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胎方大全收集整理(二)

1、保胎丸

  【处方】茯苓4两,熟地4两,黄耆4两,艾炭4两,白术4两,白芍4两,当归4两,菟丝子4两,桑寄生2两,川芎2两,枳壳2两,川贝母1两,厚朴1两,荆芥穗1两,人参1两,羌活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妊娠腰酸腹痛,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2、保胎资生丸

  【别名】资生丸、人参资生丸

  【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3两,白术3两,白茯苓(细末,水澄蒸,晒干,加人乳再蒸,晒干)1两半,广陈皮(去白,略蒸)2两,山楂肉(蒸)2两,甘草(去皮,蜜炙)5钱,怀山药(切片,炒)1两5钱,川黄连(如法炒7次)3钱,薏苡仁(炒3次)1两半,白扁豆(炒)1两半,白豆蔻仁(不可见火)3钱5分,藿香叶(不见火)5钱,莲肉(去心,炒)1两5钱,泽泻(切片,炒)3钱半,桔梗(米泔浸,去芦,蒸)5钱,芡实粉(炒黄)1两5钱,麦芽(炒,研磨取净面)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妇人男子,调中养胃,饥能使饱,饱不使饥。调和脾胃,运化饮食,滋养荣卫,消除百病,可杜霍乱等患。主脾胃气虚,湿热蕴结,以及小儿疳积腹胀,面黄肌瘦,久泄久痢等一切脾胃不足之症。 >>>

  【用法用量】资生丸(原书同卷)、人参资生丸(《金鉴》卷四十)。

  【注意】忌桃、李、雀、蛤、生冷。

  【各家论述】1.《不居集》:此方以参、术、苓、草、莲、芡、山药、扁豆、苡仁之甘平,以补脾元;陈皮、曲、麦、豆蔻、藿、桔之辛香,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黄连清之燥之。既无参苓白术散之滞,又无香砂六君之燥,能补能运,臻于至和,名之资生,诚信不诬。

  2.《成方便读》:欲资生者,必先助其脾胃,故以四君子补益脾胃,合之山药、莲肉、扁豆、芡实之属以协助之。但脾者喜燥而恶湿,善运而不停,故以陈皮、白蔻香燥以舒之,苓、泽、苡米淡渗以利之,楂、曲、麦芽助其消导,藿香、厚朴借以温中,桔梗以引清气上行,黄连能使湿热下降。如是则脾复其常,可以资助生气矣。

  【摘录】《广笔记》卷二

3、八珍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条芩1钱,阿胶2钱(蛤粉炒),广皮1钱,当归1钱,杜仲1钱(盐水炒),白芍药1钱(酒炒),茯苓1钱,炙甘草3分,抚芎3分,香附1钱(酒炒)。

  【功能主治】养胎。

  【用法用量】加砂仁末5分,生姜1片,水煎服。妊娠六七八月用之。

  【摘录】《医彻》卷四

4、参橘饮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炙草1钱,橘红1钱,紫苏1钱,麦冬1钱,黄芩1钱,竹茹1钱,生姜1钱,广香5分,茯苓1钱半。

  【功能主治】补气清热保胎。主妊妇恶阻,呕逆不能食,六脉虚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为引。

  或加半夏2钱(姜炒)。

  【摘录】《会约》卷十四

5、参芪保胎膏

  【处方】人参15克 黄芪30克 生地20克 阿胶30克 白蜜100克

  【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入阿胶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装瓶。

  【功能主治】补气,滋阴止血。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先兆性流产;亦适宜于身体虚弱、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用法用量】每服20克,每日3次。

  【摘录】《经验方》

6、大圣茯苓散

  【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川芎1两,麦门冬(去心)1两,黄耆(去芦,蜜炙)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木香(不见火)1两,条参1两,甘草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安养胎气。主妊娠气闷,或为喧呼,心忪悸乱,睡里多惊,两胁膨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安,气急逼迫胎惊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水煎,温服,不拘时候。常服至分娩亦无恙。

  【摘录】《得效》卷十四

7、保胎丸

  【处方】人参5钱,白术(去炒)1两,白茯苓1两,甘草7钱(炙),当归身(酒洗)1两,川芎(微炒)8钱,白芍药1两(炒),怀地黄2两(酒煮成膏),艾叶1两(蒸,焙),香附(4制)1两,陈皮1两,砂仁5钱,条黄芩(酒炒)1两,炒阿胶1两,益母膏4两,红枣肉4两,川蜜8两。

  【制法】上为末,红枣肉、益母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怀孕,气血虚弱,不能荣养,面青呕吐,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或寒热往来,头晕眼花,胸膈不宽,不思饮食,恐动其胎。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摄生秘剖》卷三

8、龙肝散

  【处方】伏龙肝1两,当归1两(锉,微炒),龙骨3分,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蒲黄3分,艾叶半两(微炒),熟干地黄1两,牛角(角思)半两(炙黄焦),芎穷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腹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9、保胎丸

  【处方】人参1两5钱,白术4两,黄芩2两,杜仲1两5钱(盐酒炒,另研),当归2两,续断1两5钱(酒浸),熟地黄1两(酒浸蒸),陈皮1两,香附子1两(童便浸)。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胎。主习惯性流产,虚弱贫血,生殖机能减退,腰膝无力,小腹疼痛,寒凝气滞,心烦头晕,四肢倦怠,面黄肌瘦,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妊娠过七个月后,不必再服。《胎产护生篇》有山药,无人参。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10、集成三合保胎丸

  【处方】大怀地12两(用砂仁3两,老姜3两,同地黄入砂锅内,先以净水煮两昼夜,俟地黄将烂,始入好酒煮之,总以地黄糜烂为度,将酒煮于取起,拣去砂仁,姜片不用,将地黄捣膏听用),大当归(去头尾,取身切片)12两(以好酒洗过,晒干听用),漂白术(取净干片)12两(以黄土研碎拌炒极黄取起,筛去土,孕妇肥白者气虚,加2两),实条芩(枯飘者不用,取小实者切片)6两(酒炒3次,孕妇黑瘦者加1两,性躁者2两),棉杜仲(切片)12两(盐水拌炒,以丝断为度),川续断(切片)12两(酒炒)。

  【制法】上将后5味和为一处,火焙干燥,石磨磨细末,筛过。以前地黄膏和匀,少加炼蜜,入石臼内,捣千余杵,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素惯堕胎。

  【用法用量】每早盐汤送3钱,晚临卧酒送3钱。每日如此,不可间断。孕妇素怯者,须两料亦可。自1月服起,过7个月方保无虞。

  至怯者,加人参。

  【注意】三月内切忌房劳恼怒,犯之必堕。

  【各家论述】因以古之内补丸、杜仲丸、白术散三方合凑,名三合保胎丸。以条芩清肝火而凉血,白术扶中气以健脾,当归养血宁心,熟地滋阴补肾,续断填损伤而坚胞系,杜仲益腰膝而暖子宫,药虽平易,功胜神丹。

  【摘录】《幼幼集成》卷一

11、经验育胎丸

  【处方】当归(酒浸)4两,熟地黄(酒蒸)4两,白术4两,香附4两,砂仁3两,芍药(酒炒)2两,川芎2两,川续断(酒洗)2两,陈皮2两,黄芩(酒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调血盛,子宫温暖成孕;孕后服之,可保胎气坚固。主妇人久无子嗣。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淡醋汤送下;酒亦可,以干物压之。

  【摘录】《济阴纲目》卷六

12、保胎丸

  【处方】熟地2两5钱,砂仁2两5钱,生黄耆4两,白术(炒)4两,白芍4两,当归4两,艾炭4两,菟丝子4两,桑寄生3两,川芎3两,枳壳(炒)3两,厚朴(炙)1两,川贝母2两,芥穗1两,羌活5钱,甘草5钱,黄芩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保产安胎。主妊娠气虚,腰酸腹痛,胎动不安,屡经小产。

  【用法用量】每服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3、大圣茯苓散

  【处方】茯苓、麦冬、香附、陈皮、厚朴、黄耆、紫苏、茯神、黄芩、黄连、川芎、当归、白芍、地黄、人参、白术、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安心神,保胎定痛。主妊娠无外感症,血虚内热乘心,忽然心悸如怔忡状,醒则烦闷,睡则多惊,或卧中言语恍惚,加以臌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宁,气逆迫胎。

  【各家论述】妊娠患此,由受孕则血聚养胎,血已虚而又有邪热乘之,血虚则生内热。是方麦、神安神清心;四君、黄耆补气生血;芩、连清上、中二焦之热;四物养血益荣;陈、朴消胀除满;木、附通利三焦之气。本病则心悸,标病则胀满迫痛。此方标本两治而胎自安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14、伏龙肝散

  【处方】伏龙肝。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保胎。

  【用法用量】和井底泥调,敷脐上。

  【摘录】《竹林女科》卷二

15、保胎丸

  【处方】杜仲8两,熟地6两,山药6两,续断(盐炒)4两,当归(酒炒)2两。

  【功能主治】妊娠腰痛。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16、莲砂散

  【处方】湖莲肉(去心)4两,缩砂仁(连壳炒,去壳,研)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保胎。

  【用法用量】每早服3-4匙,用米饮调下。

  【摘录】《同寿录》卷三

17、千金保胎膏

  【处方】当归300克 白芍150克 生地240克 甘草90克 续断180克 黄耆150克 白术(炒)180克 苁蓉(炙)150克 木香30克 黄芩300克 益母草300克

  【制法】上药切碎,每锅用料1.5千克,香油7.5千克,熬至枯黑,过滤去滓,再熬炼至滴水成珠,对入章丹3.12千克,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保育胎元。治妇人气虚血亏,胎元不固,屡经小产。

  【用法用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再对龙骨面90克,搅匀取少量摊贴脐上。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8、千金保胎丸

  【处方】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熟地(姜汁炒)120克 阿胶(蛤粉炒)60克 艾叶(醋煮)砂仁(炒)15克 条芩(炒)60克 益母草60克 杜仲(去粗皮,姜汁酒炒)120克 白术(土炒)120克 陈皮30克 续断(酒洗)30克 香附米60克(酒、醋、盐水、童便各浸二日,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冲脉有伤,受胎经二月而胎堕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19、保胎丸

  【处方】杜仲8两(用糯米粥汤拌蒸,晒干,炒),山药6两(炒,另磨,留粉2两,打糊法丸),川断4两(盐水炒),当归2两(酒炒)。

  【制法】用山药粉打糊为丸,亦可用枣肉打为丸。

  【功能主治】防止小产,使产后多乳。

  【用法用量】有孕即合服之,服过七个月可止。

  【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20、参茸保胎丸

  【处方】党参66g 龙眼肉20g 菟丝子(盐水制)33g 香附(醋制)41g 茯苓58g 山药50g 艾叶(醋制)41g 白术(炒)50g 黄芩66g 熟地黄41g 白芍41g 阿胶41g 炙甘草28g 当归50g 桑寄生41g 川芎(酒制)41g 羌活20g 续断41g 鹿茸20g 杜仲58g 川贝母20g 砂仁33g 化橘红41g

  【性状】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辛。

  【炮制】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补血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营血亏虚,身体虚弱,腰膝酸痛,少腹坠胀,妊娠下血,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21、托胎丸

  【处方】杜仲240克(糯米汤浸透,炒断丝)续断60克(酒拌,焙)山药180克

  【制法】上药为末,糊丸;或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治受胎一两月,惯堕胎者。(保胎)。

  【用法用量】米饮下。

  【摘录】《李氏医鉴》卷八

22、保胎丸

  【处方】淮山药4两(炒),杜仲3两(盐水炒),续断2两(酒炒)。

  【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胎欲堕落,惯小产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

  【摘录】《达生编》卷下

23、香油蜜膏

 【处方】芝麻香油100克 新鲜蜂蜜200克

  【制法】将上2味文火加温调匀即可。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中气,解热毒,通燥结;有解毒保胎之功效。适用于孕妇胎漏而大便燥结者,亦适用于妊娠中毒症。

  【用法用量】每服10克,每日2次。

  【摘录】《民间方》

24、陟厘丸

  【别名】定神丸

  【处方】陟厘3分,熟干地黄1两,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白龙骨3分,赤石脂3分,禹余粮3分(烧,醋淬7遍),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芍药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保胎,安定神思。主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妊娠惊胎。

  【用法用量】定神丸(《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25、保胎丸

  【处方】香附子(4制)4两,当归身4两,条芩(无热减半)4两,白术4两,熟地4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艾叶(醋煮)1两,阿胶(酒蒸)1两,川续断1两,益母草1两,陈皮1两,砂仁1两(有热减半)。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月胎堕,气血不足,冲脉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汤送下。

  【注意】宜戒怒少劳,节饮食。

  【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云总总安胎方
用到中药杜仲的方剂
【医方赏析】补元汤
鹿茸散
补中汤
接骨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