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海忠金匮要略(三五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

(六)、便脓血脉证1

关于这个便脓血,现在临床上很常见。

【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一个是脉数、一个是口渴,也就是说,如果你摸到一个病人的脉是数的,而且还是口渴,那么,他自己会好。假如不好,必然会大便有脓血,这是因为有有热邪而造成的。'清’同'圊’。

我们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时候,只要是有热,病人都很容易好,当然,这个热是真热,不是那种假热。没有热,病人就不容易好。

【要点延伸】“下利,脉数而渴"提示了两种转归:

①邪盛津伤气足,自愈。②邪盛热伤气津,这个就不会自愈,进一步发展成为痢疾。所以,便脓血也有要好或者是进一步加重的表现,那就看气机损伤的情况。

寒性下利若见“脉数而渴”,是阴寒退却,阳气恢复,阴证转阳的好现象,故其病当自愈。假若阳复太过而化热,则邪热可灼伤阴络,而致大便脓血,其病则不能愈。

厥阴寒利,若见脉数而渴者,有两种不同转归:一为阳复寒却,疾病向愈;一为阳复太过,阳热有余而反有便脓血之患。

腹泻、口渴,而脉搏加快,如服药能逐渐好转,是病势不重,如不好转,甚至便血便,这是里热增高了的缘故。可用黄芩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倪海厦:桃花汤治大肠炎
夜读伤寒-334
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第一条:病人吐脓血,要不要治呕吐?
排脓血便的原因之一?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57条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少阴病篇:寒化证之下利滑脱证(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