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丰:统考“批判”


区域性统考如果仅作为一种管理的做法,看似是行政作为的积极表现,但其背后所隐藏的思想与逻辑却是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在面对区域性统考问题时,我们要守住三条原则:重在引导,鼓励评价研究;重在保底,鼓励自主发展;重在诊断,克制横向比较。


又值期末,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一下子压下来。老师们如临大敌般调整了课堂风格,多发几张试卷,少些文体活动,因为期末全县要统考,考试结果事关学校与自己的声誉与利益。虽然学期结束的确需要一次考试,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诊断学生的学业不足,但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是否都需要全面统一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区域性统考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统一的纸笔测试,形成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从积极方面看,它能统一学习要求,帮助学生了解相对位次,知耻而后勇;它便于形成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与指挥,聚精会神,统一步调;同时,也能够为一个区域阶段性的教育质量进行诊断。但细细剖析“统一”“纸笔测试”和“横向比较”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又会看到此中的“漠然”与“无视”,一是无视学校基础的差异,二是无视纸笔测试的局限,三是无视对不同个体的激励需要。


区域性统考如果仅作为一种管理的做法,看似是行政作为的积极表现,但其做法背后所隐藏的思想与逻辑却是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


作为一种管理行为,区域性统考是典型的简单化管理方法,它使人们窄化理解“质量”,容易导致学校育人工作的“短路”;区域性统考是专业自信缺乏的控制性管理,因为管理者对教育教学过程没有把握,缺少专业指导的智慧,只好选择“压力传导”的策略;区域性统考是结果导向的管理行为,它助长了不论路径、不计成本、不顾规则地谋取高分的做法,成为“政绩思维”在教育管理上的集中体现;区域性统考本质上是下移责任的“懒政”行为,通过加强横向比较,在教育活动中推行工业化生产的指标管理,在强化下属责任的同时降低自己的责任担当。


不过,这种“批判”并不表示区域性统考一无是处,而是提醒区域教育决策者要从不同层面考虑和实现区域统考的积极作用,更要透过现象客观把握整体。考察并评价一项考试的利弊,通常有四个角度:一是测试工具的科学性,二是测试工具相对于对象的适切性,三是测试结果的运用方法,四是测试的频次。


从测试工具的科学性看,区域性统考的试卷质量总体上优于学校自主命题。这是目前很多地方坚持推行统考的理由。但是在区域性统考成为每学期的惯例后,过度的“教考分离”导致教师降格为与学生同等的应试者,常态教学活动也从“帮助学生理解”变为“与学生一道应试”。因此,区域教育决策者必须平衡命题权的统一与下放——统一是为了引导,下放应该是常态,鼓励基层学校的命题研究,激活教师的评价智慧才是正途。


从相对于对象的适切性看,完全统一的考试显然众口难调。就像一些学校对于优秀学生实行免考制度一样。对于基础较好的学校,统考应大胆松绑;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较有把握的学校,也可授权自主决定参与与否。对于小学,因为纸笔测试所能涵盖的学习目标太有限,学生对于横向比较的反应太脆弱,小学阶段统考的消极影响非常突出,务必克制。


从测试结果的运用看,要克制总分加和的横向比较,探索分别分析的精准诊断。学期考试其实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切不可滥用终结性评价的“排名思维”。目前不少地方以推行“精准教学”为名加强区域性统考,必须真诚克制横向比较,切实提高命题水平,尽快突破仅有知识点扫描的局限,实现能力诊断。


最后讨论测试频次问题。管理的实质是理想与现实间的寻衡。上述三个讨论都归结为一个个平衡问题。除了思想方法必须端正外,现实中的平衡调整可能就在频次。学年统考,还是学期统考?每年一考,还是三年两考?中小学都考,还是保护小学?全科纸笔,还是纸笔与实践相结合?区域性统考问题已成为考验区域教育决策者的立场、专业性以及是否践行科学发展观念的重要试金石,千万要杜绝以经济社会管理的“政绩思维”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在面对区域性统考问题时,我们要守住三条原则:重在引导,鼓励评价研究;重在保底,鼓励自主发展;重在诊断,克制横向比较。

(张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中考政治答题公式
应试危局怎破解
人生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聊一下越南在未来的前景(20200511第94期)
苏东坡告诉岭南这间学校: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醉在纸笔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