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的典故尽人皆知,但关于滥竽充数的核心问题,却似乎很少有人探讨过。这里,我们不妨就说说这个话题。

首先,滥竽充数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韩非子对其的描述是“无以知其善者”。是啊,就是说没办法知道或没办法区分谁好谁差了!我们若将思绪再扩展一下,便会从中抽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个团体内部的同一个“岗位点”上,如果有多名“参与者”存在,那么这每一位“参与者”的成绩或是绩效又该去如何地核算呢?

在解析这个问题时,如果我们只把范围定在“一个团体的内部”,那是远远不够的;更加精确地分析,我们应该把研究范围固定在一个团体内部的同“一个点上”。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任何一个团体的内部,必然是有着详细分工的,也就是说有着好多岗位不同的“工作点”。外人或许看到的只是一群人的大团体,而看不出来团体内部的这种不同的“岗位点”。不急,有了这些各自不同的“岗位点”就好办了;最起码,我们若以每一个这种“岗位点”为研究基点的话,那么这个团体在管理上便就不大可能会存在“滥竽充数”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了。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团体内部的某个“岗位基点”上时,那么这个点是强是弱便一目了然了。举个例子,比如足球赛,虽然也是团体项目,但这样的团体在运作时就很难产生“滥竽充数”那种现象的。为什么呢?很好解释,因为每队场上的11个人,各自都有各自的站位、各自都有各自的位置,当然各自也都有各自的任务与责任了!总之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团队里,如果每个“岗位点”上就只一个人,那么这个团队便就不大会有“滥竽充数”之虞,也就是说,这样的团队根本就不会为“滥竽充数”提供空间。

那么,“滥竽充数”究竟有可能发生在怎样的空间里呢?很显然,当同一个“岗位点”上存在多名“参与者”时!也就是说,当你把这个“岗位点”作为研究基点而不是或不能够将这个“岗位点”内部的每个“参与者”作为研究基点时,这样的话,那么“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则就是必然的了、不可避免的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当一大群人在推一辆陷进泥淖里的车辆时,当我们的注意力只在乎这俩车最终能否出泥淖时,其实“滥竽充数”的现象此刻就在那群推车人中间发生着,只是我们不去注意这些而已。再比如一大群人合唱,也就是“滥竽充数”故事发生的原始版本,“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那位“南郭处士”为什么在齐宣王那里混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原因就在于齐宣王“必三百人”,也就是齐宣王看重的是那“三百人”的整体效果。而齐湣王则就不同了,他喜欢“好一一听之”这口儿;也就是说,这回具体到每个“参与者”本人而非那个团队了。好在南郭处士也很机灵,应对的办法倒也干净利落——“处士逃”。

最后,让我们再将问题归结到“滥竽充数”的核心——“无以知其善者”上!也就是在一个团体内部的同一个“岗位点”上,如果有多名“参与者”存在,那么这每一位“参与者”的成绩或是绩效又该去如何地核算呢?到此,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一句:如果在此问题上,我们不能做到或者根本就无法做到“好一一听之”,那么结论必将是韩非子所说的“无以知其善者”了,而“滥竽充数”的问题也就此终将变成无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傚王立,好一一听之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原文、翻译及赏析
初中文言文促读三百篇之滥竽充数
成语典故:南郭处士
【小古文】第50课《滥竽充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