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与被知》
知与被知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说得俗点就是:自己究竟能吃几碗干饭,首先你自己得清楚,这叫“自知”;然后还要想方设法地让别人知道你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这叫“人知”;最后你自己也应该具备能知道别人吃几碗干饭的本领,这叫做“知人”……
“自知”是基础,但人们却往往做不到自知或者根本就不愿意自知。高估和自大是不自知,低估和自卑同样也是不自知!不自知,即不知道自己本身的份量,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干成些什么?好一个糊涂了得!难怪老子于《道德经》中云“自知者明”呢。老子这里的“明”是指心灵之明,当然您也可以理解为聪明的明;老子还认为“自知者”明于道,即只有自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如果说“自知”是基础的话,那么“人知”则就是苛求了,即对自己来说,那是属于可遇而不渴求的事!对此,孔子在《论语》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呼?”意思就是说,当别人不知道你时,你也不要生气、不要郁闷;耐得住寂寞那才是君子,才是道德高尚的人。也就是说,知不知道你那是别人的事,你不可左右;你所能做的只是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在追名逐利的社会里,这点尤为难能可贵。
“知人”,就是知道别人,这是你为人处事、行走社会的一项本领。上面刚刚说了“自知者明”,其实老子《道德经》里的原话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将“知人者”称之为“智”,意思就是智慧。在老子看来,你知道别人、了解别人,那你是智慧的;知道自己、了解自己,那你就是高明的。智,是自我之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与认识。所以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无独有偶,孔老夫子在《论语》中也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意即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了解别人。可见,孔子对“知与被知”的理解是: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做事,不是为了讨好别人,所以当面对别人毁誉的时候也就可以泰然处之;君子因为不求荣誉,当然也就不怕别人的诋毁了。而如果当你不能了解别人、知道别人的时候,那你也不符合君子的标准!一方面表明你自己的才德修养不够,难以做到宽容地对待别人;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误解别人而致评价失误、用人失当。与之而来是两个后果:要么你埋没了人才,要么你用的就是次品、废品、危险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句古语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道德经》: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老子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论语五分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道德经第33章解读
资料 | 2 | 先秦诸子名言88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