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白带方剂大全收集整理(五)

131、琥珀滋生丸

  【处方】琥珀1两(醋炒,灯草同研),阿胶1两(炒成珠),五味子5钱,附子(制)1两(夏5钱),肉桂(去粗皮)5钱,沉香5钱(不见火),川芎5钱,桑寄生1两,当归1两,肉苁蓉1两,人参1两,续断1两,熟地1两,没药(炙)1两,木香(不见火)1两,延胡索1两,乳香(炙)1两,牛黄3钱,朱砂1两(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先将益母草8两揉碎,加水10碗,熬成一半,去滓,慢火熬成膏,和药末,少加老蜜,捣千余下,分为百份,每丸重1钱4分,朱砂为衣,阴干,再晒极干,黄蜡为壳。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产后百病。脑胁疼痛,绕脐腹痛,呕逆上气,筑心痰喘,不进饮食;诸色痢疾,及赤白带下,血冷血崩,漏胎下血;泄泻不止;尿涩诸淋;血晕不知人事;上热下冷;遍身虚肿水气;产内二毒伤寒及中风角弓反张;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频而下,断续不止,饮食无味,肌瘦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频痛,五心烦热,黑(黑干)血斑,赤肿走注,血风劳伤。

  【用法用量】每服1丸。脑胁疼痛,绕脐腹痛,及呕逆上气,筑心痰喘,不进饮食,用姜汁少许,和酒化服;诸色痢疾,及赤白带下,血冷血崩,漏胎下血,用生姜、艾叶(炒令黑色)酒煎数沸,调服;泄泻不止,陈米饮调服;尿涩诸淋,通草、灯心汤送下;血晕不知人事,童便调灌半丸,醒后当归汤服1-2丸;上热下冷,人参汤服;遍身虚肿水气,赤小豆汤调服;产内二毒伤寒及中风角弓反张,麻黄汤调服,被盖出汗;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频而下,断续不止,饮食无味,肌瘦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频痛,五心烦热,黑(黑干)血斑,赤肿走注,血风劳伤,并用童便入姜汁少许服;临产,服1丸,用酒送下,易产;常服,以童便加酒一半,免恶心;怀胎临月,1日1服,至产下,不觉疼痛,或服至10日,饮食倍增。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132、琥珀泽兰煎

  【处方】紫巴戟(去心.糯米炒)、茴香(炒)、牡丹皮(去心)、刘寄奴草(去枝)、五味子(去梗)、白芷、五加皮(去心)、金钗、石斛(去根.酒浸.炒)、泽兰叶(去梗)、川芎、赤芍药、生干地黄(洗.去芦)、川当归(酒浸一宿)、人参(去芦)、白芍药、熟干地黄(洗去土)、艾叶(醋炒.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附子(炮.去皮.脐)、白术,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三十八种血气,八风五痹,七症八瘕,心腹刺痛,中风瘫痪,手足酸疼,乳中结瘀,妊娠胎动,死胎不出,产衣不下,败血凑心,头旋眼花,血注四肢,浑身浮肿,冲任久疼,绝产无嗣,早晚服食;或因有子,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恶心呕逆,身体瘦倦,怀胎八月,一日一服,胎滑易产。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温酒磨下。

  漏胎刺痛,煮糯米饮下。

  寒热往来,四肢烦疼,煎青酒下。

  妇人、室女经血不通,煎红花酒下。

  血晕不省人事,童子小便和暖酒下。

  催生,鸡子清和酒下。

  血气血块攻刺心腹,烧称锤淬酒下。

  伤寒及中风口噤,煎麻黄汤下,用被盖出汗即愈。

  心惊悸及头疼,薄荷酒下。

  咳嗽,煎桑白皮汤下。

  血风攻注,浑身瘙痒,头面麻痹,炒黑豆浸酒下。

  产前产后常服,不生诸疾,神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3、火龙丹

  【处方】蛇床子2两(微炒),枯白矾2两,韶粉3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弹子大,干胭脂为衣。

  【功能主治】暖肚,止冷疼。主妇人赤白带下,腹肚疼痛及冷痛。

  【用法用量】绵裹纳于玉户内,坐不多时,觉下微疼,勿疑其病,却取绵子上如烂粉,每日1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134、紫金沙散

  【处方】紫金沙(即露蜂房,炒)1两,鲮甲(炙)1两,蛇蜕皮(炒)半两,辰砂1钱半,琥珀1钱半。

  【制法】上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脓淋初起,脓汁常漏下,如妇人白带,或阴头下际穿小窍漏下脓水、。

  【用法用量】每服5分,白汤或温酒送下,日3次。或为丸用亦可。

  【摘录】《梅疮证治秘鉴》卷下

135、加减胜湿丸

  【处方】苍术、白芍、滑石、椿根皮、枳壳、甘草、茯苓、陈皮、党参、葛花、莲须。

  【功能主治】带下。因嗜酒好茶,湿热素盛,气虚脾弱,白带时下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136、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5克 麦门冬 干姜 白茯苓 牡丹皮 南木香 苦梗各9克 甘草10.5克 当归15克 北细辛4.5克 防风 官桂各0.3克 半夏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姜1片、枣1枚,水煎,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137、加减益胃升阳渗湿汤

  【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黄耆3钱,茯苓1钱,益智仁1钱,苍术1钱,泽泻1钱,附子5分,炮姜5分,炙甘草5分,升麻5分,防风5分。

  【功能主治】脾虚不运,脉沉微,脾泄不止,日夜十二三行,面色黄白带青,两颐浮肿,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独利,利必与大便并行,肠鸣四肢冷,口不渴,饮食大减,口唇龈内皆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卷一引《赤水医案》

138、姜芍散

  【处方】干姜(炒黑)5钱,白芍(酒炒)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白带下,不论新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139、剪红丸

  【处方】槟榔6钱,白牵牛12两(取头末),芜荑6两,雷丸5两,巴豆1两(取霜),土朱砂。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追虫取积。主远年近日诸般虫,稍食不消;妇人赤白带下;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蜜水送下。取下病疾为验,白粥补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医学切问方》

140、坚固丸

  【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脐)、茴香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极冷,阳气衰弱,小便数滑遗沥,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妇人赤白带下,醋汤送下。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141、加味导痰饮

 【处方】制半夏3钱,茯苓3钱,陈皮2钱,甘草1钱,枳实1钱半,川芎1钱半,生姜2片,青皮5钱,鳖甲2两。

  【功能主治】导痰消积,化瘀。主妇人症瘕痰积证。身体肥胖,平素多痰,肤色(白光)白,头眩耳鸣,恍惚不寐,肉瞤筋惕,时作时止,白带甚多,月经停闭,积久则腹大如怀孕状,若结为症则坚硬不移,形成瘕则动无定处,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或灰腻,脉弦细而滑。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142、加味樗皮丸

   【处方】芍药、良姜、黄柏炭、樗皮炭、归身、川芎、肉桂。

  【制法】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行经之时,风入胞中,寒凝浊瘀,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143、加味艾附丸

  【处方】艾叶4两(醋焙干),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熟地2两(姜汁炒),玄胡索2两,生甘草8钱。

  【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宋氏女科》

144、椒朴丸

  【处方】川椒(去目,炒出汗)2两,苍术(去皮,酒浸,晒干)4两,干姜4两(切),厚朴2两(细切,与姜同和炒)。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冷,脐腹(疒丂)痛,崩漏,赤白带下;男子肾虚,下元久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引《施圆端效方》

145、胶艾汤

  【处方】阿胶、艾绒、川芎、甘草、当归、白芍、熟地、赤石脂、地榆、菖蒲(一用蒲黄)、小蓟(一用苏木)。

  【功能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伤淋沥,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水1钟,酒半钟,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146、加味二妙散

  【处方】黄柏2钱,苍术3钱,藿香2钱,茯苓4钱,车前子3钱,冬瓜皮4钱,莲须3钱,白芷1钱半。

  【功能主治】导湿化浊,兼以清热。主湿热带下,湿邪偏重,白带量多而稠粘,头胀胸闷,面目及四肢略显浮肿,脉濡,苔垢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147、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苍术(米汁水浸)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白茯苓1钱2分,炙草7分,升麻5分,柴胡5分。

  【功能主治】白带,年久不止者。白带属湿痰而兼虚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兼眼苍莎导痰丸。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148、加味秘元煎

  【处方】西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枣仁、远志、五味子、芡实、金樱子、莲须、阿胶、丹皮。

  【功能主治】房事过度,津液亏耗,水不济火,关窍不固,赤白带下。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149、加味三补丸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紫地丁、椿根皮。

  【功能主治】湿热赤白带。带下赤白相杂,质粘气秽,量多,绵绵不断,外阴湿痒,甚或肿痛,少腹坠胀而痛,小便赤涩,或频数而痛,胸闷心烦,口干口苦,舌苔滑腻而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150、加味四七汤

  【处方】紫苏叶6克 厚朴9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白芷 木香各6克 建菖蒲2.1克

  【功能主治】疏郁化痰。治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151、加味震灵丹

  【处方】煅禹余粮、煅赤石脂、煅紫石英、煅代赭石、明乳香、没药、朱砂、五灵脂、熟地炭、甘杞子、龟版胶、坎??。

  【功能主治】操劳过度,血气耗损,冲任不固,白带频下。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152、加味香砂六君子汤

  【处方】泡参3钱,云苓3钱,白术3钱,木香2钱,砂仁1钱,秦归2钱,川芎1钱半,陈皮1钱,半夏3钱。

  【功能主治】扶脾祛痰。主因脾虚挟痰所致的月经量少,色淡而粘,平日白带多,口淡,苔白腻,脉缓滑。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平日白带多者,加莲米3钱,芡实3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153、加味吴茱萸汤

  【处方】半夏2钱,吴茱萸1钱半,当归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干姜1钱,白茯苓1钱,苦梗1钱,南木香1钱,防风1钱,牡丹皮1钱,甘草1钱,官桂半钱,北细辛半钱。

  【功能主治】冲任虚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怯,肌肉不泽。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红枣1枚,煎至1钟,食前服。

  【摘录】《准绳·女科》卷一

154、解带散

  【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8分,白芍(酒炒)1钱2分,白术(炒)1钱2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香附(醋炒)1钱,丹皮(酒洗)1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去白)1钱,玄胡(炒)8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调,湿热白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痰郁嘈杂。

  【用法用量】生姜煎,空心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155、既济丹

  【处方】鹿角霜2两,当归2两,白茯苓2两,石菖蒲1两5钱,远志1两5钱,龙骨1两,白石脂1两,益智仁5钱。

  【制法】上为末,干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女久患白带,变为白崩。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孙氏医案》卷一

156、经带金丹

  【处方】乳香2两,玄胡索3两,丹皮2两,白薇2两,甘草2两,白术1两,藁本2两,白芷2两,香附10两,没药1两,肉桂1两,赤石脂4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调经止带,和血镇痛。主赤白带下,红白淋浊,经水不调,脐腹作痛,腰酸无力,子宫寒冷,难于受孕。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157、金凤衔珠丸

  【处方】蛇床子4钱,母丁香3钱,肉桂3钱,杏仁3钱,白及3钱,吴萸3钱,菟丝子3钱,北细辛3钱,薏苡仁3钱,砂仁3钱,牡蛎3钱,川椒3钱,麝香少许。

  【制法】生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病脐腹痛,小便白浊,阳事不举,遗精。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入炉柔存,多待先动其情,待药性行方交。1月后即有孕矣。

  【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158、金丹丸

  【处方】乳香、麝香、雄黄、朱砂、巴豆、牙皂、沉香、官桂、大黄、川乌、良姜、细辛、硼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小红枣肉为丸,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邪伤寒,头痛;心中刺痛,绞肠痧痛,赤白带下;水泻痢疾,牙痛等。

  【用法用量】用时以新棉花包塞鼻内,男左女右。

  【注意】孕妇忌服,忌闻。

  【摘录】《良方合璧》卷上

159、金不换丸

  【处方】当归半两,熟地黄1两,川白芷半两,五倍子1两,白石脂(煅)6两,禹余粮半两(煅七次,用醋浸),赤石脂(煅)1钱,龙骨(煅)6两,熟艾1两,附子7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子宫虚惫;或服冷药过多,致令赤白带下,淋沥不止;或产后用力过多,阴门突出不收,一应不正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艾叶煎酒送下,米饮亦得。

  虚,加附子1个。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160、无忧散

  【处方】槟榔2两,雷丸2两,贯众2两,大腹皮2两,京三棱2钱,蓬莪术2钱,鹤虱2钱,木香2钱,甘草4两,大黄10两(炒),粉霜2钱,牵牛(头末)1两半(生者)。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沉重气块,水肿、血蛊、气鼓,小肠膀胱偏坠,奔豚气,胃胀,脚气,下膈气翻胃吐食,心气疼痛,肺胀咳嗽,吐血鼻衄,肠风下血,五淋腰疼,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气;妇人赤白带下,症瘕血块。

  【用法用量】每服5钱,五更初,鸡不叫,人不知,井华水调下,天明时取下,其病自出,恶物自下,然后补之。

  【注意】忌生冷。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六引《医学切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芷散赤白带下带下日久清腥如水月事不通经行不止小便频涩痛。带下日久,清腥如水。白芷1两,乌贼骨1两,白术1两,米仁1两,赤苓1两,芡实1两。月事不通。赤白带下,下元虚弱,或经行不止。赤白带下。妇人翻胃吐食。
茯苓圆处方|功能主治|用途用量
加味八珍汤
保生丸
【医方赏析】金不换散
人参汤4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