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肌梗塞
一、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第二种是非S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利用心电图来诊断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动态分析 心电图演变过程。如图1所示,从心电图角度看ST段的心肌梗死,从这个图第一条右侧红的新电波是正常的新电波,说明发病以前的正常心电图,一旦病人出现 ST段改变心肌梗死,最早的表现可能是相关的导致这些T波的高涨,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T波可能几个小时以后消失再转为ST段抬高,这就表现出T波很快的就 转为相应的ST段抬高,虽ST段抬高的进展可以出现T波的改变,这个T波已经到此,然后ST段抬高可能会慢慢的下降,到T波的导致慢慢的加深,然后发病几 天以后或者几个小时会出现异常Q波,异常Q波可能与ST段抬高,同时大多数的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异常Q波到病人恢复期一般是在一个星期以后,抬高 的ST段慢慢的回落到接近等电位性,T波处于导致同时异常Q波往往长期的保留,如图2显示几个星期以外,病人残留了一个异常Q波,ST段已经回归到等电位 线了,T波也有导致转为正位。一位72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痛3个小时到急诊室,第一个心电图可见大致正常ST段既没有抬高也没有明显的压低,同时到他进急诊 室以后第一份血液的检查表现显示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正常的范围。第二个心电图是两个小时以后,记录心电图同时再次做抽血做了相关的检查,第二个心电图与第一 个心电图进行比较,显示第二封心电图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可以发现多导联,ST,水平型或者下垂性压低,T波上相表尾AVL导联也有T波的改变,结合心 肌损伤标记物增高,这个病人可以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诊断常冠心病的常见误区
(一)、T波高耸的鉴别诊断
在急诊室中间有一些症状不太典型的病人,在T波的分析上面往往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如图3所示,这个病人的心电图是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一个心电图记录,是发病后3个半小时记录的一个心电图,心电图显示V1到V4T 波明显的抬高中,同时ST段也抬高,则这个心电图可以确诊是急性前的心肌梗死,缺血性T波的改变的特点可以发现这个T波抬高中的T波上升下降肢不对称。如 图4所示,急性心梗时高耸T波特点一般表现为两肢不对称。如图5所示,高血钾症时T波对称高尖而底部窄小。如图6所示,早期复极征的T波高耸但不对称,特 征是伴明显J波。如图7所示,这个心电图清晰的可以显示出来,下面三个的结果更明显的表示V4到V6,箭头所指的部位就是结果的所在的部位,这个结果形态的特点是QS波,这个波是结果,这个心电图也是典型的综合征,这个综合征绝大多数与健康的特别是男性的青年人有关,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极少数的病人容易发生心脏骤停。
如图8所示,从这个T波可以看到这个ABCD是思维不同的病人,他们都与冠心病综合征的T波改变有关,从第四位病变的心电图可知AF导联上面 第一个心波的捷波可以看到比较小,或者很高,假如第二个心电图比第一个新增高了,这就说明了这个捷波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整个的变化。如图9所示, ABC是同一个病人但不同的心电图,在不同的时期记录的心电图有不同的改变,捷波增加到一定的幅度就诱发出一种多形性的实性心动过速,像V5V6导联所显示的是窦性窦心的,这个病人随时可以发现晕厥心脏骤停,特别是捷波增高很明显的或者捷波有新的变化时,就会有动态的改变,则要警惕这个病人可能容易发生心脏骤停。如图10所示,左室肥厚时往往仅V2、V3 导联T波增高。其他特征为V1呈QS型与R波进展不良。如图11所示,急性心包炎时前侧壁T波增高与弥漫性ST段抬高加上特征性Ⅱ导联 PR 段压低与 aVR导联 PR 段抬高,即一低加一高。
(二)、T波倒置的鉴别诊断
如图12所示,是非ST抬高性急性心梗,本患者心电图的主要特征是V1 T波直立(异常表现),V2-V6 T波均深度倒置,且肌钙蛋白增高。如图13所示,这是一例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的病人,心电图示窦速,V1-V5与 Ⅲ、aVF导联T波均倒置,注意尚有S1-Q3-T3图型,结合临床,病人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如图14所示,这是一例老年女性患者突发抽搐,入院时记录 本心电图,示弥漫性T波深度倒置,心肌酶无升高,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乃行脑动脉瘤摘除术。心电图表现符合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T波改变,亦称 Wallenoids T波。
(三)、胸导联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1、正常变异,如图15所示,心电图1是90%正常人一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1-3mm(凹面向上型抬高),心电图2是早期复极(V4有J波,T波高,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心电图3是正常变异(T波呈终末部倒置,QT间期偏短)。
2、病理原因,如图16所示,1、2、3、4、5、6、7心电图分别是左室肥厚、LBBB、急性心包炎、高血钾引起的假性心梗型抬高、急性前间隔心肌梗死、CRBBB合并前间隔心梗(易漏诊)、Brugada 综合征(ST段起自R’波顶峰,且呈下斜形)。
3、急性肺栓塞(PE)心电图可酷似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图17所示,这是一位PE患者,胸部直流电电击后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
(四)、aVR导联的特殊诊断价值
如图18所示,急性前壁心梗并aVR导联ST段抬高,此一表现高度提示为左主干病变(LMCA闭塞)。此病人是极高危病人。弥漫性ST段抬高 伴aVR导联PR段抬高,强烈提示是急性心包炎,心电图如图19所示。窄型QRS波心动过速患者aVR导联ST段明显抬高提示为旁道参与的室上速,此病的 心电图如图20所示。aVR导联PR段或ST段抬高的不同变化的病因如图21所示。
(五)、V1导联ST段和/或T波改变的诊断意义
TV1改变的诊断价值有正常人TV1导联绝大多数呈倒置,如V1 T波直立,应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缺血(LBBB或左室肥大时 TV1 可直立);TV1> TV6 为前壁和(或)侧壁心肌缺血的表现(特异性84%,假阳性16%);新出现TV1直立或高大,预示将出现心梗;V1 T波双相系前降支近端病变的高度特异性指标(结合V2-V4 T波双向)。V1导联T波的5种缺血性形态如图22所示,A表示ST段抬高伴J点抬高;B表示ST段上斜形抬高伴宽大T波;C表示ST段上斜形抬高,但J点不抬高,V1、V2T波是直立的;D表示ST段显著的上斜形抬高,但J点不明显,伴宽大T波;E表示对称的倒置T波,可能有透壁梗死。如图23所示,心电图A是一名24岁的男性病人的心电图,伴胸痛时有记录,Tw1直立,是C型;心电图B是4天后的记录,可见ST-TV2-V4明显改变。RBBB伴AMI如图24所示,STV3-4抬高,Ⅱ、Ⅲ、aVF Q 波;RBBB伴LAHB及PR间期延长;提高前降支病变。自发性心绞痛发展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图25所示,A表示心绞痛发作后出现弥漫性轻度ST-T改变;B表示心绞痛发作时,V1-V3导联ST段抬高,T波高耸,Ⅱ、Ⅲ、aVF 导联呈对应改变;C是距B15分钟后的记录,Ⅰ、Ⅱ、aVF、V4-V6导联ST段压低;D表示反复心绞痛发作,V1-V2导联呈QS形;E表示自发性心绞痛再次发作,V3-V5导 联形成巨R波形ST段抬高;F表示出院前记录呈典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ST-T波改变的鉴别诊断,如图26所示,箭头所指处为主要特征,A表示早极复极 的J点抬高,B表示急性心包炎时ST抬高同时伴有PR段压低,但T波正常,C表示早期心梗ST上升,T波高尖且不对称并伴底部宽大,D表示急性心梗,小q 波,ST上升,T波高耸,2~3之间尖锐成角,E表示急性心梗,异常q波,ST上升,F表示急性心梗,q波,ST上升伴T波倒置,G表示变异型心绞痛,发 作时ST上升,H、I表示心肌缺血型ST压低,J表示J点压低,ST段上斜型压低,系心率快时的正常表现,K表示原发性T波倒置,L表示愈合期心肌梗死 (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T波仍倒置),M表示洋地黄作用,ST段凸面向下,与T波融合,N-P表示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异常延长,Q表示左室劳损(ST 段下斜型压低,T波不对称性倒置),R表示室内传导异常(ST段下移移行为倒置型T波)。如图27所示,第一份心电图录自无症状时,可见多导联T波对称性 倒置;第4天心电图录自胸痛时,注意心电图呈假性正常化;第6天无症状时再次记录心电图—又出现缺血性变化。
(六)、缺血性J波与碎裂性QRS波
缺血性J波如图28所示,是伴ST段下降,如图29所示是伴ST段抬高,如图30所示是伴ST段抬高的缺血性J波,如图31所示是冠状动脉再灌注时出现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如图32所示是患者发生室颤及阿-斯综合征。碎裂性QRS波如图33所示。
(七)、心梗与肺栓塞心电图表现相互模拟需要鉴别
如图34所示,是一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上列为发病前记录,下列为呼吸困难发作后1小时记录;注意Ⅲ、aVF、V1-V3导联T波异常倒置,且伴Ⅰ、Ⅱ、Ⅲ、aVL、aVF、V5、V6导联出现S波。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病后半小时(上列)及4小时(下列)的心电图如图35所示,第一份心电图仅出现V1-4ST- T改变,第二份显示上述部位T波倒置加深,且Ⅲ、aVF亦出现T波轻度倒置,同时出现上述前间壁与下壁缺血性改变,结合临床表现高度提示急性肺心病。如图 36所示,是一例酷似急性下壁心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系67岁男性,因晕厥伴休克入院,抵达急诊室后之心电图(A)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Ⅱ、Ⅲ、aVF ST段均抬高,Ⅲ导联尚有一Q波,Ⅰ、aVL、V4-V6 ST段压低,考虑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数小时候复查(B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aVF出现Q波,Ⅱ、Ⅲ、aVF的T波均倒置,2天后复查示Ⅲ导联Q波变小,aVF的Q波消失,胸导联过渡区图形左移,V1-V5T波倒置,肺扫描示巨大灌示缺损;治疗数天后复查(C图)显示下壁导联Q波完全消失,轻微ST段改变系洋地黄作用。肺栓塞引起的急性肺心病,如图37所示,A图除可见特征性S1-Q3图型外,尚有Ⅲ、V1导联同时出现ST段抬高与T波倒置,而酷似急性心肌梗死;B图为20分钟后复查记录,显示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
三、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新进展是高危冠心病心电图诊断的线索。如图38所示。提示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的 Wellen 综合征,无胸痛时心电图显示V1-V4 双向型T波,如图39所示。2009年新发现如图40所示,对8例病人进行分析,胸导联J点压低并T波高耸,出现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闭塞的心电图征 象。如图41所示,上下两份采自同一病人,第一份系因呼吸加重4小时入院时记录的心电图,被解释为大致正常心电图,结合过去病史被收治入呼吸科;第二份心 电图距第一份心电图记录6小时;此时可见V1-3R波丧失,T波倒置,ST段轻度弓背向上型抬高,故为典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演变期表现,回顾分析第一份心电图,V1-4ST 段呈平直型,移行为基底部宽大的T波,乃属急性损伤型图形;遗憾的是描记第二份心电图后才得以确诊,因而贻误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心内膜下损伤电流向量 由外膜下心肌指向内膜下心肌,如图42所示。如图43所示,A录自一位60岁男性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在住院当日常规记录之心电图。可见部分导联有ST-T 波轻微改变;B录自同一位患者胸部不适发作时,本心电图被值班医师判断为大致正常心电图,但上级医师会诊时,经与入院时心电图进行对比后,认定为异常心电 图。如图44所示,C录自记录B图后40分钟,胸导联T波增高,ST抬高更为明显。如图45所示,E-G 为本病例发病后不同时间记录之心电图,可见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个演变过程。如能在记录B图时确认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改变(T波高耸,ST段平 直延伸)并给予再灌注治疗,则患者预后将完全不同。本病例在病程中发生扭转性室速,经及时处理后得到控制。遗憾的是由于延误诊断,未能获得及时的再灌注治 疗,医师主要的失误是未能识别B图反映急性心肌缺血表现。
四、ST抬高性心梗心肌缺血分级
ST抬高性心梗心肌缺血分级分为Ⅰ、Ⅱ、Ⅲ级,如图46所示。急性ST抬高性心梗、Ⅱ级缺血如图47所示。下壁心梗、Ⅲ级缺血(J点在R波振幅50%以上)、前壁心梗、Ⅲ级缺血(V2、V3导 联S波消失)如图48所示。心电图是诊断STEMI有无心肌再灌注的白金标准,心电图检查对STEMI患者的重要价值,对应导联ST压低者要比无对应导联 ST压低者预后差,并发症多;近年意识到心电图对心肌内微血管循环可提供重要信息。ST段抬高完全消失为最简单与有用的反映心肌再灌注的标志物。1764 例retaplase治疗后60分钟ST抬高回落>70%者,30天死亡率仅为2.1%,回落30~70%者为5.2%,无ST段回落者为 5.5%,ST段抬高恶化者死亡率达8.1%(根据2005年的资料)。
冠心病心电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及相关心电图表现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如何临床分析?
汇总:常见的5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书写规范(03)-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
【识图断案】心肌梗死不同时期心电图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