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村一个误传三百多年的故事
userphoto

2023.10.02 浙江

关注
       管村自章氏肇基管大坞近900年来,一代代口口相传,或虚或实,留下无数异闻传说!中章堂屋派始祖科六公受观音指点,六十岁再娶生子的传说,更是在三百年前被载入谱记,言之凿凿!
       说这事前有必要先“科普”一下管村一章三派大致区分。管村有章氏,虽说始于北宋状元章衡的孙子章昭亮,但昭亮公葬于黄弹祖地,昭亮之子章览又墓葬不详。能有墓葬确认的是昭亮之孙章诩,辈分上已是章衡的玄孙了,他是葬东山岭管大坞口的大枫树松林,“大枫树松林”到底怎么理解才正确,我也不清楚,反正旧谱这么记载。严谨起见,以章诩算起。章衡生于公元1025年,平均25岁一代,他玄孙大致相差125岁,正是南宋初期的绍兴年间,据此可推章氏卜居管村距今近900年!
       章诩生二子,长子煌,字旭明,分派中章和东章。中章又分二支,兄科四,也称高园里,就是现元祥、根祥、金祥他们一支;弟科六,就是堂屋派,也称堂屋七房头。而东章现大多迁居外地路下院、墙里童、高都姜水坞等,更有迁北京、四川的已与管村没有关联。次子苂,称上章派,现上墙门祥廿三房、荣二公派及长山坞昊十一公等派。所谓一章三派就是中章、东章、上章。
       科六公的故事我们幼小就听过,虽细节全凭讲述者加工发挥,大致情节基本类同。章氏谱牒有《科六公记》一文,系萧山教谕章钰,字其相,号梅溪所撰。他是前墙门君彩公第三子,后人称“三太公”,其嫡派后人在管村是医生爱珠姐妹俩,章耀先生的后人华家华国已不住管村。
       故事讲中章堂屋派之祖科六公,年近古稀,儿子意外去世,去投奔女儿家养老,女婿姓鲍,年底祭祖,外孙以他是外客而请他暂避,心中不爽。第二天打点行装回家,中途遇一老妇人在田间作业,据传是观音菩萨所变,科六公上前问老妇六十年的谷种能否长苗,老妇答只要田肥,于是第二年去杭州,再娶方氏,后生二子,七个孙子,因此堂屋里也称“中宅七房头”。这故事情节虽老套,同样的老年无子,问六十年的谷种能否发牙的传说不少,无非地点情节不同。章村八字门六房清初顺治间,有位蕴之太公,据说在苏州做营生,也是老年无子,去茶馆吃茶,闲聊中问六十年谷子能不能发芽,答只要田肥足够就不碍事,听后再娶赵氏生二子。
       说误传是因为故事的人物、时间、情节是各方面拼凑的。科六公前妻生一女,嫁鲍家,继娶杭州方氏,生四子,这都是家乘所载。科六公生于明初永乐十八年(1420),前妻小他一岁,年仅43岁去世。继配方氏生于正统十一年(1446),小科六公26岁,长子文序出生于成化二年(1466),此时科六公47岁,方氏21岁,所以科六公投亲养老,因故返家再娶不会超过47岁。观音指点或许不假,因为堂屋派有“报灵庵”建于村中,后增建“垂裕书屋”合而称之“庵屋”,还是建国后管村第一个农会所在地,现遗址尚在。但说年近六十投靠女儿家是误传,但这误传也有管村特有的原因!
        梅溪公写这《科六公记》是雍正二年(1724),虽然距科六公去世已226年,后代传衍八、九世了。但此时离科六公五世孙汝科太公扩庵建书屋仅八十多年,由于“报灵庵”的存在,对于观音的指点,几百年来,在管村是深入人心的。
        此时的管村恰好有个奇异的事,明末清初时,族长是中章高园派的茂如太公。他专心于公事,管村宗祠明末毁于战乱,经营三十年才于康熙十年重建完工,期间茂如太公率先倡始捐田捐产,还四处奔走,劝募祠田。年近六十,尚无子息,后再娶副室,六十八岁才生长子,取名六八;七十三岁再生一子,娶名七三。
        雍正二年梅溪公主修家谱,茂如太公去世才37年,长子六八去世23年,次子七三还在世,是发生当代的事。所以可信度是相对高的。而科六公是明初永乐年间的事,《记》中所述年龄上有混附或许受其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家章村碧锦庵
【永州古村落】祁阳八尺村:古村蔓延出的美丽
【邓氏简讯】广东广宁赤坑花山观音村越南公十六邓后裔集体拜太公活动
长安观音寺1
民国六十年蒋像建国纪念银章二枚
六十年太岁符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