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金魁教授的“草根”情结


谢金魁教授(左二)在研究病情。朱汉斌摄

——访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获得者、著名呼吸科专家谢金魁教授

如果没有八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非典”,谢金魁,这位南华大学退休教授、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硕导,仍会默默无闻地在一家基层医院谱写着“夕阳红”,与最普通的患者打交道,而这也恰恰是他最喜欢的工作。

2003年,谢金魁作为“全球发现非典第一人”,带领广东省河源市呼吸内科同事们,经受住了无数个生死考验。他在治疗中率先应用抗病毒药克毒清和清开灵等药物,不仅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范例,而且在全院收治的19例确诊病例中(8例重症患者),无一死亡、无一留下后遗症。谢金魁也因此入选“广东抗非群英谱”,并被中共广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记一等功。

八年后,似已被淡忘的谢金魁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这位患者眼中的大教授,在广州繁重的研究工作之余,以70多的高龄,奔波在200多公里外的粤北基层社区医院,为群众行医把脉,对基层青年医生传、帮、带。

河源市源城区东埔社区医院,成立于2008年,全院138名医护工作者,下设10个站和3个村的卫生室,负责辖区内多达14万居民的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做为直接面对老百姓的最基层医疗机构,按政策来讲,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是第一要务,至于大病或重急症,社区医院的医生们仍坚持患者往大医院转,但在实际运作中,社区医院想做到四平八稳却不容易,碰到的实际问题也很多。

东埔社区医院院长廖维卿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不同于医疗条件好、综合性大医院多的大城市,碰到重症患者可以即时转院,在这里,很多患者都是农民,由于平日里不注重疾病预防,往往到了急症或重症时才来医院,有时甚至是生命垂危,遇到这种情况时,社区医院的医生们根本就没有回旋余地,必须及时诊断加以救治,然后才能转院。几年来,做为院长,无时不提心吊胆地时刻保持着警醒。

2011年初,为提高医院医疗整体水平和青年医生们的医疗技术,廖维卿通过朋友,联系曾经在河源工作过现已定居在广州的谢金魁教授,试探谢教授能否来东埔医院当顾问,帮助培养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没想到,经过多次面谈,今年4月,谢金魁答应了廖维卿。省城大教授要来社区医院坐诊的消息一下子在源城区当地传开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开始四处打听谢金魁出诊日期。

从广州到河源,单程就需要3个多小时,这对于70多岁的老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尤其是谢金魁还身肩国家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广州)客座研究员之职,带领科研团队从事新药研制工作。即便如此繁忙,谢金魁仍将服务基层当作大事,每个月都定期前往河源应诊。

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谢金魁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深深懂得,缺乏现代检查设备偏远山区的老百姓更需要他。从此,除了定期的查房、讲课、坐诊之外,谢金魁的手机便成了救死扶伤的工具,几乎每天都有几个电话,咨询各种疾病。凭着五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底蕴丰厚扎实的理论、一个又一个难、重、急症的康复,他渐渐成了该院医生的主心骨。

近半年来的实践,谢金魁对社区医院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他多次呼吁,有着丰富理论与实践的老医生和专家,应该多到社区医院走走,带一带基层青年医生,培养出更多的全科医生。谢金魁解释,国家加大基层社区医院建设的道路是正确的,但培养全科医生却是关键,事关社区医院成败。目前工作在社区医院的一般都是新分来的青年医生,甚至还有很多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与老医生们相比,这些新生代青年医生,都是基于现代高科技医疗设备的辅助而从事临床,但在条件简陋的社区医院,理论的应用与经验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尤其是一些急诊重症需要医生的及时诊断和救治,这就需要全科医生。

医学院的培养固然十分重要,但老医生的传帮带更加重要。谢金魁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在社区医院,我的作用一是给年轻医生传授基础诊疗知识和技能;二是给他们壮胆,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经验都是在不断地临床中累积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年轻医生们的临床诊断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

谢金魁有三个心愿。他说,做为一名党培养的老医生,首先必须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理论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只有这样做才能报答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哺育;其次,是要将自己五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为成果,升华成理论,这样就可以由对个体病人服务扩大和转化为对病种的群体服务,更好地把医学知识和技能传承下去,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第三,要尝试创造条件,把学位论文变成成果,把成果变成产品,再把产品变成商品,最后把实业运作变成资本运作。

而今,谢金魁的三个心愿在一步一步的实现着。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思维,硕果累累。退休后申报了发明专利25项,国际PCT专利2项,其中已获得专利授权8项,上市产品4个,1项专利产品通过美国FDA严格审查,打入了美国市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2月,谢金魁加盟广州康采恩医药有限公司,任研究开发部主任,负责新药、保健食品研究开发。他为该企业发展壮大和在美国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20101月,谢金魁应聘到东源绿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打造公司成为2010 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称号。这是河源市目前为数不多的双龙头企业之一。

“岁老根弥壮,桑榆叶更荫”。年逾70的谢金魁,如今在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带领研究团队从事新药研制工作的同时,还依然活跃基层医院,带着年轻一代医生,为基层普通老百姓看病、救死扶伤。谢金魁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悬壶济世,大爱无声的精神。


谢金魁教授(左二)与一线医生在研究病情。朱汉斌摄

谢金魁在介绍病情。朱汉斌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我区目前基层卫生院应该如何做好分级诊疗的问题及建议
全科医生也是一流医生,绝对不应该被看低!
分级诊疗|英美给我们的启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这么回事!
封面报道丨探秘分级诊疗厦门模式
她卖掉70%的医院股权,开了14家直营社区连锁诊所,现已年入千万|基层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