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BA学不到——致敬现代管理学之父洛克菲勒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致敬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怎样立竿见影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只要遵循洛克菲勒的习惯即可。这是我最近两个月工作的最大心得,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


MBA学不到——致敬现代管理学之父洛克菲勒

by 张辉 编著


本文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多篇英文文章(SO WHAT EXACTLY ARE THE ROCKEFELLER HABITS? 和The 3 Pillars You Need To Master The Rockefeller Habits)和书籍《Mastering the Rockefeller Habits 2.0 - SCALING UP: How a Few Companies Make It… and Why the Rest Don’t》以及百度百科,下面几位翻译志愿者做出突出贡献,特此感谢:Lucia、岚夕、模仿荒木经惟之笑成瘾的凯西、咸吃萝卜的花火町,相关参考文章链接附在文后。


这篇文章适合谁?


适合所有职场甚至还在读大学的朋友,这个断言基于一个假设:即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阶段会承担一定的「领导」职能,你要么是一个小组的组长,你要么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甚至,你可能只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之一。这个项目可以小到只有三个人,一个月。

在现代社会,仅凭一己之力能完成的事情几乎不存在,我们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协作中,推动相关项目的进展。只要有目标,有项目,有协作,就涉及「管理」工作。而今天所讨论的主题,是一般MBA所忽视的。但有趣的是,今天的主角,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现代管理学的诞生,被公认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就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其人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里奇福德,美国慈善家、资本家。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十亿富豪与全球首富。他也普遍被视为人类近代史上首富,财富总值折合今日之3000亿美元以上。


「现今任何一位商界巨擘的身家甚至都无法与其当年相提并论。如果根据通货膨胀调整资产,在洛克菲勒和他的标准石油面前,比尔盖茨的微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乔布斯的苹果公司皆会黯然失色。」- 咨询公司 In-Synk的博客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其评价毁誉参半。他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一生都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层神话的掩饰下度过。《福布斯》网站曾公布过“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最终约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


商业方面,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埃莫科Amoco、康纳科Conoco和雪佛龙Chevron是标准石油公司在1911年被拆分后的34家公司的后继企业,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数家石油公司。


慈善方面,他出资成立洛克菲勒研究所,资助北美医学研究,包括根除十二指肠寄生虫和黄热病,帮助了野口英世的研究,也对抗生素的发现贡献甚大。1913年,他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负责捐款工作。他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之多。后代沿袭他的做法,到1950年,共捐赠25亿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培养了3个国务卿、12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和众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的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的。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不仅个人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其家族也绵延持续发展,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10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


洛克菲勒习惯


我们不禁要追问:无论是商业、子女教育和财富传承,为什么洛克菲勒能持续的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而今天的年轻人,今天的企业,又能从洛克菲勒身上学到什么?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洛克菲勒习惯」(THE ROCKEFELLER HABITS)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精神遗产,理解,掌握并运用「洛克菲勒习惯」,不仅能帮助你在工作中取得非常好的业绩,也能帮助整个项目组的成员都在工作满意度上大幅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洛克菲勒习惯,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学」的学习和实践。而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MBA课程,洛克菲勒习惯可以说是即学即用,非常了得。


另外,当你通读洛克菲勒习惯,你会发现,很多习惯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下去。也许,洛克菲勒家族财富的传承和持续发展,和洛克菲勒习惯本身也是关系密切。


洛克菲勒习惯包含十条,基本内容如下:


1.  执行团队健康且密切合作:彼此了解,(每周)定期见面,(每月)持续培训,团队讨论氛围融洽,有建设性。


2.  每人会被分配1项任务,需在本季度完成,以推动公司发展:确定支持这个任务的关键事项,确定优先级,季度主题和庆祝/奖励,通告进展(注:在这个习惯上能看到OKR工具的身影)


3.  建立沟通机制并且让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在组织内传递。(每天15分钟展会,每周周会,每月月会学习和讨论,每个季度末和年中,中高层offsite讨论人才、战略、执行和现金流)(:是不是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做的?)


4.  组织的方方面面都要有专人负责,以确保实现目标:制定职能责任表(FACe)(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将事情做对。财务报表中的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老板在每日站会上的口头禅是:「每个事情必须有一个owner,我只卡一个人的脖子


5.  持续收集员工反馈,从而识别挑战和机遇:所有高层(中层管理者)每周至少安排一次与一名员工的「开始/停止/保持」谈话。在每月高管会议上分享与员工交谈时洞察到的信息。每周收集员工对机遇和挑战的反馈。中层管理团队需要对每一个机遇和挑战都负起责任且妥善处理。(:能做到这些事情的公司不多)


6.  客户反馈的报告和分析要像财务数据般频繁且精准:所有高层(包括中层管理者)每周至少安排一次与终端用户的4Q谈话(译者注: 4Q: WHO,WHY,HOW,WHAT, 他们是谁,为什么是他们,我们做得怎么样, 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这正是我最近在推动的);在每月高管会议上分享与终端用户交谈时洞察到的信息;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客户数据的采集;中层管理团队需要对每一位用户的反馈都负起责任且妥善处理。


7.  在企业内部确保核心价值观和宗旨是有活力的:挖掘核心价值观,明确宗旨,让一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所有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都应依据核心价值观和宗旨施行奖惩。人力资源流程需符合核心价值观和宗旨(招聘、入职、绩效考评、激励等流程);每季度应确定并实施行动,以强化核心价值观和宗旨。


8.  员工可以准确地表述公司战略的以下关键要素:宏伟、艰难和大胆的目标(注:也翻译成胆大包天的目标)– 进展可追踪且可见。核心客户群 – 能够用25个以内的词描述;品牌承诺 – 每周相应品牌承诺的KPI报告;电梯演讲 – “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9.  所有员工都可以定量地回答他们是否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或一周:每周每个人汇报1到2项关键绩效指标(KPI);每个员工都有1个关键数字,与公司季度的关键数字一致(清晰的见解);每一个人/团队有3-5个季度优先事项,并与公司保持一致;所有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都有一个教练(或同侪教练)来监督自己是否对行为变化付起了责任。


10.  公司的计划和业绩对所有人可见。为每周例会设立一个现实或虚拟的“情境室”。核心价值观、宗旨和优先级应自上而下传达到位。计分牌显示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数字事件的进展。使用系统跟踪管理关联的优先级事项和关键绩效指标。


如果你逐条阅读洛克菲勒习惯,再和自己的组织,公司的习惯做对比,能看到差距和改进的希望所在。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基业长青》一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本人就深受洛克菲勒习惯的影响。举一个例子,书中有一节,标题就叫「BHAG」Big,Hairy,Audacious Goals,翻译成「胆大包天的目标」,就是类似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0年宣布的Apollo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要送人到月球旅行,再安全返回。


可以这样说,现代管理学的要素都能在这10条习惯中找到影子。


怎样实践洛克菲勒习惯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先实施其中一条习惯,比如第三条:沟通机制。如果能高质量的执行日站会,周会,月会,这个组织在三个月内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当然,综合《三大支柱帮你轻松掌握洛克菲勒习惯》和《究竟什么是洛克菲勒习惯?》两文的内容,实践洛克菲勒习惯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  目标 - 少而精,并且确定优先级:「在同一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处理1-2件优先级最高的事,立刻完成它们,再转战下一个目标。确认不断完成这些目标即能战略性地带你达到想要的高度。「少即是多」的原则令你更加出色,推动着你前进。此外,还可以将这个原则运用到基础商业运营模式中。」


在个人目标制定上,OKRs是很好的工具。「它的全称是“目标和关键结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一种帮助团队更快达到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谷歌的高管们相信是OKR帮助公司完成了指数级的增长,英特尔、Adobe、Dropbox和很多其他公司也这样认为。」正确使用OKRs工具,也能帮助每个员工定量的回答「我是否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或者一周」。


OKRs为这三件事提供了必要的框架:

1. 每星期回顾每个人在2-3项关键绩效指标方面的表现;

2. 确保每位员工清晰地了解个人目标与组织季度目标间的一致关系;

3. 重点关注每个团队设定的季度关键优先级


2.  数据化的衡量 - 「对于高优先级事件,制定1-2个衡量标准去检测是否取得进步。这里所说的标准不是你心怀希望的衡量企业的传统标准,而是衡量完成高优先级事件的标准,如此一来你能清楚了解是否能顺利完成目标,也可以及时自我调整。」


3.  会议沟通机制 - 「在繁杂的工作中建立定期会议的制度,确保团队在日常工作、周会、月会、季度会议、年度会议里始终通力合作解决高优先级事件,以此来保证成功的执行力,达到加强合作、落实责任的目的。」注意,会议的频率就是一个组织心跳的节奏,相对于冗长无用的会议,每天15分钟的日站会非常高效,能快速在组织内同步信息,发现风险,推动执行。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每日站会主要同步四种信息:

1. 重要的进展;

2. 关键数据(量化指标);

3. 重要的风险(卡在哪里了);

4. 关键的Todo。一个简单的,包含责任人和milestone的事项表格是非常好的日站会工具。另外,容易被忽视的是月会,用于学习和沟通。反倒是周会,因为太多Team使用,就不再多言。


以上三条法则非常简单,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去训练和坚持。


「吉姆·柯林斯(译注:《基业长青》的作者,也是五级领导力的提出者)对洛克菲勒的大多数习惯进行了研究确认,并在他的书中予以介绍。这些习惯随着企业和机构的成长变得愈加重要。如果坚持洛克菲勒习惯,企业将得以飞速成长。这些准则释放了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的活力,引领着企业成就卓越。」


通过上面一段有关吉姆·柯林斯和「洛克菲勒习惯」关系的描述,大家能更加清楚为什么洛克菲勒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更进一步


洛克菲勒习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倡议,更发展成为方便可用的工具。关于这些工具的介绍,管理书籍《Mastering the Rockefeller Habits 2.0 - SCALING UP: How a Few Companies Make It… and Why the Rest Don’t》中有详细的介绍,此书还未被引入国内,期待有远见的出版商能引入此书,造福广大对于管理科学求知若渴的人士。


参考文章链接:

https://in-synk.com/2012/so-what-exactly-are-the-rockefeller-habits/

https://jell.com/blog/master-rockefeller-habits/

本文由「改变自己」翻译和编写,转载请先得到我们的授权。授权方式:请在微信后台发送消息:转载

封面图 by Donghyun Lim


关于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生活本身是无聊的,所以有趣的人容易得到关注,能找到更好的伴侣。


大部分人的工作是枯燥的,所以有趣的人容易脱颖而出,得到更好的任用。


日常所谓的「人脉」其实是弱关系,所以有趣的人容易被想起,获得更多的机会。


这些人颜值也许不高,才能不是顶尖,但为何他们被垂青?这都源于其身上的「有趣力」。


什么是「有趣力」?怎样打造自己的「有趣力」?且听我本周末的会员语音分享。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有关上期会员语音:财富仅仅是钱(资产)吗?如果是。那么问题:如果在50岁时,你失去自己积攒的一切现金、资产,你是否有机会东山再起?需要多久时间?我在语音中总结的财富本质,与大家惯常理解的不同。接纳这些观念,有助于你追求更加富足自得的人生。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会员 Fiona

这次的语音我是边听边记笔记的,听完的感慨是,这真是我关注的公号里面最欣赏最有价值的一个了。关于打造个人品牌、弱关系,辉哥在以前的语音里面也提起过很多次。但是,听过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说到底还是执行力不够。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近几年我个人的观念在发生转变,不再把升职加薪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就像穷爸爸富爸爸里面说的,薪水越高扣的税越多。也在想挖掘自己的价值,脱离平台自己能够谋生的价值。

张辉:意识到「升职加薪」解决不了问题,这是好事


@会员 乐

辉哥这次给了提纲,第二次边听边看提纲理解起来更加清晰,以后是否能将提纲都附带上😬感觉好多小点还可以另起一个话题,期待辉哥讲预期管理和个人知名度。收获满满,谢谢辉哥❤️

张辉:以后尽量提供提纲


@会员 新沂

辉哥说去年的信用卡事件,我还记得,这种感觉就像是个老朋友。

工作的时候,每当觉得别人没有效率,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然后自己就会默默的做完。身边的朋友确实没有那么的厉害,但是辉哥今天说,要与人友善,我就找到了帮助别人的理由,虽然看起来很浪费时间,但是是为了自己的以后。做事情的时候有一个这么好的理由,心情好了许多。我知道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会觉得我不重感情。我只想说,朋友,没有想象中那么的无私奉献。如果能按照现在的逻辑考虑,便会让自己的情绪更稳定,不会莫名其妙的生气。

张辉:是啊,我是把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会员 oli

不知道辉哥说有潜力的艺术人文心理是指哪种呢?主要就身边人看,我是本科英语,除了老师之外就是公务员了,选择其实不多,待遇温饱,选心理学的朋友也是要么跨考考研要么公务员。另外,最近刚在Udacity自费学习机器学习入门,准备从机器学习入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看能不能顺利转入IT行业,听完既庆幸是在了解人工智能的大方向上,又对IT的不与时间为友的性质有所顾虑,准备是同时培养其他人文相关的爱好,比如收集广告词。不知道辉哥有什么建议吗

张辉:能在 Udacity 上自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


@会员 刀刀

这期的分享内容好丰富。

1、首先关于财富的本质,辉哥讲到一是信用,二是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简直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比如说,《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安迪同时筹钱,你更愿意借给谁?毫无疑问应该是安迪,而且安迪能筹到资金的额度也一定比樊大姐高,因为安迪信用高,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更加强大

2、第二点印象比较深的是辉哥讲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展示、积累或损耗自己的信用。联想身边一个朋友,原来是我的房东,后来我自己买房时得到她很大的帮助,其实我们接触也不是很多,或许就是在有限的接触中,都认可了彼此的信用才能从房东房客发展成互助的朋友。她的行为刚好符合辉哥讲的三点:重视承诺(答应我的事没有失言的)、超越预期(对我提供的实质性帮助超过了我的期望)、与人为善(她信基督教,平时也愿意帮助别人,不怕麻烦)所以我们要重视弱关系的建立,但应该是自然的行为,而不是刻意为之。

3、作为一个全职主妇,纵然现在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但每每也会想到辉哥开头提出的问题,如果突然有一天你一无所有,是否可以东山再起? 答案如何我根本不知道,内心也不是完全的有把握。但起码现在开始学习新的技能,担心焦虑再多都没有用,行动才是唯一的答案。结合这期课程,原来我所做的是在提高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突然更有动力了,意外收获。

4、谢谢辉哥推荐的两本书《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未来简史》,已加入两个月后的书单,因为近期书单已排满。

张辉: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现在就加入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我们回归本源
管理学(MBA)
MBA四管理学
别浪费钱读MBA,读这11本书就够!
工商管理学(MBA)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学(MBA)全套视频讲座人力资源管理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