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忻州老城传说(全)
忻州老城传说
2012-6-9 14:21:27     本站原创        点击数:2096
古 老 传 说
一位哲人说:世上没有没传说的人群,也没有没传说的地方。忻州卧牛城之称,正是源于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相传,忻州未筑城之前,是“原岗九起,卓然兀立”。居高鸟瞰,但见“腾曲飞跃,状若游龙”,誉之曰:九龙岗。岗峦草丰树茂,益穴居、毡卢,岗阳岗阴更有河水西来,绕城东去,亦可牧马、云中。便有游牧戎狄某部落脚于此,河名牧马、云中之河。
岂料,一日戎狄某部先人梦中忽觉岗峦撼动,继而吼声骇人,马群四惊。又一夜,忽听得群马惊嘶,部酋与众伫立岗头循声东望,朦胧月下,但见一庞然大物低头饮水。部酋下令以角号鼙鼓呐喊驱之。谁知,那大物不仅不惧,竟还回头迎岗飞奔而来。只见它明目如电,耀人眼目;四腿如柱,蹄若石础;头上犄角状如弯椽,无比锋利;巨尾一甩,顿然旋风四起,走石飞沙;一声长哞,地动岗颤。部酋急令放箭,它又奋蹄旋起,箭难着身。众人无奈,急用火把群射焚之,却见大物躯体顿然缩小,扭头由岗后向西北奔去,刹那无影。待部酋惊魂稍定道:“看其模样,听其声叫,像是巨牛。加上它能随意变化大小,那就是一头神牛了。”于是,部酋便请巫师设祭,供奉神牛,以保平安。
又传,有一四处取宝的南蛮子一日来此,见西面岗峦耸起,南北两河环绕,四野草木葱茏,断定必是藏宝之地,便扎下脚来访察宝藏。是夜,皓月当空,山川静谧,正在岗腰寻宝的南蛮子,忽听岗后有奔踏之声传来,继而直奔河畔,但见一头巨物。细观,那巨物先岿然不动,后犀牛望月,继而四蹄腾起,摇头甩尾恣肆撒欢,然后扑通跃下河中,且饮且泳。再后上西岸,头东尾西怡然而卧。见此情景,南蛮子一阵希冀。心想,早闻南海之滨有衔珠含璧之蛟,北野之岗有屙金尿银之牛。呵呵,果真如此。可擒牛之法,在于鼻。牛是食草动物,要引它上钩,必有香草方可。于是,那南蛮子连夜赶往五台山,设法在挂月峰觅得一株灵芝草后,悄然回岗。又一夜,等那卧牛于河畔,南蛮子手持灵芝草悄悄走近,牛见有人,猛然跃起,待要发作,但闻异香飘来,不由双目盯着灵芝,瞬间温顺服贴。南蛮子趁牛伸长鼻子嗅灵芝草之时,用早已准备好的带针刺的夹鼻去夹鼻弦。可神牛识破机关,身体顿时高大异常,奋起神威,用犄角由东向西顺势将九龙岗头撞平。一时地动山摇,黄尘蔽日。神牛右犄角也撞断半节,回头一声怒吼长哞,消逝无踪。空留回声在东西百余里外飘荡。于是便有了城东“牛叫(游邀)”,城西“牛尾”之村名。并有传说神牛一头扎进城东南的水池中,顿然消逝无影。由此有了取名牛藏(站)泊的湖泊之名(其实,牛站泊是在清同治七年修筑城墙时,取土筑城墙,于城内东南开挖的一汪人工湖)。遗憾的是,九龙岗被传说的神牛撞平之后,从此就不再草木丰繁茂盛了。
一段美丽的神牛传说,引出了一座卧牛古城,且是一座独角卧牛城。如若凌空俯瞰,忻州之状真是形如巨牛,面东而卧,延伸开来,直至牧马河畔。
历 史 变 迁
史料记载,忻州春秋前属赵,为戎狄所居。春秋后期属晋,三家分晋属赵,秦庄王三年(前247)“王龁攻上当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在其辖境。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建置新兴郡,在今麻会筑“建安城”。同年置九原,将包头西北下设九原等十县的五原郡撤并移治所为现忻州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曾将并州腹地分为五部,部酋均以帅称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渊称汉,北魏永兴二年(公元410年)在九原城西北置秀容郡和秀容县。在原来的新兴郡内出现了秀容建置,秀容郡领崞阳镇、原平、奇村、秀容(今忻州西北五十里奇村镇与辛庄村之间)。为后魏肆州治,属鲜卑族尔朱氏的领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忻州(治所九原城),并将奇村一带的秀容县移至九原城。有诗云:“万景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忻州名称之由来:《通典·州郡典》之说:“……改新兴为忻州,因忻口为名。”忻口出至《魏土地记》“汉高祖至平城,为北军所围,用陈平计得脱,还师而南,此于滹沱水曲,六军欣庆,举口而笑,故谓之忻口(欣通忻)。《太平寰宇记》:“取界内忻川之水为名”。《大明一统志》也说:忻州,取境内忻水为名。”
关于忻水,《明史·地理志》指出:“肆卢川,自北流入焉”。《山西郡县释名》注:“……与州南牧马水合入滹沱河。”之后,经宋、金、元,建置一直如前。到“明洪武初以秀容省入,领定襄一县”(《明史·地理志》)。
秀容,乃北方少数民族某一支系名称。清代仍为忻州,见《清史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直隶州,领定襄、静乐二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改为忻县。1937年日寇侵华,国共合作,忻口战役举世闻名。抗战期间,我抗日民主政府以北同蒲线为界,分东、西忻县,分别隶属于晋察冀区二专署与晋西北区二专署。1944年,西忻县与静乐合并为忻静县,东忻县与定襄合并为忻定县。1946年7月,东、西忻县仍归并为忻县,属晋绥区六专署。1948年7月21日忻州解放,成立忻县人民政府,属晋中一专署。1958年12月1日,忻县、定襄合并为忻定县,治所在忻县城,辖忻县等若干县。1961年8月1日忻、定分治,忻县属忻县地区专署。1983年9月24日撤县改市,仍属忻县地区专署。2001年1月撤地设市,原忻州市改称忻府区,隶属忻州市。
忻 城 概 略
忻州,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始活动,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忻州,古称秀容。《辞海》:“秀容,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忻县西北,隋开皇移至今忻县,为忻州治所。”《元和志》:“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此为名。”故名秀容。忻州,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秦汉属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金、元、明、清为忻州。《忻州直隶志》:“州城筑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有忻口而名。”忻州老城“跨西岗而城,岗占城之半,是为九龙之塬”,故还有九原之称。
忻州城廓早在东汉建安二十年时已筑之,经隋开皇修葺,到“明万历二十六年十月,忻州城墙修竣后,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八座,洞门城门重重相对,彼此相通。”再到同治七年四月至同治九年十月,前后三年的修缮,形成了城墙之上有垛口、角楼、堞楼、门楼、堙门的“雉垛斯伟,楼橹崇焕”的多重防御之状。今日影约可见的忻州老城城廓,乃是同治七年修葺之遗物。
昔日的忻州老城,四面城墙,城墙四角设角楼。据《守城录》讲:“城身,旧制多是四方,攻城者往往先务攻角,以其易为力也。”城墙砖厚七重,石基八尺,高三丈六尺,周长九里二十步。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门“永丰”、西门“新兴”、南门“景贤”、北门“拱辰”之名取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一直沿革至今。其环城四门皆雄伟,城门堞楼箭楼瓮圈随,城外城濠吊桥护城河,城势东低西高神牛卧的气势,成为今日忻州人恢复古城的梦想。
古时修筑城池,地势非常讲究。就忻州而言,东接五台,西连岢岚,南近太原,北通同朔。境内南有赤塘、石岭之阻,北有忻口、云中之隘,东西定襄、静乐分峙,宁武、雁门、偏头三关成掌指而列,可为四塞之地也。汉·曹操选“西枕龙岗,东襟牧马”之势筑城,恰与华夏之地,西高东低之势相合。后经过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96——1598年)和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被称为“三展卧牛城”的三次修治、扩展,形成了“忻州城,真有名,四面城墙八座门,明月楼修在街当中,十二座牌楼好威风,商贾云集古韵浓,民宅砖瓦圪洞洞。”的忻州城美景。
昔日忻州,宽阔的南北大街穿城中,将城分为东半城与西半城。在城当街,除过遥遥相对的明月楼和八座门外,每个街巷口都有过街的连三门木牌楼,讲究气派,气势不凡。以南北大街为中轴,东半城为街:有文庙街(亦称学道街)、兴寺街、大东街与顺城街;西半城为巷:有石狼巷、周家巷、草市巷、打磨巷、泰山庙巷、秀容巷和老爷庙巷。南北大街为明清商业街,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字号丰繁。东城区民宅鳞次栉比、星罗棋布;西城区民宅依坡而筑,错落有致。其民宅多为四合院,或一进两串院、一进三串院,集商铺、民居于一体的明清建筑。院内亭台楼阁、砖雕照壁、砖碹大门,豪华气派。除此,还有十多座寺庙景观点缀城中,这便是:北城门东南,学道街以北的文庙;学道街正东,东城门以北的火神庙;学道东街文庙与火神庙之间的文殊寺(今聋哑学校);兴寺街正中的兴国寺;仰圣巷口的木式仰圣牌楼;一进大东街(今幼儿园)的节孝祠;大东街最热闹处的城隍庙(现在的东街学校);古钟楼往东50米的三佛寺;大东街与三佛寺之间的龙王庙;南门以北的关帝庙、老爷庙;秀容巷以西,西门以内的文昌寺、白鹤观、秀容书院;泰山庙巷北面的泰山庙、正西的财神庙,西南的五道庙;城西门以内,草市巷正西的三家店,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国传教士所见的福音堂;还有今胜利街以东,与火神庙毗邻的街口座北的奶奶庙等。
古时的忻城,每条街巷均有来历,均有值得炫耀的记忆。咱先说西半城:石狼巷因有石雕二郎神而名,此巷的“后畦子”曾是城中人消遣、赏景、买菜的地方。周家巷因早年属周姓所居而名,后因有阎锡山的“聚丰泰钱庄”而辉煌。打磨巷因有数家打制大小石磨作坊而名。草市巷因古时交通多为车马、驮队,故有买卖草料的商市而名,曾经的草市巷内有各业商号38家,钱庄7家,其名是:义生恒、敬业慎、源义恒、义聚恒、天德恒、义丰久、晋义兴、元义恒、复合源、选青源等,可见此巷古时的红火热闹景象。泰山庙巷因在巷子西端有座北的泰山庙(供奉五岳之首的岱宗之神)而名。秀容巷因秀容书院而名,并有忻商连氏的“义聚隆”醋酱庄。关帝庙巷因有与兴国寺对应的“护国寺”(俗称老爷庙、关帝庙)而名。东半城有由南数起的东顺城街,为顺着城墙一直往东之意,以“九原驿”、“柳林泊(与牛站泊一样,同是修筑城墙取土所挖的人工湖泊)”最为著名。大东街,凡知忻州城,就知大东街。因街道宽阔,商号多而名。大东街的商号买卖在抗战前为64家(座北35家,座南29家)账庄钱行、绸缎布匹、饭铺糕点、纸墨笔砚、干果蔬菜、山货日杂、油盐酱醋、收藏典当,药铺估衣……应有尽有。兴寺街因街内有兴国寺而名,兴寺街内的商号,虽不及大东街店铺林立,也行当俱全。有银铺、账庄、粮行、铁店、木店、粉坊、裁缝、鞋铺、剃头铺等32家,名曰:万和园、义和园、义盛和、永益源等。文庙街(亦名学道街)因文庙坐落于街中而名,也因文庙,乃求学之地也。学道街的文庙和学道东街的文殊寺,西口当街与凌云楼(明月楼)相连的遗山祠相辅相成,渲染出文气,梳理出文脉。
有一种说法是,城廓,乃“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忻州城廓,恰是一座集古代保护政治治所和关隘要道,二者兼有的安居乐业与军事设防为一体的老城。
往日的忻州城真不愧为一座“南绛北代,忻州不赖”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今日被誉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平遥古城,也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县城,而忻州历来为州城,且为直隶州城。如此一座经历上千年历史发展起来的,物华天宝、商贾云集、人才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战火中没有被破坏,竟然在短短几十年的和平岁月里拆得千疮百孔一片废墟,满眼狼藉无人问津。如此结局不能不说是忻州人民的泣血伤痛。
遗憾啊,遗憾!古城啊,古城!如今的我们拿什么来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
古 楼 春 秋
城门楼是古代警戒、指挥必建的军事设施。古语云:“旧多劫盗,诸州县置城楼,盗发四面皆守要路,便尔擒送。”又说:“大哉斯楼之作,上可以陈列鼙鼓,下可以禁限中外,近可以张皇斯众,远可以戒励大军。”可见建于城墙上的城门楼不只在增强威仪、表示雄伟,烘托气势,渲染华丽,而且有其实际的军事用途,是古代城池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体组合的必有建筑物。一座城池,从整体看,城门楼、角楼,均在城墙建筑的关键部位。
据史料记载,忻州北城楼,大约始修筑于明代,《重修城垣记》中云:“万历二十四年甓以砖石”、“楼櫓睥睨。”当时的山西巡抚魏允贞以诗“日暮轻裘更朔风,登楼慷慨与谁同。千峰堆雪胡尘净,百雉连云汉戎雄。兵法古来兼利地,人谋今亦借神工。丁宁刺吏无他策,保障惟期善后功。”记之。同期学者候正鹄用“层楼城上依天风,万里空蒙一望同。睥睨西连秦赛险,云山北拱帝图雄。九原烽火形偏壮,三晋关河势转工,牧马水清胡骑绝,和戎谁复更论功。”之诗,概述了忻州的地理要塞、城廓巍然和四周美景。
中国的砖拱碹券建筑技术元明时期渐臻完美,其跨度明显增宽,其形规格美观。忻州北城楼底端下砌拱形门洞,洞顶高旷而豁朗,底宽3米,交通方便而深长,两边光滑平整的青石台阶,门扇铁裹而钉铆蜜匝,开门时轰隆有声。城门内侧各铺台阶,拾阶而上,曲折回环拐向垣头。垣顶四周城垛十分考究,与楼身组成协调整体。门楼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面宽7间,进深4间,设彩色围廊。三重檐下四围共有巨柱22根,上两层立柱设置木栏板,楼内宽阔无柱,结构简捷,连契严实。整个楼体布局合理,结构精巧,如鸢斯飞,凌空欲翔,形制岿然,富丽堂皇,经风沐浴千百载,威仪不减。成为忻城历史沿革之见证。其余南、东、西三门的外部形状、建筑结构、雕饰设计、窗棂安装等均与北城楼全然相同。四座城门成双匹配,彼此属望,争相媲美,典雅壮观,满眼风光。各门之名和匾额题字各有寓意:北门“拱辰门”,以北斗星辰暗寓整个晋北腹地;高悬“晋北锁钥”之匾,“锁钥”一词,《忻州志·城池》载,为清乾隆九年忻州知州窦容邃第一次提到:“忻郡为全晋后藩,三关内障,出入锁钥,诚属要地。”喻之地理险要,凭险扼隘,易守难攻,为省城门户,可与“两京锁钥无声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齐名。然万里长城之险为人工所筑,忻州之险要是天设地造。南门“景贤门”,暗含桑梓多出俊杰之希望;悬“三关总要”之匾。三关,即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忻州乃遥控三关,如臂使指,为其后盾,意为“三关若掌上之指,忻州为掌,手指开合由掌控指。东门“永丰门”希望百业兴旺,物产丰饶。悬“双流合抱”之匾,指忻城南北牧马、云中两河奔腾,过忻双流合抱汇入滹沱,为依山傍水,得天独厚之地。有诗为证:“云中牧马水悠悠,为过岗东合抱流,一入滹沱三水汇,春浇夏灌益忻州。” 更有元好问 “系舟南北暮云平,日落滹沱一线明”之名句诠释。西门“新兴门”,取“新绪兆瑞,兴盛绵长”之意。悬“九峰雄峙”之匾,指忻州西部“原岗九起,卓然兀起” 景色绮丽,气象万千之雄峻地貌。总之,四门匾额,博大精深,耐人寻味。
南绛北代,忻州不赖。要不是近两年借改革东风,于2004年重新建起了毁于1972年的南城门楼(其时的市长张怀文),真就是成为了“昔日巍巍一卧牛,今朝只留北城楼。”的千古遗憾了。新建的南城楼在建筑风格上总体保持了原鼓楼风貌,在原三檐二层歇山顶式,周匝、面阔、进深、方位均未改变的前提下,增加了四层斗拱,其二层平座斗拱为古建难度较大的技术工程,它把二层走廊的廊柱支点结构于平座斗拱的抱头脊梁之背,使走廊悬挑于半空,加强了艺术观赏性,展现出了雄伟壮阔的鼓楼气派,承建者恰恰就是文化圈里的文人工程师齐双未。
相信,随着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祖国日益兴旺发达,恢复忻州文物古迹,激扬忻州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之日为时不远了。
今日的北城门楼,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日益强化,不断修葺,已成为忻州老城的历史见证与文化标志。
昔 日 文 庙
古城古风的外貌固然重要,而内在的文化底蕴仍然不可或缺。古人云:“天下郡邑莫不有学,有学必有庙;庙以崇奉孔子,学以长育人才。”文庙,乃孔子庙。孔子是国学的创始人。“天下文庙,唯论传道以列位次;阙里家庙,宜正父子以叙彝伦。”所谓“南绛北代,忻州不赖”,说得就是这三地的文庙规格最高。昔日的忻州文庙,无论规模和建筑艺术,在毗邻的州县之中,都是出类拔萃、首屈一指的。其规模宏大,布局完整,金碧辉煌,壮丽巍峨令人惊叹。
忻州文庙原建于州城西南隅九龙岗上的文昌寺一侧。《忻州志·学校》云:“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建”,多次修制。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王轩任忻州知州时,文庙连同儒学,由九龙岗迁徙到学道街“北负城垣、前临通衢,地势轩敞”的地方。整个文庙坐北向南,成正方形状。庙中有湖(称作泮池),池水之阳,有巨大照壁,与照壁遥呼相应的是文庙的三进大门----棂星门。棂星门前是一片偌大的空场,文庙街东西纵横穿越。
文庙照壁由西而东,琉璃瓦盖顶,像巨大屏风似的顺势展开。文庙泮池,即学宫泮池,学童们称其为“牛眼蛋”。水源以天雨储水为主,故不可能太清澈,却也波光涟漪,碧绿深邃,别具情趣。庙中之桥,名曰:玉带桥,实称“状元桥”,有过桥“入泮”,中状元之意。泮池以北正对雀屏似的“戟门”。戟门四楹三间,六扇合扉,脊高坡缓,兽头高昂。戟门正中为“官厅”,左右各有“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孝悌祠”等小规模庭式建筑直至庙院围墙。
进“戟门”,穿“过殿”,往北,但见高台上的“大成殿”。大成殿面阔9间,进深9间,前面全部为木质结构,下端为石鼓础的十根圆楹如插霄汉,形成主干,整个州城的庙宇惟此最大。高档“五脊殿顶”,有皇家建筑规格。顶部以绿色琉璃瓦盖顶。脊楼、螭吻都比城楼上的大。门窗棂楣雕刻精致,风板雀替形制玲珑。殿檐四角飞起,殿极戗兽咆哮,顶边雄狮仰望,风铃摇乐,使大殿更加英姿挺拔,虎虎生威。殿内有“万世师表”匾额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端坐正中。大成殿背后,崛地而起的是“明伦堂”。除此,错落有致,各占其位地建有“尊经阁”、“ 崇圣祠”配套殿宇。
文庙大院之中,建筑恢宏,古木参天,古柏六株,乔松无数,呈现出苍翠碧蔚之幽雅美景。如若伫立高处,鸟瞰文庙全景,那星罗棋布的殿堂,鳞次栉比的厅庑,布局均匀的楼阁,宛如一幅井然有序,峰回路转,洞天福地的彩色画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恰如明代学者吏部尚书乔宇诗中曰:“高城雉堞绕茏葱,庙学从谁徙旧宫。一代山川在人物,千秋割据几英雄。残碑善有唐文字,通俗犹存晋古风。日暮九龙原上望,万家鳞次水烟中。”
可见,昔日的忻州文庙,以无与伦比的恢宏和富丽堂皇的姿容,耸立于州城之中,大有横于空际,傲立苍穹之势,充分显示着我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与民族风格的不朽价值。然而,令今人遗憾的是,昔日雄伟壮阔、富丽堂皇的文庙,已于1978年3月8日灰飞烟灭,淹没在历史的尘封之中了。更为荒唐的是古朴典雅,标志着忻州文化厚重底蕴的文庙,竟然毁于人为火灾,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文庙的焚烧,在少了一处文物景观的同时,似乎也断了忻州的文脉。昔日人杰地灵,文人辈出的忻州,出过金元大诗人元好问,明末清初大文人傅山,民国学者梁硕光,陈敬堂,当代名人张庭、刘云山等人才的忻州,今天竟然连一名有文化、做实事的好官都不会来,纵然有当地的学子胸怀振兴家园之少年壮志苦学而成,也都考学外出后不再回来,原因很简单,家乡没有他们施展才学的环境。有史记载:往日的文庙、书院修建大都是知州亲自捐款和倡议制学建校而为,而今的地方官员,除过不择手段的敛财,有几个捐资助教建学堂的?悲哉!
秀 容 书 院
书院是传承文明,传播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组织形式。始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最早是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至宋代兴起,是读书人讲学与藏书之所,最著名是江西白鹿书院,河南天应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元时书院遍及各地,明时兴盛,多为学士举业而设。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的山西三立书院,为明末山西省府的最高学府,明末清初的忻州历史名人傅山即为三立书院学子。忻州秀容书院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江西新城人鲁璜任忻州知州时“鼓励韩俊,畴备膏火,奖赏经费”而为。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所学科目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经》、《史》、《子》、《集》。光绪6年《忻州直隶州志》记,书院每年除正月、十二月不课外,其余时间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为斋课,十六日为官课(即官府对书院学生的定期考试),十七日为诗赋课。
历来书院选址,都在山川形胜之地。秀容书院选在忻州城西南文昌寺一带,不仅有九龙岗余脉之地蕴,更有早建的文昌寺与白鹤观(亦名七圣观和天庆观)之文韵,自然地利优越。现在秀容书院的全貌,是昔日的文昌寺、白鹤观和秀容书院渐渐三者合一的结晶,也是唯一保留古城古风古韵的古老建筑群,更是忻州文化历史渊源文脉的见证;是多少旧时学子回望故乡,牵动赤子情思的家园,也是多少善学喜文读书学子寻梦的地方。如我,多次登临古韵幽然,文韵厚重之秀容书院,无不心扉激荡和灵魂震撼,与此心境契合的恰是书院曾有的那幅古联 “ 雨露不滋无本草,风云须化有鳞鱼。”之意。
秀容书院,以自然地形而精巧设计。西高东低,依崖而筑,主院为两进院,正中为过厅,后为文昌祠,左右为配房、南面有戏台。主院以东下部建筑更为壮观,顺台阶西向拾级而上,有步步登高的“步云梯”;有小巧玲珑的木牌坊、四角亭、八角亭、六角亭一线三亭雄踞制高点。古时的忻州秀容书院总占地面积约16亩,包含相对独立、风格各异的院落15个,共计建筑30座(排)208间房屋,有戏台1座、亭阁3座、牌楼1座、二层木楼1幢。并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3米,亭高约9米。六角亭旧称“寥天阁”,为全城观城望景的最高点。原六角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学业学有所成,事业平步青云。
书院总体布局由下中上三院组成,下院有白鹤观旧址,拾级而上即为中院。 中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北之柏树院,中之枣树院,南之槐树院三院组成。青碧琉璃瓦覆顶的主建筑就是当年文人学士祭奉文昌君的文昌祠,该祠入间最深檐下有廊,推为明代建筑,古柏与古祠使得这个院落洋溢着悠远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上院面积不大,但上院是秀容书院标志建筑所在。过“通天衢”牌楼沿坡而上,南为八角亭,北为六角亭,中为四角亭。六角亭名谓“寥天阁”,近年亭下土崖坍塌,文化部门抢修保护后,在高筑的砖墙上题名“凌云阁”。 “八角亭”的高度略低于“寥天阁”,传说当时知州邱鸣泰是个大孝子,公务之余思念故乡老母,故而择高地以筑亭,常登高远望以解思念母亲之情。有感于知州的孝心,时人将此亭命名为“望萱阁”,旧以“萱堂”代指母亲的居室,亦指母亲。
明代万历24年至26年,以砖石修筑的忻州城,西段沿九龙岗地形蜿蜒起伏,与平地城墙连接,酷像一头卧牛,而“望萱阁”和“寥天阁”恰似卧牛头顶的双角,书院即为卧牛之首。这形似卧牛之双角的双阁,神奇地美化着忻州古老的城廓。
秀容书院之名,相传,因秀容是金、元文豪元遗山的故乡而得。因为金、元时期的秀容就是清代的忻州。
而今,我又一次来到秀容书院,立于红柱绿瓦、飞檐凌空的六角亭上登高眺望,那“九龙岗上望晴川,水色悠悠接远天,绝似江南风景好,烟波只欠钓鱼船”的古诗随风而来。这描绘古代忻州古城的最佳诗句,也是描绘苍韵恒古的秀容书院的绝好诗句!只是可惜,现在的美景不再存在,秀容古城只有一个轮廓喽。贯穿南北城楼的明清商业街两旁的古商铺、古民宅已成一片废墟!牧马河早渐己干涸成了季节河,还何谈只欠钓鱼船呢!!!
驻足于现存的秀容书院,放眼望去,眼下的古城、新街、牧水、书山,虽不能与古时雄奇壮阔的古城古朴城貌,牧水清涟曲波环绕围城涌泻,系舟群峰满目翠绿拱州而起的景色相比,但或春雨放晴,雨后远眺,新绿泛野;或瑞雪初霁,尘埃荡尽,登高看雪;或迎夕阳余晖于城中仰视秀容书院,那古木老树,郁郁葱葱,白墙灰瓦与并峙双阁次第而伸的韵致,仍有玉宇琼楼、人间仙境之感,令人顿生无尽遐思与遥想。
了解儒道共存,文武兼容的秀容书院,对认识和开发忻州古城十分重要。历时二百多年的秀容书院,历经“秀容书院”、“新兴学堂”、“忻县中学堂”、“山西省忻县师范”、“五七学校”、“忻县三中”、“忻州市第一职业学校”的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岁月的流逝。
而今,这座名震遐迩、古风犹存的古学之地。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日渐提高,忻州市第一职业学校也渐将从秀容书院迁出。当我由“寥天阁”缓步而下,即将离开苍韵恒古的秀容书院时,那由晚清举人常蔡圃先生写得:“校舍峥嵘,雄健九龙岗,规模好堂皇。舟山元列作屏障,马水环延垂带长,山明水秀,人才辈出扶家邦。看!多是社会中坚,勤、慎、爱,日夜淬砺,为我神州争荣光。”之校歌,随着晚风,和着晚霞在耳畔响起……
哦,秀容书院,这收藏着老城的文化魂灵的地方哟!我心灵栖息的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看古代忻州城和如今的不同
上海老城厢 重续文脉
忻州市,忻府区,秀容书院
【每天老照片】-1万-5241-1942年山西忻州老照片 80年前忻县珍贵历史照
山西忻州:古城
[转载]忻州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