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老照片:1939年4月,北京底层洋车夫的生活写真

中国的人力车最初出现在十九世纪末期的上海,由日本引进的,因此最初也叫东洋车。最早的东洋车制作非常粗糙,车身很高,为了保护木头车轮就在外面裹上一层铁皮,一走路就 “哗啦哗啦”山响,噪声大而且颠簸。后来出现了充气轮胎,才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这种车子在上海叫“黄包车”,在天津叫“胶皮”,在北京就叫“洋车”。

1939年4月的北京街头,等活的洋车排出条长龙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是洋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京的拉车人大致分四种,第一种是大户人家的家丁,因为自备有装饰精美的私家车,就从中挑选出年轻漂亮的小伙负责拉车,目的就是要有气派。

第二种是拉包月的,雇佣的东家按月给车夫结算工钱。当然,车夫也并不专管拉车,时不时还需帮东家干一些杂活。

拉包月的洋车夫,所拉车子以实用为主,不像大宅门的车子那样豪华

第三种车夫是有自己的洋车,专拉散座,因为没有额外的负担,拉多拉少基本能保证一家人吃饱饭。

在汽车站前等活的洋车夫。汽车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冲击了洋车的生意

本组图片拍摄于1939年4月的北京,我们所看到的多是第四种洋车夫,他们也是最困难的一群人。

清晨,从车场子里出发的车夫

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钱买自己的车,只能到车场子(洋车行)去租赁洋车拉活。

渴了,来一碗路边的大碗茶

饿了,一碗清汤面果腹

累了,就坐在脚踏板上眯一会

能拉上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尽管跑得气喘吁吁

偶尔还能接到拉各种物品的活

晚上回车场子交车的时候,要先把车份钱交上

现如今出租车司机给公司交车份,应该就是从那时候的规矩演变过来的吧。

车场的账房先生

账房内挂的车牌,那些车还没有回一目了然

居高临下地凝视,不知道为什么把窗口做得那么窄小

拉一天活,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是洋车夫们最幸福的时光

旧时有一个规矩,叫做“交了车份管饱”。车夫晚上回来交了车份,就可以在车场里饱吃一顿。有些人为了这顿免费的晚餐,会长时间的忍饥挨饿。

车场子内拥挤狭窄的大通铺,就时车夫们晚上休息的地方

寝室的一角的厨房

因为地方小,车场的厨房紧挨着车夫睡觉的床铺,不但狭窄,而且乌烟瘴气。此时,伙夫正在忙着做饭,而旁边等待吃饭的车夫中,有的人年岁真的不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骆驼祥子》 名著导读
青岛的洋车
0075405【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及老舍作品导读
《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的悲剧故事,人生每个抉择都关乎命运
老北京的人力车夫:大约一半是旗人,穷困潦倒竟还要提防小偷
《骆驼祥子》:糟糕的理财观念,葬送了他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