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秃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头白秃,是指头皮生长白痂,久则毛发折断或脱落的症状。

1、猪蹄甲

  【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炮制】《千金·食治》:"酒浸半日,炙焦用之。"

  【性味】咸,平。

  ①《本经》:"平。"

  ②《药对》:"微寒。"

  ③《纲目》:"咸,平,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治咳嗽喘息,痔疮;白秃,冻疮。

  ①《本经》:"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

  ②《本经逢原》:"治目疾外障。"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久咳嗽喘息:猪蹄合子四十九枚(黑者,水浸洗净),天南星一枚(大者锉),款冬花(带蕊者末)半两。上三昧,用瓶子一枚,铺猪蹄合子在内,上以天南星匀盖之,合了,盐泥赤石脂固济火煅,白烟出为度,候冷取出,入款冬花末并麝香一分,龙脑少许,同研。每服一钱匕,食后煎桑根白皮汤调下。(《圣济总录》黑金散)

  ②治诸痔:猪悬蹄甲不拘多少,烧存性,为末,陈米汤调二钹,空心服。(《仁斋直指方》猪甲散)

  ③治牡痔生鼠乳,肛门痒痛,触着有脓血出不绝:猪悬蹄壳(烧成灰、研)一两,水银三大豆许。上二味,先取水银,用蒸枣肉二枚,研匀,次入蹄壳灰,拌和为丸,如鸡头实大。先以盐汤洗下部,纳一丸,夜卧时再用,以瘥为度。(《圣济总录》猪蹄灰丸)

  ④治小儿白秃:猪蹄甲七个,每个入白矾一块,枣儿一个,烧存性,研末,入轻粉、麻油调搽。(《纲目》)

  ⑤治冻烂疮:猪后悬蹄一味,烧为灰,研细,以猪脂和敷之。(《圣济总录》猪蹄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2、山蛩虫

  【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

  【性味】味辛;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破瘕积聚;解毒肿。主瘕积聚;胁下痞满;无名肿毒;瘰疬;亚疮;疬风;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酒搽,捣烂或熬膏敷贴

  【摘录】《中华本草》

3、虎膏

  【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功能主治】治反胃,头疮白秃,痔疮下血。

  ①《别录》:"疗狗啮疮。"

  ②孟诜:"纳下部。治五痔下血。"

  ③《纲目》:"服之治反胃,煎消涂小儿头疮白秃。"

  ④《物理小识》:"治大麻疯。"。

  【用法用量】内服:和酒炖温。外用:涂。

  【附方】①治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气。每以油一两,入无灰酒一盏温服,以瘥为度,油尽再添。(《寿域神方》)

  ②治疮秃:虎膏涂之。(《普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4、布朗耳蕨

 【别名】贯众、耳蕨贯众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流感;乙脑;痄腮;鼻衄;崩漏;蛲虫病;头疮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3g。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5、油胡桃

 【性味】《纲目》:"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纲目》:"杀虫攻毒。治痈肿,厉风,疥癣,杨梅,白秃诸疮。"

  【附方】治疥疮瘙痒:油核桃一个,雄黄、艾叶(杵熟)各一钱。捣匀棉包,夜卧裹阴囊,历效,勿洗。(《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纲目》:"油核桃有毒,伤人咽肺,而疮科取之,用其毒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6、熊脂

  【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收得后,炼过,就器中安生椒,每一斤熊脂入生椒十四个,炼了,去脂革并椒,入瓶中收,任用。"

  【性味】甘,温。

  ①《别录》:"微温,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阳阴、少阴三经。"

  【功能主治】补虚损,强筋骨,润肌肤。治风痹不仁,筋脉挛急,虚损羸瘦,头癣,白秃,臁疮。

  ①《本经》:"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皯疱。"

  ②《别录》:"主食饮呕吐。"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补虚损,杀劳虫,强心。"

  ④《四川中药志》:"补血杀虫,治肿胀积聚。外用涂臁疮。"。

  【用法用量】内服:熬炼后开水冲。外用:涂搽。

  【附方】①治白秃疮及发中生癣:熊白敷之。(《产乳集验方》)

  ②治数十年鹅掌风:熊油一两,瓦松三钱,轻粉一钱,樟脑一钱。各为末。先以甘草三钱,桂枝三钱煎汤洗之,烘干,以熊油调各末,搽而烘之,一日三次。(《洞天奥旨》熊脂膏)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熊脂,其主风痹不仁筋急者,盖风为阳邪,熊(脂)气温,能通行经络;性润,能滋养肝脾,故主之也。滑泽而通行,故主五脏腹中积聚及食饮吐呕。甘而强力,故能主寒热羸瘦,甚言其补虚壮筋骨之功耳。"

  【摘录】《中药大辞典》

7、楸叶


  【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白秃。


  《本草拾遗》:"捣敷疮肿,亦煮汤洗脓血,冬取干叶,汤揉用之。"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熬膏涂或研末撒。


  【附方】①疗毒肿不问硬软:取楸叶十重薄肿上,即以旧帛裹之,日三易,当重重有毒气为水流在叶中。如冬月,取干叶,盐水浸良久用之。(《海上集验方》)


  ②疗寡疬瘘疮:楸叶一味为煎,秋分前后,平旦摘叶十五斤,水一石,净釜中煎取三斗,又别换锅煎取七八升,又换锅煎取二升,即成煎,纳不滓器中。凡患者,先取麻油半合,蜡一分,酥一栗子许,同消如面脂;又取杏仁七粒,生姜少许,同研令细,米粉二钱,同入膏中,搅令匀。先涂疮上。经二日来,乃拭却,即以篦子匀涂楸煎满疮上,仍用软帛裹却。二日一度,拭却,更上新药,不过五六上,已作头,便生肌平复,未穴者即内消。瘥后须将慎半年已来。(《箧中方》)


  ③治灸疮多时不瘥,痒痛出黄水:用楸叶捣罗为末,敷疮上。(《圣惠方》)


  ④治小儿头上疮,发不生,兼白秃:楸叶捣汁涂疮上。(《子母秘录》)


  ⑤治小儿眼有障翳:楸叶三两(嫩者),烂捣,以纸裹,更将泥重包,著猛火烧之,候泥干,即取出,去泥入水少许,后取汁,以铜器盛,慢火渐渐熬之,令如稀饧,即贮入瓷合中,每日一度点一绿豆许。(《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8、马鬐膏


 【别名】马膏、马鬐头膏、马脂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生发;润肤;祛风。主脱发;白秃疮;皮肤皲裂;偏风口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1.《纲目》:按《灵枢经》云:卒口僻急者,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颊筋有热,则纵缓不收,以桑钩钩之,以生桑灰置坎中坐之,以马膏熨其急颊,以白酒和桂末涂其缓颊,且饮美酒,瞰炙肉,为之三拊而已。


  2.《灵枢》无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窃谓口颊喎僻乃风中血脉也。手足阳明之筋络于口,会太阳之筋络于目,寒则筋急而僻,热则筋缓而纵,寒者急而热者缓也。急者皮肤顽痹,营卫凝滞。治法,急者缓之,缓者急之,故用马膏之甘平柔缓以摩其急,以润其痹,以通其血脉,用桂酒之辛热急束,以涂其缓,以和其营卫,以通其经络,桑能治风痹,通节窍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饮美酒,啖炙肉云。


  3.《别录》:主生发。


  4.《纲目》:治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喎僻。


  【摘录】《中华本草》


9、鳢鱼胆


  【性味】苦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甘。"


  ②《纲目》:"甘,平。"


  ③《医林纂要》:"苦甘,寒。"


  【功能主治】泻火。治喉痹,目翳,白秃疮。


  ①《医林纂要》:"缓肝,平相火,专治喉痹。"


  ②《本草再新》:"凉心泻火,治耳聋目翳。"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白秃疮之涂布剂。"


  【附方】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末,每服少许,点患处,病深则水调灌之。(《灵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10、熊脑


  A【功能主治】①《唐本草》:"疗诸聋。"


  ②《日华子本草》:"去白秃风屑,疗头旋并发落。"


  ③《本草蒙筌》:"除耳聋耳鸣。"


  【摘录】《中药大辞典》


  B【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虚祛风。主眩晕;耳鸣 耳聋;白秃风屑


  【用法用量】内服:煮汤,15-30g。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1.《唐本草》:疗诸聋。


  2.《日华子本草》:去白秃风屑,疗头旋并发落。


  3.《本草蒙筌》:除耳聋耳鸣。


  【摘录】《中华本草》


11、青鱼



  【别名】铜青、鲭、乌鲭、青棒、乌鲩、螺蛳青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主治目赤肿痛及喉痹,扁桃体炎,并除恶疮白秃。


  【用法用量】0.5~1钱,水煎服或外涂。


  【附方】治目赤肿痛及沙眼:用青鱼胆、硼砂、冰片、黄连为末,点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12、红川乌


  【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风湿腰痛;风湿竣痪;半身不遂;头痛;头疮白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13、燕窠土


  【别名】胡燕窠内土(《本草拾遗》),燕窠泥(《救急方》),燕窝泥、燕子泥(《四川中药志》)。


  【功能主治】治风瘙瘾疹,浸淫湿疮,白秃,丹毒,口疮。


  ①《本草拾遗》:"主风瘙瘾疹。末,以水和敷之。"


  ②《纲目》:"治口吻、白秃诸疮。"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


  【附方】①治风瘙隐疹:胡燕窠土,水和敷之。(《千金方》)


  ②治黄水肥疮:燕窠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敷之。(《普济方》)


  ③治白秃头疮:年久屋下燕窜泥、翳螉窠。研末,剃(发)后麻油调搽。(《圣济总录》)


  ④治小儿丹毒:向阳燕窠土,为末,鸡子白和敷。(《卫生易简方》)


  ⑤治口角烂疮:燕窠泥敷之。(《救急方》)


  ⑥治一切疮毒:燕窝泥一两,黄柏末一两。香油调涂。(《东北动物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14、青琅玕


  【别名】石珠、青珠、石栏干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解毒行瘀。主皮肤瘙痒;白秃;痈疡;产后瘀血内停;石淋。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6g;或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15、白头翁花


  【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16、烟胶


  【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


  【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注意】不宜内服。凡疮症无水者勿用。


  【附方】治牛皮癣:烟胶、寒水石、白矾各3钱,花椒1.5钱为末,腊猪脂调擦。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17、牛脂

 【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

  【性味】《纲目》:"甘,温,微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诸疮,疥癣,白秃。"

  【注意】《纲目》:"多食发痼疾。"

  【附方】①治渴利:生栝楼根(去皮,细切)十斤,黄牛脂(碎切,一合半,锅内慢火煎令消,滤去滓)。上二味,先以水三斗,煮生栝楼根,至水一斗,用生绢绞去滓,取汁纳牛脂,搅令匀,再以锅中慢火煎,不住手搅,令水尽,侯如膏状即止,于瓷合中密盛。每日食后温酒调如鸡子黄大服之,日三。(《圣济总录》栝楼根煎)

  ②治狐臭:牛脂和胡粉三合,煎令可丸,涂腋下。(《姚僧坦集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18、椿叶

  【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

  【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杀虫。治肠炎,痢疾,疔,疽,漆疮。疥疮,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2~4两。

  【注意】孟诜:"动风,多食令人神昏、血气微。"

  【摘录】《中药大辞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蚌粉,其貌不扬的冷静中药
藏在人体的中药,让你意想不到
提高身体功能—中药之最(已有中药之最文章收藏最的全面)下
《本草纲目》卷七
黄鳝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