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门解经-语音公开课之心手少阴之脉(课后复习资料)
2015年6月9日 22:03 阅读 2285

【经脉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译文】

手少阴心经,1.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指心与其他脏腑相联系的结构)2.通过横膈,联络小肠。3.“心系”向上的脉:4.挟着食管上行,5.连系于“目系”(指眼与脑相联系的结构)6.“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心1)7.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8.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9.至掌后豌豆骨部,10.进入掌内,11.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心9),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释文】

①心与心系的主次关系问题

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首先,与手三阴之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的所起位置不同,心中指心脏之中。杨上善注:“此少阴经起自心中,何以然者?以其心神是五神之主,能自生脉,不因余处生脉来入,故自经出也”。概因古人希望强调心为君主之官的重要性吧。但经脉所属却不在心中,而为心系。

何谓心系?心系意指心脏的系带,心脏与肺、脾、肝、肾等各脏的相连接的组织。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联系。古人在大体解剖中认识到心脏及心脏外相关联的大血管组织,虽用心与心系两个名词来标记,但在功能认知上实为一体,故属心系,实为属心。这种认识,使中医学“心主血脉”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相类似,也使手少阴经的穴位既可以治疗心脏本身的病症,又可以治疗相关血管病变。

②手少阴经“上挟咽”的临床重要意义

这里的咽,指食道而言。

食道和心脏解剖关系密切,都位于纵隔内,心脏在前,食道在后,食道的前壁与左心房后壁紧贴在一起。临床报道中曾有患者喝冰镇饮料而诱发急性心梗的例子,提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现代医学中,有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称为经食道心脏调搏术,就是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板导管,间接刺激心房和心室,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这样便可以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的分析、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

③对手少阴经“系目系”的理解

目系,亦称为眼系,指眼球后方与脑相连的组织,相当于解剖学中视神经、眼动脉等结构。眼睛的视物功能,与心脏的泵血能力有直接关系。眼球及眼副器的血液供应,除眼睑浅层组织和泪囊的一部分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面动脉外,几乎完全是由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供应,而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的重要分支,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还记得手太阴经病候中有“甚则交两手而瞀”的描述吗?那就是因剧烈咳喘,影响了心脏泵血功能,而导致眼部供血障碍,出现的视物模糊的症状。

对手少阴经“系目系”的这种解剖学理解,结合足厥阴经“连目系”、足太阳经“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等描述,给眼病的临床经络辨证和选穴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关键词解:

直者——意指主要的一支,多属有穴通路。

下出腋下——此“腋下”与手太阴经的“腋下”不同,因前加“下出”二字,故当指腋窝内,此处有极泉(心1)。出的含义与手太阴之脉同,注意手之三阴皆有“出”字,提示此三经的循行中有先内行线、后接外行线的规律,穴位均在外行路线上。

太阴、心主——指肺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

掌后锐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后廉——掌心的后边(尺侧),当少府(心8)所在。

 【病候原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译文】

本经有了异常变化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咽喉干燥不适,心口痛,口渴要喝水;此时臂部(上肢内侧后缘)的气血会发生阻逆,出现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胸胁疼痛,在上臂、前臂的内侧后缘(经脉所过处)出现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的部位选穴治疗。

【释文】

①是动病与所生病的关系问题

如前手太阴经所述,“是动则病强调的是诊断,即手少阴经在上肢内侧后缘经脉所过之处出现厥冷、麻木、疼痛等特异性体征,则说明手少阴经出现了异常变化,此时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欲饮的症状,则归为手少阴经病候。

而“是主心所生病”强调的是治疗,即眼睛发黄、胸胁疼痛等手少阴经病候的治疗,要在“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的部位附近选穴。

②对“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的理解

嗌,音益。《说文解字》:“咽也。”指咽喉部分,而咽则指食管。在本经经络循行部分,我们已经讨论了经脉“上挟咽”的含义,提示了心与食道间的关系。临床中心绞痛的患者多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并与返流性食管炎、食道痉挛、食管裂孔疝所引起的绞痛相鉴别,称为真假心绞痛,值得我们注意。

此外,此段语序中将“心痛”置于“嗌干”与“渴而欲饮”之间,似有特别含义。按常理推测,“渴而欲饮”当放在“嗌干”之后,说明该患者咽干想喝水,但如果“嗌干”并非真的咽干,而理解为心痛的伴随症状或前驱症状,那么此段文字应该解释为:患者先出现了胸骨后、咽喉部的紧缩不适感,进而发作心绞痛,因心脉瘀阻,津液输布受限,或郁而化热、灼伤阴津,而感到口渴欲饮。

③对“目黄、胁痛”的理解

“目黄”,当与前文中“渴而欲饮”相应,皆因心脉瘀阻,津液输布受限,或郁而化热、灼伤阴津所致。

“胁痛”,胁指胸之侧,故当理解为胸痛或胸胁痛,与前文中“心痛”相应。临床中典型心绞痛会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包括左胸侧,甚至右前胸。

可见,本经“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皆描述了心绞痛的症状诊断与治疗思路,而中医学中,心不仅“主血脉”,还“主神志”,那么神志病症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手少阴经的病候当中?会出现在哪经的病候里呢?(此问题的解答详见后续手厥阴之脉一节)

④其他关键词解

臑臂内后廉痛、厥——手少阴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而心绞痛发作时,会沿着手少阴经所过之处出现放射痛。

掌中热——掌中,指掌心少府(心8)穴所在。当心火亢盛时,手心多热。而当心肾不交,心火偏亢时,手心足心亦会出现虚热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太阳小肠经
1理论1-经络1十二正经5手少阴心经
“心经”与“心包经”的区别与联系
手少阴心经
学悟经络(28)|| 戌时.代心受邪.手厥阴心包经的路线与病候
彩色针灸经络穴位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