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耕阜石阜(上篇)

石阜远眺

  江南镇石阜村始建于南宋中早期,兴起于元末明初,有着840多年的建村史,人文底蕴深厚,农耕文化突出,因“积石成田,垒石成阜”而成名。该村辖石合、石联、石丰、石伍、石阜、中市坞、大龙山、水碓里、唐家坞、赵龙山、王家塘11个自然村,近四千人口中方姓占九成以上,是我县最大的方姓族居村。近年来,石阜不断加大村级文化建设力度,深入挖掘弘扬农耕文化内涵和敢于担当,方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形成了“耕阜石阜”文化品牌。

  村名由来

  石阜开村于南宋。宋乾道淳熙年间,芦茨白云源方干公十二世孙方逸公携长子璿由浦江仙华山迁居石阜仰卧山。始迁祖方逸公因排行第四十四,后人尊称其为“四四公阿太”。璿公遂为桐南方氏始祖。

  元末明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军屯”,时有扰民现象发生。当时,石阜一带还是大源溪改道后留下的大片荒滩。方逸公九世孙方礼(字思义,号丹泉,别号“耕阜”)提出了“包荒”行“民屯”的办法。为了发动更多的村民垦荒,方礼不辞劳苦赴各村劝耕,并身体力行率家人带头垦荒。四乡民众纷纷响应,桐庐江南一带的荒地迅速得以垦复,屯军扰民之弊也很快消除,出现了“物阜民康”的安乐景象。至今江南镇一带,还流传着方礼犒军劝耕的故事。

  在方礼的带动下,造田风气大兴。在荒滩改田中,许多石头就堆积成阜(土山)。后来田越造越多,石堆就星罗棋布。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存一百余座石堆,远远望去,好似奇妙的石堆阵。石阜因积石成田,垒石成阜,村名便由此而来。时人有诗云:

  峰岭险峻独崔嵬,

  皆是垦田石阜堆。

  谁道荒田难觅句,

  方公豪气共春醅。

  地理概况

汰井头

  石阜村坐西朝东,以村西眠犬山为靠山。村四周小山环绕。东部为金堂山和大龙山,金堂山为三节蜈蚣形;南面的岩山称狮山、赤山称虎山,形成狮虎把门之势;西边眠犬山为村座山;北面有赵龙山和沈家山。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水源主要来自大源溪,流至窄溪马浦。

  石阜村的可耕地主要有东面的姚塘畈、金塘畈,南面的枕山畈、大畈,西面的莲塘畈、松毛畈,北面的下畈、沈家庵畈、高大畈、余家畈等。因为地势倾斜,水源发于略高的南边且相当充足,所以石阜耕地均为自流灌溉,旱涝保收。同时因为低缓山丘较多,所以也有数量不少的山垅田,易受干旱,唯有靠山塘蓄水抗旱。

  石阜整个村落处于大源溪古滩上,附近多沙砾土质;大源溪从附近流过,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丰沛。村中有饮用水井19个,洗涤及灌溉水塘26个,数量众多,且水质优良。村中有名的泉水主要有两处,一处为祠堂边的石罅泉,村民叫汰井头;二为下畈泉水龙口,现已扩建成井。

  因为地形南高北低,北面赵龙山和沈家山距村较远且不连续,所以在两山之间堆土三尺做隆阜山加以连接,上植树木;同时在近村的眠犬山北端与村东大龙山之间做数百米长二米高的长埂。两道大门用来在北面拦水口,以聚拢一村人气和财气。

  附:隆阜山记

  石阜方氏得八百余载而日隆者,赖祖德之荫庇,亦得乎山川之护佑。古籍有云:必虎头高厚,龙尾大起,方为阳基之大。又言:封拜阳基,必有旗鼓幞头,天马山现。此隆阜之山,原为两山之阙,震兑有侍,而坎岂无靠乎?乃于朝龙沈家两山间隆地成阜、积土成山、植绿成荫,以隆阜实坎位之虚也。来龙既长,去水聚合,本用皆得,气局两全,是谓万年之祚也。山之肇成,当源于建村之始;现之形貌,为壬午初由村耆者倡。有感于斯,为之记。

  祖茔斛山

斛山

  斛山,形状像斛一样的山。据明嘉靖《桐庐县志》记载:“斛山在县志东南二十五里,脉自乌石山来,平地突起,高可二百余丈,石壁嶙峋,有似斛然,因名之。”斛山为天子岗余脉。其山石为花岗岩,石色褚红,石质较轻,与近处周边岩石相异。

  当年石阜方氏九世祖永七公方礼带领方家从仰卧山迁居到现“下石阜”,亲率民众积石成阜,开垦荒滩成千亩良田,终致物阜民丰,给方氏族人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方礼逝后葬于斛山之阳仙人大座形脐上,穴坐南朝北,方礼由此被方氏后人尊称为“斛山阿太”。

  斛山也成了方氏后人清明祭祀的祖茔之地,在石阜人心目中就是丰收的山,富足的山,在方氏族人精神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最近,村两委会依照村民代表意见,拟对祖茔进行修复,以弘扬先祖致力农耕勤劳致富的精神。斛山因一峰突兀,附近无有比肩,时有云卷云舒,为邑内胜景。

  有诗云:

  鹤峰余脉到君山,

  突兀高天亦可攀。

  遥忆当年无限事,

  风云历代自悠闲。

  选址布局

长埂

 

  石阜村景从宏观上看南为龙门山脉,北为富春江,地势由南向北舒缓倾斜,西有大源溪纵贯南北,四周皆有平缓低丘。这些现存的地形特点,蕴含了深刻的选址设想及布局意图。村落布局按照选址常用的觅龙、观水、察砂、点穴等多重考虑,以及布局所用的各种要求,来反观印证村中的周围自然环境的选址和村中公共设施的布局。

  选址先理山觅龙,按四神镇四方之说,村前案山前低后高,层迭秀美;村右虎山伏踞,村左龙山雄奇,主体化为村后祖山端圆方正,脉络深远。石阜村东有仰卧山、大龙山、金堂山,南有岩山、赤山形成狮虎把门,西有眠犬山为一村靠山,北有赵龙山和沈家山。可以说是远近四周皆山,使村落处于群峦环抱,藏风纳气。

  山有靠,水要抱,即村前要有水流环绕,且注重水源和水质。水源需充足而无洪涝之虞,水质需清澈以足饮用之便。石阜村因原本村址就是大源溪古河道,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所以引溪水入村,形成金堂澳于村东远处,主要用于灌溉;大澳流于村东边界,主要满足生活洗涤;以上两条水澳主要是考虑生活方便的功能。第三条甘溪流于村西,排除南来山洪,这就符合防御的安全功能。三条纵向的“川”字形水系,在四周低丘间形成一个较为宽阔的冲积小平原,实现选址的容纳功能,能满足一定量村民的生产生活。水流曲折和缓,不仅有灌溉洗涤之便利和防御之功能,也诉诸人们以潺潺水声,给村落以生机与灵动之感。

  察砂是指观察当地气候变化,防止风沙雨雪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有适当位置加以有效防御。石阜村不仅在南边多次修筑保禾坝以阻山洪溢出大源溪对村落形成危害,同时也在村北部下砂水口进行改造。首先是在近村处以筑田之石堆叠长埂,联接眠犬山和大龙山,形成第一道村北屏障;再于沈家山与赵龙山之间的缺口处筑隆阜山,以堵北来之寒风。在长埂与隆阜山上均植常绿树木,并以严格的村规加以保护。在长埂中段,建阜成庙(即甘泉明王庙)形成一村水口。水口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本主财,水口者,一方众水总出处,因此水出处不可散漫无关锁。为了留住财气和富气,保佑全村兴旺,大多人为地在水口增设关锁。因此石阜村的阜成庙,在村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点穴即朝向,要求“向在吉”。古书有言,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砂、北方生寒、中间生湿。东南方属阳而西北方属阴,因此多朝东南而靠西北,是谓负阴抱阳。石阜村为避北方空虚之敝而坐西朝东,就是遵循负阴抱阳的理念而定基,靠山可屏挡冬日寒流,面水可迎夏日凉风,形成宜人的小气候。

  这样,山水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区域,山之龙腾之势和水之清静之幽,共同形成审美功能。所有这些,都遵循严格的堪舆学原理所要求的选址要素,符合古代风水理念。

  从村落形成机理,即村中公共设施和民居的布局而言,是凭借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聚族而居,形成尊祖敬宗、崇尚孝道的社会风尚。业儒入仕、光宗耀祖是古时中国人的终极目标。在宗法观念和宗族组织的支配下,个人的升迁荣辱同宗族紧密相连。提高宗族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自身的成功则可光宗耀祖,提高本宗本族的社会地位。因此,同姓同宗很容易形成大村落。可以说,桐庐江南大村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石阜村自然也不例外。

  也就是说,除了强调顺应自然、因山就势、保土理水、培植养气、珍惜土地等原则,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与活力,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同时又以经济文化基础、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等,按功能分区、土地使用划分、宅地与耕地、道路与水系、空间尺度与组合等的有机关系,进行多层面的创造,构建不同形态的村景环境。

  石阜村随着人口增多,村落太大,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开始有人由本地走向外界经商。入清以后,石阜以贾代耕者越来越多,村中造纸业的繁荣及窄溪埠的建造等,都可明显看出商业的兴盛。当越来越多的人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因封建社会抑商政策等影响,采取以末取财,以本守之的方针,将大量商业利润转化为地主资本,大多回村买田置业,建造楼房,随后村中巨宅便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由于这些富户在发展过程中多方得益于宗族势力的鼎力支持,为了回报,更为了自身终极目标的实现,对强化宗族势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于是开始兴建祠堂、牌坊、修谱谍等,宣扬宗法观念;同时购置土地作为族中公产,其田租收入用来泽惠乡里。

  这些公益事业的兴办,不仅形成了村民的精神归依,也是一种地理标志。如阜成庙,居村北长埂中心,是长埂与大澳交叉点;方氏宗祠则处于其稍上源,并以此为起点,组织有序的空间结构,塑造庄严肃穆的空间氛围,表达敬祖尊先,长幼有序等“礼乐文化”的精神。村东为大澳,澳东为田,澳西为宅,形成宅与田的分界线。以路、桥、树、牌坊、亭子延伸空间,以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形成村内的开放空间,以街、巷收敛和转折空间引向宅群,共同形成村落。

  结合村址选择的传说及相关理念,石阜村图为“浮排形”,以村北大樟树为篙,以村中小弄为缆,且弄堂石子路均不铺到尽头,为的是不被缆绳系住……这样通过赋予自然环境和村落以一定的人文意义,从而获得良好的居住心理暗示和需求,达到使村落与自然环境成为有机整体的目的。

  村景规划

石阜新区

  古时建村,十分重视村庄的位置和布局。石阜村从原村形状看,就像是一只顺流而驶的浮簰(排),行驶在大源溪丰沛的水源之上。

  因为当年斛山阿太方礼从仰卧山看过来,在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白茫茫雪地的时候,只有现在石阜这一片地方雪一下即化,且形状像一只浮簰,顽强地在一片雪浪中奋勇前行;并且在这块没有雪的地方的北端,正好有一棵高大的樟树,就像是浮簰前的杆子。这个当初的第一印象让方礼记忆深刻,所以他带领大家结阜垦荒时就沿雪地的东侧分界线先挖了一条大澳,澳东为田,澳西建房。后来规划村庄时就把房屋都建在澳西。簰浮于溪,这是何等的自然,又是多么的富有诗意啊。石阜一代代人就这么实在而又诗意地栖居着。

  据村中年长者说,以前村里做石子路都不会做到尽头,原因就在于因为石阜村是浮簰形,如果石子路做到头的话,就好像是缆绳,会把浮簰拴住而不能前进,村子也就不能发展了。

  当然这些都仅仅是传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过事实也真的是非常奇怪,澳西村中地下水清冽甘甜,遍布村中十多口水井水质都很好,还一年四季都保持在17摄氏度左右,可以说是四季恒温;而澳东的水则只能灌溉不能饮用。

  其实石阜先人早就规划好了村子的布局。我们不妨从村中水系布置方面来分析。

  因为村子是建在原来的溪滩之上的,南侧地势较高处为大源溪来水,大源溪上游为深山老林,山高林密源深,集水面积很大,经凤川后又集小源溪之水,如遇大雨集中山洪暴发,石阜又处于地势稍低处,很容易受洪水侵害。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据记载,仅1801年到1982年,大源溪暴发山洪就达8次之多,河道不断变迁。大源溪从珠山到石阜有两个缺口,因落差较大,大水很容易分支流经石阜出马浦窄溪入富春江,导致石阜村受到灾害。

  为此,石阜先人就采用疏与堵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疏导分流是大禹治水成功的经验。石阜水系安排也采用了疏导的方法。从现存水系来看,村东大澳从南到北贯穿全村,水质清洁无污染,主要为村民生活洗涤服务,流经下畈后加入灌溉水系。大水来时,大澳成为拦在村前的一道护村河,可以分流一部分洪水,有效缓解了大水对村庄的冲击,是石阜村的“母亲河”。而在金堂山下有一条金堂澳,又宽又深,平时负责全村百分之九十的农田灌溉,洪水时排涝,从而使村庄远离大水威胁,可称得上是石阜村的“生命河”。

  堵住源头,是治水的捷径。想必斛山阿太方礼当年结阜屯田时一定治理了大源溪,不然不可能形成千顷良田。只是他如何治理大源溪,除了为后人留下了大澳和金堂澳等这些不易改变的工程之外,没有留下别的更多的依据。但清朝嘉庆年间的一次治水,却是有据可查的,还留下了砻糠坝治水工程及相关的传说。用砻糠搓绳,是何等的难度,可见当时建坝之难。但不管怎样,坝还是建成了,都是用大块石干砌而成,从此拦住了山洪的灾害,保住了村庄与粮田的安全。

  1963年建成肖岭水库,把大源溪河道取直,并砌筑了堰坝,更是堵疏结合的成功典范,从此,石阜再也不用担心受洪灾侵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居然隐藏了这么多绝美古村落!惊艳了半个江南~
南澳除了青澳湾,还有这个藏于深山的世外桃源...
拥抱徽州(78):好个滩下水口林
秋日出游,楚雄这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值得打卡
童志浩|​家乡门前的那条溪
《我们的五经富》435 甲溪的广济桥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