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的特点和传承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亟待抢救保护
神农架中医药文化亟待抢救与保护!
      遗憾的是,而今的神农架,“全民皆医”早成了历史,已经没有那么多人能认药、善采药、知药性、用偏方了,没有那么多“草药郎中”了,名老中医也所剩无几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多不愿接班,不屑接班,中医药文化实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断代的困境。 神农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早已经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新情况、新问题”首先在民间引起了强烈反响。神农架人自信,民间中医药对传统理论和方法理解更准、继承更好、运用更多;神农架基础好,根底深,应该建成“国家中草药传承、研究、开发重地”,以确保古老文化不断代、宝贵遗产不失传。
       值得庆幸的是,民间的呼声,已为林区党委、政府采纳,并正有序推进五项工作:
其一,发现人才,保护人才。此项工作以名老中医和土郎中为重点对象,已组织力量,深入调查,将相关人员和情况记录在案,给予重点保护,并为之发挥才干创造条件。其二,广辟渠道,培养新人。此项工作旨在通过制订扶持政策,解决草药郎中后继无人的问题。已经通过自办培训班和外送医药院校等办法,为村卫生室培训了一批年轻人,还计划借鉴当年培养赤脚医生的做法,或在职业高中开设专班,或由卫生部门举办短训班,请医生讲授中医理论、中药药性,请老郎中负责实践(识药、采药、种药),同时鼓励老郎中带徒弟,争取用3——5年时间,实现乡镇中心医院有一位懂草药的中医,每村有位草药郎中。其三,土洋结合,总结研究。草药郎中或身怀治疗某些病症的绝技,或深藏治疗某些病症的秘方,他们以祖传秘方为主方,以地产大宗药材为主药,积累了养生和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正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他们自行总结,并请专家学者帮助分析研究,请医疗单位做临床实验,最后形成规范,推广运用。其四,种采结合,发展药材。继续调整林业、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在强调扩大面积的同时,扎实推进金钗之类珍稀药材的人工栽培实验,要根据其生境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块种植,严禁使用化肥农药,确保质量安全。要以强化管理、严禁滥采乱挖为前提,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重要的景区景点外的山林向药农开放,保证药有所用,永续利用。要组建一支收购队伍,以便适时收购,统一使用。其五,因地制宜,政策扶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时曾指出:现实里民间中医药的传承因有关法规未能充分考虑中医药自身特点而处在困难境地。此种情况全国普遍存在。他强调,“解决民间中医药传承问题必须从建设完善法规着手。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药的生存环境比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更加重要和紧迫,倘若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民间中医的合法从业、生存和传承问题,民间传统中医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活力。而失去了民间中医药,我国原创又完全符合人类新医学发展方向的传统中医药学也就失去了继承和创新的一支主力军。”“要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所面临的中医药发展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传统中医药传承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能都指望靠“天赐良机”、“巧遇伯乐”、“领导特办”一类的方法来解决民间传统中医药的传承问题。”林区党委、政府正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探索制定适合结合本地特点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尽早建成“国家中草药传承、研究、开发重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土郎中:真与假 存与灭
民间土郎中:身怀绝活民间中医在逐渐消亡!
走访118位民间土郎中:不少身怀绝活民间中医在逐渐消亡
为什么祖传秘方会有奇效
寻访民间郎中 留住独门绝技
神农架民间草药的故事24—四大天王-对叶七/奇闻异事求解199/202012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