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哲学与主体的选择性_周书俊
2006年第2期总第44期
江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2,2006
Serial NO.44
产业哲学与主体的选择性
周书俊
(江西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产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显著标志,然而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又是主体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主体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最终原因,但是只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产业化的到来使得各国的“ 距离消除”,致使产业变化异常迅速和令人捉摸不定,这种情况恰恰提供了种种机遇,并使得后发国家有可能超过先发国家,从而使得世界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交替弹奏着第一把钢琴。   对产业哲学的研究,对主体如何选择产业的探讨,是应对时代的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 键 词:产业哲学;主体选择性;社会文明进步
中图分类号:B0/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6)02- 0075- 03
产业哲学是从哲学层面及维度上研究产业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 规律所决定的。然而,事实上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爆 发,产业才日益完善并走向成熟,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化,其发展不单单只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主体选择的影响,也或者说是主体 选择的结果。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到一种机械的决定论之中,也无法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产业的发生及其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就是为了满足 人们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主体的需求是产业发生及发展的最后动力,“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我们发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其地理位置、所处的时代及环境不同、文化传统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才最终形成了不同的产业。但是,这种地域上的差异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特别是科技进 步所造成的工业化的实现,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被逐渐打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全球化、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特征。这样,主体对产业 的选择就变得更为广阔,从而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近似相同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选择自己的主导产业、优 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峰产业,就成 为各国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重要现实基础。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产业的发展未必就亦步亦趋地跟在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发达国家之后,这
————————
收稿日期:2005- 10- 15
样往往导致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工 业化也并非是完全尽如人意的,也存在着不少缺陷。
“ 一个社会的工业化程度或机械化程度可能远不如这个社会解决目前与工业制度如影相随的污染问题、能源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程度更重要。最初由西方向世界提出的问题,未来可能会有一个非西方的回答。”[2]365 因此,我们要从西方工业化中汲取经验教训,发展我国的自主产业,形成我国特色的高峰产业束。那么,如何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呢?发展那些产业呢?一是始终把农业放在基础的地位上,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二是坚持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这种工业化发展应着重从内涵上提升它的科技含量,也就是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三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处理好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
主体的选择对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创新以及产业 的重新组合、产业链的延伸、高峰产业束的形成产生 重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主导产业集中表现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
“ 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3]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社会历史决定论,而正是在决定论的指导下得出的结论。
作者简介:周书俊,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和西方哲学。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 年第 2 期 总第 44 期
主体的选择与历史的决定论并不矛盾。
就一般而言,产业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 需求、精神需求和社会需要,其基本内容就是相互间 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由此构成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离开主体产业是不存 在的,离开主体的选择产业也是不存在的。“ 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4]这就表明,产业的每一次的发展和创造,都是人的主体性与客体共同作用的 结果。主体的选择必须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根据主体自身的需求,自觉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培 育一些新生的产业,重新组合一些过时的产业,保留 一些有活力的传统产业,解决在产业变化过程中所缺 失的各种要件。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产业的历史远远长于文明的历史,“ 农业、家畜驯养、陶器制作和纺织技术仅有一万年左右的时间,而文明存在的时间充其量也不过五千年。”[2]1 因此,产业是文明的奠基。社会演进的几个主要时代以及在每一个时代中不同阶段的划分, 无不是依据不同主导产业而确定的。“ 蒙昧时代是以获得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 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的方 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5]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既扩张了产业,又加速了文明前进的步伐,因 为历史的本质正在于不断地增添自身。[2]3
主体选择总的来说就是人化自然( 包括自然界中的人以及具有自然属性的社会),而这种人化自然的程度和深度集中地表现在主导产业上,在近代特别集中在工业上,“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6]产业的改变不仅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形态,而且也改变着人本身,现代人不同于古代人,就在于现代人无论是在生产方式上,还是在生活方式上均不同于古代人,而这些是通过产业的变化
而改变的。
产业主体就是生产主体,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组成。“ 生产总是一个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生产是总体。”[7]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条件下,产业主体和生产主体往往是 分离的,产业主体一般是指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 资本家集团,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是私 人的事。随着产业化的兴起,产业主体的构成也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起来,一方面造成了产业的细分和扩 张,另一方面导致了不同产业的融合和交汇,产业主体的选择性在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面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体的选择性包括产业战略、产业决策、产业结 构、产业组织、产业内容、产业规模、产业定位、产 业科技含量、产业制度、产业理念以及产业文化等方面的选择。特别是产业战略及产业决策,如果不从实 际出发,就会导致产业发展的战略及决策的失误,那么必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主体选择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即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途径的选择;二是产业结构 的选择,即产业各种内部要素的构成的选择;三是产 业理念的选择,即产业的运行原则和基本方略的选择, 四是产业链及产业束的选择,即形成发散性或集约性 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能力优势的选择;五是产业组织的选择,即产业运行方式的选择;六是产业定位的选择;即在现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对产业进行历史的和同 类产业的比较选择。
主体选择的主要依据一是客观方面,它包括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的现状、自然物质条件( 地理环境因素和人口因素)、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 稀缺或过剩);二是主观方面,它包括产业主体的构成、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理念、产业文化、产业伦理、产业价值( 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等等。
产业选择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但是这种选择并不是无限制地进行的,它要以物质循 环为基础。创新产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但是创新产业也必须遵循产业 自身发展的规律,即新产业的创生既能反映生产力的 需要,又符合社会主体的需要,还必须符合自然环境 的客观要求,否则,新的产业就不能产生,即使产生 了,也不能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对新生产业的创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反对一哄而 上,一哄而下。
产业哲学与主体的选择性
不断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是产业主体选择的最终动力机制,但它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政府及企业的引导,以及产业创生的法制化、制度化,使产业的发展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286.
[2][英]阿诺德·汤恩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 历史研究( 修订插图本)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9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10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2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4.
责任编校:包礼祥
!!!!!!!!!!!!!!!!!!!!!!!!!!!!!!!!!!!!!!!!!!!!!
( 上接第 74 页) 在社会中,科学与技术则是生产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具体的产业活动中发生。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科学与技术活动的形态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 化可以用“ 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来表达,而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正是产业结构、产业制度、产业规模本身发展的结果,具体地说,产业已经发展到这种程 度,使得科学技术能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如果具体地考察,我们发现产业起码在这些方面改变着科技关系: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在某些方面开始模糊——大量的(当然不是全部的)科学成果已不再是单纯的“ 公共品”,而是像技术那样部分地具有私人商品的性质,这意味着部分科学研究活动也成为产业活动中的一部分;科技关系日益成为在国际经济、产业的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例如基因专利之争);在新的
产业制度条件下,科学和技术关系的日益紧密、R&D 活动愈加制度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加强,使得从基础科学中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主体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少,科学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在某些时候,三种优势甚至等同。
从总体上说,产业规模、结构、制度的发展,改变着科学、技术、产业三者的关系,所以,当今产业哲学应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它本身就是这种关系的中介。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7
[2]       技术史(第Ⅳ卷).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163
责任编校:包礼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异化
试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讲解
侯继迎 | 重思感性活动——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
关于反映论问题
论人与社会 自然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