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专家和领导的话,会变蠢形成思维依赖,如何摆脱成为思维矮子?

【职场笔杆子创业】独特观点:形成『思维依赖』、成为『思维矮子』,并不是由“领导”决定的,而是由“员工”自己『塑造』的,所以员工始终是『内因』,领导肯定则被划为『外因』的范畴了。(1)至于领导如何影响员工,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抽象肯定』,二是『具体否定』。『抽象肯定』,就是说领导在“管理指挥”和“命令服从”这一理性认知上,认为员工应该听从领导;『具体否定』,就是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领导认为员工应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是点头,没有观点。(2)至于员工如何『自我塑造』,从心理和现实两方面来讲:一是员工觉得服从领导是对领导的“尊重”,当面提出不同或反对意见,是对领导威严的冒犯;二是员工有“巴结领导”、“奉承领导”之意,认为听从领导是对领导决策和思路的认可;三是员工缺乏“头脑风暴”的习惯,存在“思考惰性”;四是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熟悉,没有意见可提。所以,员工要想规避或摆脱成为“思维矮子”,就应该从以上两方面入手。

职场中,员工形成“思维依赖”、成为“思维矮子”的案例很多,要知道“思考”本身就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思考惰性”天生就存在,更何况员工还有领导的指引,这就为员工只“听从”不“思考“、只“执行”不“分析”、只“点头”不“说话”提供了无形的便利条件。另外,员工对领导还有莫名的“巴结”和“奉承”之心,好像对领导的百般服从就是对领导的抬高,就是在暗示或说明领导的决策和思路是多么地正确。当然,不排除员工对自己的业务不熟悉,对工作的“责任心”不够强,有“得过且过”的思想,这些都是员工形成“思维依赖”的原因。

我将围绕“员工如何摆脱‘思维依赖’、避免成为‘思维矮子’”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从“领导的外因影响和员工的自我塑造”两方面进行阐述,下面的回答可以作为类似职场问题的标准教材来使用

一、员工形成『思维依赖』、成为『思维矮子』的原因是什么?

1. 『内因』:员工的自我塑造

(1)自身存在的“思维惰性”。“思考”,是一件脑力活,费劲又伤神,员工对它肯定是“唯恐避之不及”,所以职场中我们才经常呼吁要来一场“头脑风暴”,目的就是要对大脑的“生锈”部分来一次大清理、大扫除

每个人都有“惰性思维”,既然领导已经给出了方案、指明了方向,员工遵照执行便是,何苦还要费劲再去思考。

(2)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如果一个员工对工作没有责任心,执行任务时就会“照猫画虎”,根本不管方案契合不契合实际、根本不顾措施跟现实配套不配套,反正就这样执行了

然而,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他会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仔细分析、认真对比,看理论与现实到底有多大差距、执行过程中如何弥补等,根本不可能不管现实差距、不顾实际现状就执行下去。

(3)有巴结和奉承之意。巴结、奉承领导,似乎是员工由内而外的一种心理意识和行为体现。一项决策出来后,员工往往想到的不是看其中有啥漏洞和不足,而是先“肯定”、先“颂扬”,似乎自己的表态就是对领导的“吹捧”,能够获得领导的认可和欣赏,觉得自己更有可能进入领导的“内圈”,成为领导信任的人。

2. 『外因』:领导的个人喜好

(1)抽象肯定:服从是员工的天职,是自己地位的体现。职场中,领导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位置,工作布置下来,员工要无条件的服从,否则,就是对自己地位的冒犯,这是领导的理性认知。

(2)具体否定:员工没有主见,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思考。任务部署下来,如果员工经常是不断点头说是、经常没有意见,时间一长领导就会怀疑,你对待工作的态度端正不端正,难道就从来没有一点异议,没有一丝想法。反而,会让领导产生不好的印象。

现实工作中,领导体现出来的行为导向恰恰是“抽象肯定”的含义,“具体否定”的意思只会在内心盘问。

二、员工如何摆脱“思维依赖”?如何避免成为“思维矮子”?

“思维依赖”是形成“思维矮子”的关键原因,“思维矮子”是“思维依赖”可能导致的结果。所以,如何摆脱“思维依赖”就是防止成为“思维矮子”的具体举措。

1. 员工要靠近“思维风暴”

大脑就像机器,只有用起来才会轻便,否则生锈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如何靠近思维风暴?我有两个小窍门可以提供:一是“清空大脑”,清空领导对问题的思路,自己对问题重新进行系统思考和综合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二是“背向思考”,领导的决策在东面,你就往西面想,从相反的方向找漏洞、寻不足、看差距

2. 员工要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似乎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有了责任心,工作就会认真、细致,不会糊里糊涂地执行决策、不会以“差不多”的态度去看待问题。

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我有两点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工作是给自己干的,不是给领导干的,对工作有什么样的标准,自己的能力就会提升到什么样的高度;二是培养自己的“职场追求”,凡是对工作马虎、随意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对工作没有追求的员工,培养自己的价值感,设定自己的职场目标,责任意识便会呼之欲出

3.员工要端正“印象认知”

领导从内心欣赏和认可的员工,永远是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有“观点”的员工。

员工要明白一个道理:领导对只知道“服从命令”的员工,顶多只是一种“认可”,除此而外,就是一种“踏实感”;而对有想法、有观点的员工,则是一种“倚重”,是“欣赏”,是“重用”

员工不要陷入误区:认为自己事事听从领导,就是对领导的尊重、奉承,恰恰相反,长期下来,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会越来越低,因为你对领导提供不了任何有价值的意见、有启发的建议,领导在你这边获取不到任何有“含金量”的信息,试想一下,领导怎么会看重你

4. 员工要具备“沟通理念”

遇到领导给自己布置工作任务时,无论是起初的方案制定、举措思路,还是后续的落地实施、具体规划,员工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现状,敢于向领导提出不同的看法,这不是对领导命令的不遵从,而是一种正常的工作沟通。

职场中,员工往往缺乏的就是“沟通理念”,因为交流不畅,而导致员工对很多工作都不能正确领悟,这是员工需要正视而不断需要实践的一项内容。

5. 员工要培养“反向思维”

人毕竟有惰性,如何防止自己形成“思维依赖”,就要主动纠改,一种比较欢迎的方法叫做“反向思维”。

何谓“反向思维”?反向思维,就是看问题、做事情,不从正面突破,而是从反面找漏洞、寻不足,倒逼思维发展,建立反向思维。

6. 员工要建立“思维流量池”

职场中流行一个理论:思维就像流量一样,存储在人的大脑中,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流量池,遇到工作问题,碰到工作部署,能够调动起流量池的理论内容进行方向指导和举措支撑。

那么,如何建立这个职场“思维流量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点滴日常工作中,对工作经验进行汇总,对问题不足进行分析,对教训错误进行提炼,形成自己的职场流量池。

三、员工如何巩固“思维活跃”的积极性?

根据我11年的职场经验,我认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克服的头道难关就是“惰性”,其次是“理论”,再次是“习惯”。

(1)“惰性”是思维活跃的『大敌』

惰性,是员工首先要克服的一道障碍,外在的约束是一方面,比如领导对工作的要求较多、标准较高,倒逼员工不得不思考;除此而外,内在的自我激励,才是主要动力所在。

我有一个小方法:准备一个“思维活跃”笔记本,坚持每天日更,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断更一日,我的思维就沉睡了一日,我就是没有思维的活人”,以这样的心理暗示激励自己,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2)“理论”是思维活跃的『骨架』

职场中,大多数员工之所以不愿思考、不愿动脑,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头脑中缺乏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思维模型,遇到问题、碰见难题就会卡到那里,思维根本帮不到什么忙,强行思考,也是徒劳。

所以,我建议员工在业余时间,多阅览一些职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理论储备,给自己思考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

(3)“习惯”是思维活跃的『高点』

习惯的力量不能小觑,因为习惯往往是成功的关卡,职场中很多有头脑、有点子、有思想的员工,工作中却没有亮点业绩,不是他们不具备基本思维,而是习惯拖了后腿,没有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性。

四、结 语

员工防止自己形成“思维依赖”,成为“思维矮子”,这个问题其实是现在职场中的普遍问题。因为现在的职场工作节奏快,任务量大,员工整体都是在应付任务,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思考工作的对与错。另外,碎片化的阅读和浅层化的思考,也让员工离系统思维越来越远。

—END—

我是【职场笔杆子创业】,以我11年的职场经验为你解疑释惑。我始终相信:“一支笔足以撬动职场,一支笔足以结识你我。”【关注】点赞,转发分享,评论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强不强?
职场大揭秘:领导最不喜欢五类员工!有你吗?
老板最烦听到员工回答这三句话,身在职场,听到过这样的回答吗
职场上,如何摆脱成为思维矮子?有这三个思维方式,想不优秀都难
为什么老员工混得越久越不受待见?原因就是这两点
领导怎么看,总爱汇报工作和从不汇报工作的人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