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唯有情难懂——古典诗词和那些“粤”来越爱的歌曲(上)



春暖花开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觉得似曾相识已千年?


灵子从古典诗词和现代香港音乐中撷取了不少珍奇的句子,对唱比较,沉吟摩挲,感慨之,参悟之,时而优美,时而俏皮,或见沉迷,或见解脱。没有学术气,却也不流于媚俗,给予我们很好的阅读体验。


一卷读竟,诵着哼着那些跨越漫长时光、广袤地域,却表现着同样的“爱”的主题的歌谣,让我们相信并祝愿,无论远近悲喜,无论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


书摘——


1问世间,情是何物?

 

“问世间,情是何物?”金、元之际的大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起笔就劈空而来这么一问。真是“大哉问”!依我看,这首词不论其他,光是凭这石破天惊的一问就足以千古。

 

爱情是什么?从有人类以来就已经有了吧,从有语言文字以来就已被咏唱和探讨了吧。可是,时至如今,我们弄明白它了吗?没有。哪怕江山代代都有很多富于感性和擅长思辨的人物,对其进行哲学、诗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的探讨,但这个问题真的从来没有被彻底说明白过。爱情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那么痴狂。让人那么快乐,又让人那么痛苦。让人那么自私,又让人那么无私。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从雁丘到侠侣,从诗词到港乐

 

那是金章宗泰和五年,词人元好问在赶考的途中,遇到一个捕雁的人。那人说:“我今天捕到了一只雁,把它打死了。本来另一只已经脱网了,见到伴侣之死不禁悲鸣不去,往地上撞死了。”元好问听了这个故事非常震撼和感动,于是他把这两只雁买了下来,合葬在一起,还写下了这首《雁丘词》咏赞此事。一起笔:“问世间,情是何物?”紧接着道:“直教生死相许?”真是气势磅礴,可谓情词中有大气象者。俗话说,“除却死生无大事”,爱情竟能让人舍生,这是多么可赞可叹可敬可畏的魔力。

 

词中这样描写双雁:“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无论去到天涯海角,都要成双成对相互追随,不离不弃,历经寒暑,一直到老。在一起是多么开心,离别是多么难过,这是多么痴缠的儿女之情啊。是啊,世界那么大,那么冷,孤孤单单的一个,去哪里啊,又有什么意思啊?这既是在咏赞双雁的感情,也是在咏赞人世间生死相依的至情。

 

金庸大概也震撼于《雁丘词》,于是据此展开奇想,创造出《神雕侠侣》这个武侠爱情神话,描写了一对超凡脱俗,至情至性的侠侣——小龙女和杨过。小龙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如玉佳人,杨过是桀骜不驯的怪杰侠客,作为女师父和男徒弟的恋人组合,他们饱受质疑,历经坎坷,而始终彼此守候。哪怕十六年生死未卜的分离都没想过放弃,最后得以终成眷属。这一对恋人的苦情与坚贞的确堪比《雁丘词》。

 

1995年,李若彤和古天乐演绎了我心目中迄今最经典的一版《神雕侠侣》电视剧,而这版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港乐的经典。主题曲有粤语版和国语版两个版本,粤语版叫《神话,情话》,国语版叫《天下有情人》。均为林夕作词,周华健和齐豫演唱。两版歌词大意相同,只有细节表述的差异,其中粤语版歌词比国语版要精致。歌词是本着《雁丘词》写的。

 

人生唯有情难懂问世间,情是何物?既然《雁丘词》提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么经典的一问,于是《神话,情话》《天下有情人》几乎均以“爱是……,爱是……”这样的句式贯穿始终。听起来重重叠叠呢呢喃喃。歌曲试图对爱做一种多角度解读。这些解读与其说是要找一个答案,毋宁说是在表达对爱情无穷无尽的好奇和咏赞。

 

歌词的细节上也颇多呼应《雁丘词》,且不是那种机械的堆砌原词,而是有进一步的发挥,发挥处还颇耐人寻味。比如《雁丘词》写道:“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是说在广漠寒冷的冰雪世界中独活没意思,真是语苦情深。而《神话,情话》则写道:“爱是何价是何故在何世,又何以对这世界雪中送火?”挖掘出爱在这个世界上具有雪中送火般的美好珍贵的意义。虽然这句歌词缺乏《雁丘词》“万里层云,千山暮雪”那么摄人的气场和优美的意境,但在人性的探讨上却比《雁丘词》这句更有一层递进。《神话,情话》还略带过几笔写爱情闪烁不定的一面,并非像《雁丘词》那样一味地歌颂纯粹浓烈的理想化的爱情,这也是值得品味之处。

 

《神话,情话》的结尾也特别棒:“爱在迷迷糊糊盘古初开便开始,这浪浪漫漫旧故事。爱在朦朦胧胧前生今生和他生,怕错过了也不会知。跌落茫茫红尘南北西东亦相依,怕独自活着没意思。爱是来来回回情丝一丝又一丝,至你与我此生永不阔别时。”爱是那么古老,那么神秘。爱是人与人自然而然地寻求相依。爱是前世今生人们无法洞悉的神秘缘分。爱将两个人牵绊缠绕,让他们再也没法离开对方!这一段词,总摄古今又能聚焦于个体,开阔而细腻。

 

至情如神

 

古代论情最振聋发聩的奇绝之语,除了《雁丘词》的起句,就要数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的《作者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其实这几句就是《雁丘词》起句的翻版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种迷惘就相当于“问世间,情是何物”。而“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也和“直教生死相许”类似,都用牵动生死来谈论至情。

 

但《牡丹亭》此处写得更加深细,尤其是还写道:“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更加让人心中一凛。爱情如梦一般虚幻,但并非不重要。至深的爱情啊,真的不能用理性去揆度,也不能用短浅的世俗的功利主义去看待,它的力量和光辉超越于这些之上!

 

《牡丹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官宦小姐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在梦中一见钟情。痴心的杜丽娘因相思病故。后来柳梦梅高中状元,掘开坟墓,令杜丽娘还魂。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故事框架其实是完全照搬《杜丽娘慕色还魂》这一明代话本。话本的写作比较平庸,汤显祖的改写赋予了它瑰丽的外表与火热的灵魂,使这个故事成为一个深刻的爱情寓言。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中,你可以感到爱情这种怒放的生命之光对于一潭死水的突围,那么泼泼洒洒,一放不收,无可抵挡。杜丽娘游览了后园的春色之后,发出叹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是青春的觉醒,是心灵的重生!如果一个鲜活的年轻人在礼教中唯唯诺诺、行尸走肉地活着,不就跟 “姹紫嫣红付与断井颓垣”是同样的悲剧吗?无论如何,要有爱,要和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否则生活就没有意义了。主人公就那样不由自主地、大无畏地被爱情裹挟,被它摧毁,又被它保佑和拯救,最终和它一起战胜了人情世故的既定秩序。

 

不满足于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众多的才子佳人故事中。《牡丹亭》奏响了其中最荡气回肠的一曲,它是有着深刻心灵觉醒且抵死缠绵的“性命书写”。


杜丽娘死了都能复生,这是在寓意:豁出去的至情能感天动地,以至于天从人愿!《中庸》说:“至诚如神。”一个人如果诚挚到极致,就能够具有神明那样不可思议的力量。《牡丹亭》等于在说:“至情如神。”这并非纯属夸诞。时见新闻报道,至深的感情带来医学上的奇迹。爱的鼓励、祈祷和守护,将温暖和力量注入病重垂危者心中,让他活了过来,好了起来。必须承认,还有更多得多例子是,虽有至爱照料,也回天乏术。但应该相信,爱这种属于精神意志的能量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至情如神,这并不是一种容易达到的心灵境界,能够长期凝聚强烈纯净的心念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或者说,净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此。


至此,我们谈论爱情,已经提到了几个关涉根本的概念:生死、梦境、三生、亘古以来。这些概念非常重要,而它们同时又具有大而无当、虚无缥缈、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特性。这些壮丽的抒情虽然显得和一地鸡毛的现实生活尚隔一尘,但的确非常迷人。

 

生生不息的追问

 

在《牡丹亭》第一出的《蝶恋花》中,我们还可以获得和“问世间,情是何物”“情不知所起”类似的一句:“世间只有情难诉。”欲问、不知和难诉,都是在感叹爱情的神秘难测。


“问世间,情是何物”陆续不断产生各种翻版。比如近代词人俞平伯的《蝶恋花》写道:“闻道同衾还隔梦。世间只有情难懂。”如果说《雁丘词》和《牡丹亭》里所谓的爱情之难懂,是在做一种高歌猛进的赞叹。那么俞平伯此处说的爱情之难懂,则是在感叹爱情的同床异梦,流露出对爱情的怀疑和沮丧。而这一叹却也拓宽了我们对“问世间,情是何物”的理解,爱情的难懂,除了它真善美的一面,还有它不够完美的一面。

 

不仅历代古典诗词里追问“情为何物”,现代流行歌里也有类似的咏叹。比如林夕作词、周华健演唱的《难念的经》。歌中说爱情本是镜花水月般的玩意儿,却让世人为之痴狂。歌中唱道:“啊,舍不得璀璨俗世。啊,躲不开痴恋的欣慰。啊,找不到色相代替。啊,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是啊,谁能完全免俗?虽然爱情或会带来苦楚,但人们仍渴望啜饮那苦中之甘。而人们又为什么偏偏喜欢某一个人,即使希望渺茫,也难以移情于他者呢?歌中对人们执迷于爱情,既表示了极大的理解,又表示了极大的困惑。

 

又比如陈少琪作词、张靓颖演唱的歌曲《画心》:“一阵风,一场梦,爱如生命般莫测。”“一阵风,一场梦”,好经典的比喻,简练到位,很好地形容出爱情的莫测感。

 

又比如陈升作词并演唱的台湾歌曲《牡丹亭外》:“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牡丹亭外》真是一首神奇的歌,用了《牡丹亭》的典故和《女驸马》的桥段,却让人搞不懂这首歌的内容到底和《女驸马》《牡丹亭》有何干系。虽然让人搞不懂,却饶有风味,且很感人,能触到心底的那种感觉。或许是在讲主人公也曾有一个类似《牡丹亭》那样的爱情梦吧。结果这个梦并没有成真,只把一段苍凉遗落在漫漫岁月。回头望去,觉得自己仍然没看透爱情是什么。

 

还有罗大佑作词作曲并演唱的台湾歌曲《爱的箴言》:“爱是没人能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爱曾经是我也是你。”罗大佑的词曲唱有一种书生气,有一种庄雅的感觉。带来感动的同时让人心中升起一种肃然感。这里讲的爱情让人不解之处在于:为何我们甘愿爱护一个人,哪怕让自己受伤?寄慨也很深。

 

看来,从古到今,“情为何物”都是普遍性的困惑和感慨啊。

 

爱这么难以明白,怎么办呢?周耀辉作词、林二汶演唱的《玫瑰奴隶》认为这不妨事:“但爱是怪东西,难明白都美丽。……但爱是怪东西,连幸福跟伤痛都美丽。”不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美。

 

周耀辉作词、卢巧音演唱的《佛洛伊德爱上林夕》这首歌也说爱情是不必明白、不必分析的。歌名非常巧妙有趣。大家都知道佛洛依德(注:内陆一般译为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擅长分析人类的爱欲心理,有名著《梦的解析》。大家也都知道林夕是著名香港填词人,而林夕本名梁伟文,林夕这个笔名正是由“梦”字拆开而成的。林夕写的情歌歌词也擅长心理分析。所以这个歌名既是在说“佛洛依德爱上梦的解析”,也顺带调侃了一把同样喜欢分析爱欲的林夕。

这首歌也许是把“爱欲之梦境难解”写得最到位的一首歌。虽然这首歌调侃林夕,但写法的确是再典型不过的周耀辉式,非常西方的、抽象的、充满象征性和意识流的笔法,十分精致。卢巧音的唱腔带着一种深紫色的梦幻神秘:“黑太空飘羽毛,一千只金蚂蚁爬入窄路。痕痕如阵痛。拗得破什么煎熬。在晚上发的到今朝记住,敲你门钟很想讲梦。”爱欲好像混沌中降临的某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又恍如一千只耀眼的蚂蚁涌进来。那种细小的钻心的啮咬,痒痒得发痛,真是难耐的煎熬。主人公很想把这种迷梦诉说出来,看有没有人能帮到自己。


歌中最好玩的句子要数:“我看见佛洛依德一丝不挂挂念着林夕。……我听见佛洛依德一声尖叫叫唤着林夕。”“一丝不挂”是讲企图卸掉装饰看到最真实的人性,而“一声尖叫”则讲那些人性中的乖戾处,或者指向心理分析中那些骇人听闻之语。歌的结尾唱道:“答应我你会天天专心倾听由我梦见的,无须分析。不要解,只要认。”那些爱欲的梦境啊,只要如是观照就好,只要陈述就好,只要去感受就好,其实不必要分析。

 

关于“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个问题,以上两首周耀辉写的歌词认为其实爱情不用明白,不用分析,这的确是通透之言。我觉得,焦安溥作词、陈珊妮和张悬演唱的台湾歌曲《Dear you and the boy》写得也很通透。歌中唱道:“很多原因适合考虑用完了就丢弃。……亲爱的,若你觉得爱情一定要有自己能懂的道理。你继续,我有空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总是免不了加入自己的分析。哪怕声称“爱情不用明白,不用分析”的周耀辉其实也在分析爱情。但这首《Dear you and the boy》则说,分析就分析吧,就当这些理解方式只是一种工具,犹如渡我们摆脱失恋悲伤的津筏,或者让我们感到生活甜蜜的糖果。但不要太在意和执着于这些分析,这些理解方式,用完了就可以丢。就如同舍舟登岸、见月忘指的道理。我们日常对爱情的谈论,就当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消遣就好,不必太在意的。不过既然这样,还是选择一个比较愉快的理解方式为好,所以我很喜欢一个叫董惜白的小姑娘写的一句词:“只从好处窥前事。”人应该从好的方面去看待过往的爱情经历。黄伟文作词,王菀之演唱的《小团圆》那句“镜破了,看着那闪亮,而不是碎片”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本书因为要写到种种色色的人之种种色色的爱情,所以免不了又生出种种色色的分析。关于这些种种色色,希望大家也记得《Dear you and the boy》这首歌的态度,无须执信,轻轻地扫过一眼,哼唱几句,不必在心中留下什么滞碍。

 

“问世间,情是何物?”关于这个问题,任凭做千千万万的分析,或许都不如用李商隐的那句诗回答:“只是当时已惘然。”爱情就是惘然,而不是明白。如果还要追问,或许就只能乞灵于苏格拉底那句名言来回答了:“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什么也不知道。”

 

2.相思极尽转庄严

 

性爱是浪漫爱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认为,爱情几乎就是情欲(性爱或渴望发生性爱的愿望)的成分。比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中有个叫伊阿古的家伙,他对爱情的诠释是:“那不过是在意志的默许之下一阵情欲的冲动而已。”有好些人,在被情欲冲昏了头脑时,整天说爱呀爱的。在意乱情迷过去,新鲜感过去之后,面对很多生活的烦恼,又觉得没那么爱了。回过头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只是情欲。

 

还有些人认为,爱情和情欲并不能混同,清代词人朱彝尊的《洞仙歌》写道:“正不在相逢合欢频,许并坐双行,也都情分。”词人认为,并不一定要见面了就频频做爱,相偎而坐,并肩而行,也是爱情中很美好的事情。

 


有人甚至认为,爱情和情欲的区别实在值得严格辨别。比如清代词人钱斐仲的《雨花庵词话》中有一则叫做《情与亵判然两途》:“言情之作易流于亵。其实情与亵,判然两途,而人每流情于亵。余以为好为亵语者,不足与言情。”他这里所探讨的情与亵,就差不多相当于我所说的爱情与情欲。钱斐仲认为,言情的作品中,若是情欲的成分太多了的话,那么这个作者是并不真正懂得爱情的。他的这番论断可能会被认为是有些道学气,是在视情欲为不好的东西。但我觉得,钱斐仲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太过喜欢谈论情欲的人,很可能真的不懂得爱情中不止于情欲的部分。正是这一部分,的确是爱情中至关重要的东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段关于爱情与情欲的著名探讨,与钱斐仲的词学观颇为相似,但更加深透,见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在这里,曹雪芹借警幻仙子之口提出了一个“意淫”的概念。虽然现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意淫”这个词是带点贬义,在指充满亵渎的幻想。但最初,“意淫”可是一个有点高大上的词。警幻仙子是这样说的:“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领而不可口传,可神会而不可语达。”警幻仙子认为,世上很多的人,只是贪图美好的容貌,轻浮的调情,肉体的交欢,且欲壑难填。这种人是“蠢物”。这番论断可与钱斐仲说的“余以为好为亵语者,不足与言情”共参。

 

人生唯有情难懂相思极尽转庄严那么警幻仙子所推崇的“意淫”是什么呢?虽仙子谓其“不可语达”,我却不禁想强作解人。我觉得,它大概是一种更侧重精神性的爱,并非不包含性爱。有时候灵(精神的爱)欲(性爱)完全交融,好像二者没有主次,没有高低,甚至根本就是一体的。但这份爱如果没有性爱也并不是不可以。性爱并不是这份爱中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特别关键的。且这份爱天生缠绵入骨,双方彼此间充满专注、真挚的关心,且不会轻易迁移和消失。《红楼梦》中这种爱情的代表人物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俩深深相爱,而书里并未显示他们有性关系。有人认为宝黛这种没有性爱的深爱特别纯洁、高尚,也有人觉得这种刻意回避宝黛之间性爱的写法有些虚伪、幼稚。但我觉得,其实如果宝黛之间有性爱也并非会让他们的爱变得不纯洁不高尚。而如果说宝黛之间没有性爱的话,我也认为这是完全可信的,且也没什么不好的。

 

如果要用一句诗词概括宝玉和黛玉这种爱情,我想借用晚清词人梁鼎芬《浣溪沙》的那句:“相思极尽转庄严。”爱情到了最深的程度就是一种庄严之境了。庄严,是这种爱情不混同于情欲的部分。情欲,是轻浮的。但这种爱情,是非常认真的,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宗教般的虔诚。但它并非禁欲的,并不排斥情欲。而且不管是相守还是分手,都始终对这位爱人心存敬意。

 

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有探讨过爱与欲的问题。他在一首诗里写道:“你的欲望的气息,会立刻把它接触到的灯火吹灭。它是不圣洁的——不要从它不洁的手中接受礼物。只领受神圣的爱所赋予的东西。” 当然,此处泰戈尔所言的爱与欲,肯定比我所说的“爱情”与“情欲”更广义。很容易看出,泰戈尔也在劝诫人们听从“爱”而不是听从“欲”,他认为“爱”比“欲”是更好的东西,“爱”带着神圣性。此处的“神圣”与“相思极尽转庄严”的“庄严”意思相近,可以共参。

 

这种“庄严”“神圣”又和另一个概念相通——“洁净”,或者说“净化”。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诗集《先知》的《论爱》这一篇写道:“他磨碾你直至洁白。”这里谈论的就是爱的净化作用。当然啦,纪伯伦此处谈论的“爱”也比“爱情”要更广义。“情欲”的东西,总是好“污”。注意,“污”在这里并无绝对的贬义,“污”有时是种调侃,有时是种中性的形容。而爱具有洁净的特点,具有净化的作用。这种洁净的爱却也并不排斥情欲。

 

总之,情欲和爱情是奇怪的一对儿。爱情和情欲有时看起来相似,但又具有相反性。情欲带着轻浮的、污浊的特点,爱情则带着庄严、神圣、洁净的特点。而且这种相反性也不是固定的,情欲和爱情中的污与洁、轻与重常常闪烁、游移不定。爱情和情欲有时区别昭然,有时又浑然合一。爱情有时会抵达情欲,情欲有时会抵达爱情。

 

有人认为情欲是比爱情更自然、更本质的东西。但是两人间只有情欲的话,很容易互相显出自私、冷酷的面目。

 

曹雪芹、泰戈尔等智者却似乎想告诉人们,爱情比情欲更高,情欲从来不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他们想告诉世人爱情中庄严、神圣、洁净的一面。

 

爱情和情欲微妙的异同、高下,最终不可以言语辨。只能每个人自己验证、领会,然后得出个性化的答案。

 

3.梦到醒时始有吾

 

近代词人朱庸斋先生有一首《鹧鸪天》写道:“梦到醒时始有吾。” 梦醒了才想起自己的存在。可谓痴绝而有妙悟。非常沉浸在某个爱情梦里的时候,就会像林夕作词、王菲演唱的《约定》所说的:“忘掉天地,仿佛也想不起自己。”对,就是那种忘世兼忘我的状态。林夕作词、周华健与齐豫演唱的《神话,情话》也写过:“完全遗忘自己,竟可相许生与死。”有首李敖作词,王海玲演唱的台湾老歌就叫做《忘了我是谁》:“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心里都是你,忘了我是谁。”近代诗人俞长源的《拟古》也写过:“心肠在君身,自顾还茫茫。”一个痴情的女子一心都扑在丈夫身上,而都忘了顾念自己。这样一种近乎纯粹的状态,荡气回肠。让人赞叹,也让人畏惧;可能会很美好,但同时也可能会很惨痛。当这个情梦醒来后,则会猛然,抑或渐渐想起自己,想起这个世界。

 

一些港乐也写到过这种“梦到醒时始有吾”的状态。比如林夕作词、陈奕迅演唱的《不来也不去》:“睡到醒,才站立得起。盲目过,便看到天机。反复往来,又再做回自己。”从失恋的痛苦中好好休整后,不断彷徨挣扎后,才又找到自己。还有林夕作词、陈奕迅演唱的《明年今日》写道:“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运气。到这日才发现,曾呼吸过空气。”也是说在某段荡气回肠的恋爱过后,好久才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的呼吸。意识到呼吸,即是说意识回到自己身上。实际上,“观呼吸”也是一种重要的帮助意识内守己身,而不向外驰逐的法门。

 

港乐中最经典的写“梦到醒时始有吾”的歌曲应该要数林夕作词、王菲演唱的《给自己的情书》。题目就很经典,情书本来都是给爱人示爱的,为什么要给自己情书呢?哦,原来这首歌讲的是“自爱”,讲的是要郑重地学会爱自己。

 

这首歌讲的是人要学会这几方面的自爱:首先你要肯定自己的价值。你不要觉得对方很了不起,自己很糟糕。其实你也是有优点的。然后,既然他抛下了你,你就不要觉得除了这个人,再没有别人可爱了。如果是好端端在一起,专一当然是件大好事。但人家都走了,你再专一就很尴尬了。你没有办法马上爱别人是正常的,也是一件好事。等你伤心过了,恢复了。或许你会遇到新的爱情。还有一定要爱惜身体。失恋难免很伤身。比如情绪悲痛啊,烦躁啊,失眠啊,不好好吃饭啊。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爱惜身体,并练习如何爱惜身体。只有你的身体一定会陪你到天荒地老。还有就是,努力让开心的事而非伤心的事占据你的头脑。

 

歌中唱道:“爱护自己,是地上拾到的真理。……深谷都攀过后,从泥泞寻到这不甘心相信的金句。”女主人公感慨,这些自爱的道理,不是天马行空编出来的。而是在感情上吃过大亏,从最糟糕的情况中熬出来走出来的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体会到的。歌中还说,如果你想别人很宠爱你,你要有失望受伤的准备;如果你以为你可以坚强到不计代价不求回报为对方着想和付出,你有可能自己先崩溃掉。所以,想爱人先学会爱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

 

歌中唱道:“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怎么可给爱人好处?”你要懂得怎么样爱自己,懂得怎样照顾自己的身心,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情和畅。于是你也推己及人地更能懂得怎样是对别人好的,怎样爱护别人。而你这种爱自己的方式也能感染对方去练习爱护自己。而你爱自己的意识也会让你清楚你的限度在哪里,防止自己在感情中按某种糟糕的互动模式逐渐去到一个承受不了也回不了头的地步。你自爱的态度也能让对方更尊重你,不会有太过分的行为。

“爱己”和“爱人”的辩证关系是现今经常被讨论的一个话题,“爱自己是爱人的基础”这种观点也逐渐深入人心。而那种长期“心肠在君身,自顾还茫茫”的爱法则受到了一定质疑和批判。这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趋势。

 

爱自己说起来容易,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练习和试错的过程。比如一个小小的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就不容易,也会有很多反复,但仍然值得努力。不过爱自己也许首先要心态轻松愉快,不要太苛刻,包括对何谓好的生活习惯。苛刻的心态比不良生活习惯还伤身。谁没有些不良习惯呢?其实有些不良习惯(短期)也并不太影响生活质量,也不妨随机保留一些,反正也是改不完的。只是渐渐有个改良的趋势就好。


是的,恋爱可以让人成长,尤其是在恋爱的对象很优秀的情况下;而失恋也可以让人成长。失恋了虽然会很伤心,而且有可能会伤心很久。但也正好有空档,可以让心思回到自己身上。澄心静虑,好好整理很多自己的东西,还可以提高自己很多方面的能力。


本文开头曾提到,沉浸在热恋中有时是会“忘我”又“忘世”的。《给自己的情书》是讲,从“忘我”的状态到想起自己的状态。林夕作词、容祖儿演唱的《搜神记》则是讲,从“忘世”的状态到想起丰富多彩的世界的过程。

 

《搜神记》唱道:“要敬拜你,便没视力静观世态。……评核我自己,只顾投资于爱情。困在微小宇宙,损失对大世界的好奇。……磨练我自己,做人目光高过聚散分离。……从前只懂情人的感动力量最珍贵,未洞悉小巷大街遍地华丽。……想快乐不靠神迹,才懂创世纪。”主人公不再被某份爱情遮蔽眼光,便可以看到更开阔的世界,看到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她勉励自己,不能被悲伤打败。以前觉得,爱情的感动,会让自己有不可思议的动力。但是后来发现,其实也可以从自己身上获得这种正能量。想要过得好过得开心,不能靠别人爱不爱你这个运气。失恋了,便要有自己创造华丽人生的魄力。

 

总之,失恋是件糟糕的事,有时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它可以逼着人回到自己的内在,让人更深入地汲取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有可能让人去到更广阔的世界。祝福、赞美那些失恋者吧。



《人生唯有情难懂——古典诗词和那些“粤”来越爱的歌曲》

作者 方灵子

开本700mm×1000mm 1/16

字数358

版印次20173月第1 20173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308166935

定价52.00

《人生唯有情难懂——古典诗词和那些“粤”来越爱的歌曲》微店链接


 

微信:典故里的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三章——54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国流行乐坛十大作词人!
林夕
蚂蚁上树:《西厢记》和《牡丹亭》比较阅读
第52节:问世间、情为何物(3)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