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资讯 | 从媒介的视角理解城市变迁——“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二期)举行

CICS


2019年1月15-16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现代传播》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二期“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


工作坊以“传播与城市变迁:媒介的视野”为主题。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杰、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华等八位学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纲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副主任陆晔教授、孙玮教授及研究中心城市传播研究团队谢静教授、潘霁教授、周海晏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现代传播》编辑部特约编辑张毓强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编委、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孙五三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金礼教授对学员报告进行了学术评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袁勇麟教授、传播学院院长谢宗贵教授及传播学院七十余位教师、研究生参加了工作坊的交流。工作坊开幕式由传播学院党委刘舒平书记主持。


△福建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袁勇麟(中)、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舒平(左)、院长谢宗贵(右)


工作坊开幕式上,谢宗贵院长首先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对工作坊的举办和各位专家、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认为,工作坊是一次小而精、精而深的高水平学术会议,近十位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对青年才俊的八项研究进行深度指导、评论,这是学术交流、学术研讨活动的一项创新。他对专家们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并希望与会的青年才俊和参会的本校师生珍惜机会,勇于学习,善于学习,通过学术会议获得真正的学术成长。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谢宗贵教授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代表“研究中心”介绍了城市传播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范式转移等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她强调,工作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的,它的宗旨就在于倡导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培育青年学者,建立学术共同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坊组委会做了两个方面的安排。首先是对工作坊研讨论文的严格遴选。专家委员会对投稿的三十多篇论文纲要进行多次合议,最终选出六项研究,加上承办方福建师范大学提交的两项研究,最终仅有八篇论文参加工作坊的深度研讨。其次,工作坊要求参加工作坊评论的每位专家必须看过所有文章,对每篇论文安排两位专家重点评论,鼓励其他专家和在座师生共同参与与自己比较接近的主题的讨论。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现代传播》特别编辑张毓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代政治、技术等多种关系的变革要求出版机构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服务介入到专业知识生产中去。出版机构不仅要成为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成为专业知识生产的真正中介者。孙五三研究员作为《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的代表在发言中也指出,编辑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大量选题很不错但完成情况却并不太好的研究,而在常规状态下,编辑又不便对作者的研究过于干预。编辑部之所以联合主办工作坊,就是希望以工作坊的形式,参与到作者的研究过程中,帮助作者更好地完成研究。各主办方代表的发言均表达了服务青年学者、培育学术共同体的共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现代传播》特别编辑张毓强教授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孙五三研究员


为期两天的工作坊研究发表和评论共分为四个阶段。1月15日上、下午分别讨论了第一、二、三阶段的六项研究,1月16日上午完成了第四阶段的研讨。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担任主持人,张杰教授和黄华副教授分别报告了他们对两种特殊的媒介——题画诗和手机屏幕的研究。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


张杰的研究讨论清代中叶知识女性如何借助题画诗实现非亲族跨性别交往,他认为,从画主人发起传播,由题画诗作者群经过观画、题诗,最终移动回到画主人这里,构成了完整的传播-反馈过程。题画诗能够有效地实现性别间既在物理意义上有别(不在场)又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构成交流与交往(在场),从而成为一种具有性别空间建构意义的媒介。黄华博士从现象学、实践理论、技术哲学等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手机屏幕的物的问题。黄华认为,手机屏幕从相对于大屏幕的固着,手机屏幕的移动及屏幕自身的媒介特质限定了手机屏幕与身体的关系,屏幕深度卷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物质性积极形塑我们的身体惯习和知觉,并构造新的观看语法。也就是说,屏幕构成了我们的“在世存有”。并认为,通过屏幕的观看,眼睛从直接的视觉接触通过机器辅助的观看,从视觉到视觉化的转变表明,观看实践是可以被导向和被操控的。


△学员:张杰教授


△学员:黄华副教授


对于张杰的研究,孙五三研究员的评论重点涉及题画诗的传播过程及其与社会生活、社会观念的关系。她认为,论文需要讲清在男女大防不可突破的环境下,画作是以什么方式传递到女性题画诗作者那里的,这些女性作者又如何了解市场行情、如何把作品传出去的。她同时认为,题画诗只是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生活、社会观念的变化为题画诗的交流方式提供了背景,而题画诗是一种具体的、能够提供性别结构细节的表现方式。黄旦教授在评论中首先肯定张杰用媒介理论重新审视题画诗,是对原有研究路径的突破。但同时他认为,把题画诗看作媒介,并未能突显它的特殊意义。媒介在这里只是一个工具。黄旦教授建议,论文的修改应该把重点放在主体身份认同上。题画诗既有画又有诗,要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的问题,应该重点研究不同的媒介所呈现的不同的东西怎么冲击了、改变了互相之间的关系,要说清楚互相之间是怎么改变了各自的身份或主体意识。


孙玮教授、张毓强教授和谢静教授分别就张杰在研究中对媒介概念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张杰未充分展开题画诗作为媒介的物的特殊性。孙玮教授指出,题画诗作为媒介,建构了当时中国社会场景下的一个小范围的、公共、公开的社会交往网络。这实际上是一种公共领域,是公共领域一种新的形态。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谢静教授


张毓强教授和潘霁教授重点评论黄华副教授的研究。张毓强教授指出,研究手机屏幕首先需要限定研究的是哪种手机的屏幕,以及到底是手机还是屏幕。他认为,研究中有三组概念需要阐述清楚:屏幕与观看,身体与媒介,移动与具身化。同时也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观看的问题。观看到底是文化的问题,还是人与物的关系或物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他指出,目前的研究中,人成了观看屏幕的先验性的先决条件,这实际上抛弃了社会的人。潘霁教授指出,本文对手机屏幕的研究同样存在着未能揭示屏幕的媒介独特性问题。说屏幕是积极的物、说屏幕卷入日常生活,自行车难道不具有这样的性质?说屏幕的移动性,难道书就不具有这种移动性?他认为,这里根本问题是先有了关于屏幕的宏观前设,然后证明屏幕适合这个假设。他建议论文围绕手机屏幕的观看实践,从实践中去发掘屏幕观看带来的身体与技术新型关系。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潘霁教授


多位评论人对黄华副教授的研究积极发表了看法。孙玮教授首先对黄华的阅读量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她强调,阅读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学术共同体要有共同的阅读。不读这么多,一切免谈。但同时,她指出手机屏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观看的问题。手机屏幕作为媒介,它涉及到整个身体和和梅洛·庞蒂所说的“对世界场所的结合”。因此,她建议,把手机屏幕理解为新的媒介,一个交互界面,这个交互界面涉及到知觉的统合。以这种统合性为基础,孙玮教授进一步建议研究手机屏幕的实体性、它所造就的人的新形态、它所及的权力关系新形态。孙五三研究员在发言中强调,理论讨论不能仅仅引用前人的既定结论,然后再去套现象。必须落到实践的深入观察和解释。黄旦教授表示,他完全认同孙玮教授的判断。他认为,这一研究需要注意手机屏幕跟其他屏幕、甚至跟手机本身之间的研究相区别的特殊性。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周海晏研究员


周海晏研究员用无人机屏幕与手机屏幕做比较,对黄华副教授“非人类的观看”的结论做了补充阐释。她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以机器主导的观看,而不是以人的视觉为主导的观看,但其中的逻辑并没有得到清楚地阐释。谢静教授的发言围绕论文的论证逻辑展开,她认为,现有的研究还明显存在着论证逻辑断裂的问题。

(未完待续)

文稿:何丽敏 熊   航

摄影:胡松坤 牟慧锭

原文编辑:谢雅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06“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
电影批评的理路
1--“媒介批评与传媒发展:2008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在暨南大学隆重举行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放教授来学校讲学
【木铎精选】2016年1-12月新闻传播学大牛学术文章汇总
麦奎尔辞世,大众传播理论的终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