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三四)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4条辨/附子汤

《伤寒论》第304条辨:“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少阴病,患病两三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病人背部怕冷的,当用艾灸灸少阴经穴,主治宜用附子汤。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这不是说的背寒冷,有可能是冷到命门,也有可能是冷到膏肓,有的也许是冷在肾俞,也就是哪里冷灸哪里就好了。

过去很多医家在注解灸背后的某某穴,不需要,张仲景的意思,背那儿寒就灸那儿就好了,例如膏肓寒就灸膏肓,中极寒就灸中极,灸的功能就是引阳外越,因为里阳不足了。所以灸能让脏腑肠胃的功能激发起来。 为什么口中和,就是津液还没有伤到,如果津液伤到就燥渴了。

少阴病,只要没有口渴,津液没有伤到,都可以用灸的方法来治疗。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灸哪里呢?寒湿在哪里就灸哪里,哪里冷就灸哪里。所以,少阴证的时候,灸是很好的。不灸也可以,张仲景告诉用附子汤来治疗也有效的。

附子汤方: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药前先灸之。

附子汤作用就是温经散寒。现代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痛等属阳虚寒盛类疾病;亦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带下病、月经后期及某些功能减退引起的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属脾肾阳虚、寒湿内阻类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柴胡汤的辩证经验
伤寒论为什么不用黄芪?
【陈潮祖:大陷胸汤-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名医名方 温阳降浊汤
挽回造化,起死回生!大承气汤功用不容小觑,仲景此方真是太妙了
名医经方之大青龙汤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