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条(第1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笔记之一太阳病在表,一般来说,不服药打针,一个星期以上都能自愈。这主要是针对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人来说的,在此期间,依靠人体的机能与病邪斗争,最后战胜病邪,获得胜利。如果是身体较为虚弱的人,恐怕一开始患的便不是太阳病,而是少阴病,如果不服药,恐怕很快就要传至厥阴、太阴。

   笔记之二:太阳和少阴,同样是表病。患太阳病的人,因其正气较足,所以是发热;正气不足的人,往往患的是少阴病,不发热

    但有时少阴病也有发热的现象,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是阳性病,正确来说,应该是阴性体质的表阴病。

   笔记之三:以行其经尽故也。这一句,不知误导了多少人,思维又回到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中去,搞了半天不得个所以然。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太阳病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要么是自己好了,要么病邪已经不在太阳了,已经传到阳明或少阳了。

笔记之四: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一句更是误导人,“针足阳明”显然就是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理论。但是,针灸足阳明穴位,确实能够振奋肠胃功能,以达到鼓舞正气,抵抗病邪效果。从这点来说,又证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作用,又证明了中医的伟大。但如果用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理论来解读《伤寒论》,的确又是行不通的。因此,这一段,包括整个条文,不如删去不要,以免误导。 

这个“若欲作再经者,更是荒谬。我们的很多所谓的中医大师,认为太阳病传至少阳、阳明或其它各经后,有可能再传到太阳,实在是荒谬。

太阳病伤寒或太阳病中风,其本质是体表受到寒邪的入侵,然后人体之正气与寒邪在体表斗争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是浮脉、恶寒、头项强痛。当这些特征消失后,就意味着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病已经消除了。太阳病的再次发生,必然是寒邪的再次入侵,然后在体表与人体正气斗争的结果。决无从少阳或阳明经传向太阳的道理。

“以行其经尽故也”,这是五行六气的说法,认为病邪在太阳经六天或更长时间后,就要走完这一经了,就要走到另一经了,这种说法是误人的。我们知道,太阳病得病的根本原因是寒邪束表,当体表的寒邪没有被除去时,太阳病就存在,只有当寒邪被除去时,太阳病才消失。并不是说什么寒邪在太阳经停留一段时间后,就转到另一段时间,不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样轮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9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
中医其实可以不玄(1):太阳病是怎么回事
一起学伤寒第9条
《伤寒论》学习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