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肥蜀山区有一口千年古井“胡大井” 将考证历史进行保护开发

  千年“胡大井”

  炎热夏日,井水总会给人带来一丝清凉。在合肥蜀山区三里庵街道二里街社区居民楼中,就有这么一口“胡大井”,相传已有千年,与举世闻名的包河公园“廉泉”同期,至今仍流水不息。

  7月27日,蜀山区联合三里庵街道二里街社区、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对水井的水质进行检测。下一步,将进行专业历史考证,并同步对古井进行综合保护开发。

  [现场]

  小巷千年古井做“体检”

  过去,“胡大井”的名字可是响当当的,去周边的三十岗、磨店、上派打听打听,老辈人没有不知道。

  7月27日,沿着水湖路往里走,没多远就来到一条高楼大厦簇拥中的僻静小巷,离巷口十米处就是那口传说中的“胡大井”,井栏是红砖砌就,外面抹上了厚厚的一层水泥,探头往下看,井里面的水清凌凌的能够照见人影。7月的合肥,酷热难耐,但刚刚打上来的井中水却清凉无比,手伸进去,备感清爽。

  然而,这口古井的水质如何?是否还能饮用?为一探究竟,当天上午,蜀山区文化部门联合二里街社区,邀请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专家,对这口井的水质进行检测。

   

   古井做“体检”

  现场监测结果显示,上午9:30井水温度为20.5℃,在室外温度逼近40℃的夏天,实属相当清凉;PH值位于7~8之间,属于弱碱性水质。此外,溶解氧检测指标约4.0。专家解释,这一数值说明古井的含氧量比较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抽样水还要带回去,经过一系列的指标检测,包括重金属含量、维生素指标,等等,预计需要三至五天的时间,才能最终得出准确结果。

  [传说]

  延续千年,源自北宋时期

  看到专业人士对井水进行抽样检测,不少居民也闻讯前来。

  “我们这口井很有故事的,我就是吃这口井水长大的。”二里街社区居民卫大妈介绍说,她的母亲今年90多岁高龄,年轻的时候嫁到胡大井巷,那时,这里的住户是61户,外面也俗称这里为61户。

  祖居于此的77岁居民沈光义告诉记者,听老一辈人说,“胡大井”其实早在北宋真宗年间就有了,当时有位三品的官员祖籍黟县,当时到二里街烧香赶庙会,因为天色已晚,便投宿在此。

  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便给了地保一些银两,要他找人打一口井。“因为那位三品大员姓胡,这口井就命名为胡大井。”经年累月,提水绳把井栏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故事却被人们逐渐忘记。

  卫大妈说,小时候,她和墙门里的小伙伴在井里冰西瓜、放小船、玩鸭子,相约在井旁打弹珠,“这口古井现在还有水呢,我们经常从这取水洗衣。从祖辈那里听说,这口井从来都没有干涸过,即使是在百年不遇的大旱年代,这口井都有水,而且水质甘洌清甜。”她说,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排队取水,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从来不会拉肚子,水质清清的,甜甜的。

  不过,30年前自从有了自来水,以及周边小区的增多,对于井水,人们就只用不饮。如今,这口井主要被用来绿化灌溉、百姓洗衣。

  [现状]

  曾险遭破坏,后重新砌栏

  其实,合肥过去井多,因为那时没有自来水,井水便成了重要的生活用水。如今,除了著名的“屋上井”和“廉泉”外,仍然还在使用的可能为数不多了。就是这口井,也是差点惨遭厄运。

  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十年来,胡大井遭遇的风险至少有两次,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为了建楼房,有人提议填平老井,是附近的居民拼死保护,才使老井保留下来;还有一次,一家单位的宿舍楼要把老井圈在围墙里,61户居民两次推倒围墙。至今,老井旁的围墙还突出来一截,那是当时留下来的印记。

  当地的居民表示,以前的“胡大井”井台开阔,后来修路才成了今天的狭窄模样。“文革”以前,那块留下了深深绳索印的井栏还在,腰鼓形状,大概有一拃长,16厘米左右。

  后来,具有文物价值的井栏被人偷了,“胡大井”成了一个水洞,政府部门出于安全的考虑,重新在上面砌了个井栏。2010年10月,二里街社区筹措资金重新疏浚了排水设施,当时测量了一下,居然有18米深。

  [保护]

  将考证历史,进行保护开发

  “我们不能忘了故土,年轻的孩子们更不能忘了这养育了我们的古井水。”同卫大妈一样,周边很多居民都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口古井进行保护修缮,为古井正名,使其重放光彩,还居民一泓甘泉,“应该让子孙后辈都知道,这里有一口千年古井,有着清冽甘甜的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合肥人。”

  蜀山区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古井水进行抽样检测只是第一步,如果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合格,当然更好,如果有不合格,则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古井水质。

  “第二步,将联合相关文物部门,对古井的年代进行实地考证,根据考证结果进行处理。若考证显示为千年古井,与‘廉泉’同期,则会大量走访调研搜集传说、史料,挖掘人文素材,探寻蜀山文脉。”该负责人介绍,甚至会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对古井进行保护、开发,使胡大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梁艳玲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黎静/文 虞俊杰/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井风水文化,一种渐渐消失的传承
去建水,发现不一样的云南!Ⅵ
歙县阁老井:十字街口藏大隐
泰州多古井
寻找上海市区逐渐消失的古井
潮州府城古井的故事,你听过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