俗,做了滇地的首领。这可以说是汉人大规模移居云南的滥觞。

等到秦国统一天下后,大约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17年间,秦始皇派常頞修筑了一条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的简易道路,人称五尺道,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一些官吏。但是只过了十来年秦朝就灭亡了。汉朝建立以后,虽说是汉承秦制,但是统治者认为这些地方贫穷落后,就把云南丢弃了,一直采取内修理政的政策,而把巴郡、蜀郡原来的边界当做边塞。但是云南和内陆的联系时断不了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于利益的驱使,巴郡和蜀郡的人经常出关做生意,因此官方的往来虽然稀少,但是民间贸易还是十分活跃的。


两汉时期,对云南实行羁縻政策,一方面派遣官吏到州郡任职,另一方面对各部落首领进行封赠。最初向云南移民,是为了解决所派官吏和军队的饮食俸禄问题。因为在当时,如果驻地的军队和官吏的一切用度,完全依靠土著贵族们的纳贡,一来不及时和可靠,二来很容易引起民族反抗。《史记·平准书》记载“通西南夷,乃慕豪民田西南夷,入粟官吏,而内受钱于都中”。也就是说有许多地主商人到云南地区进行垦殖,当然,他们不必亲自参加劳动,会招募很多农民。长久驻守的士兵不能回乡,也就定居下来,成为移民的另一部分。这时汉族人口相对当地土著人口来说,仍然是少数。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朝时期的移民已经发展成“南中大姓”,即发展成了大家族。无论是蜀汉、东晋,还是宋齐梁陈,要实现对云南的统治,不得不依靠这些南中大姓和夷帅们。这一时期云南民族特点,不是夷人汉化,也不是简单的汉人夷化,而是夷汉合流。在姓氏方面,张王李赵,这些中原常见的姓氏,在云南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前朝移民的后裔,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在很多生活习惯和风俗上与当地民族趋同。更谈不到汉族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不但如此,反而造成了相反的结果,即汉人夷化。

从公元752年,南诏正式建立自己独立的政权到公元1255年蒙古灭大理,在这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云南始终处于一种割据封闭的状态里。蒙古人灭大理,虽然也留下了驻军,但多数是蒙古族和回族,契丹和汉人并不占多数。原先移民到这里的汉民,包括后来因为战乱而被掠夺的汉人,在这种长期封闭的环境里,反而被当地民族所同化,其中大部分融入了白族,其次是彝族。汉族反而又恢复到了汉朝的状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


真正奠定今天云南民族格局基础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明朝。对于云南,朱元璋并没有立即发兵攻打,而是先招降。原因也很好理解,云南山高路险峻,攻打代价太大,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直到明洪武十四年,在其他地区都平定了,经多次招降无效后,才派出付有德、蓝玉、沐英(朱元璋的义子,颇受信任,鹿鼎记中的沐王爷,即指其后代)等将领领兵三十五进军云南。郭英、陈恒率偏师五万,从四川进攻,付有德、蓝玉、沐英率主力三十万从湖南进军,大军很快平定了靠内陆区,接着又陆续平定了边远地区。明太祖朱元璋感到,仅仅凭借军事实力,不足以维持云南地区的稳定,只有移民,改变民族结构,才能保证云南的长治久安,于是空前的大移民开始了。明代移民云南主要有三种形式,军屯,民屯,商屯,下面逐一介绍。


军屯是明朝建立伊始对元朝兵制制度进行改革后的军事制度,政府划出一部分人为世籍军户,分配驻屯于全国各地,负责镇守地方和保卫边疆。军屯制度有几个特点,一父死子继,不得更改;二军队驻地固定,除非朝廷命令,否则驻地不能变动;三凡为军者必须结婚,携同妻室前往驻地。明代兵制的这些特点,使进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军队,成为了以军屯形式进入云南的汉族。洪武十四年随付有德、蓝玉、沐英平定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军队,便都留下来驻守云南,洪武十七年,又命令将军属接至云南。如果我们以一家五口来计算的话,短短三年时间,移民高达一百五十万,分布在昆明、楚雄、曲靖、保山等广大地区。


民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在内陆人口密集的地方即进行移民就宽乡,以调整土地的分配,并开发荒芜地带。就在军屯刚刚尘埃落定的洪武十七年,民屯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滇略》云:“高皇帝既定滇中,尽迁江左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咸尽室以行。”保守估计,此次移民亦当在百万以上。另外,在公元1389年,“(沐)英还镇,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公元1392年“(沐)英镇滇七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通过这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把近三百万汉民迁到了云南,民屯的分布区域与军屯大致相同。


商屯。《明史·食货志一》云“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囤。”其法是“视时缓急,米直高下,中纳者利否。道远地险,则减而轻之……编置勘合及底簿,发各布政使司及都司、卫所。”即为了补助各卫所军粮之不足,招募商人于边疆开垦种植,将所获粮食就地交给军队食用。然后由当地布政使司及都司发给凭证,于产盐处照价支给食盐,使盐商得以贩卖牟利。于是,商人们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出资金招募一些佃户在各地进行屯田垦殖。商屯在明军平定云南之初非常盛行,即使是在各地的商屯停止的情况下,云南却依然不变。当然,商屯人数比之于军屯和民屯则要少的多。


明朝紧接着元朝之后把云南统一了起来,然后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通过军屯,民屯,商屯,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汉族人口从内陆迁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进行屯田垦殖。汉族人口开始在云南逐渐占居多数的地位,比任何一个土著民族的人都多。少数民族不可能再把大量的汉族人口融合入他们之中,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云南的民族格局。大规模汉族移民的涌入,一方面使云南得到了开发,密切了内陆和云南的联系;一方面作为主体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主体民族的作用,汉族居住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着全省绝大部分土著兄弟民族居住的地方,使整个云南的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另一方面,对于制止土著民族中的贵族分子相互兼并而造成分裂割据,维护祖国统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谐边疆】西南边疆汉族的形成与历朝治边
古永继 || 明代的云南人口是“夷多汉少”还是“夷少汉多”
清代普洱茶鼎盛的原因(下)
潮汕人的祖先来自哪里?你都知道吗?
诸葛亮南征之后的云南,一千多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风云?
彭洪俊 |“民”与“汉”:清代“民户”的划分及其实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