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拾遗:滇剧票友高竹秋、名角儿彭国珍、万象贞

在旧时的老昆明,

滇剧颇受喜爱,

其受欢迎的程度

可与如今的流行音乐

有得一拼。

名角儿们不仅有大批戏迷,

同时,各行各业

也引来不少“滇戏玩友”。

有一位出身名门的“高三爷”,

本人黄埔毕业,

做过警察局长、工商课长,

最后也抵不住滇剧的诱惑,

“下海”做了票友。

他玩票不仅唱戏,

还自编自导自演,

掀起了一场滇剧革命。

滇剧名角儿当中,

还有一位潇洒倜傥的女须生,

被誉为继“滇剧泰斗”栗成之之后,

艺术成就颇高的生角演员,

她就是彭国珍。

当然还有在多出剧目中

与之唱和的

著名旦角儿

——万象贞

......

欢迎收听wei读新一季
——《昆明往事拾遗》:

详细内容,请点击下面光标收听:

收听提示:

一、关于滇剧的几个“路子”:

滇剧的剧目约有一千多个,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

1、秦腔路子:与丝弦腔一起传入。如《春秋配》、《花田错》、《高平关》等。
2、川路子:来自川剧。如“五袍”:《黄袍记》(赵匡胤雪夜访普)、《青袍记》(梁灏八十中状元)、《白袍记》(尉迟恭访薛仁贵)、《绿袍记》(萧何月下追韩信)、《红袍记》(刘知远打天下);“四柱”:《炮烙柱》(纣王诛梅伯)、《水晶柱》(观音收鼋妖)、《五行柱》(孙悟空闹天宫)、《碰天柱》(共工触不周山)等。
3、京路子:来自皮簧戏(徽、汉、京剧)。如《打渔杀家》、《坐宫》等。
4、滇路子:滇路子又分两种。一种是云南作者或艺人编写的当地历史故事戏,如《薛尔望投潭》、《逼死坡》、《宁北妃》、《陈圆圆出家》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时装戏,如《一碗虾仁》、《新探亲》等;另一种是移植外地剧种的剧目,如《三国》、《水浒》、《红楼》等戏中的部分节目,此外还有《打面缸》、《大裁衣》等杂调小戏。
建国后,滇剧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并创作了很多反映白、傣、侗、哈尼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剧目,如《蝴蝶泉》《望夫云》《版纳风光》《独手英雄》《佤山前哨》《瘦马御史》《阿诗玛的新族人》等,其中的《牛皋扯旨》《闯宫》《送京娘》和已摄制成影片的《借亲配》等具有全国影响。
在滇剧发展过程中,在这堪称原创的“滇路子”当中,就时常有着一位多才多艺的滇戏票友——高竹秋的身影。

二、多才多艺的滇剧票友高竹秋

滇剧历史上,许多演员以自己的艺术创造丰富了滇剧艺术,赢得了观众的赞誉。远的不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活跃在滇剧舞台上的著名演员就有罗香圃、张禹卿、栗成之、戚少斌、碧金玉、彭国珍等等,建国以后培养起来的在观众中较有影响的知名演员有万象贞、周惠依、李廉森、邱云苏、李少虞、王玉珍等。

三、著名女须生彭国珍

彭国珍戏装照 


彭国珍(1927-1991年),女,艺名状元红,云南昆明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被选为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是继滇剧泰斗、名须生栗成之之后艺术成就颇高的生角演员。
彭国珍出生于梨园世家,幼年家境贫困,五岁即随父彭春阳学戏,七岁登台演出娃娃生,九岁参加名伶张子谦的戏班,又得栗成之、郑文斋、翠竹仙等大名伶的指点和传授,使其天赋之好嗓音更能得到成长和发挥,特别是在吐字、运气、行腔等方面颇多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解放前彭国珍20岁左右便已挑班演出,走红滇中、滇南、滇东一带,得到了广泛的艺术实践,解放后即从宜良县调来参加云南省实验滇剧团(省滇剧院前身)工作,又得到京、昆、川名艺人李鑫培、刘奎官、张德成、白云生等的指导,技艺日臻成熟、完美。

彭国珍曾在北京为主席演唱滇剧

1952年,年仅24岁的彭国珍就曾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饰演《送京娘》中的赵匡胤,荣获三等演员奖。汇演期间,很爱好戏曲的毛泽东主席曾邀请一些参会演员到中南海作客,彭国珍为被邀请者之一。她曾即席为毛主席唱了一段滇剧的《斩黄袍》,毛主席听后高兴地握着她的手说:“滇剧的唱腔很好听,你唱得很好,希望多为观众演出。”毛主席接见彭国珍的消息很快传遍云岭高原,大大鼓舞了滇剧界人士,不断激励大家奋发有为,这张珍贵的彩照,至今还保存在省滇剧院。

1959年,她曾与另一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万象珍(小八音)合作,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滇剧传统戏《借亲配》的拍摄,在剧中饰演主角李春林。这是滇剧历史上第一次拍片,从而使云南这朵芬芳、鲜艳的山茶花走向全国,介绍给了更多的观众。长春拍片后,彭国珍还作为该团的主要演员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参加巡回演出,走遍了大江南北,受到各地的好评。

与滇剧名旦万象贞合作拍摄滇剧电影《借亲配》

彭国珍不但具有演戏的一些好条件,特别有一口天赋的金嗓子,而且爱戏如命,能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多方借鉴,强闻博记,故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字正腔圆,韵味醇厚,身段利落,表演细腻,不露女相,在滇剧舞台上演出过100多个剧目,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戏路很宽,能戏不少,又擅长红生戏,文武场面均能操作。主要演出的代表剧目有:《三打王英》、《搜孤救孤》、《辕门斩子》、《送京娘》、《斩黄袍》、《空城计》、《秦香莲》、《王宝钏》、《徐杨顶本》、《哭祖庙》等等。

滇剧电影《借亲配》剧照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在边疆地区和滇剧这个中小剧种中,要称“家”、称“派”实非容易。我们对彭国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认真总结、研究和肯定不够,有的还认为滇剧的须生没有形成流派,这是一种误解、妄自菲薄或不敢大胆肯定。例如彭国珍在《三打王英》、《辕门斩子》、《搜孤救孤》、《斩黄袍》等中的襄阳唱腔,在《秦香莲》、《空城计》、《徐杨顶本》等中的胡琴唱腔,在《送京娘》、《王宝钏》、《望夫云》等中的丝弦唱腔,都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优点,并博采众长,有她自己的创造和发展,具有高亢雄浑、刚劲有力、韵味醇厚、挥洒自如、字音清晰等特点。稍前或与她同时代的著名滇剧须生演员周锦堂、乔秀峰、黄伯先、赵吟涛、向楚臣、筱兰春等的唱腔各有千秋,风格不同,而她自己却独树一帜,色彩鲜明,挺拔玉立。又如她在《搜孤救孤·盘刀门》中饰草泽医人程婴出宫时的神态表演,在《斩黄袍》中饰赵匡胤的醉态表演,在《秦香莲·闯宫》中饰陈世美的内心人物刻画,等等,都十分细腻生动、纯熟老练、炉火纯青、恰到好处,从而把一个个戏剧人物表演得活灵活现,塑造得栩栩如生。无怪乎后来的不少滇剧须生演员,如莫宝华、陈荣生、廖鹏、唐朝观、杨茂、高勇、潘亚吉等等,都在学习彭国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彭国珍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彭国珍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继滇剧泰斗栗成之之后,最优秀的滇剧须生演员之一,她把滇剧须生的唱腔和表演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树立起了一道历史的丰碑。滇剧的“彭派艺术”实际早已形成,而且丰富多彩、完美至善。回过头来,我们今天很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学习和继承,并应很好地纪念这位对滇剧有杰出贡献的表演艺术家,把云南的滇剧艺术事业搞上去。
(摘自张在云《缅怀著名滇剧女须生表演艺术家彭国珍》)


四、滇剧名旦万象贞

说到彭国珍,不能不说到他的合作者,著名滇剧名旦万象贞。

万象贞


万象贞(1937-2018),艺名小八音,汉族,昆明人,工旦行,师从滇剧竹派宗师“竹八音”张禹卿先生,得艺名“小八音”,是滇剧竹派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她擅演悲剧人物,嗓音醇厚,韵味独特,表演准确细腻,博采前辈艺人及其他剧种所长而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其代表剧目有《借亲配》、《荷花配》、《元江烽火》、《望夫云》、《京娘送兄》、《杜十娘》、《拷红娘》、《烤火下山》、《血手印》、《团圆之后》、《厨娘》等。


1945年,因家境寒微而辍学的万象贞进入了戏班学戏,师从滇剧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张禹卿先生。得遇名师指点的她于次年首度登台演出,凭借在折子戏《拷红娘》中塑造的警聪灵慧、风趣活泼的红娘形象一炮打响,开始在昆明走红。
学艺十年之后,万象贞迎来事业的发力期。1956年,万象贞参加云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凭借在《荷花配》塑造的荷花仙子一角斩获表演一等奖。同年,携《荷花配》、《烤火下山》、《借亲配》等戏晋京演出,得到了首都戏剧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并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第二期戏曲演员讲习会。


1959年,万象贞同彭国珍主演的《借亲配》被搬上了荧幕,这是滇剧史上的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被搬上银幕的滇剧电影。该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后在全国范围发行放映,受众极广。同年,其主演的《京娘送兄》在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其艺术生命最为璀璨的时刻,却遇上了“十年动乱”。然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待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年过不惑的她再次站上了滇剧的舞台。1979年春天,她复出的第一场戏在云南省委党校演出,消息一经传出,一时间万人空巷,剧场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们争相重睹“小八音”的舞台风采。


复出后的万象贞,不辞辛劳,更加卖力地投入到滇剧的演出中,似要把当初丢失的时光全都补回来,同时也是对那些许久没能听到滇剧的热情观众的一种心灵抚慰。那时的演出相当频繁,她却甘之若饴,还跟随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中央慰问团赶赴前线,为边防部队送去精彩的演出。
万象贞也早已成为了云南滇剧的一块金字招牌,恰如关肃霜之于云南京剧。那时,每逢重大节日、东南亚政要来访或者党和国家领导人入滇,万象贞总会与关肃霜一道登台演出以作庆贺或者招待。她们“一文一武”,同台演出,仿佛已成了那个时代云南重要晚会的“标配”(五六十年代已然有之,八十年代再续前缘)。


也许是年轻时候吃过太多的苦,晚年的万象贞一直体弱,多在家中静养,极少外出。丈夫和女儿提起她时,总不免带着一丝疼惜地说:“她是苦伤了!”然而对于热衷学习的后辈,她依然是不辞劳苦,愿意悉心教授,直至2018年离世。当今滇剧界的领军人物冯咏梅等便是出自她的门下。千罗万象曲中意,玉洁松贞“小八音”。弹落青史几多红尘,万象贞为滇剧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至今余音不绝,余香犹在。

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迄今唯一的一部滇剧电影《借亲配》中,留下了彭国珍和万象贞两位滇剧表演艺术家青春经典的艺术身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滇剧戏曲艺术片《借亲配》1959年摄制,彭国珍 万象贞主演
滇剧
宜良滇剧
廉贞多生顾祖龙,祖龙远远是朝峰 更有鬼脚回顾处,护送须生十数里
解密:消失的古滇国
感动 | 昆明这个菜市场的三楼竟然有这样一群人?必须曝光他们,让全昆明的人都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