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60)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第一部)、《血战草鞋岭》(第二部)《信江泪》(第三部)组成。

第一部《船的女儿》描写一群在信江驾驭木帆船的普通老百姓,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撑着自家的木帆船,为红十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出资出力,出谋出策,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带着身家性命与日本浪人和汉奸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船 的 女 儿(上)

第四章

60

      太阳已经挂在山顶了,王家金迷迷糊糊醒来;他揉揉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头一次起来的这么晚,她爹船老大一定去红十军中转站搞修建了,我乘机回趟家,见见王家银去。”
话说河口守备连“清剿莲花山”失败了,“庙湾货栈”又遭游击队偷袭,河口守备连关连长气急败坏。
他想报复,可又心惊胆战不敢走出河口。他想,老子只有小小心心守住自己的防区,不再出乱子才是上策。他只好按兵不动。
昨天,红十军中转站接到上铅县苏区游击队通知:为了铲除国民党彭村据点,手枪队配合上铅县游击队进入红十军丁马山根据地待命。
手枪队任务是南攻彭村,全歼国民党彭村据点敌人,配合游击队打通红十军根据地陆路通道。
      江莹召集船老大、夏桂花、张鲁商量情况。她说:“这次战斗任务是歼灭驻地敌人,拔掉村尾碉堡。我们这次要出远门作战,要打出自己偷袭战的风格;不能拼,硬拼要吃亏的。我们晚上出发,行军路线是经过朱家岭、虹桥、白家坞、黄蜂窝、苏家、牛山,拂晓时间赶到红十军根据地丁马山歇息待命。红十军丁马山根据地老百姓会给我们提供饭餐。今天晚上六点准时出发。”
       江莹对这次作战做了分工:夏桂花总负责。具体分工是,歼灭驻地敌人由夏桂花执行;炸毁碉堡由张鲁执行;她和小张负责搜寻物资,你船老大看家,负责地道口改建的事。
会议结束后,大家分头做准备了。
      江莹回到房间,私下和船老大说:“我的任务是分配敌人据点的物资,要找地下党配合。有小张保护,你放心。”
      船老大拉着江莹的手说:“注意安全,我祝福你,平安回家,保证。”
“保证!”江莹向船老大行了个军礼。
王家金刚从厨房出来,刚好听见船老大两夫妻在房间的谈话。他眉开眼笑,悄悄走了。
   
 
漆黑的山路上,一支五六十人的手枪队悄悄在行军;拂晓,夏桂花带着队伍按时到达红十军根据地丁马山。
      不久,进行侦查的张鲁他们回来了。张鲁把村尾碉堡侦察情况和国民党连队驻地情况做了汇报。
      根据侦查情况,夏桂花做了几个决定:
      一,张鲁安排俩名机枪手,预先埋伏在敌人炮楼对面的老百姓屋顶上,掩护手枪队偷袭炮楼;偷袭炮楼由张鲁亲自带领队员执行;
      二,夏桂花负责偷袭国民党连队驻地,消灭全部敌人;小蔡带领四名队员搜寻敌人的通信工具,缴获敌人电台;
      三,江莹负责和地下党取得联系,把缴获的生活物资全部分配给附近的农民。江莹和地下党员的安全由小张负责保护。
    四,下午四点用膳,五点半集合,六点出发。
      “可以。”江莹听完夏桂花对各项战斗任务的布置,眉宇展开,十分佩服夏桂花的领导能力,她认可地说。
      她暗自高兴。她为夏桂花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而高兴。她想,夏桂花成熟了,从这几次战斗布置的情况看,夏桂花可以独立带领军队执行任何战斗任务了。
六点了。
出发前夕,夏桂花对江莹说:“阿姨,小张带四五个手枪队队员协助你工作,好吗?”
      “我是前线的后方,你全力指挥作战。”江莹抚摸一下桂花的肩头说,“放心,我没事。”
山村的黄昏来得早,太阳刚刚下山,四周便一片漆黑。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大地已经沉睡了。
      从丁马山到彭村将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夏桂花带领队伍出发。她迈着稳重的步伐,一路小跑。
      六点半不到,队伍已经进入彭村。
      张鲁带着二十余人朝村尾炮楼悄悄摸去,快到炮楼时,两个机枪手在老百姓的带领下,顺着楼梯爬上了屋顶,架好了轻机枪。
      张鲁亲自带着十八个队员向炮楼摸去,先行的队员悄悄抹掉敌人岗哨。张鲁他们钻进了炮楼,发现一个排的士兵二十余人全住在一楼。枪支按班支架,分成三处。
      他们有的躺着睡觉,有的玩牌赌博,还有几个围坐一块品着小酒。
      张鲁他们一拥而入,快速缴获了敌人的枪支,对敌人高喊:双手抱头,蹲在墙角;谁敢动,枪毙谁。
      四个队员乘机登梯而上,两人对付一个,缴掉了敌人哨兵的枪支,把哨兵押下楼来。
      队员用绳子将他们的双臂捆绑起来,押出炮楼,拴在一块;张鲁他们搜寻炮楼,缴获步枪三十四支;手枪两支,子弹一百多箱,手榴弹五十多箱……
      两个队员拉来一把大板车,把战利品统统装上车拉走;十几个队员前前后后押着俘虏走出炮楼阵地。
      张鲁一把火把炮楼点燃,不久,火势从跑楼顶上冒出,红红的火焰,照亮了彭村的一片天。
      巧夺炮楼的战斗没开一枪顺利结束了。
      机枪手立即从屋顶撤下,在小张带领下,他们来到国民党连部驻地对门的老百姓的门口,协助夏桂花歼灭敌人连部敌人。
      老百姓看见游击队来了,搬来了两张八仙桌,还送来了两三床棉被。队员们架好了两台机枪,正对着国民党连队驻地的大门。
      夏桂花带着三十几人悄悄来到连队驻地。
      突然,一个队员咳嗽,惊动了敌人。 
      “口令!”哨兵大声询问。
      那个队员忍耐不住,又咳嗽几声。
       “啪”,一颗子弹带着亮光朝着咳嗽的声音射来,“哎呦”那个队员“砰”一声仰面朝天倒在血泊中。
      “嘟嘟”,一阵机枪子弹响起,敌人哨兵被击毙了。
      “嘘——”敌人紧急集合的哨音吹响了,“嘘——嘘——”全场官兵紧急集合。
那哨声像燃烧的火焰,把国民党连队驻地的紧张空气点燃了。
      沉静的大地突然喧嚣起来。人在静静地运动。紧张的不敢大声呼吸,不敢咳嗽。双方阵地静得像沉睡一般。
      夏桂花机灵地后退一步,藏在围墙边,捡起一个大石头朝大门扔去。只听“嘭咚”一声,砸在一个窗台上。
      “哒哒哒,”敌人在掩体里朝外面射击,机枪子弹的火焰暴露了敌人的掩体。
      手枪队的机枪抓准这个机会,“嘟嘟嘟”“嘟嘟嘟”几梭子弹射了进去。
      “哎唷!”“奶奶B!”中弹的士兵嚎叫了起来。
      “匍匐前进!”夏桂花带着队员匍匐前进,冲进大门。
      “嘟嘟嘟”,大门侧面敌人暗堡中的机枪朝手枪队队员射击。
敌人暗堡火力点又暴露了。
手枪队的机枪手抓准时机,集中火力朝敌人暗堡猛烈射击。
      敌人暗堡的机枪哑了。
      “冲呀!”夏桂花带头朝前冲去。
      敌人的步枪“砰砰”“啪啪”开枪射击,哑了的机枪又“哒哒哒”叫起来。
      手枪队的机枪从屋顶朝敌人驻地大门来回扫射,密集的子弹像暴雨一样射进敌人驻地大门里面……
      “嘟嘟嘟”,敌人的机枪又向冲锋的队员射击。可是,刚打出一梭子弹,又被手枪队的机枪打哑了。
      “嘟——哒哒嘟——”手枪队吹响了冲锋号,队员勇猛地冲进大门。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国民党连队的士兵看见手枪队队员冲了进来,吓得扔掉枪,举着手,投降了。
      夏桂花清点人数,击毙敌人一十三人,活捉敌人三十五人。经查询,敌连长去了石塘,已有三四天没有回来,巧幸躲过一劫。
      手枪队缴获轻机枪三挺,长枪四十八支,轻机枪子弹五十箱,步枪子弹六百多箱。手枪两支,手枪子弹二千多发,手榴弹一百五十箱。
      夏桂花登上楼梯,站在天窗上向南看去,彭村村头的炮楼烟雾缭绕,火光冲天,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火光告诉上铅县游击队的兄弟部队,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兄弟部队从詹家畈进攻彭村,烧毁村头碉堡的任务也已经完成。
      按照上铅县县委“战斗结束立即撤离”的指示,夏桂花集合队伍撤出彭村。
      五十八个兄弟少了三个,那三位活蹦乱跳的兄弟永远离开了她的视线,夏桂花心里很难受,很痛苦。
      她亲自抬着战友的遗体来到彭村的后山,亲自替他们挖好墓穴,放下遗体,抛下黄土,祭酒安葬。
      战斗结束了。
      桂花来到老百姓的家,四处找江莹,让江莹书写“人民英雄之碑”几个大字。可是,江莹不见了。
      她吃了一惊,立即和张鲁四处寻找。手枪队所有队员,穿家走户,人人四处寻找江莹。他们找遍了彭村的每个角落,终究没找着江莹的踪影……
小张带去的四个手枪队队员,也找不到一个。去哪里了?谁也不知道。
      夏桂花只得含着热泪,带着疑问,带着手枪运输队火速撤离彭村,回奔家乡。
      一路上,桂花绞尽脑汁想不出江莹失踪的原因……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大海  河北行唐抗日敌后武工队英雄
日军习惯午睡,民兵乔装潜入,10分钟杀20名日军,自身无伤亡
广西剿匪战役--激战四保村(上)
1943年冬的一天,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歪戴着帽子
【军史琐忆】胡少浩||胡立义夜袭湖田车站据点
宝塔英烈传(十四回之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