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乡诸古迹郊劳台乐毅墓关帝阁
X



良乡地处北京西南大道,久为繁华之地。在良乡镇南的大南关村里就有一座见证了清朝中期实现全国统一的难得古迹——郊劳台。
现在的大南关村是个大村。京广铁路、京石高速、107国道均从附近经过。在村里只问了一个村民就找到了郊劳台。
所谓郊劳台也叫接将台。是古代帝王亲临郊外欢迎得胜凯旋军队的所在。清代乾隆时的这座郊劳台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当时在西域(今新疆)地区连年征战的将军兆惠、富德率军得胜回朝。乾隆十分欣喜,于是率领朝廷官员亲来良乡迎接。劳师前,皇帝和大臣们在今天已经不存的黄辛庄行宫停歇。劳军活动在专门修建的郊劳台隆重举行。郊劳台本是坐北朝南的高台,有辅助建筑和御制碑亭,外有围墙。台北搭建帷帐用于接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将军阿桂等平定大小金川凯旋,乾隆再次于郊劳台劳师。当年乾隆坐在台上,主要将领着戎装,行抱膝跪见礼。然后皇帝赐座、赐茶,询问战斗经历并慰问。同时有鼓乐仪式,场面一定热闹。入朝后皇帝再论功行赏。可见郊劳台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象征意义很强。
郊劳台建成整整100年后,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毁。也有记载说是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估计这两次战事都可能波及到象征清朝武功的郊劳台。现在地面建筑只有御碑亭尚存。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亭子上覆黄琉璃瓦顶,内外两层汉白玉
梁柱,御制碑原物就在中间。琉璃瓦是前些年文物部门修复的。碑上的《郊劳御制诗》下可见乾隆御印两方:“乾隆宸翰”和“陶冶性灵”。时间是乾隆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原来的高台应该在亭子边的树林位置。





这座劫余的亭子是历史见证。乾隆号称十全老人。晚年颇觉得意满。这十全是指他在位时期的十次战役。其中有对外也有国内战争。而这十次战争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兆惠班师凯旋回朝,标志着清代自康熙以后延续近70年的平定准噶、平定南疆回乱,乃至平定整个中国西北边疆的战争全面结束。也标志着清朝最终统一中国,其历史意义现在看来非常深远。至于大小金川之战,史家评价不一。耗费多年,清军平定了金川土司的反抗,有人以为是乾隆后期好大喜功,也有人认为战役暴露了清军军力的下降,消耗国力,得不偿失。这两次得胜回朝的将军都是乾隆朝的著名满族将军。特别是兆惠在北疆乌鲁木齐附近和南疆黑水营之战中两次被敌军围困,长达数月,他均以微弱的兵力顽强坚守,最后化险为夷,取得最终战役全胜。乾隆对此欣赏有佳,赏赐御用朝珠良马,和兆惠一同回城。随后在丰泽园宴请兆惠,赏赐银币。功臣兆惠画像悬挂于中南海紫光阁。后来一年殿试,兆惠被定为读卷大臣,兆惠说自己不识汉字。乾隆帝告诉他试卷上大臣们已经各有圈点,“圈多即佳卷”。兆惠看赵翼试卷上有九个圈点,就定他为第一名,这年列第三名的是陕西人王杰。乾隆认为清朝还从未有陕西人做状元,竟把王杰列为第一名,赵翼屈居第三。征西军凯旋,西部人又得状元,时为佳话。而这位乾隆公开违背科举考试公平原则造成的受害者赵翼后来是清朝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史大家,其《廿二史札记》一书更成为清考据学名著。不懂汉字的满族将军兆惠当然不会想到,清朝的武功和文治就在他这次读卷时的不知不觉中交融了。
据说曾有幅描绘“效劳台”当年场景的画作,展现有效劳台、御碑亭、宫殿、围墙等建筑和四周茂密的树林。画作目前仍流散在日本。
出“效劳台”,围墙外的村民家豢养几条大狗看门,这些忠诚的“卫士”直冲我们狂吠,以至我没有心思再幻想那当年的劳军胜景了,赶紧离去。



从大南关村出来,回到良乡南关。东行到良常路南拐,过刺猬河上“望诸君桥”,不远就看到右手边的良乡开发区。进入开发区后,最南段能看一个巨大的土山突兀在平地上,土山南侧就是乐毅墓。旁边的马路也被命名为乐毅路。其实从效劳台到乐毅墓直线距离很近,但中间有京广铁路通过,彼此之间交通只能绕路。
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名将。燕昭王时曾统领各国联军伐齐,大破齐军,封昌国君。后中反间计,出走赵国。在赵国又被封为望诸君。这位战将的故事广为流传,备受敬仰。如诸葛亮就号称有管仲、乐毅之才。现在这座乐毅墓占地4亩,巨大的封土高约10米,2004-2007年间,文物部门曾修缮过墓地。
现在可见最早记录良乡修建乐毅墓的史料出自《魏书-卢玄传》。范阳涿人卢玄为官后“表乐毅、霍原之墓,而为之立祠。”可见最晚在北魏时,已有乐毅墓和祠。后代的修缮也是代有不绝。民国四年(1915年)时良乡知县王承毂立汉白玉石坊,上题“千秋敬仰”。民国十二年(1923年)良乡知县周志中补联:“偏师下七十城旷世奇勋,往迹空嗟昙影幻;崇祠亘三千载而今遗爱,此邦独系枣花深。”下联说乐毅将燕地的大枣带入齐国。这个传说可以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种枣》一段中找到:“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齎来所种也。’”亦称“乐毅枣”。
现存的墓碑高3米,宽近1米,上书“望诸君墓”。碑旁立汉白玉石柱两根,上刻对联,但石坊已经不见踪影。
因为地处南北大道,乐毅墓的名气很大。如唐韩愈在《送董邵南序》中,请董邵南“为我吊望诸君墓”。唐代柳宗元《吊乐毅文》上说:“许纵自燕来,曰:燕之南有墓焉,其志曰‘乐生之墓’。余闻而哀之。其返也,与之文使吊焉。”清李莹的《谒乐毅墓》:“良乡驻马谒孤坟,俊骨犹空冀北群。自古燕山称士薮,英风独吊望诸君。”
有趣的是,乐毅去世之地在赵国,而不是燕国。现在河北已发现的乐毅墓就有好几处,如:“望诸君冢在邯郸县西数里”、在武邑县东、邯郸东大乐堡村。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大乐堡村北的乐毅墓还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乐毅死后,赵孝成王用玉匣作棺厚葬,后人在墓前建石狮、石牌坊。历代也曾多次重修,清雍正11年(公元1733年)和1933年都经当地县长主持重修。
有人说良乡这处是衣冠冢。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古人为敬仰的先辈建祠祭祀,往往各地多有,不足为怪。






出开发区向南,东侧是黑古台村。公路边就可以看到一个高台突兀在田野上。这或许就是黑古台村名的来历吧。上世纪50-60年代,文物部门曾在这里发掘出古人生活遗迹,出土不少古人类生活器具。在公路东侧沿路进入是鲁村。路边有座村级小庙——鲁村关帝阁。这座关帝阁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是这一带村民的民间祭祀场所。后在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2005年,鲁村人再次重修关帝阁。现在的观音阁座东朝西,高16米,是面阔三间的两层楼。下层是券门窗,双扇板门。从靠墙木梯可以登2楼。上层硬山顶,前出廊外有护栏,内部地面为木板。塑像均是新做,已有破损之处。梁枋上施旋子彩画,两侧山墙绘“三英战吕布”等多幅《三国演义》故事内容的彩画,手法不高。北山墙角的一幅壁画明显为旧作,画面上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和其他新作三国故事画极不协调。或许是旧时道士在关帝阁活动的遗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房山:拱辰街道及良乡地区的文物古迹
乐毅墓考
历史名人赋诗凭吊乐毅墓
邓州历史文化古迹一览
寻觅——偃师市山化乡古迹寻
北京记忆丨古官道之西大道的历史与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