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夷山中的谜庵
文学顾事——一个会讲故事的平台
推平民作家  读大众文学

顾家有字改名为文学顾事啦!

故事精选

建文帝武夷山建庵寻谜

官 涛


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嫡孙建文帝朱允炆,1402年六月十三日被其四叔朱棣“靖难”造反,带兵从金川门杀入南京皇城,情急之下,建文帝听从翰林院编修程济之言,在宫中放了一把火,乘着浓烟弥漫,带着二十几位忠心死臣,慌乱中钻入宫中地道,由西华门外护城河乘小舟逃出南京后,辗转江南数省,历尽艰险苦难,先是落发为僧,藏于深山佛寺,后又蓄发为道,隐于野岭观庙。此后化名詹碧云,忽僧忽道,不断易容幻形,致朱棣到死都未能捕捉到建文帝的踪影。一晃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不得安生不断逃亡的险境,把个昔日身体柔弱的白面书生小皇帝,磨砺成了如今筋骨强壮,面容黝黑的硬汉子,天南地北,名山大川,倒成了建文帝行踪不定,四处避险游历的好去所(注1)。
这一年,建文帝化为道人,与程济、王之臣、蔡运、玉山樵、牛景先他们藏踪江西玉山三清山一段时间,该看的景也看的差不多了,先前已闻得福建武夷山山岩若丹,山水别样风采,佛道宫观不像三清山这般独一冷清,便想换一下眼景。拣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金沙在紫湖坐上大竹排,一路漂流而下,到玉山东津古渡歇了下脚,换上木船,顺风顺水,越信州到铅山,弃船上岸,一路夜宿晓行,登翻过高峻雄伟的主峰黄冈山,不多日,已经进入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是座历史悠久的佛儒道青睐的自然和文化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始建于唐代的山心庵,居于武夷山之心藏之地,如天之极枢,是武夷山最大的佛教寺院,建文帝来到武夷山,感恩于佛、道的护蔽救助之恩,自然少不了要带着弟子们前去供香礼佛一番。

未去之前,听说山心庵已被永乐皇帝朱棣敕封为“天心永乐禅寺”,并敕该寺特有的茶树为“大红袍”,建文心里一时五味翻腾,涌上诸多思绪。
原来,关于这“大红袍”茶,钩出的却是一段明朝洪武十八年间(1385年)的故事(注2)。这年建阳有个叫“丁显”的举子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进到山心庵歇息,老和尚见状,取出庵后九龙窠峡谷中生长的珍稀茶树制成的铭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丁显考中状元后,回来向老和尚致谢,问及茶叶出处,状元当即脱下大红袍,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茶树之名。和尚装取大红袍茶一罐赠与状元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建文帝祖母马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取出那罐茶叶献与皇后饮用,皇后身体随之康复。朱元璋大喜,赐大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山心庵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改山心庵为天心庵,并派人看管茶树,所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此事建文帝幼年亲历知晓,今见朱棣弘扬太祖之功德,虽有僭越巧取之嫌,也算做了一件大好事,建文只好嘘唏不已。

武夷山朱岩碧水,尤以九曲溪曲折萦回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崖壁间高悬数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点缀星星点点的历代摩崖石刻构成独特风情美景。此等道教高士潜隐默修之佳境,宜遁栖居幽静之山林,建文周游一番后一时倾心,思量此等风水宝地,又巧留有我祖父朱元璋所赐大红袍故事,我虽落魄,但却是大明皇朝堂堂正正嫡传第二任皇帝,当占有一席之地以为往来居停,也为后人留下个玄谜实物考证。
于是命程济等弟子在九曲与八曲相汇之处,寻得一宽敞岩洞,此洞因常有白云缠绕其间被当地人呼为云岩洞。云岩傍着仙岩,前有高峭岩石掩藏,十分利于隐居。弟子拿出些从宫中带出的银两,购买木料砖石在岩旁搭建了个寺庵,建文帝以在三清山的化名詹碧云为记,取名叫“碧云庵”。对外弟子们称建文为詹法师,以掩人耳目。一行在此藏踪游览数月后, 建文留下蔡运住持庵务和联络,与程济、王之臣、玉山樵、牛景先五人陆行到建阳,由建溪走水路乘船到南平入闵江去福州雪峰寺再图谋进退。
    本文根据《隐踪皇帝》长篇历史小说第十八章第三回“雪峰寺郑和通警报,穹窿山广孝迎高僧”摘编扩写 。

作者: 官 涛  于2015年9月2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友话茶】大红袍为什么名贵?值得吗?
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的来历
茶典、茶人与茶事
茶的传说(三)
大红袍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