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巢湖(三十六):伫立在巢湖中央,被历代神话的三座岛屿!

作者:许昭堂

大约距今5000—8000年,鼎盛期巢湖水域面积很大,西南部岛屿较多,后因湖泊演变缩小,只剩下姥山、孤(姑)山和鞋山,亦称湖心三岛。三山得名,缘于“陷巢州”传说,善良的焦姥和女儿看到巢州大地洪水涛涛席卷而来,母女俩为救乡亲,来回奔走相告邻里,感恩的海龙王之子化作青衣童子,引焦姥母女登山,但时辰已到,老妇人来不及奔跑,立于湖中,化作姥山,女儿化作姑(孤)山,焦姥在慌急奔跑中丢下的鞋子为鞋山。这种传说,历代流传,衍生出数个文本,神灵各异,场景不同,宗教信仰别寄。总而言之,是以惩恶扬善,大义博爱为主,歌颂焦姥母女为大家、舍小家,直至献出生命,这也是巢湖流域女性奉献精神的集中反映。

“陷巢州”传说墙壁浮雕画

姥山岛

《方舆胜览》曰:“姥山在巢湖中。陷湖,姥升此山”,故得名,亦称圣女山。山呈椭圆形,山高105米,面积0.86平方公里。由东山头、西山头、虎山头、羊子山、夫子凹 、燕子山组成,众峰并举,一体构势,兀立百里波涛之中。似蓬莱仙境,山立湖心,身披松竹、常年青郁,塔高入云、水阔远天,境开八方风光;南脉齐头嘴,北络凤凰矶,西瞻众河入注,东眺一溪泄江,诚可谓结构在天然,布局入神思。山境有20多处奇洞,大的能容纳百余人,小的可藏20~30人,洞内钟乳怪石琳琅,十分险妙。集山、水、岛、港、庙、塔于一体,不仅山绝、水险、景美,而且山上有“三古”,即古庙、古塔、古船塘。

巢湖姥山岛

古庙。位于羊山顶处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祭祀主湖女神的古庙,今已毁。但地方史志均有记载,《巢湖地区简志》云:“姥山旧有圣姥庙(一名圣妃庙),创建于晋,历代香火不绝。”晋廷封赠焦姥“圣妃”同时,又敕建圣妃庙。唐中和年间战乱庙毁,唐龙纪元年(889)杨行密重建,改称“巢湖太姥庙”。传闻杨行密在军事失利之时,上姥山庙宇烧香跪拜,祈求焦姥湖神救助,果然圣姥托梦,神灵护军旅,转败为胜,从此一帆风顺,成就他的功业。他“营祠而酬”,重建了太姥庙。南唐保大二年(944),德胜军节度使、庐州刺史周邺又重修,特请学者章震撰《重建巢湖太姥庙记》。唐末罗隐诗赞圣姥庙:“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此诗一直被误认写中庙,其实不然。“眉分初月湖中鉴,”显然是写湖中山上圣姥庙,而非中庙也。中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79~1307年),圣姥庙为晋时建,罗隐生于唐末时期,不可能写中庙的。

李鸿章对姥山名字来源、为什么立庙,在《姥山塔碑文记》开篇叙文说得很清楚。“山曷以姥名?按《寰宇记》:巢湖将陷,有巫妪前知,南走得免。后人神之,立庙以祀,今湖中姥山庙尚存。”并写下了气势磅礴七言绝句:“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

古塔。寺与塔都是与佛教有关的建筑,所以,李鸿章将与姥山庙一冲之隔的姥山塔“半拉子”工程重新修建好。

巢湖姥山岛寺庙昔日旺盛的香火已失去,庙前老槐树因天仙配剧组在此拍摄而闻名

古船塘。位于山东侧,旧称“南塘”。光绪《巢湖志》曰:“此郡治水口也,与中庙相对,一名南塘。”“水口”有二层意思:第一,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第二,水上的关口要塞,此水口属之。“南塘”是与“中庙曰北塘”,对应得名。最初依地形,成为巢湖水上航运的天然避风港。元末,俞通海和廖永安在岛上屯兵扎寨时,用无数巨石垒成了一条长而宽的石围堰,将原来自然避风港改造成半封闭的港湾,极大地增强了船塘的容量和抗风浪能力。嘉庆《合肥县志》载:“山东有石塘,大石堆成,中容千艘。元末俞通海等结寨湖中,筑此以藏水军。” 这里,是明朝水军摇篮基地。历经八百年来风浪侵袭,南船塘仍巍然无损,仍是舟船避风浪的场所,是姥山岛上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湖神焦姥是主管湖泊治安,护佑往来行驶船只一帆风顺和巢湖流域居民康宁。

巢湖姥山岛“南塘”

孤山

又称姑山、儿山。位于巢湖西湖域的一座独立山体,旁无峰峦,湖水环绕,山峦突兀,孤屹水中,与姥山、鞋山遥相呼望。《庐州府志》载,“孤山,在合肥县东一百里巢湖中。”又载:“其山突然孤起,城东一百里。”嘉庆《合肥县志》:“孤山,当姥山西。旧志云:魏邢峦破梁将桓和于此,亦非也。”《巢湖地区简志》云:“据民间传说,古巢州陆地陷落为湖时,有姥登此山避水,故名姥山;其子被巨浪冲至远方,化为孤山(一名儿山)。”

据传说,坐落在巢湖西岸的肥西县严店乡小丰禅寺,寺内一个大钟,是从孤山飞落到小丰禅寺。《合肥县志》载:“小丰寺,离城六十余里。乾隆时修。旧志:元建。明天顺五年造。寺有钟,相传本在孤山宝珠寺,自湖中飞至,故俗名'飞来钟’”。

又传说,孤山有山门,打开它,里面有拿不完的金银财宝,是藏宝山。李天馥《孤山诗》:“方惊波势险,中流孤岛屿。”,“世界入虚空,岁月迷今古。”

肥西县严店乡小丰禅寺

鞋山

山名来历说法有二:因形而得名,“有两块巨石,相隔无几,形似木履,故称作鞋山。”另一种说法,因传说焦姥奔跑中双鞋遗落,化为鞋山。《合肥县志》载:鞋山“在巢湖中,当姥山东。与姥山、孤山,皆在合肥县境内。”鞋山水域最适宜鱼生长,闻名天下的鲥鱼,即在此繁殖,长成后出濡须水入长江,往返江湖之间,李天馥《忆巢湖》诗:“三月鲥鱼九月橘”即指此。明代吴潜《巢湖秋月》诗咏:“移帆更向鞋峰去,疑有仙娥学弄笙。”湖水位不高时,鞋山景象可观、可游、可居。李鸿章晚年归乡入湖,不料遇风抛锚于鞋山,湖境与心境交织,诗兴大发,咏唱了《鞋山阻风》:“老去知无作赋才,马当那得好风来。宦情久与沙鸥狎,归梦潜随社燕回。远树黏天云一色,狂涛卷地雪千堆。茫茫彼岸登何日,愿借山灵觅路开。”

巢湖湖中鞋山

巢湖姥山、孤山、鞋山耸立湖心之中,增添湖光之美。尤其是姥山,神似蓬莱仙境之韵,貌似刘公岛之形,是巢湖标志之山,是湖神化身之山,是百姓心灵之山,是船家祈求之山。郭沫若曾挥毫题书“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

作者介绍

许昭堂,男,1957年生,毕业于安徽医学院。笔名,舒盲。《合肥通史》编纂办副主任。现任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旅游·生活》杂志副主编,合肥财经学院客座教授,李鸿章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影像李鸿章》《李鸿章画传》《合肥城图志》《巢湖史话》《优生优育》,与许高彬合著《走近李鸿章》,发表《中国“家与国”起源地探析》数十篇学术论文。

本专题文章来源于许昭堂先生历经多年艰辛所著的《巢湖史话》一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评价为“视野广阔、史料丰富,同时吸收了民间文化传说,将巢湖地区自然史与文明史的方方面面呈现给了读者”,内容涵盖巢湖形成与演变、流域与水系、巢湖流域文化遗存、巢湖流域军事文化等,是一部了解合肥、全面解读巢湖古今发展史的地方文化普及的知识宝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魅力巢湖:中庙姥山风景区
巢湖
合肥惊现天然心型湖,你岂能错过?
安徽合肥巢湖市五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
烟波浩渺八百里水面唯一“绿洲”,美不胜收的湖天美景
〖精彩散文诗朗诵〗早晨的巢湖好浪漫[垂谷][金牌主播.白云朵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