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策注

昔者昊英之世,(皇甫谧《帝王世纪卷一·其十八》:“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氏之号。” 皞昊相通,皞英氏即昊英。)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麛,兽初生皆曰麛。不麛不卵,不取麛卵也。)官无供备之民,(供,贡也。备读若弼,戾也。《汉书·五行志》:“君臣故弼,兹谓悖。”无贡民者,无赋税也。无悖民者,不为乱也。)死不得用椁。(棺而无椁,节葬也。《墨子·节葬》:“桐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事不同,皆王者,时异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作,兴起也。)为君臣上下之义,(义,宜也,上下有等,各得其宜也。)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用刑也。)外用甲兵。(用伐也。)故时变也。由此观之,神农非高于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制,正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胜,举也。举其民即聚其民也。《说民篇》:“政胜其民,兵强。”)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治于金、陶于土也。本不坚,则民如飞鸟禽兽,其孰能制之?民本,法也。故善治民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名”后当有断。《释名》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塞通赛,《说文》报也。报民以法,即告民以法。地,《正韵》徒利切,读若弟,易也。《白虎通》:“地者,易也。”作,为也。地作,犹易为也。)

名尊地广,以至王者,何故?名卑地削,以至于亡者,何故?战罢者也。(罢,《玉篇》休也,已也。战罢者也,战罢而论也。战胜则王,战败则亡。蒋礼鸿谓罢通作败,义非是。)不胜而王不败而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民勇者,战胜。民不勇者,战败。能壹民于战者,民勇。不能壹民于战者,民不勇。圣王见王之致于兵也,(王,指称王天下。致,极也。)故举国而责之于兵。入其国,观其治,兵用者强。(《去强篇》:“战事兵用曰强。”俞樾曰:“兵当作民。” 古时农战一体,故言兵用即民用,俞樾不必改字。)奚以知民之见用者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史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得,《字汇补》通登,成也。《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休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不成无返,犹言不胜不归也。)又曰:“失法离令,若死我死。(若,你也。)乡治之行间,(行间,行伍间隔也,指军队。谓乡治按治军之法进行管理。)无所逃,迁徙无所入。”行间之治,连以五,之以章,(辨,《说文》判也章,条陈也,指约法。)束之以令。拙无所处,(拙通屈,降也。《墨子·备城门》:“新布长六尺,中拙。”)罢无所生。(罢,败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守战固,不罢北。”)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旧注“读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义非是,故蒋礼鸿谓上“非”字衍。)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国皆有禁奸邪刑盗贼之法,而无使奸邪盗贼必得之法。为奸邪盗贼者死刑,而奸邪盗贼不止者,不必得。必得而尚有奸邪盗贼者,刑轻也。(刑轻,指执法轻率随意。)刑轻者,不得诛也;必得者,刑者众也。(此句范本作:“刑轻者,兼诛也;必得者,木者众也。” 范本为是。兼通嫌,《说文》不平于心也。诛,责也。木,《说文》冒也。冒,《正韵》忌也。执法轻率随意,受诛责而不平于心也;有罪必得,故忌惮刑罚者众而无犯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赏功不赏善。善者,民之本分而无功,故不赏。)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重,尊也。刑重,以刑为尊也,确立法治权威性,即《赏刑篇》所谓“壹刑”。)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赏善之不可也,犹赏不盗。故善治者,使跖可信,(跖,指盗跖。)而况伯夷乎?不能治者,使伯夷可疑,而况跖乎?势不能为奸,虽跖可信也;势得为奸,虽伯夷可疑也。

国或重治,或重乱。(重,再也。上治下再治,上下皆治是谓重治。上乱下再乱,上下皆乱是谓重乱。)明主在上,所举必贤,则法可在贤。法可在贤,则法在下,不肖不敢为非,是谓重治。不明主在上,所举必不肖,国无明法,不肖者敢为非,是谓重乱。兵或重强,或重弱。民固欲战又不得不战,是谓重强。民固不欲战,又得无战,是谓重弱。

明主不滥富贵其臣。(滥,失实也。《左传·昭公八年》:“民听滥也。”无功而赏是谓滥赏,滥赏亦私赏也。滥富贵其臣者,无功而赏其臣富贵也。)所谓富者,非粟米,珠玉也。(粟米者,禄也。私赏珠玉,无禄而富也,是为滥富。)所谓贵者,非爵位,官职也。(私赏官职,无爵而贵也,是为滥贵。)废法作私,爵禄之富贵。(之,遗也,私授之谓。《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其注云:“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後世。”爵禄之富贵,谓爵禄私授富贵而不授功臣也。)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出,超过也。出人,超过众人,犹出类拔萃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谓不敢谋夺君主地位。)勇力,弗敢我杀;(谓不敢弑杀君主。)虽众,不敢胜其主。(胜,超过也。谓不敢凌驾于君主之上。此言尊君。虽民至亿万之数,县重赏而民不敢争,(县,悬也。不敢争,谓不敢私下争讼斗殴。)行罚而民不敢怨者,法也。此言尊法。国乱者,民多私义。(义通议。《庄子·齐物论》:“有伦有义。” 崔本作“有论有议”。)兵弱者,民多私勇。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亡国之欲贱爵轻禄。(则,常也。涂,途也。欲,将然也。此句,“欲”后不能有断,“削国”与“亡国”对,“所以取爵禄者多涂”与“欲贱爵轻禄”对,意思显明。蒋礼鸿韵:“欲当作俗。”其言非是。)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此之谓奸民。所谓“治主无忠臣,慈父无孝子”,(治主无忠臣者,治主待臣一视同仁,不偏私以为忠也,故无忠臣。慈父无孝子者,慈父视子不厚此薄彼也,不偏私以为孝,故无孝子也。《增广贤文》:“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当是对此句古语的错误解读。盖父母慈爱则子女孝顺,溺爱之父母方出败儿。)欲无善言,(言,我也。善言,语义倒装,即言善。欲无善言,指欲无我以为善者,即欲心无偏私也。)皆以法相司也,(司,主也。)命相正也,(命,教令也。)不能独为非,而莫与人为非。(独为非者,君也。君不能独擅为非。与,党与。与人为非者,臣也。臣下不能结党为非。谓,皆以法为主,以教令相正,则君不能独擅为非,而臣下也不能结党为非也。所谓富者,入多而出寡。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女事尽于内,男事尽于外,则入多矣。所谓明者,无所不见,则群臣不敢为奸,百姓不敢为非。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匡,方正也。床,《说文》安身之坐者。隐喻人主必持身方正,方能安坐天下。)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所谓明者使众,不得不为。(此句,断句当在“众”后。旧注断句在“者”后,语义不明。明,尊也。《礼记·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云:“明,犹尊也。” 使,役也。此句承上句而言,谓人主无为处匡床之上,然役众治政之事又不得不为。)所谓强者,天下胜。(胜,《广韵》举也。天下胜,天下共举也。)天下胜,是故合力。(合力,谓合天下之力也。)是以勇强不敢为暴,圣知不敢为诈而虚。(此处当断在“虚”后,“用”随下读。虚,纵也,恣意之谓。《大戴礼记》:“虚土之人大。”其注云:“虚,纵也。”)用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用通庸,功也,指征伐之功。兼,并也,相从之谓。其,指民众也。民所好者,安居乐业也。辟,避也。民所恶者,流离失所也。君主征伐天下而天下民众归心相从,君主莫敢不使民众之安居乐业而避免民众流离失所。所谓强者使勇力,不得不为。(此处断当在“力”后。旧注断句在“者”后,语义不明。“己用”当随下读。勇力犹武力。强者天下共举,然征伐天下使用武力,又不得不为。)己用其志足,天下益之不足,天下说之。(志,私意也。益,加也。说,舍也。君主自身用其私意填满,则天下加之犹不足,故天下人舍之。旧注读如:“其志足天下,益之;不足,天下说之。”则其义不明,非是。)恃天下者,天下去之。(恃通持。《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本亦作持。”欲把持天下为己有者,天下人去之。自恃者,得天下。(自恃即自持,自坚其操守。)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自得者,自得其道也。)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老子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此之谓也。)

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必然之理,道也。必为之时势,不得不为也。)故为必治之政,战必勇之民,(谓以必勇之民战。)行必听之令。是以兵出而无敌,令行而天下服从。黄鹄之飞,一举千里,有必飞之备也。(有羽翼而乘风势也。)麒麟騄駬,(騄駬,亦作騄耳,周穆王八骏之一。秦本作“麒麟騄駬”,他本作“麗麗巨巨”,从秦本。)日走千里,有必走之势也。(有脚力而被驱使也。)虎豹熊羆,鸷而无敌,(鸷,《汉书·杜诗传·注》击也,又凡鸟之勇,兽之猛者,皆曰鸷。)有必胜之理也。(有爪牙之利也。)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制,御也。)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合道怀德守诚也。)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武力威势也。)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此处当是句断。义者,宜也。)男女有别,非其义也。(男女设置礼教大防肇始于汉之《礼记》而盛于宋之礼教,春秋时候并不以男女有别为宜。《管子·八观》:“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亦倡男女之间平等交往,礼教大防禁锢人之天性,非其宜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姚尧精读《商君书》第17集
《墨子》卷四 兼爱下第十六 译文
畫策第十八
《法家与先秦诸子的关系》第二章
《傅子》全文(《群书治要》版)
《管子.法法第16》诗解8正民之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