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起底Sustainability

在学术江湖中,有少许期刊,因收稿范围广、审稿速度快、发文量巨大等原因而被冠以“神刊”之名,成为帮助许多学生毕业和教师评职称的“利器”。然而,也正是因为此,这些期刊往往被扣上“水刊”的帽子,并引发许多争议。

可以说,对于这些期刊,趋之若鹜者众、暗自鄙夷者也不少,还有一些人可能嘴上瞧不上,却仍在默默地向其投稿。

若论这些期刊,Sustainability无疑是近年来极为亮眼的一个。自2013年进入SCI/SSCI检索以来,短短六年时间内,该刊的年发文量从最初的不到300篇增加到超过7000篇,帮助不少普通高校以及许多学生、学者圆了SSCI梦。

由于发文量巨大、中国作者群体庞大、版面费高昂等因素,坊间一直传言,如果课题申请书、求职简历中列了Sustainability的论文,不仅不会加分,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负面清单期刊”“期刊黑名单”等制度呼之欲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声音在猜测Sustainability是不是会登上这样的名单。

即使在发表记社群,Sustainability也隔三差五成为成员谈及的话题期刊。为此,发表记特撰此文,通过梳理关于Sustainability的相关公开资料,以帮助各位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期刊并做出是否投稿的决定。

Sustainability的前世今生

提到Sustainability,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其出版商MDPI。

MDPI前身是林树坤(湖北汉川人,获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6年成立的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Molecular Diversity 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其主要工作是收集交流化合物样品、永久收藏具有历史价值的样品等。该组织先期创办了一个在线发表期刊Molecules,受到广泛欢迎,后来又陆续扩大刊物规模,并于2003年开始收取版面费。

2010年6月该组织更名为MDPI(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其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此铺开。根据官网介绍,MDPI主要致力于向全球科研人员快速传播科学知识,是开放获取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领域的世界先驱之一。

MDPI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同时在中国、西班牙、塞尔维亚、英国和泰国设有分公司;在中国设有4个办公室,分别位于北京通州,北京海淀、湖北武汉和天津。MDPI目前出版200余种期刊,其中被SCIE/SSCI收录的期刊已超过70种。

Sustainability于2009年创刊,在MDPI网站首页的期刊列表中排在首位,显示出该刊的重要地位。

2009年,Sustainability创刊并以季刊的形式发行

2010年,Sustainability改为月刊

2013年,Sustainability进入SCIE和SSCI检索

2017年,Sustainability成为城市生态学会(Society of Urban Ecology)的附属期刊

2019年,Sustainability改为半月刊

Sustainability的主编为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的Marc A. Rosen教授。该刊以收稿范围广泛著称,刊登社会科学、自然和应用科学与工程等各领域的关于可持续的实验、计算和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 可持续的定义、量化、测量和监测
  • 环境管理和保护
  • 资源和可持续利用
  • 气候变化
  • 能源的可持续性
  • 可持续区域规划和发展
  • 可持续经济发展和商业管理
  • 可持续供应链、物流和交通
  • 食品消费和安全
  • 可持续农业
  • 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 可持续教育
  • 可持续旅游、文化和遗产保护
  • 地理变化和社会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关系
  • 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心理方面
  • 健康和可持续性
  • 危险和可持续性
  • 可持续材料

数读Sustainability

影响因子

2013年,Sustainability首次进入SSCI/SCI检索时的影响因子为1.077,该数值在2014年略有降低后一路攀升,至2018年增加到2.592;但根据不久前公布的2019年的结果,其影响因子较2018年有所下降,目前为2.576。

至于扣除自引后的影响因子情况,2013年该数值为0.861,相当于影响因子(1.077)的80%;而2019年,该数值(1.711)仅相当于影响因子(2.576)的66.4%,表明该期刊的自引情况越来越明显。

分 区

从在所属学科的相对排位(分区)看,在SSCI中,Sustainability在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Studies)排在57.32%(二区),在绿色和可持续科技(Green & Sustainable Science & Technology)排在31.25%(三区);在SCIE中,Sustainability在环境科学领域(Environmental Sciences)排在54.91%(二区),在绿色和可持续科技(Green & Sustainable Science & Technology)排在37.8%(三区)。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Sustainability结束了延续多年的发展势头,在四个所属学科中的排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显示出一定的颓势。

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规则,Sustainability 2017和2018年累计发表文章7160篇,这些文章在2019年被引用了18441次,故影响因子为18441÷7160=2.576。而在2019年的18441次引用中,由Sustainability自引的次数为6190次,自引率达到33.57%;根据引用Sustainability论文次数排序的前十种期刊,排在第二的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也是一本极具争议的“神刊”,另外还有五种期刊和Sustainability同属于MDPI旗下。

发文量

如前所述,自2013年进入SCI/SSCI检索以来,短短六年时间内,Sustainability的年发文量(Article和Review)从最初的不到300篇增加到超过7000篇,增幅基本上是一年一个新台阶。

据统计,Sustainability迄今为止已发表23000余篇文章,约等于中国567种CSSCI期刊3年发文量的总和。同时,依据中国大陆机构的发文量及官方公布的拒稿率粗略测算,2016-2019年间,中国大陆机构投向Sustainability的稿件约在1.5万篇左右。

作者的地区和机构分布

据统计,Sustainability 在2017-2019年三个年度共刊发论文14344篇。其中,由中国大陆学术机构署名的文章共5007篇,约34.9%,雄踞首位。由韩国、西班牙等国学术机构署名的文章数量也排在前列。需要说明的是,由美国学术机构署名的文章数量也较多,排在第三,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和美国学术机构学者合作的中国学者数量较多造成的。

在Sustainability发文最多的学术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三年间共参与了687篇文章的署名。按发文量排序的Sustainability发文前五十大来源机构,共有28所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韩国也有近十所高校入围。而近30所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涵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顶尖高校,非985/211高校仅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所。

这些学校有不少都是MDPI的机构会员单位。根据MDPI官网介绍,加入MDPI的机构会员,出版社会优先处理其成员的稿件,并可享受10%的费用折扣。目前,来自中国大陆的机构会员单位共有23所。

版面费

依据官网显示,Sustainability目前执行的版面费标准为每篇18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3390元)。依据公布的发文量估算,2017-2019年间,Sustainability累计版面费营收1.92亿元,其中中国大陆地区贡献版面费约6700万元,而中国科学院一家就累计贡献约900万元版面费。

发表记用户评分7.1

发表记期刊点评平台显示,用户给Sustainability打出的综合评分为7.1,一定程度表明了国人对待该刊物的基本态度。同时,我们在用户真实点评的基础上,访谈了几十位Sustainability的投稿用户,综合来看,大家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几乎所有用户对Sustainability的稿件处理效率给与高度赞赏。依据Sustainability官网2020年公布的数据,该期刊从投稿到第一次收到返修意见约需16天,从接收到出版约需4天。这与用户真实反馈相吻合,绝大多数用户经历的整个发表周期大约为一至两个月。

(2)很多用户反馈投稿总是被拒,且秒拒的情况经常发生,怀疑Sustainability在不断提高拒稿率。事实上,期刊官网的数据表明,2016-2019年间,该期刊的拒稿率始终在60%-63%之间,并无明显提升的迹象。

(3)高额的版面费让所有用户都颇有微辞。发表记期刊点评平台用户表示,Sustainability的版面费一直居高不下且不断上涨。根据期刊官网公告,2020年12月31日后提交的稿件,版面费将按19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4135元)收取。由于绝大多数中国高校对于SSCI的发表都有一定的科研奖励,基本能够覆盖版面成本,甚至还有结余。因此,在科研奖励的指挥棒下,高额版面费并不能阻挡用户的投稿热情。

(4)对于Sustainability的前景,大量用户表示担忧。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在陆续编制学术期刊预警名单。一旦被列为名单中的一员,不仅论文版面费将不得在国家科技专项资金中列支,而且在职称评定、毕业发文、项目申报、学术声誉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

投,还是不投?

相信通过以上基于客观材料的描述,很多读者心中对这个问题都有了答案。发表记认为,争论这个问题有些庸人自扰,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
对于特定群体而言,向Sustainability投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比如,在当今的环境下,本科生几乎不可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一作或独作发表论文,尽管国际期刊没有这样的身份歧视,但大部分时候都有漫长的审稿周期,对于一个大三开始写论文的本科生而言,如果能借助Sustainability审稿周期快的优势发表一篇论文,想必还是能提高其保研申请的竞争力;又如,一个就要到达毕业大限的博士生或者就要非升即走的青椒,如果只要一篇SSCI就可以毕业或是评职称,这个时候如果还在考虑别人口中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了;再如,如果你在的学校对发表SSCI论文仍有巨额的科研奖励,那从实际经济收益出发,也不能完全排斥向Sustainability投稿。
无论如何,Sustainability发文量巨大且持续上升的现象,确实与大部分期刊的做法背道而驰。而且,随着非议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可能被这些看法所影响。如果你已经实现了SSCI论文零的突破,为何还非要守着一个期刊不放呢,不妨多投些其他期刊,让自己的发表履历更为多元化。
最后,发表记还是要重复两个事实:一是Sustainability拥有正规的评审过程和较高的透明度,二是国内顶尖高校的学者学生仍持续不断地在Sustainability发表论文。

发表用户真实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约500本期刊因学术诚信问题要被剔除SCI/SSCI?真的吗?!
sustainability期刊几区?从这4个方面认识sustainability
二区SSCI一个月录用:未来“神刊”?
这本老年学SSCI期刊论文接受率9%,审稿3周录用,2周出刊
ssci期刊发表失败问题有哪些?
谁在发表中国学者的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