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丨奇怪的冠状动脉扩张,反复几次也找不到病因?

冠状动脉扩张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川崎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血流动力学异常、介入治疗等都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扩张。本文介绍一例不明原因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的诊疗过程。

1 病情简介现病史

男性,37岁,2019年3月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后背放射,伴胸闷、大汗,持续约2小时。外院急诊示心电图、心肌酶大致正常,患者症状逐渐缓解,遂自行返家。

3天后睡眠中再次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左上肢放射,伴胸闷、心悸、大汗。急诊心电图示II、III、aVF及V7~V9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2 mV,心脏肌钙蛋白 I(cTnI)为0.338 ng/ml。患者逐渐出现意识模糊、血压偏低。

冠脉造影示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近端弥漫性扩张,右冠造影也显示弥漫性扩张,血流明显减慢,前降支有造影剂滞留现象,考虑局部血栓形成。

未行冠脉介入治疗,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扩冠、控制心率及血压、改善心肌重构等治疗,后检查血生化、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均呈阴性,cTnI 升高,最高值为22.96 ng/ml。

超声心动图示左室下壁基底段运动减低,升主动脉增宽。肺血管CT示左右冠状动脉普遍迂曲扩张,升主动脉扩张,前降支中段可疑内膜片,左室后支闭塞可能。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出院,考虑1个月后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患者出院后规律进行二级预防治疗,但后来出现药物过敏现象,仅保留氯吡格雷、利伐沙班。

2019年4月来院就诊,考虑“冠状动脉瘤”查因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十年,痛风十余年,间断服药,近两年发作频繁,高脂血症十余年。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患者间断出现低热,伴咳嗽,咳少量白痰,无乏力、盗汗等。2010年曾行冠脉CTA检查,结果正常(未见影像)。

个人史

体质较弱,易上感、发热,多次出现斑丘疹,外院查因不明。曾因反复扁桃体化脓行扁桃体切除术。其母孕2月左右曾照过X线,曾患妊娠期高血压。不吸烟,曾有大量饮酒史,已戒酒。

家族史

母亲40岁诊断高血压,父亲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2 入院查体

入院查体,血压121/80 mmHg,心率70 bpm,体重指数(BMI)30.19 kg/m²。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查体无殊,双下肢不肿,近端肌力V级。

3 入院诊断

1. 冠状动脉扩张

· 急性心肌梗死(左室下后壁)

2. 代谢综合征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痛风

· 肥胖

4 辅助检查

本例患者目前待解决的问题是探查冠状动脉扩张的病因,以及冠状动脉扩张伴血栓形成致心梗的治疗。

常规检查显示,血常规、生化、尿便常规均正常,心肌酶(-),NT-proBNP轻度升高。

炎症指标:hsCRP为23.77 mg/L,ESR为35 mm/h,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为553 IU/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6.5 pg/ml,其余炎症指标正常。

免疫指标:IgG为15.4 g/L,IgA为2.03g/L,IgM为1.13 g/L。LA为1.33 s,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核抗体谱18项(-)。

外周动脉超声示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双上肢动脉流速减低,余未见异常。胸部高分辨率CT示心包增厚,腋下及纵膈小淋巴结,脂肪肝,胰腺脂肪浸润。肾动脉CTA未见明显受累证据。

心电图示下壁和后壁导联Q波形成。

超声心电图提示左室下后壁运动减低,射血分数为48%。

复查冠脉CTA,冠状动脉呈弥漫性迂曲扩张,CT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管腔旁偏心低密度影,增强后MRI 为低信号,考虑附壁血栓可能性大。

图1. 冠脉CTA影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示左室下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室壁变薄,节段性运动减低,下间隔、左室下壁及下侧壁心肌首过灌注减低伴延迟强化,符合急性心梗后改变。

免疫内科会诊认为,冠状动脉病变不是典型血管炎改变,无其他血管受累证据,建议加强抗凝、降脂及降尿酸治疗,同时监测冠脉情况,定期复查炎症指标。

5 治疗经过

给予患者抗栓治疗(利伐沙班→华法林、氯吡格雷)、预防重构治疗(比索洛尔、氯沙坦、螺内酯),并进行危险因素控制(贝尼地平、阿托伐他汀、别嘌呤、碳酸氢钠)。

后复查冠脉CTA,远支血管已开通,暂无需血运重建治疗。

出院时仍未查明冠状动脉扩张原因,考虑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无确切证据支持。偶诉心前区、后背部不适,与活动无关,监测心电图、心肌酶未见异常。

在后期门诊随诊时,对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检测,但未检测到可以明确解释患者表型的致病或疑似致病变异。

遂进行多学科会诊,一致认为冠状动脉扩张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川崎病与其他血管炎证据不足。遗传性疾病方面,患者存在可疑神经肌肉病变,需警惕线粒体肌病风险。慢性炎症方面,炎症指标升高,ASO升高,需警惕潜在慢性感染可能。

根据会诊结果,于2019年8月再次将患者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尿便、肝肾功能正常,补体2项、CRP、Ig(-),ASO为567 IU/ml。

肌电图未见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股四头肌活检病理可见少许横纹肌及血管脂肪组织,横纹肌组织形态大致正常,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超声结果与前无异。

后续抗栓治疗过程中,监测INR反复不达标,活检后调整为利伐沙班。预防重构治疗方面,将氯沙坦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同时加用两次苄星青霉素,其他与前无异。但患者ASO并未明显变化。

后患者要求出院,未再诉心慌、胸闷、胸痛、气短,无头晕、头痛,继续前述药物治疗方案。最终仍考虑冠状动脉扩张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慢性炎症相关,建议复查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及冠脉血ASO检测。

后期随访一般情况可,无明显不适主诉。

6 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

① 青年男性,急性病程;

② 临床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③ 影像学提示冠状动脉扩张伴血栓形成;

④ 合并代谢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扩张是指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超过邻近正常血管的1.5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川崎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血流动力学异常、介入治疗等均可以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约占50%。

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血栓形成、瘤体破裂等,诊断“金标准”是冠脉造影,辅助诊断方法包括IVUS、冠脉CTA、MRI。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抗栓、他汀治疗)、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冠状动脉瘤),外科治疗(CABG及瘤体切除术/结扎术)。

来源

钱浩. 不明原因的冠状动脉扩张. 长城会20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急诊病例:主动脉夹层
病例丨过敏后使用肾上腺素过量,心电图改变为哪般?
诊断冠心病最好的方法
身边很多同事都得了冠心病,到底什么是冠心病?为何得的人越来越多?
冠心病治疗的误区
心脏主要常见检查的用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