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师向传统致敬,一张帅爆的桌子出现了...

本文已获得授权


X横梁桌

向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梁架技艺致敬


无论走到哪里,遇到老房子,我都会特别留意和观察其房顶上的木梁架。觉得这些褶皱斑驳的木梁架,不只是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印记,更有它自身的结构与形式美感。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考验,这些梁柱、斗拱、椽檩,依然紧紧榫卯相扣,稳固地树立在地基之上,并支撑着整座老房子。



从古至今,中国人特别注重造“屋”营“宅”,而“梁”作为房屋的主要结构及承重构件,自然举足轻重。在民间传统建房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就是“上梁”,欲意“房顶有梁,家中有粮”。古人还喜欢在梁上雕花题字或赋以彩绘,以欲意吉祥或彰显身份,即所谓“雕梁画栋”,此时“梁”也具有了一定的美学装饰性。这些既反映了“梁”的营造学观念,又反映了“梁”的社会人文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抬梁式)


中国古代传统木建筑,所采用的木构架体系是由柱、梁、椽、檩、斗拱等组成的主要承重结构,统称为“大木作”。这些构件通过榫卯结合,无需一钉一卯,越受力反而越紧扣、越牢固。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柔性的榫卯节点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因而木构建筑能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考验而屹立不倒。此外,木构架体系的应用在减小梁、柱等构件的半径和用料的同时,使建筑的跨度得以增加,内部空间也得以释放和扩大。




基于上述对老木屋沧桑房梁的记忆和情感,以及对中国古建筑木构架技艺的研究和认识,我开始试图将木梁架的结构与形式,引入到实木家具的设计中。经过设计研究、打样试用,由此诞生了这张“X横梁桌”。




这张桌子的形式看似非常简洁,一张厚重的桌面板平压在两个X形桌腿之上,然而却自有其耐人寻味的精妙之处——通过对传统木构架的结构原理及构造工艺的学习研究,将桌腿构件类比于木建筑结构的梁、柱之类的构件,两个X形构件与一根横梁通过榫卯相扣而自然组成了桌腿的结构体系。



其点睛之笔正在于那根质朴的“横木”,与传统木构件中的“横梁”异曲同工又别具一格,将通常的“矩形断面梁”翻转45度形成“菱形断面梁”,一方面巧妙地与两个X形桌腿榫卯自然相扣而共同起到结构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装饰作用,且更显机巧、时尚。



此外,为使菱柱形横木更显轻巧、精致,借鉴传统木建筑中“扁作梁”在梁下挖去半寸的处理方法,在横木的非连接部位的两侧做了一定的切削处理,如此也起到减轻重量与用料的目地,并使结构更加轻巧、稳定。



与去年時作设计推出的“廊桥桌”异曲同工,这张“X横梁桌”同样也是运用了可拆卸组装的榫卯结构。使实木家具既能拥有榫卯结构的牢固度,又能拥有可拆卸、可组装的灵活度,在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五金件的同时,实现平板包装运输,方便搬运,节省成本。这点也是我们时作设计研究室在实木家具结构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



设计师简介

赵英明,時作设计研究室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建筑学专业毕业,曾在建筑设计大院工作多年。希望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慢慢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延伸之外,选择了实木家具设计与研究作为出发点。希望经过努力和积累,可以真正实现建筑、室内、家具、日常用品的一体化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 | 以柔克刚——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设计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
揭秘中国古建筑何以历经千年不毁
【中国古建筑结构简述】
“墙倒屋不塌”——看中国古建筑结构的神奇奥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