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蒿

屠呦呦以青蒿素的诺贝尔奖,世人多知有肘后方治疟用青蒿者。葛洪晋人,其后却鲜有人用青蒿治疟也。《金鉴·疟疾门》中,寒宜麻黄羌活,风惟桂枝羌活,食疟用柴平汤和大柴胡汤,疟疾痰饮用加减清脾饮。未见提及青蒿方也。张景岳在其疟疾论治中,多推荐用滋阴补中之方以固肝肾,截疟唯用柴胡。至民国张锡纯,其推荐方亦是加味小柴胡汤。是时人皆谓青蒿之不效罢。心中颇疑,今人提取青蒿素即有效,何前人却屡屡无功?偶查资料,惊觉,青蒿素非提取自青蒿,乃提取自黄花蒿也。是知青蒿本无截疟之能,故而无功被弃也。

细察,或是青蒿之名前后有乱,昔之青蒿非今之青蒿也。比如今人胡世林通过比较两者主要分类学特征,认为《本草纲目》所述青蒿即今天的黄花蒿(A.annua L.),而所述黄花蒿谓今天的青蒿(A.apiacea Hance),并提出造成这种纷乱关系的根源之一在于李时珍不当另立黄花蒿。屠呦呦则认为,《头注国译本草纲目》(即《本草纲目》的日文译本初版)在中药“青蒿”项下,错误注以植物学名A.apiacea Hance,而在黄花蒿项下,却注以植物学名A. annua L.,从而造成这种纷乱关系。并建议A. annua L.的植物学名,也用青蒿。其实此纷乱关系细考当始于宋,兰草易指兰花便是从宋始。

青蒿,《本经》谓草蒿:“一名青蒿,一名草蒿,一名方溃。味苦寒,生川泽。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而《蜀本草》云:“草蒿,江东人呼为犱蒿,为其气臭似犱也。”以此而言之青蒿乃黄花蒿也。而葛洪所用青蒿便是此,故而一握遂得其功。而《尔雅》云:“蒿,菣也。”注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灸啖者为。”陶弘景云:“青蒿生华阴山泽,处处有之,” 郭璞晋人,故知晋时已分青蒿为香中灸啖者和香不中灸啖者,香中灸啖者为菣,香不中灸啖者为草蒿入药。犹香椿味美而臭椿不堪。因此民间取菣之嫩者,醋腌以为葅,自然香也。《本草》以黄花蒿可腌酱黄酒曲者,或是李师有误。腌酱黄酒曲者当是菣,今之青蒿也。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云:“蒿之类至多。如表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可见后人不辨,取味香堪食者入药,以香蒿为常蒿,虽治疗骨蒸劳热一也,然治疗疟疾寒热却是无功,故后人方书多弃之不用也。

清代名医叶天士则不然,恒以青蒿代柴胡。时人赞其用药得化裁通便之妙。比如其治疗风温阳疟用杏仁、滑石、连翘、黄芩、青蒿、淡竹叶,治疗疟疾阴虚热伏用青蒿、桑叶、丹皮、花粉、鳖甲、知母,治疗暑风入肺成疟用黄芩、杏仁、滑石、橘红、青蒿、连翘,皆随手奏效。叶氏诚知青蒿之真味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屠呦呦:青蒿植物中文名的订正
21.【植物】黄花蒿(青蒿)
为了从“零蛋”到“0.02%”的飞跃,改名青蒿素吧!
本草溯源:古典医籍的“青蒿”应该就是“黄花蒿”
关于黄花蒿和青蒿,我也有几句话要说
抗疟奇植黄花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