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汉诺威思考之一:物联网开创持续创新经济

从2016年开始,在汉诺威工博会上就已经看到一种趋势,各大硬件厂商无一不在将其设备上云。截止今年,可以清晰地看到设备上云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配置。开玩笑讲,如果自己公司的产品没有上云,都不好意思来参加汉诺威展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公司都选择将设备信息上云?这与国内热门的所谓工业互联网是一回事吗?

从技术角度来看,将数据收集、整理并上传到云端,并非多么高不可及的先进技术。IOT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都有日益成熟的平台和开发包。而且,物联网的基础芯片和部件在成本上也非常便宜,不会给企业增加多少负担。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上云呢?

问题是我们上云做什么?中国企业马上就会提这样一个问题。毕竟,成本不贵,但开发团队,以及增加一个功能后对企业增加的维护成本也不是小数。

一般性的回答是可以给客户增加价值,比如经常被提及的预测性维护。但预测性维护的能力在很多年以前早就有了,并非物联网技术出现以后才有,只是过去我们不这么叫罢了。

显然,上云不是为了追求什么预测性维护。这只是IOT的一个应用而已,并非唯一原因。

经过与新加坡周宏骐教授的交流,得出了一个结论。各大厂商通过将设备上云,是为了实现将其产品的迭代循环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这将深刻地影响到产品的研发周期管理。

过去,我们线性的产品研发过程,是经历需求捕获、产品研发、产线规划、生产、销售。实际上,我们对需求的捕获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人的需求往往是潜在的、未知的。因此,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要具备能够构想、击中目标人群实际需求的能力。产品代际之间的升级,需要市场人员做好大量艰苦的调研工作,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以提高下一代产品预测的精准度。

但是,随着产品本身携带了传感器,而且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不间断地将用户使用数据传回企业,那么产品研发部门可以根据大量用户的使用数据进行快速的微创新和微升级。如果产品本身支持软件升级,甚至可以对原有产品进行新的功能升级。

最经济的一种物联网方式是通过手机App实现。产品负责数据收集和储存,当与手机相连时,通过蓝牙将这些数据反馈到手机,由手机App将这些数据传回企业。

对于需要实时性要求更高的领域,如果安装了能够自主上云的硬件网关,那么产品本身就可以不间断地回传使用数据,使得产品研发部门获得全面的信息。

这种方式,带来的一个深刻的改变,是对产品研发周期管理的冲击。过去是缺乏数据,现在IOT带来了太多的信息。如果还按照过去的瀑布式开发方式,显然无法应对越来越快速的迭代变化。一种新的基于敏捷的开发方法论需要被实践和总结出来。随之而来的,将是新的工具和支持平台等等新技术将被发明,以应对因为IOT带来的快速的产品研发迭代流程。当然,这里产生了对AI的强烈需求。因为大量的开发、测试工作将变成日常、重复且无聊的事情,这当然应该交给AI去完成。人类只应去做那么令人兴奋的创新。

开发过程中AI的运用

为了让IOT参与下的硬件在回路(HARDWARE-IN-LOOP)能够实现产品迭代,那么在产品构思阶段就要考虑哪些数据需要收集。这些数据将与产品的核心价值产生关联,换句话讲,每一个数据都应能充分体现出该产品的核心价值,因为如果产品的核心价值发生了改变,那将意味着需要一个新的产品,而不是在原有产品上进行修改。

这种IOT方式进行创新的前提,是传感器技术因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变得极为便宜。大量的温、湿、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GPS和陀螺仪等等已经以元或数十元来计算。这远远低于工业传感器行业提供的成本价格。当然,我们仍然可以说工业传感器性能更佳、精度更准以及更耐用,但是随着技术发展,由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起来的传感器很快会在绝大部分产品上得到性价比极高的应用。

此外,如果对已经在售的产品,同样可以通过远程网络对现有参数进行修改,实现了版本的升级。那么,在产品最初设计时,哪些参数允许修改,同样也是一个需要总结的原则。

我是做教育的,所以我更关心在产品研发过程面临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的产品研发人员如何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Interop领奖台到“新基建”联接底座:华为数通领域构筑的时代价值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结合打造最大化效益
IoT行业独角兽Aqara绿米,能否颠覆全屋智能?
这些企业的产品迭代,AI说了算
软件业进入快速迭代期 正全面定义智能时代(附股)
柏隽:2018年汉诺威工博会SAP观展感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