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笔记之阴阳概念条文集解5》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1.《黄帝内经太素》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注曰:物极而变,亦自然之所然耳也。
2.《类经-阴阳类-一》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注曰: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如人伤于寒,则病为热,本寒而变热也;内热已极,而反寒栗,本热而变寒也。故阴阳之理,极则必变。”———今解:此以寒热的极变为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推之于四时气候,冬寒之极变生春温,夏热至极变生秋凉,亦属阴阳极变之理。

3.《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是以吾人有寒,寒极则生而为热。如今伤寒而反为热证者,此其一端也。吾人有热,热极则生而为寒。如今内热已极,而反生寒栗者,此其一端也。

4.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注曰: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故阴阳之理,极则变生。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

 

条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今解:

1.寒热之阴阳变化——极则生变:此条以寒热的交互变化喻示阴阳在极限条件下的互相转化。

      寒      极则生热     阳

 

     阴阳之正气             阴阳之变化

 

阳      热      极则生寒     阴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1.《黄帝内经太素》曰: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注曰:阴浊为地,寒气所以起;阳清为天,热气所以生也。编者按:注阴浊二字原残,“浊”字右半部尚可辨,拟作此二字,与下句“阳清”二字互文。
2.《类经-阴阳类-一》曰: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注曰: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3.《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寒气主阴,阴主下,凝而不散,故浊气生焉。热气主阳,阳主上升而不凝,故清气生焉。

4.《素问经注节解-卷一》注云:“至于人之为病,则生清生浊,各有所因矣,清音维何?热所生也。夫热气何以生清也?凡气之用,寒则多静,热则多动,清亦为病者,流通不止之故也。”又云:“‘清’字不得作好字解。清浊既生于寒热,皆人之病也。”———今解:有人认为此处的“浊”不是浊阴,“清”也不是清阳,清浊皆属于病理状态下的产物。浊,即混浊;清乃清冷。混浊是热象,清冷是寒象。《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和“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即是其具体例证。

5.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曰: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注曰: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

6.张介宾说: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上升,故生清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极生热
大千老师续讲《内经》:举痛论
008.倪海厦黄帝内经08集(字幕)_
再说伤寒病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六)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70五常政大论诗解4《类经》张景岳24卷16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阴阳高下寿夭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