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知兴:大变动时代的不败之道(下)

导言

做企业很苦,为什么这么苦还要去做?因为这是做企业的人一辈子的选择,一辈子的使命,一辈子的信仰。在大变动时代,如何带领企业从战胜之道走向不败之道?

领教工坊创始人、学术委员会主席肖知兴先从一把手的心态、经营实践、经营哲学等八个维度做了论述,然后再从职业化、国际化、生存智慧等几个不同视角来进一步剖析其中的深层逻辑。

我们分为上中下三篇文章陆续发出,希望当企业家(创业者)们被困住的时候,能不能困的时间短一点,困的代价小一点。

正文字数丨8309

预计阅读丨 12分钟

欢迎大家回到课堂!我估计你们肚子里已经有很多怨言了,肖老师讲的都是些什么呀,大放厥词。一会儿到了交流的时间,就一定要把那些问题提出来。大家的问题就是我讲课的回报,没有提问,感觉就白讲了。大家尽量多提一点问题,不要让我们觉得没有回报。

INSPIRE 

THE BEST

01

职业化的逻辑

我琢磨管理,从89年到现在30多年了,我现在只讲一个词——职业化,英文叫professionalism,就讲这一个词。职业化的逻辑可以包打天下,职业化的逻辑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创造一切神奇,理解了职业化就理解了我全部的管理理论,但是这个东西实在是难以理解,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讲明白。

职业化首先是科学与法治。过去三年,很多人意识到德先生、赛先生的重要性,没有科学,没有民主,最后有多么可悲。其实职业化还有第三个维度,它不仅有科学,有法治(民主),其实还有一个维度是信仰,英文叫faith,所以我管它叫费先生。

中国人不理解职业化,或者说是对职业化一知半解,只理解了一部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不理解信仰这个维度,所以光有德先生、赛先生没有费先生,其实一切都是站不住脚的,基本上是半途而废,烧开水烧到95度、99度停了下来。

有段时间中国企业界突然群起而攻之,大骂职业经理人不是好东西,这是对职业化、对职业经理人概念的最大误解,只能说明你用的人不够职业化,不是职业化不对。

前些天我跟王石在一起聊天,聊到他们90年代做的《万科周刊》,他在万科公司提倡简单、透明、直接的文化,什么事情都按桌面上的规则来办,整个《万科周刊》就是传递这样职业化的理念,当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王石跟我讲一个小细节,说当时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带着深圳的一批企业家去上海访问,当时是上海二把手陈至立接待,陈至立见到大家,第一句话就是《万科周刊》是哪家企业办的,拉着王石聊了半天。

王石口才不算太好,有时候也会说错话,但其实他大方向一直是对的,他把握住了对职业化的逻辑,这是王石对中国企业界最大的贡献,这个贡献也许超过了其他所有企业,时间越长,大家才能看得越清晰。

▲ 风靡一时的《万科周刊》

另外一家职业化做得好的企业是何享健,何享健也是90年代就旗帜鲜明,我们美的未来就是三个字:职业化,所以我们要用职业经理人,我们一开始用北滘人,然后用广东人,然后用全国的人,最后是用全世界的人,所以美的公司大家知道这些年发展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科学的维度大家容易理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有全面的视角、长远的视角、技术的视角。就是任正非说那个话,职业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看,永远是成本最小的解决方式。

一般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个逻辑。洛克菲勒在北京建协和医学院的时候,就一定要用金砖,金砖不是金子做的砖,是花很多人工水磨的砖,所以他们雇了一大批人磨金砖,北京人管那些人叫“磨洋工”,这三个字就这么出来的。其实大家知道,直到今日为止,协和医学院还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学院大楼巍然耸立,还是最漂亮的大楼,人家背后的逻辑是很清晰的。

▲ 协和医学院大楼

顺便告诉大家,洛克菲勒建协和医学院的时候可不是建中国最好的医院,是建全世界最好的医学院,是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一起建的,但一百多年之后,约翰霍普金斯还是世界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学院离世界最好就不知道差多远了。

所以你如果下定决心,请一个有大公司背景的人来做人力资源,做财务,做IT,你有时候会觉得假模假式的,怎么那么多各种各样的招数、各种各样的名词、各种各样的说法,哪有你说的那么复杂,你真的会烦他。

大多数公司刚接触SAP软件的时候,气的要跳脚:我TM就买几双劳保的鞋子,买几幅手套,怎么要走七八步流程,差点儿没把我公司搞死。

但是人家是全面的视角、长远的视角、技术的视角,你一定要虚心去学习,弄明白人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当然你企业小,发展还没到那个层次,可以简化一点,可以剪裁一下,但是你要懂人家背后的逻辑。

例如,西方大公司采购为什么不容易贪污?因为它是采、购、计划、技术、质量五权分离的,这个不需要我细讲,你们都懂的。如果五权分离,你同时搞定五个人的可能性很小。我企业小,不搞五权分离,至少可以搞个三权分离、两权分离吧。

法治这个维度很难理解,因为我这个法治是英美法的法治,不是大陆法的法治。英美法的逻辑是不是忠于文字,法律的文字,是忠于法律的精神;不是完全合同,是非完全合同,不仅完全合同要执行,非完全合同也要执行;因为它对法律的内在精神的这种重视,这种尊崇,甚至可以说,它本质上不是合同(contract),是誓盟(covenant)

英美法的逻辑一般人很难理解,最核心就是陪审团,陪审团是个错误的翻译,jury其实就是审判团,按身份证号码随机摇出来12个人,决定你有罪还是无罪,而且如果决定无罪,必须当庭释放,不得上诉!这个大家要听懂。所以英美法基本就没有留下官僚系统对法律上下其手的空间:立法的时候上下其手,玩弄文字游戏;司法的时候上下其手,玩弄对法律的理解。

法国人、德国人也学英国人的陪审团,最后都没有学到精髓。法国、德国的陪审员号称是陪审,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摆设。因为英美法讲得很清楚,陪审团负责事实的论定,判断有罪没罪;法官负责法律的应用,罚多少钱,判多少年。法国、德国的陪审员名义上地位很高,与法官一起参与审判,但法官是专业的、体制内的人,陪审员是临时过来的平民老百姓,所谓参与,事实上就是做做样子,成为摆设了。

英美法陪审团的逻辑,让普通人基于常识去判断,基于良知去裁决,基本上就避免了法律——最神圣的工具——被一些人利用的可能性,真正地把法律握在人民的手里,英美法的法治背后是这么一个逻辑,是自然法,是自然的正义。

最后一个维度是信仰,你不信我这个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你到我这来做经理人、做总经理,这不开玩笑吗?你连做一个普通员工都不合格,你还能做经理,还能做总经理?!所以职业经理人就蕴含着你对这个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自内心的认同。我董事长认同是100%,你总经理,有三五个点的股份,年薪两三千万,使命、愿景、价值观你至少要信到90%左右吧,所以职业化是包含着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认同。

大家知道最早的职业经理人来自于哪吗?来自于欧洲中世纪的圣殿骑士。当时欧洲中世纪没钱的人、有钱的人,他们一生共同的梦想是去哪?是去耶路撒冷,去圣地走一圈。没钱的人一路乞讨。有钱的人怎么办?你那些大宅子、那些金银财宝怎么办?就交给圣殿骑士代管,然后三年、四年——那个年代从英国去耶路撒冷,你想想有多远——你回来之后,他们再把财产交回。他们履行的是上帝交给他们的代管财物的责任,是非常高尚、非常荣耀、有一定神圣性的一项任务。

▲ 西方职业化精神的起点

职业经理人本质背后是这么一种逻辑,背后的力量就是信仰的力量,没有这种信仰力量的支持,企业内部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矛盾是很难、很难解决的。

举个例子,方洪波本科华师大学历史,看起来很文弱,但“杀人”的时候,刀子比任何人都更快。有一个跟着方洪波一起进美的公司、一起住筒子间的同事——大家知道,一起进公司,二十几岁一起住筒子间,那种友谊是什么友谊——业绩不行,方洪波要把他干掉。朋友劝他,你跟方总是那个关系,你找他说说情呗。那哥们说,不要去说,没有用的。人家说,方洪波这么无情无义?那哥们说,不是方总无情无义,方总跟我私人还是好哥们、好朋友,哪一天他不做美的总裁,他肯定会来请我吃饭,但是只要他是美的总裁,他就必须下手,必须把我干掉,这就叫职业化。

西方的电影里,嘣的一枪,杀手把他最好的朋友杀了,然后来一句:“Stupid,it is business”(蠢货,这是生意),这是我的雇主要求我做的,没有办法,拿这份薪水,我就得重视人家对我的托付。

哈佛商学院最受人尊重的教授克里斯坦森——就是提出颠覆式创那个老先生——死之前最后一堂课,他1米9几的大个子,他就给大家讲一个词,信托责任,英文叫fiduciary,很奇怪的一个词。

INSPIRE 

THE BEST

02

职业化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

职业化的逻辑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这么简单。我经常讲的是特拉法尔加海战的例子,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是北京,北京最重要的地方是天安门广场,英国最重要的城市是伦敦,伦敦最重要的地方是特拉法尔加广场。我们的广场纪念1840年所有的人民英雄,特拉法尔加广场只纪念一个人,这个人叫纳尔逊,你就知道纳尔逊的地位。

他12岁参加皇家海军,18岁做舰长,后来但任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发明哥本哈根战法,全歼丹麦海军。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消灭了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奠定了大英帝国150年的海上霸权——一直到二战,海上霸权算是交给美国了——他靠的什么?靠的是每次决战前夕打的那个旗语——England Expec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英格兰期望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靠这个,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创造所有的奇迹。

▲ 纳尔逊勋爵

但我们大多数公司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大多数公司容易进入所谓的卡普兰三角,很恐怖的,这边是受害者,这边是迫害者,这边是拯救者,一会儿是谁又害谁了,一会儿是谁又救谁了,企业里每天上演这种胆战心惊、惊心动魄的故事,而且最可怕的是,一般来讲,一个团队里,经常扮演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往往是同一个人,他既是受害者,又是迫害者,又是拯救者,闹得就跟好莱坞电影里的多重人格的神经病一样。

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公司这种搞事的人,这种搅屎棍,团队里头有一根、两根,你就是永无宁日啊。他不做好自己的工作,他老说别人害他,其实是他自己在害别人,然后他又出来扮演拯救地球的角色,最后所有功劳又全是他的。你们自己管人,也都知道,自己团队里有一个这样的人,是不是永无宁日?

其实都是不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你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负责填炮弹的填炮弹,负责瞄准的瞄准,负责点火药的点火药——他那个年代已经有火炮了——炮就打得准,战斗力就强,但是难啊。

所以中国企业稍微大一点,都是以经营代管理,就是划小经营单位,就是承包制,你挣多少、分多少,这个叫以经营代管理。真正的正规化的大企业是不搞这些的,它肯定是大分工、大合作、大利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挣到大钱。

航空母舰上2500个工种,小舢板上几个工种?就一个,摇啊摇、摇啊摇,但是你100个,你10000个小舢板,你就算把宇宙中所有的木材都拿来做小舢板,也打不过一艘航空母舰,因为你没有分工。中国企业因为没法团队合作,最后基本都是走这个路子,全是一个个独立的经营单元,然后年底看挣多少钱分钱,还觉得自己管理水平很高。

管理靠什么?靠的就是职能部门。最重要的三大职能部门:一个是骨骼系统,一个血液系统,一个神经系统。骨骼系统是什么?干部梯队,人力资源;血液系统什么?财务会计,资金调配;神经系统是什么?流程管理,IT系统。

现在管得好的企业,华为这样的企业,全世界范围几十万人,每天进出账细到1万块、2万块,细到1块、2块,你想想这个管理的颗粒度。

我这里没有时间展开讲,英美为什么战斗力强,它背后本质上是英美法的力量,本质上是因为公正,大家都不担心自己付出的会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像纳尔逊,高度授权,他说,每个船长,只要开战,没有什么事情是你不应该做的,你就按照你的逻辑去做就是了。他最关注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受伤的和牺牲的士兵的名单,要第一时间送到特拉法尔加广场旁边的海军部,让他们做好抚恤工作。

所以你看美军牺牲的战士——你如果看电影都知道——有一套非常隆重的报丧的流程,大家知道我在说什么?非常隆重,隆重到你难以想象的报丧流程——如果遗体运回来,流程就更是难以想象地隆重,这都是英美法一脉相传的、公正的这套系统在背后支持的。

▲ 美军士兵的葬礼

我刚才讲打仗就是打后勤,为什么后勤这么难呢?因为打仗的时候要靠后勤发财,是真TM容易的事情,是全世界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打仗的时候在后勤上动手脚。比方说,我要送400吨粮食从东北送到山东,一路日军在后面追,还有八路军沿途骚扰,你哪知道我最后送到多少吨?我送到十几吨就可以交差了,剩下300多吨我私下拿去卖,你怎么着?!后勤背后靠的是这套法律系统、靠的这套公正的系统,所以英美法大家知道,动不动就要court-martial(军事法庭审判)一个人,很奇怪的说法。

不懂行的人就是不懂。西方别的国家,也总觉得可以挑战挑战英国人、挑战挑战美国人,但最后结局都是无比地悲惨。所以,除了英美,所有其他主要国家都要经历至少两次惨败,被人摁着脸在地上摩擦,才会服气,才会安静下来过自己的日子。法国人两次,一次是七年战争,一次是拿破仑,老实了;德国人两次,一次一战,一次二战,老实了;日本人两次,一次二战,一次80年代末经济泡沫破灭,老实了;俄罗斯人苏联一次,俄乌战争一次,我估计也快老实了。

这些逻辑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本书叫《杀戮与文化》讲得比较清晰,战斗力来自于什么?从来都是来自于这套公正的系统,来自于对个体的首创性的保护,来自于团队完全无缝的丝绸般顺滑的合作,战斗力只能来源于这些。其他,全是假的,都是骗外行的。

INSPIRE 

THE BEST

03

职业化的死敌:爽文化

在中国做职业化有三种通俗文化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第一种文化是武侠文化,它老追求盖世武功,山洞里找到一本秘籍,然后就成了天下第一高手,当代武侠文化是以金庸为代表。

第二种是谋略文化,西方人不强调谋略,甚至瞧不起谋略,他们认为谋略是猴子的智慧。我们很多中国人天天琢磨谋略,总想着下“一盘大棋”,憋出一个什么惊天妙计来,谋略文化的代表是《三国演义》。

然后是发迹文化,总追求一蹴而就,一招制敌,一夜暴富,代表的通俗文学就是《水浒传》,“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军州”,还有什么《隋唐演义》之类,都是讲这些的。

这三种文化对我们很多做企业的人都形成巨大的干扰。三种文化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一个字:爽。你想想武侠爽不爽,真tm爽;谋略爽不爽,真tm爽;发迹,很多网络文学都是讲一个穷小子怎么就突然发起来了,为什么大家爱看,付那么多钱去看?爽啊!

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懒。有人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我告诉你,首先肯定不勇敢;其次也不勤劳,你说中国人勤劳,你看早上6点马路都已经开始堵车了,我告诉你,为生活所迫,那不叫勤劳。像牛顿这样的,像达尔文这样的,富家公子吃喝不愁,几十年如一日,全世界去搞科研、去探索、去发现,那才叫勤劳。

大家去敦煌徒步,走戈壁,几乎所有的戈壁徒步都有一个奖叫沙克尔顿奖,就讲一个英国人在南极探险的时候,出现了最危险的情况,他怎么历经千难万险去寻找救援,然后过了小半年时间,带着救援的物资和人员回到南极的小岛,把20多个人一个不剩地全部给救回去了,那个人叫沙克尔顿,一个英国贵族,其实是爱尔兰人,这是我们这里非常罕见的一种精神。

▲ 沙克尔顿的坚忍号

做企业跟爽文化完全相反,我们不能去追求盖世武功,因为做企业全部是平常功夫,我刚才举的例子,肯德基就是看见顾客来要说欢迎光临,要微笑着说欢迎光临,要看着眼睛、微笑着说欢迎光临;司机接站,就是一定是在出口处举着小牌子接站,都是平常功夫。

然后也不要去找惊天妙计,因为做企业靠的都是周密安排,什么可能性,我都提前想到,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都有预案,靠的是周密安排。

然后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因为做企业靠的是长期坚持,没有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如果有,这东西能让你一夜暴富,也一定能让你一夜暴穷。

总结来讲就是“三个不”:不意淫(平常功夫)、不侥幸(周密安排)、不懈怠(长期坚持)

我讲到这,可能大家对我一开始的开场白稍微理解深刻一些。像我讲的这些东西,实话说,你说你今天听明白了回去有用吗?有用是假的,没有用。所有的工作都得靠你自己做,所有的困难都是靠你自己克服,所有的苦头都得靠你自己吃,我就相当于是健身的手册,告诉你怎么瘦身,怎么“练块”。很简单啊,怎么瘦身,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怎么练块,很简单啊,每天200个俯卧撑。

有一次,我跟黑水部队的创始人做一个对话。黑水部队很牛的,他是老大,个子不比我高多少,我1米72,他大概也就1米75、76的样子,但是他胸是我的一倍厚, “a lot of push-ups”(很多俯卧撑),他笑着跟我说。管理也是那样,我能教你的就是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所有的管理学老师都是健身教练,都是健身小册子的作者,教给你有用吗?有用没用全都靠你自己。

INSPIRE 

THE BEST

04

从职业化到全球化

为什么强调职业化?因为只有职业化能够全球化,因为职业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走到哪里大家都听得懂的一套语言。做企业我们刚开始是国际化,然后是多国化,然后是全球化。我们大多数中国企业连第一步都没有迈出,更不要说第二步,不要说第三步了。

全球化、多国化和国际化什么区别?大家仔细去看这个表,我在这里就不展开时间去解释了,你就知道自己万里长征第一步都还没迈开腿就行了。像中国最优秀的那批企业,像华为做到了多国化吗?日本企业做到了多国化吗?其实东亚企业一般都只在国际化这个层面,欧洲有些企业是做到了多国化,做到全球化的层面的,基本只有英美企业。

我们再看几个具体的例子。戴比尔斯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大家知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业的老大,没人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公司,最初是南非的一个犹太家族创立的公司,然后被一家英国公司控制,然后总部又转到卢森堡去,你不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公司。

▲ 戴比尔斯公司

再举个例子,红牛是哪个国家的公司?你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公司,泰国华裔许书标发明的配方,然后转手卖给一个奥地利人,这个奥地利人把红牛品牌做成全世界极限运动的一个标志,国内卖给华彬集团,他们在国内搭便车搭得那个酸爽,每年不要说卖红牛挣到的钱,做红牛的铁罐子的公司,市值都上百亿。

▲ 红牛公司

汇丰银行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它的英文原名是Hong Kong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它总部曾经是在香港和上海,然后又到了英国,后来又想回到香港,当然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

▲ 汇丰银行

这几个例子告诉我们,对于企业家来讲,企业的利益是最高利益,一切以企业利益为衡量标准,企业的生死存亡,是我们最高的信仰,努力不要被别的东西迷惑,弄花眼。

这里我再特别强调一下我们企业国际化的几个关键细节。第一是出海要靠船,你的船是什么?你的船就是刚才说的那三套系统——骨骼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如果人力资源、财务管理、IT管理不到位,你出海就是肉包子打狗送死,所以一定要管理基础要扎实,只有这样,你才有出海的前提条件。

90年代初我在国有进出口公司工作,在全世界主要国家都设有代表处,一般只有三五个人,经常都出各种妖蛾子,比如巴西代表处总代表和财务经理好上了,携款潜逃了,巴西代表处就消失了,典型的肉包子打狗。

第二是建好防火墙,我们在海外做事情,未必一定要成为境内公司,尤其是境内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孙公司,自然人登记独立公司,跟国内公司展开业务合作、品牌合作就好了。上市公司难一点,人家会说你利润转移,关联交易,但总有办法。

除了上面几个例子,再举个例子,宜家是哪个国家公司?它有意的用瑞典国旗的黄色和蓝色的组合,采用瑞典风格的设计,卖瑞典风味的肉丸子吸引你去买他的东西。但事实上宜家的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门店运营,母公司是在荷兰注册的,一块是设计与制造,母公司是在瑞士登记的,所以人家防火墙建得都非常好。

第三是做客的艺术。大家知道华人企业家做到“人瑞”这个级别的,一个是李嘉诚,还有一个是郭鹤年。北京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国贸中心是郭鹤年的,上海最大、最好的几个商业综合体,静安中心、嘉里中心之类都是郭鹤年的。郭鹤年最近还把金陵东路整体拿下来改造,外滩那块,整个儿一条街改造,还有香格里拉、嘉里物流、金龙鱼,很多品牌都是他们家的。

郭鹤年是哪个国家的人?公司是哪个国家公司?你搞不清。他在马来西亚长大,读中学的时候,日本人打过来了,然后他就和哥哥一起躲在棕榈园里头,每天背帕尔格雷夫的《英诗金库》,那么厚,200首英诗从头到尾背,这就是郭鹤年的教养。他后来上新加坡莱福士书院,和李光耀成为同学。所以他在新加坡是客人,在香港是客人,在大陆是客人,在英国是客人,在美国也是客人,但是无论他到哪,他的业务都是最好的业务。

做客人,要懂得做客人的艺术,做客人的艺术,No.1是不要管主人的闲事;No.2是要多交本地的朋友;最重要是No.3: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对我不好,我去对我好的地方,是不是?这些都是做客的艺术。

你去看《郭鹤年传》他怎么拿下北京国贸中心那块地的?大家知道北京国贸中心大概是100多万平方米,一个巨型的商业综合体,值多少钱,难以想象。你就知道郭鹤年是怎么做生意的。

▲ 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INSPIRE 

THE BEST

05

向植物学习生存策略

好,时间很紧了,最近BBC又拍了一部是神作,基本是神作级别的纪录片,叫《绿色星球》,大家注意看第四集《荒漠世界》,讲了五、六种不同的植物的生存策略,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关于动物界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王朝》,你去看大猩猩怎么管理它那一群大猩猩的,有一些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些细节。

《荒漠世界》中这些植物怎么生存下来,一共有五、六种不同的策略。首先是我们很熟悉的胡杨,活着300年,死而不倒300年,倒而不朽又300年,是我们做企业的榜样。

▲ 顽强的胡杨林

胡杨为什么有这种生命力,很重要是它根系发达,旱季长根系,雨季长枝叶。纪录片里头讲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细节,胡杨为什么一般胡杨林,都是成片的存在,因为它们的根系是相通的

大家一定要懂,打个比方说,咱们富阳老乡一定要团结,浙江老乡一定要团结,这个很重要。做企业的人,不说别的,出了无法意料的特殊情况,一定要有人出来组织营救。

马鞭草的生存策略是什么?10年不下雨,它的种子就和沙子混在一起,一旦下雨,4~5周之内迅速开花结果,下一代种子又和沙子混在一起,留在沙漠里了。4个礼拜啊,发芽,抽枝,开花,结果,风一吹,新一代种子又散开了。

▲ 速生的马鞭草

卷柏也很有意思,干旱来了,它就把自己包住,一层一层的包住,然后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根自己会断,根断了后,风吹着就跑,哪里有水源,它就停下来,然后就生根、展开,迅速成长。卷柏——有点像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还有一个名字,叫还魂草,九死还魂草。

▲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

巨人柱是一种仙人掌,它们奇妙之处是一棵树高达15~16米,能储存一吨水。大家知道一吨水是多少?一个立方米的水啊。大家仔细观察,仙人掌有褶子,一褶一褶的,像手风琴一样,褶子展开的时候,储水容量就大。你们女生就知道,三宅一生的褶子衣服,看起来瘦,其实胖点也能穿,因为它能展开。

▲ 储水量惊人的巨人柱

石生花也很有意思,一种多肉类植物,长得完全像石头,伪装得非常好,然后慢慢地,突然它就会开花、结果。所以在中国做企业有时候要刻意低调一些,我们潮州人最搞笑,有的挂名的董事长,一查,居然查无此人。

▲ 有趣的石生花

做企业很苦,为什么这么苦还要去做?因为这就是我们一辈子的使命,这就是我们做企业的人一辈子的选择,一辈子的信仰,“幸福本质上是一种全心全意、单向、毫无保留、毫无遗憾地去往某地的状态”。生命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特定的结果,而是追寻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才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这就是今天我所有的分享,谢谢大家!

作者:肖知兴,领教工坊创始人、学术委员会主席,致极学院创办人

来源:根据作者2月11日在领教工坊2150小组的分享整理

排编:夏鼎莹、潘欣怡

责编:陆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知兴:大变动时代的不败之道(上)
组织 | 肖知兴:管理不需要创新,只需要职业化
大道真的无术吗?
袁视角:第32期:英美的深度渊源
“悟”Inspire2 拍摄《圆》
李云亮:《论物权逻辑的公理性——以建筑物区分所有为视角​》一文摘要和关键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