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记
userphoto

2023.11.09 云南

关注

唐  何延之

《兰亭》帖,是晋代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字逸少)书写的诗序。王羲之出身于高贵的世族,是一位高雅绝俗的著名贤士。他非常喜爱山水,尤其善于书写草隶书。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他在山阴做官时,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郄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以及他自己的儿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二人,举行祓楔的仪式。他挥毫撰写了《兰亭序》,又兴高采烈地书写。他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写,遒美劲健,是并世无双的杰作。帖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复出现的,都构思用其他字体。其中“之”字最多,竟有二十多字,变化、转折都不同,于是帖中没有一个相同的字。此时大概有神灵相助,等到醒后,他日又书写几十本,始终没有及得上此帖的。王羲之自己也珍爱、看重此帖,把它留传给了子孙。

        传到第七代孙智永,就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徽之的后代。他是安西成王谘议王彦祖的孙子,卢陵王的参军王昱的儿子,陈郡谢少卿的外甥。他和哥哥孝宾都出家做和尚,俗号叫永禅师。禅师能继承家业,精通书艺,并勤奋地从事书法实践。他曾住在永欣寺阁上临摹书法,写坏的毛笔头就放在大竹篓里,大竹篓能装一石多,把五只大竹篓都装满了。他在阁上临摹书法前后共三十年,临摹真草体《千字文》八百多本,浙江东部各寺庙都赠送了一本。如今留存的《千字文》帖,还值几万串钱。孝宾改名惠欣。他们兄弟二人刚做和尚时,住在会稽嘉祥寺,寺址就是王羲之旧时的宅府。后来,为了每年扫墓方便、就近,便迁移到永欣寺。王羲之的坟墓以及王羲之叔父以下的墓区,都安置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的兰渚山下。梁武帝因欣、永二人都能尊崇佛教,所以称他们所居的寺为“永欣”。此事见《会稽志》。智永临摹书法的阁,至今还在。智永禅师年近百岁才去世,他的遗留书迹都交给了弟子辨才。

        辨才姓袁,是梁代司空昂的玄孙。他学问渊博,文章写得很好,弹琴、弈棋、写字、绘画,都达到了精妙的境界。他常临摹智永禅师的书法,临摹得与原本一模一样。辨才曾在卧房内梁上凿暗藏的槛架,用来贮放《兰亭》帖,比禅师在世时还要珍视、宝爱。

        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听政之余,专心致志地爱好书法。他临摹王羲之真草书帖,把王羲之的书帖都收购齐备了,就是没有购得《兰亭》帖。不久,得知此帖下落,知道在辨才的住所,就下达诏令,召辨才进入宫内道场供养,恩赐十分优厚。几天后,他趁谈话的当儿,问到《兰亭》帖,随机行事,循循善诱,把什么都问到家了。辨才肯定地说:“往日侍奉先师时,确实常常见到此帖。自从禅师去世后,二度经历丧乱,丢失了,不知在什么地方。”太宗终于没有得到那帖,于是把辨才放回越地。过后再推究,此帖尚未离开辨才的住处,就又下诏令召辨才进宫,重新询问他《兰亭》帖的事。这样往复三次,辨才竟吝惜、坚守,始终未献出《兰亭》帖。

        皇上对侍臣说:“王羲之的书法,是我特别宝爱的。王羲之的墨迹中,没有及得上《兰亭》帖的。我日夜操心,设法见到此帖。这个和尚晚年又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找到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让他设计谋取此帖,就一定能得到。”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说:“下臣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如今籍贯在魏州莘县。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太宗就召见萧翼。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兰亭》帖的。下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帖交给了他。

        于是,萧翼改变冠戴,换上民服到洛阳,随乘商人船顺流而下,来到越州;又穿上黄衣衫,极其宽大随便,很符合山东书生的身份。傍晚时分,他进入寺庙,在廊庑间闲步,观赏着壁画。经过辨才的庭院,他在门前止步。辨才远远看见萧翼,就问道:“哪儿的施主?”萧翼乘机上前作揖行礼说:“弟子是北方人,带一些蚕种来卖,游历寺庙纵目观赏,有幸遇到禅师。”寒暄之后,言谈就投机起来,辨才就把他引入房内,马上一起下围棋、弹古琴,玩投壶、握槊的游戏,谈论文学和历史,见解非常投合。辨才便说:“到了头发白时还和初交一样,刚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一般。今后用不着拘束了。”就留他宿夜,摆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说的缸面,就如河北称瓮头,指初熟酒)。极度欢乐之后,邀请宾客赋诗。辨才摸到“来”字韵。他的诗说:“打开一缸初熟的酒,因为新交的知己从万里之外到来。望着天上的云彩,我们同感寂寞;踏着地下的月光,我们一起徘徊。夜漫漫,孤独的琴声传送忧思;风凄凄,羁旅的大雁发出悲哀。要不是您有神秘的法术,谁又能点燃我这死灰一般的心!”萧翼摸到“招”字韵,他的诗写道:“偶然相逢,你就在这美好的夜晚款待我;你情意恳切,使我受到极好的招待。志向如圆满的天穹般高远,我们一下子就像老朋友一样,菩萨修行的最初阶位怎么会成为遥远了呢?酒饮了又斟满,心如猿猴般浮躁自己也能调伏。谁可怜我这个失群的雁鸟,久久地像落叶一样四处飘摇!”诗作的水平相当。彼此诵读对方的诗篇,只恨相识太晚。他们通宵尽情欢乐,第二天萧翼才离去。辨才说:“施主有空就再来。”萧翼就带着酒去,尽兴后作诗,这样一连好几次。于是,饮酒作诗,僧人和俗人混然一片。

        过了十天或一个月,萧翼给辨才师父观赏梁元帝自画的《职贡图》,师父叹赏不已。他们顺便谈论书法,萧翼说:“弟子的先世都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弟子我自幼以来沉迷、爱好他们的书法,今天也有几本帖随身带着。”辨才高兴地说:“你明天来,可带到这儿来看看。”萧翼按时前往,拿出书帖给辨才看。辨才仔细观看,说:“是倒是的,可并不好。贫僧我有一件真迹,很不平常。”萧翼问:“什么帖?”辨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真迹哪儿还在!一定是摹写的伪造品。”辨才说:“禅师在世时珍惜保藏,临终之际亲手托付给我的。交付有家门世系,哪能掺假?你明日可来看!”等到萧翼来了,师父亲自从屋梁的槛架中取出《兰亭》帖。萧翼见了之后,故意吹毛求疵说:“果然是摹写的书帖。”两人争论不休。自从给萧翼看了之后,《兰亭》帖不再放在暗藏的槛架中,并借了王羲之、王献之的诸种帖留下,一起放在书案上。辨才这一年八十多岁,每天在窗下临学几遍,他年老而这样专心致志地喜好《兰亭》帖。从此,萧翼往还了好几次,童仆、弟子等都不再对他产生猜疑。

        后来,辨才外出到邑汜桥南严迁的书斋去,萧翼就私自来到辨才的房前,对辨才的弟子说:“我把包裹书籍的绸巾遗忘在床上了。”童仆立即为他开门。于是,萧翼从书案上拿到《兰亭》及皇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帖,就赶到永安驿站,告诉驿长凌诉说:“我是御史,奉皇上的诏令来这儿。今有皇上亲写的诏今,可去报告你们的都督知道。”都督齐善行听到这个消息,骑马前来拜见。萧翼就宣读圣旨,把来龙去脉都告诉他们。齐善行奔走去召见辨才。辨才还在严迁家,未回寺庙,突然见官府来传讯,不知其中真实情由。齐善行又派差役告诉他:“侍御史要见你。”等到辨才来见御史,竟是来房中姓萧的书生。萧翼告诉他:“我奉皇上的诏令来取《兰亭》帖。现在《兰亭》帖已得到了,所以叫师父来辞别。”辨才听到这话,哽咽气绝,很久才苏醒过来。

        萧翼便骑驿站的马兼程出发,到都城启奏皇帝。太宗大为高兴,认为房玄龄举荐了有用的人,赏赐彩锦一千段;提升萧翼为员外郎,加五品官,赏赐银瓶一只,金缕瓶一只;玛瑙碗一只,碗里装满珍珠;宫廷马厩的良马两匹,配备珠宝装饰的鞍辔;田庄的房屋一所。太宗起初恼怒老僧的秘藏和吝惜,不久因为他年已八九十岁,不忍心再加刑。几个月后,仍然赏赐物品三千段,谷三千石,下诏令就近由越州支付。辨才不敢将所赐物收归自己享用,于是造了三层宝塔。这座塔很精美,至今还存在。老僧因为害怕得了病,不能勉强吃饭,只能喝粥,年终就去世了。皇帝命令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人摹写几本,赏赐给皇太子、各位诸侯王和身边的大臣。

        贞观二十三年(649),皇帝身体有病,住在玉华宫含风殿。临终时对高宗说:“我想向你要一件东西。你确实是孝顺的,怎么能违背我的心愿呢?你以为如何?”高宗哽咽流泪,把耳朵凑过去,接受父皇的命令。太宗说:“我所要得到的《兰亭》帖,可让我带去。”后来《兰亭》帖随死去的皇帝一起葬入他的陵墓。如今,留存的赵模等人的摹写本,一本还值几万串钱。世间摹写本也稀少,成为绝世的珍宝,难以再看到。

        我在任左千牛将军时,曾奉委任状来到越州。我漂渡大海,登临会稽山,探寻禹穴,访求奇书,名僧和隐士还是其他各郡的倍数。因而知道虞预著《会稽典录》,杰出的人物层出不穷,确实是有根据的。那辨才的弟子元素,俗姓杨,华阴人,是汉太尉杨震的后代。他的六代祖佺期被桓玄杀害,子孙避难,流窜到江东。后来籍贯就编入山阴,就是我外祖父母家的近亲,今殿中侍御史玚家族。长安三年(703)元素师父年已九十三岁,视力和听力都未衰退,还住在永欣寺永禅师的故居,是他亲口对我说的。姑且利用退朝进食的空暇,简略陈述事情的始末,希望将来的君子知道我的用心。我把这篇文章交给儿子永、明、温、起等兄弟,希望有多事并与我志向相同的人也不要隐没这件事。开元二年三月三日,为前贤的事迹所感动撰写了这篇记。唐玄宗每逢空闲时,就把精神倾注在艺术中,书法超过了笔圣王羲之,他特别爱重《兰亭》帖。开元十年(722)四月二十七日,当时我任筠州刺史,承蒙皇上恩许我扫墓,到都城寻访。寻访得到的详细情形,因病不能到皇宫陈述,就派儿子、昭成皇太后出殡时仪仗队成员、吏部常选骑都尉永写奏本呈上。那天奉日曜门黄门司宣布的皇上诏令,宫内拨出三十匹绢赐给永。我们承受皇上恩泽,于是手舞足蹈,捧着皇上的恩赐四处应酬,荣耀体面惊动了邻里。我诚惶诚恐地听到诏命,倚在枕上,内心非常高兴,极大的恩宠突然降临,大病顿时减轻,就题写在文章的最后,好让后世知道。朝议郎行职方员外郎上柱国何延之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唐诗故事:太宗骗《序》
书法长卷
盛世明君唐太宗之书法逸事(图)
《兰亭序》的故事——《兰亭》始末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
唐太宗计赚《兰亭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