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 ——蔺相如
蔺相如

  英雄不问出身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人,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低微,原只是个舍人,相当于今日的生活秘书,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但他最后一跃而成为赵国的相国。他的事迹,对战国时代众多到处谋职的门客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号召作用。

  从个人角度而言,"完璧归赵"的故事不但体现了蔺相如的智慧,也体现了他面对强大秦国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表现出来的胆魄,比之齐鲁会盟时的曹沫,一点也不逊色。而他处理与廉颇关系的手法,也堪称政治平衡术的经典之作。总之,蔺相如是战国时代平民政治家所能达到的极致。

  找个好主人很重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战国时代的文士剧增,如何谋职也因此成了个大问题。因为各国之间竞争厉害,互相吞并已成常态,于是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大了,有眼光的人个个求才若渴,纷纷加以招揽。蔺相如的故事,若从谋职角度来看,还别有一番道理。

  蔺相如的头位雇主是赵国的宦官头领缪贤。蔺相如开始只是他的舍人,职责类似生活秘书。缪贤有次得罪了赵王,因为怕受到惩罚,决定逃到燕国去。蔺相如及时地阻止了缪贤,并问他何以肯定燕王甘冒得罪赵国之险来收留他呢?缪贤于是透露了他在一次跟随赵王出席宴会的时候,燕王私下和他攀过交情,他觉得凭燕王的这句话,有可能得到关照。

  蔺相如分析了一番,告诉缪贤说:"你得到当时燕王的友情,不过是仗着赵国的强大,以及赵王的宠信。现在你若从赵国逃亡的话,弱小燕国怎敢得罪赵国呢,到时候大有可能会把你抓起来引回赵国。所以你不如主动脱了衣服,做出可怜的样子给赵王请罪,这样倒有脱罪的机会。"

  缪贤觉得很有道理,就照着做了,而赵王果然也赦免了缪贤。缪贤因此认识到蔺相如的才华,更可贵的是,他没有因为遮掩自己的过失而埋没蔺相如的才能。他不但把这件事情讲给赵王听,也把蔺相如推荐给了赵王。于是,蔺相如一举进入了赵国的政治舞台。

  完璧归赵---智慧、勇气一个都不能少

  楚国人卞和把和氏璧献给楚厉王,结果被砍掉了左脚;后来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楚武王御用鉴定师仍然没分辨出宝贝,结果害得卞和又被砍断了右脚。一直到楚文王的时候才昭了雪,那块宝玉也因此被命名为"和氏璧"。因为卞和的执著,这块宝玉显得更加难得。

  人常说"怀璧其罪",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麻烦也跟着来了。秦国强大,秦昭王自然可以傲气,他要求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关口,被自己的原主人缪贤推荐上去。因为不能得罪秦国,赵国不得不答应交易。蔺相如为赵王分析两种可能,认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宁愿让秦国先拿了和氏璧理亏,而不得罪秦国;并且自荐出使秦国,他对赵国君臣表示,如果交易不成,一定会完璧归赵。

  到了秦国之后,秦王果然没有多大诚意,拿到和氏璧之后,顺手就交给身边的漂亮妃子和侍卫们把玩,不把它当回事。蔺相如看出秦国不像要诚心交换城池,于是上前说:"和氏璧有斑点,让我指出来给大家看。"拿到和氏璧之后,蔺相如倚着柱子,愤怒地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贪婪,不想割爱,但不想秦国不高兴,斋戒了五天之后,才派我把玉璧送来。但是现在大王不仅接见在下的宫殿、礼节与常无异,还把玉璧给身边人玩弄,羞辱我这个使者。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一头撞在柱子上,把和氏璧撞个稀烂。"

  秦王没办法,一番安慰之后,答应自己也斋戒五天,然后在大殿里举行隆重的礼节,请蔺相如到时再献上和氏璧。蔺相如回到宾馆之后,马上派人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过了五天,待秦王群臣行完大礼,蔺相如面不改色地说:"你们秦国二十多位国君里头,还没有一个遵守承诺的,因此我害怕上当,已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大王要是真的想要,先把十五座城池交予赵国,赵国即会马上把和氏璧送过来。我欺骗了大王,按理该杀,大王就杀了我吧!"

  有理有据,再加上无赖手段,让同样无赖的秦国没办法。既不值得因此杀掉蔺相如,也无意用十五座城池去换玉璧。这场让赵国君臣心惊肉跳的危机就这样过去了。回到赵国之后,蔺相如因此被擢升为上大夫。

  渑池之会显勇气

  公元前280年,秦国为了攻取楚国,主动与赵国修好;次年,为了全力用兵,便邀请赵国在渑池相会修好。当时赵惠文王不了解秦国的意图,害怕而不敢去。蔺相如劝赵王切不要显出赵国的软弱,非去不可。

  出发之前,大将军廉颇与赵王都做好了万一被扣留的准备。没想到秦国一副正经谈判的态势,不过谈判期间,秦王的态度很猖狂。
 

英雄不问出身

  有一次,秦王喝酒喝多了,说道: "听说赵王喜欢音乐,那就请鼓一下瑟吧!"酒宴中演奏音乐,是表现才艺的场合。赵王心怯,乖乖地鼓了一下瑟。秦国的御史马上趋前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让赵王鼓瑟。"

  蔺相如马上也走上前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地的音乐,请敲一下瓦罐来助兴吧!"秦王拒不答应。蔺相如再上前请秦王表演,并威胁说:"若是不奏,五步之内,我情愿用鲜血洒到大王身上!"

  秦王在威逼之下,勉强敲了一下瓦罐。蔺相如马上招呼赵国的御史写道: "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瓦罐。"如此,赵国与秦国的外交体面就不相上下了。

  秦国大臣又挑衅说:"请赵国拿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马上回敬:"请秦国用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互相较劲。赵国因为有了蔺相如,直到酒宴结束,秦王都没能占到一点便宜,加上廉颇早带领重兵在边界布防,秦国别无他法,渑池之会就此落幕。

  以退为进,化解将相矛盾

  渑池之会,蔺相如为赵国挣了大面子,因此被升为上卿,品级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朝见时站的位置也在前面。廉颇很不服气,他扬言说:"我凭借攻城野战的汗马功劳,才成了大将军;而蔺相如只动动嘴,地位就超过我。而且他出身卑贱,还压我一头,我不甘心。如果让我遇见他,定要羞辱羞辱他。"

  话传到蔺相如耳里,他便常常推托有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争位。有次出门的时候远远望见廉颇,马上让车夫躲避。这种举动让蔺相如的舍人感到不解,便对蔺相如说:"我们之所以侍奉您,乃是敬佩您的高义。现在您和廉颇地位相当,他这样羞辱您,您却这样胆怯。这样做连常人都会感到羞耻,更何况是您呢?您这差使,我们做不了,还是请辞算了。"

  蔺相如这才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一点?"他的舍人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那样厉害的人,我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难道我会真的怕廉将军吗?只是我知晓强秦之所以不敢进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人在。如果现在我们互起争执,肯定便宜了秦国。所以我这不过是以国家利益为第一,把个人恩怨摆到第二位而已。"

  这番话传到廉颇耳里之后,后者深感羞愧,于是便按照蔺相如教导缪贤的方法,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最后,两人不但关系融洽,还成了生死之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精典-----完璧归赵与负荆请罪
蔺相如出身贫寒,为何能实现草根逆袭当上丞相?
战国记兵家篇 廉颇第一集《勇武廉颇》
【转】蔺相如的妻子和孩子都是谁
蔺相如:战国时代,敢硬怼秦王的人真的不多
蔺相如官居廉颇之上并非功劳大,而是廉颇说了不该说的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