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按摩——按摩疗法的治疗作用

手法和穴位,是按摩起作用的关键。

按摩手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施力于患者体表特定部位的一种技巧动作。所施的力可以是静止的力、运动的力,也可以是动静结合的力;所施的力有方向的不同,直行、横行、斜行、环行,或多种方向混杂在一起;用力的轻重也不同,轻者可作用于浅层的皮毛、经脉,中度的可作用于肌肉,重度的可作用至较深层的经筋和骨髓。根据施力方法和施力种类的不同,按摩手法可分为许多种,其治疗作用也不尽相同。详细的分类介绍要静待接下来的“手法篇”。

穴位,是人体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从广义上说,它应当包括腧穴、穴区和反应点,这些概念将在“穴位篇”中详细介绍。不同的穴位,由于其在人体上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络属的脏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穴性,治疗作用各有偏重,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具有不同治疗作用的按摩手法,作用于具有不同特异性的穴位或穴区,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按摩疗法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原理可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方面去认识。

一、中医理论平衡阴阳,调和五行
⒈平衡阴阳

⑴什么是阴阳

阴阳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周易·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至春秋战国时期,阴阳的概念已运用到各门学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根本,自然界一切变化都可用阴阳来分析,自然界中一切相互对应、相互资生、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事物现象都可用阴阳来解释,从而逐渐形成了阴阳学说。

⑵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和根据。例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故而热为阳,寒为阴,寒热相互对立,相互斗争。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这就是阴阳的相互对立与相互依存。

阴阳双方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指出阴之多者称太阴,少者称少阴;阳之多者称太阳,少者称少阳;阳之极则称阳明,阴之尽则称厥阴。三阴三阳既表示阴阳的细分,又用以说明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之下,阴阳还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同时,阴阳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并且可以无穷划分。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以上所谈到的阴阳对立、阴阳依存、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衍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⑶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如人体的部位中背为阳、腹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人体的脏腑中,脏为阴,腑为阳。人体的经络系统也分为阴经和阳经两大类。所以,“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阳学说还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常的生理功能,都是由于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健康状态,就是阴阳双方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的“阴平阳秘”状态。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则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当六淫、七情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作用于人体,使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某一方面偏盛偏衰的时候,疾病就产生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临床上可表现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病证。

尽管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只要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加以分析综合,就可以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如表、热、实属阳,而里、寒、虚属阴。这样,就能执简驭繁,正确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⑷按摩疗法如何平衡阴阳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成为治疗的根本原则。

按摩手法因力量和方向的变换而分为不同的种类,概况而言,也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其中轻、浅、短、小的手法柔和舒展,有补其不足的作用,属阴;而重、深、长、大的手法刚健滞着,有泻其有余的效果,属阳。阴阳不同属性的手法相互配合,可使失衡的阴阳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手法中得到调整,恢复平衡。

人体的穴位分属不同的经脉,十二经脉可分为六条阴经和六条阳经,阴经阳经之中又可再分阴阳。穴位由于分属阴阳性质不同的经脉,而具有不同的穴性。所以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调节阴阳的运行状态,促使其平衡。

我们知道,按摩疗法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手法和穴位。如果我们用轻柔缓和的手法刺激募穴、俞穴,就能补益相应脏腑的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如果我们用力量刚健的手法刺激督脉穴位,则能清热凉血,泻血分实热。所以,选择手法和穴位时,应当正确分析人体的阴阳状态,分清疾病的阴阳属性。

⒉调和五行

⑴什么是五行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这五类物质在古代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东西,如《尚书·大传》中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者,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五类物质各有其特性,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用它们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为划分和说明宇宙万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就形成了五行学说。它比阴阳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更精细,可以说阴阳是宏观地认识世界,而五行是微观地分析世界。

⑵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五行的运动规律,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和相侮的关系。

五行相生,含有相互资生、助长的意思。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含有相互制约、克制的意思。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与相克,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

如果五行发生太过或不及,就会出现五行相生相克的异常现象——相乘和相侮。相乘,含有乘虚侵袭的意思,是克制太过所致。如木对土克制太过,则称木乘土。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同,但它不是正常的相克关系,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的克伐侵害关系。相侮,含有恃强凌弱的意思,是克制不及而受其反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但若木气不足,或土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故又称“反克”或“反侮”。

⑶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中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和生克乘侮等变化规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医理论将人体的脏腑分别归属于五行,用比类取象的方法,说明了脏腑的某些功能,而且还用相生相克说明了脏腑之间的某些联系。如心主血脉,主神明,其性向上,与火相类;肝主筋,藏魂,主条达,其性升发,与木相似;脾主肌肉,宣五谷味,滋养五脏六腑,其性敦厚,与土相同。由于木生火、木克土,所以肝与心为相生关系、肝与脾是相克关系。脏腑之间的这种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得一脏有病,可影响至其他脏器组织。这就为人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提供了依据。

中医学强调人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在将脏腑归属五行的基础上,又将自然界与人体密切相关的现象、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异常病理表现都进行了五行划分,借以阐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人体的的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

人体的五官、五体等是通过经络与五行联系在一起的。人体有十二条主要的经脉,称为十二正经,它们与相关脏腑有络属关系,并以所属脏腑命名,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每条经脉与所络属脏腑有着共同的五行属性,而每条经脉所联系或影响的具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活动,就都具有了这种五行属性。另外,每条经脉的穴位中各有五个穴位与五行相配,称为五输穴。五输穴之间按五行属性形成的生克规律,成为了子母补泻和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理论基础。

所以,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五官、五体以至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又通过自然现象与医学实验联系到五方、五时、五色、五味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还用五行生、克、乘、侮的运动规律,阐述脏腑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阐明疾病的发生和防治的机制。

⑷按摩疗法如何调和五行

除了经络、穴位有五行属性外,按摩手法也可按照五行来划分。如揉法、摩法力量轻浅,作用部位多在皮毛,影响于肺,其性属金;推法、抖法力量略浅,作用部位多在经脉,影响于心,其性属火;拿法、捏法力量适中,作用部位多在肌肉,影响于脾,其性属土;弹法、拨法力量略深,作用于筋,影响于肝,其性属木;点法、按法力量最深,垂直向下,作用至骨,影响于肾,其性属水。

临床应用时,可以将不同五行属性的几种手法按照五行生克关系配合使用。如弹、拨之后施以推、抖的手法,为木生火,前面的手法为后面的手法创造了条件,使后面的手法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弹、拨之后施以摩、揉的手法,则为金克木,是后面的手法补充了前面手法的不足,克服了它的缺点,使手法作用更趋完善。正确使用手法,正确选择穴位,就能调和五行的运行状态,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运行气血⒈疏通经络

⑴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通达表里,贯串上下,象网络一样分布全身,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⑵经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如果你想了解得更为详细,请参阅“穴位篇”中有关经络知识的部分。

⑶经络的作用

经络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人体通过经络系统运行气血,营内卫外,使脏腑之间及其与四肢百骸保持平衡,使机体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气血运行失调,百病始生。

⑷按摩疗法可以疏通经络

《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按摩手法作用于体表穴位,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经气和调整经气的作用,使气血的运行恢复正常。由于经络是一个系统,将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联系成了一个整体,所以,按摩手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可以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所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从而调整脏腑功能,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更为广泛的治疗效果

⑴中医学是如何认识气、血的

气、血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一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精微物质是功能活动的基础,精微之气是微小难见的特质,又正是通过脏腑功能来表现其存在。所以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气对于人体具有广泛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可以温煦人体,保持体温;可以控制和调节体内某些代谢产物……。总之,气分布于全身,无处不有,无处不到,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故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血,是循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赤色液体,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血液的生成是以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心、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血液生成后,在心、肝、脾等脏器的共同作用下,使之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人体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血有关,《素问·调经论》中有:“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若气血调和,则能使阳气温煦、阴精滋养。若气血失和则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均将失去濡养,以致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⑵按摩疗法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

按摩疗法起到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的。其一,健运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相互协同作用,主管着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而饮食水谷是气血生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脾胃健运则气血化生充足。其二、疏通经络。经络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行气血,按摩疗法可以激发和促进经气的运行,从而促进气血运行,调整气血运行的状态。其三,调畅气机。按摩疗法可以调整肝的疏泄功能,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从而使气血调和而不发生瘀滞。

调整脏腑功能

⒈脏腑的概念

腑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也可加上心脏的外卫——心包而合称“六脏”,五脏的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等精华营养物质;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熟腐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称为“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分别从属于其他脏腑。

⒉按摩疗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

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五官、五体等组织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通过经络彼此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脏腑的病理变化可通过经络反映到所联系的局部组织器官,反之,按摩疗法对局部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也可通过经络调整脏腑的功能。例如,点按脾俞、胃俞、中脘等穴可以缓解胃肠痉挛;点按心俞、厥阴俞、内关可以治疗心悸怔忡。另外,由于穴位具有双向调整作用,所以穴位按摩也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按揉足三里、天枢等穴,既可以治疗便秘,又可以治疗泄泻不止;而点按内关,既可以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又可以使低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由于脏腑之间也通过经络发生着联系,所以按摩对单个脏腑的调整作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相关脏腑,从而达到调节全身的目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人体除了整体失衡,出现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调外,各个关节、筋骨、肌肉也可出现损伤。这种损伤,或因外力的冲击、扭转、牵拉所致,或因持续活动、经久积劳所致,其主要症状往往以疼痛为主,皆因损伤后血离经脉,经络阻滞,气血失畅,不通而痛。这种疼痛还常伴有局部组织的炎症、充血、水肿和相关肌肉的紧张痉挛,日久可使组织与邻近器官组织发生粘连,影响局部的功能活动。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关节附近,就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活动能力下降。

按摩疗法可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其治疗作用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的。其一,按摩手法作用于病变部位所属的经络,促使经气畅通,通则不痛;其二,按摩手法作用于局部组织器官,促进了局部气血的运行,改善了局部的营养供应,达到消肿祛瘀的目的;其三,按摩手法作用于痉挛的肌肉、粘连的关节,使之被动活动,从而起到放松肌肉、松解粘连的作用;其四,某些按摩手法可以纠正筋骨的错误位置,使之与周围组织协调润滑,从而达到滑利关节的目的。

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人体的健康状态,实际上是人体内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状态。而疾病状态,就是二者之间的失衡状态。

各种致病外因,如气候变化、天行时毒、饮食失节、劳倦损伤,乃至虫兽咬伤等,都是致病的外部条件,可统称为“邪”。即使是人体自身的情志变动,也是外部客观事物在人体内部的反映,它的产生也离不开外部条件,故也属于“邪”。

人体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外邪的能力,即抗病能力,例如调节体温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排泄有毒代谢产物以减少食物中的有毒成分对人体的损害等。这种适应变化的调节功能和抵抗病邪、保卫肌体、维护健康的物质功能,可统称为“正”。

人体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间平衡与失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正与邪斗争的过程。正邪斗争的结果多为正能胜邪,人体呈现健康状态。而当人体正气不足,不能发挥抵抗外邪的正常功能时,或外部致病邪气过甚,超过了人体抵抗能力时,人体就会发病。发病后症状的轻重、病程的长短以及今后疾病的演变与转归,都和正、邪双方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如果通过治疗或调养,使人体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增强,则症状减轻、病程缩短、疾病不易继续发展变化而趋向痊愈;相反,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使人体正气日渐衰微,抗病能力更加低下,则症状加重、病程延长、疾病在脏腑经络间相互传变而缠绵不愈走向死亡。正气的增长有一个过程,当人体虽有一定正气,但对邪气而言不能构与绝对优势时,疾病就会处于时好时坏的中间阶段,此时如果能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或增加一些辅助的治疗手段,则往往能帮助正气一举击败邪气,即所谓的“扶正祛邪”。

按摩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直接激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经气的畅通,使气血调和,有利于正气发挥其抵抗外邪的作用;按摩疗法对脏腑功能的调节可使机体处于最佳的身心功能状态,有利于调动所有的抗病手段和积极因素,一致对抗邪气。所以,按摩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由于它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所以它在人体健康状态下对正气的保护和扶助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现代医学理论

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

人体由若干系统组织,各个系统都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各个系统间的能量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才能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某个系统的能量失调,就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同时影响到相关的其它系统,使系统间的能量平衡被打破,人体呈现疾病状态。

按摩疗法通过手法做功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将手法产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等各种能量,深透到体内,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调整各系统间的能量状态,使之趋于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如肌肉痉挛者,通过手法调整有关肌肉系统内能,则肌肉痉挛就得到解除;又如局部瘀血肿痛者,按摩后可使气血系统内能增大,加速气血运行,从而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使瘀血散、肿痛消。

调整生物信息

近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体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如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和生物电等。当人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损伤时,这些生物信息就会失常或发生改变,引起脏器或组织器官的病变,而脏器的病变又加重了相关生物信息的改变,这些改变的生物信息可影响到其它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按摩疗法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生物信息(如引起人体神经生物电、神经介质、激素及各种酶类的变化),再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相关脏器,引导和调整失常的生物信息,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治疗作用。如轻轻按揉支气管哮喘患者背部的背俞穴,输入调整信息,可以增加肺泡的通气量,从而缓解症状。

生物全息理论

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的每一局部,都完整地排列着全身相应组织器官的反应点,是全身组织器官的缩影。在相应的反应点进行治疗可以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耳针、鼻针、眼针、腕踝针、第二掌骨诊疗法等新兴的治疗方法,都是以生物全息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全息诊疗方法。

按照生物全息理论,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可以看作是对全身组织器官的调整和治疗。另外,按摩疗法中的手部按摩疗法、足部按摩疗法等局部治疗方法,也是以生物全息理论为基础,通过局部治疗调节全身状态的治疗方法,疗效得到了广泛肯定。

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不同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实际上是不同性质的力的作用。病变性质不同、病位不同,则力量作用的深浅也不同。适宜强度和方向的力,可以纠正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解剖位置的异常,如相应的按摩手法可以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椎骨错缝等。一些技巧性较高的按摩手法还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产生回纳或移位,从而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关系,使疼痛、麻木等症状减轻或消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按摩的作用及原理
按摩可以治疗失眠 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插入我的广告
季氏手诊手疗法简述 (转帖)
按摩的作用原理
揉腹按摩疗法
中医保健美容按摩手法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