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2022年考纲古诗文-知识梳理 题目练习(八年级下学期篇目)
语文知识~轻松得到~

~知识梳理~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知识梳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悠久诗歌传统的光辉起点和不尽源头,《诗经》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光耀史册。而爱情——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追根溯源可追寻至《诗经》。《诗经》的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根据现实所激发的情怀来吟咏“造文”,这样的诗作都是有感而发,具有真情实感。《诗经》中的婚恋诗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艺术成就最高。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中国先秦时代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关雎》篇名来自诗歌首句中的“关雎”二字。《诗经》中的诗歌,每篇篇名都用首句的一字、二字或几字作为诗题。因为原诗并无篇名,全是后人拟加的。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全诗可分为三章。第一章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第二章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三章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整首诗中,小伙子对姑娘的挚爱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既合乎情,又止乎礼。

在艺术手法上,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兴”的作用固然在起头,但它往往含有联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艺术效果非止一端。例如首节四、句以雎鸠鸟的相向合鸣,成双成对,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三节,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这首诗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纯朴自然的风格。

此外,本首诗可以当做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有婚姻的目的,最终有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的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其次,它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示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关系。“君子”是包含德行的地位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说外表和品德都很好。这里“君子”和“淑女”的结合代表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的节制性。这诗虽然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男女双方的接触。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又表露的平和又有分寸,不至于太过激烈。这首诗通过描写男子看到在河边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起了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朴实的愿望,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实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于正当、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用的语言简练而纯朴,唱来上口,便于流传,所以能传诵千古。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历经时间的考验,《关雎》这颗我国艺术宝库中的耀眼明珠,越发熠熠闪光!

2)练习题目:

《诗经》两首练习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能力提高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24  《诗经》两首答案

达标训练

1、jū  jiū  yǎo   tiáo  hǎ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2、(1)《诗经  305   风  雅  颂 (2)  赋  比   兴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

能力提高

1、[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参考答案] 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2【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知识梳理:

一、作者与作品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早期当过“右拾遗”,后世称他“杜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工部员外郞,后世称他“杜工部”,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杜甫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三吏》指:《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三别》指《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二、注释及译文

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yú),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暮】日落时分

【投】投宿

【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一何】多么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捉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探查。

差吏吼得是多么狂暴啊!老妇人的啼哭是多么凄苦啊!

听妇前致词① :三男邺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战死。

存者偷生,死者长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出入无完裙

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河阳役,得备晨炊 ⑬

【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吏)说话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且】暂且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去】离去。

【完裙】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⑩【老妪】老妇

⑪【应】响应

⑫【犹】还

⑬【晨炊】早饭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防守了。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活着的人暂且求生,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

家里再也没有成年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她进出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随你连夜回营。

赶快到河阳服役,还能为士卒准备早餐。

夜久语声,如闻泣幽咽(y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断绝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

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得同老翁一人告别。

三、文学、主题及赏析

1【暗示】

这是一首情节完整的叙事诗结构清晰,语言简练

有一些需要表达的情节,没有用冗余的文字来表达,而是通过其他叙述的暗示,也能让读者理解到。

诗中写“老翁逾墙走”,并没有写什么时候回来。

结尾“独与老翁别”,暗示老翁已回来了。

诗中写“请从吏夜归”,没写吏真的带她走了。

结尾“独与老翁别”,暗示吏真的带她走了。

诗中写“如闻泣幽咽”,没写是谁在泣。

“夜久语声绝”,暗示没有对话了,即老翁还没回来,老妇被带走了,所以在泣的只能是儿媳或乳下孙。同时,泣是幽咽的,所以只能是儿媳。

2【主题】

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深夜捉人的事

深刻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练习题目:

一,正确拼读

逾(  )  戍(  )  邺(  )  妪(  )  衰(  )  咽(  ) 炊(  )

二,字词解释

石壕村(  )    老翁墙走(  )    吏呼一何怒(  )

三男邺城  )    二男战死(  )    死者长矣(  )

听妇致词(  )    从吏夜归(  )    急河阳役(  )

犹得备晨炊(  )    天明登前途  )    与老翁别(  )

三,连线

① 三男邺城戍           a,生活之贫困

② 二男新战死           b,兵役之苛酷

③ 存者且偷生           c,战争之惨烈

④ 出入无完裙           d,百姓之绝望

四,根据课文填空

1,“暮投石壕村”简洁地交代了故事的(       )和(      )。

2,“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3,老妇的三个儿子都被迫征兵,说明当时(        )的社会环境。

4,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和“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

5,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6,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

7,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捉走的句子是(                )。

8,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句子是(            )。

9,表明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句子是(                 )。

10,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                   )。

11,表明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句子是(                  )。

五,趣味探究

1,《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讲述了怎样一件事?

2,为什么官吏要在晚上来捉人呢?

3,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

4,老妇“前致词”可分为几层?尝试概括每层的层意

5,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

6,“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连用了两个“一何”有什么作用?

7,“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用得好不好?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8,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9,诗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有什么性格特点?

10,杜甫亲眼所见了百姓的疾苦,但为何杜甫没有为老妇一家“出头”而选择了沉默?如何理解杜甫的沉默?

参考答案:

一,yú,     shù,      yè,   yù,   shuāi,    yè,      chuī.

二,投(投宿)     逾(越过)   一何(多么)   戍(防守)    新(则)   已(完结)

前(走上前)   请(请求)   应(应征)      前途(前面的路)  犹得(还能够)  独(唯独,只有)   

三,1----b,    2----c,    3-----d,    4-----a

四,

1,时间 地点

2,总领全文

3,残酷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

6,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

7,独与老翁别

8,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 。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10,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11,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五,1,叙事诗;老妇人;官吏趁夜捉人,连年迈的老妇人也不放过的故事。

2,一是表明官府捉人之事常有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防抗而无法捉到;

   二是表明官吏捉人手段毒辣,在人们入睡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

3,“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府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捉”字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4,分三层。

第一层(1-6句):老妇诉说她的三个儿子全部都应征赶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

第二层(中间四句):老妇诉说家中现状:

第三层(最后四句):老妇自请应役。  

5,“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对比。表现了官府欺压百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连用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利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剧气氛。

7,一个“独”字含蓄地表达了老妇被捉,百姓实在灾难深重。不好,原“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字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8,答;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      

                      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

②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③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④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主要的人物形象有老妇,其性格特点是:她在危急情况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隐于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其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10,杜甫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诗人,平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方面,他希望能尽快地平息这场战乱,人民能够早日过上安定的生活;另一方面,杜甫又深深地同情人们大众,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君与民这两头他都顾及,这就是所谓的忧国忧民,当这二者难以兼顾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及其痛苦的,于是他就在这巨大的痛苦之中沉默了。

3【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知识梳理: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这两句诗,从章法上看,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心忧炭贱愿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大雪总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不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时候,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和食。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卖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动的,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结果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千余斤炭,不知道要几千斤柴才烧得出,而这几千斤柴又不知道要多少天才砍得来!为了把柴烧成炭,这孤苦的老人又在尘灰里、在烟火旁边受了多少熬煎!可是拿这一切所换到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连纱带绫合起来不过三丈,难道这就能抵得上老人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吗?这些宫使哪里是在买东西,他们简直是强盗。他们夺走的不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凭着这点对他来说毫无价值的报酬,两鬓苍苍的卖炭翁能够捱过那严寒的冬天吗?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这篇诗没有像《新乐府》中的有些篇那样“卒章显其志”,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因而更含蓄,更有力,更引人深思,扣人心弦。这首诗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并不是偶然的。

2)练习题目:

《卖炭翁》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满面尘灰烟火色,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4.                     ,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6.                     ,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10.“黄衣使者”是指                   “白衫儿”是指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13.“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检测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13题 答案 略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宫市的霸道不公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B选项 白居易是唐朝的;C选项  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D选项“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外滩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知识梳理:

考点1:总结描绘的画面

对于写景的古诗,在考试中常出现“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的考题。去过寺院的人很多,大多人的感叹是“真美”、“好静”,能像常建这样写首诗来描绘的极少。考题并不是要求我们学习常建再描绘一遍,而是要求我们总结常建绘的场景的关键特征。

回答例示:

作者描绘了一幅清寂幽邃超凡脱俗唯美画面

官场不得志的诗人对“归隐的田园”、“隐居的山林”、“远离喧闹都市的地方”等等场景的描绘,通常都可以用 清寂幽邃深邃幽静清幽谧静幽美宁静 等词汇来总结。

涉及寺院、禅房等佛教场所的描绘,通常都可以用 超凡脱俗清新脱俗等词汇来总结。超凡,突出这个地方牛逼。清新则更体现这个地方秀丽。

考点2 表达什么感情?抒发什么情怀?

诗人写诗,大多只是写诗,并不一定是想表达什么感情。就算是有,当事人究竟想表达什么感情,也只有上帝知道。但是,考试的逻辑是:只要是写诗,就一定有表达的感情并且这个感情要符合出题人的理解

回答例示:

抒发诗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忘却尘俗淡泊名利 隐逸情怀

归隐田园的诗、隐居山野的诗、带点佛系的诗、官场不得志而心灰意冷的诗人写的诗,等等所表达的感情、抒发的情怀与上述大同小异。

考点3 衬托的表现手法

衬托是一种表现手法,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类似的叫“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写桃花潭水的“深”,是为了衬托他和汪伦的感情更深。

相反的叫“反衬”,“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则是反衬,写只听到钟磬的声音来衬托后禅院的万籁俱寂。

2)练习题目: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环境的幽深安静。

2.“万籁此都寂”和“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仅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使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永恒。

5【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知识梳理: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2)练习题目:

1.预习内容

 (1)文学常识积累。

这首诗是  送别(近体) 诗,作者是   唐   (朝代)的   李白   (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青山横北郭  郭:外城②白水绕东城白水:清澈的水

 ③此地一为别为别:作别④孤蓬万里征 蓬:蓬草  征:远行

 ⑤挥手自兹去  自兹:从此⑥萧萧班马鸣萧萧:马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

2.诗歌赏析

问题:诗人李白是如何通过文字传递“送别友人”时的绵绵情意的?

【圈点批注:可抓住重点字词句从景物、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情感等方面圈点批注。】

①赏析“横”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矗”“屹”有何差异?)

”“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②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 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③“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④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匆匆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使用对偶,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⑥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效果如何?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效果: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6【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

【重点字词】

㈠课下注释

①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

[驿]驿站。古代官道上设有驿战,供传递文书的人及官员、行人往来歇息。

[着(zhuó)]遭受。

[苦]苦苦,极力。

[一任]任凭。

[零落]凋谢。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练习题目:

1.《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2.陆游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于是在《卜算子·咏梅》中写下“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正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3.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㈣重点问题掌握

1.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花瓣飘落碾作尘泥,也依然保留芬芳在人间,写出梅花的坚贞和高洁,表达作者虽然遭受不公,但仍然坚贞不渝的高尚品质或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情。

2.下阕中“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3.词中“驿站、断桥、黄昏、风雨”这些词语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孤寂凄凉的意境。驿站本来就很少有人住,它的旁边有座桥,这座桥还断了,就更无人走了。梅花就长在断桥旁,无人问津,无人照顾,更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

4.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或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7【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知识梳理:

《桃花源记》——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一、关于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57岁,因为此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他拒绝同统治者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能为力的思想矛盾。

二、谋篇立意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

三、文章脉络

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2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四、写作方法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3.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虚构了一个“理想境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2)练习题目: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答案:D

解析:

分析:“既”是已经的意思;“向路”指“原来的路”;“志”是“做标记”。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ě   

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答案:B

解析:

分析:A项“舍”前边应读三声,后边应读四声;C、“要”后边应读一声;D语,后边应读四声。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D项应为:后遂/无问津者。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翻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答案:A

解析:

分析:“屋舍俨然”意思是“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答案:D

解析:

分析:D项“桑竹”指“桑树、竹子”。跟现代意思基本一致。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古今异义的辨析。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标记

答案:D

解析:

分析:D项“志”应为“做标记”。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魏晋(不管)      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 

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论”意思是“不要说,更不要说”的意思。所以应该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

9.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 

答案:D

解析:

分析:“寻”是“不久”的意思。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10.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答案:C

解析:

分析:C“具”是“详细的”意思,不能用“皆”代替。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答案:D

解析:

分析:今:现在;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答案:C

解析:

分析:“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复行:再走;“豁然开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A林尽水源:树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C寻病终:不久就病死了;D无问津者:再也没有人询问此事了。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句子翻译的能力。

1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答案:D

解析:

分析:A并,一起;B“异”,以……奇异;认为……奇异;C妻子:妻子儿女。故答案选D。

点评: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15.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答案:B

解析:

分析:A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

二、填空题

1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他名     ,字      ,是     时期的诗人。也是成语       的由来。

答案:陶渊明|潜|元亮|东晋|世外桃源

解析:

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7.(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答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归纳并找出描写桃花源环境美好的句子。

点评:学生如果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该题不难。

18.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解析:

分析:整体感知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抓住桃花林、桃花源的特点,用对偶句概括出来。

点评: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

19.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答案: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找出相应句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0.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解析:

分析:人人都希望过太平安定的生活。桃源人不再出去,是因为这里没有战乱。

点评: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可。

三、阅读理解

2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属:                     要:                                            

答案:属:类  要:同“邀”,邀请。

解析:

分析:结合文意、句意理解词义。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2)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

分析:桃源的人个个开心快乐。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22.晏子之晋,至中牟①,睹弊冠、反裘、负刍②、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③父也。”晏子曰:“何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④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⑤也!”越石父曰:“吾闻士诎⑥乎不知己,而信⑦乎知己者。吾三年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仆,请鬻⑧于世。”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容,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⑨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⑩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晏子春秋·内篇第五》)【注】①中牟:地名,在今河南。②刍:柴草。③越石:地名。④骖:指驾在车两旁的马。⑤暴:猛、急。⑥诎:通“屈”,屈服。⑦信:通“伸”,伸展。⑧鬻(yù):卖。⑨行:德行。⑩辞:谢罪、道歉。

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

答案:晏子尊贤礼士,闻过则改;越石父自尊自重,刚正不阿。

解析:

分析:熟读理解原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点评: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答案:①小孩和老人,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②(渔人)就沿着原先的走过的路,处处都做好标记。

解析:

分析:抓住关键实词,翻译文言语句,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

解析:

分析:在理解诗句内容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再现。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8【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渔翁》等。【重点字词读音】篁竹huáng  清冽 liè  坻chí    嵁 kān   佁然 yǐ    俶尔chù        翕忽 xī   犬牙差互 cī        悄怆幽邃 qiǎo  suì【释词及译文】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篁竹:竹林。   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乐:……为乐。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就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如鸣珮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流声音的清脆悦耳,给读者以音乐的美感。)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伐:砍倒。   下:名字作状语,向下。   尤:格外。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砍倒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运用动作描写,用行动写心情,体现了前面的“乐”字,也可见小石潭的僻静和幽冷。)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以为:……为,把……作为。   近:用作动词,靠近。   以:连词,而。坻:水中高地。    嵁:不平的岩石。译文: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翠蔓:翠绿的藤蔓。    译文: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三个四字短句,简洁生动,动静结合,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竹树环抱、错落缠绕的情景。)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澈:穿透。   布:分布,这里是映照的意思。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表面是写鱼,事迹上突出了水清的特地单,既表现了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译文:鱼儿停在那里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一同欢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人鱼同乐的情景。)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互:交错,错杂。 其:指溪水。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凹凸不平的情状。)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凄凉。   邃:深。   凄、寒: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悲伤,使……寒冷。译文:(我)坐在小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凄神寒骨”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寂寞凄凉的处境。)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因为。   过:太。     境:环境。   清:凄清。   居:停留。   去。离开。   乃:于是。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一个“清”字,情景交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11.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译文:同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字词解释】(一)古今异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大约;今义:允许。)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布(古义:映照;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3.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4.全石以为底以为(古义:以……为;今义:认为。)5.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6.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7.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二)一词多义1.清:①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2.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久居(可以,能够)3.以:①全石以为底(用)②卷石底以出(表修饰,不译。)③以其境过清(因为)4.从:①从小丘西行(由)②隶而从者(跟随)5.差:①参差披拂(长短不一)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环:①如鸣佩环(玉环)②四面竹树环合(环绕)7.乐:①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形容词用作动词。)8.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②同游者(游览)9.而:①乃记之而去(不译,表顺接关系。)②潭西南而望(不译,表修饰关系。)10.为:①全石以为底(做为)②为岩(成为)【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写小石潭全貌(小石潭名字的由来或水清的原因)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写潭上景物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5.描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6.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内容理解】1.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哪句?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我们学过的古诗文写水清,请你写出一处来并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水清澈的特点。3.文中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整体感受是什么?答: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特点:幽静。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4.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写游鱼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游鱼,先写生动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作用:由游鱼衬托潭水澄澈,同时从侧面表达作者愉悦的心情。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为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6.文中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答:四个角度:水声、水的清凉、水中鱼、水之源。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水清的特点。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答:揭示全文主旨,画龙点睛,它虚实相生,有景有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8.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答:①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潮的艺术技能。③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9.《三峡》写水、《与朱元思书》写水,《小石潭记》写水,有何不同?答:《三峡》写水从客观上体系那水的特点;《与朱元思书》泄水清、急,表现景美,表现作者想要寄情山水的想法;《小石潭记》写水,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中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保,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集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颂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2)练习题目:

小石潭记

01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解析:D.俶尔应读作ch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使……鸣响)

(2)为坻  (动词成为变成)(水中高地)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示数目不确定)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的样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凄凉)(使……寒冷)()

(6)隶而从者  (跟从)

3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  (玉制的装饰品)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2)清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冷清)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不可知其源   ()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周)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6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令人神往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的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请写出你设计的景点名称和依据

示例:小径通幽依据:隔篁竹伐竹取道

示例: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佩环

(2)每一个景点都要有一段导游词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富有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

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观赏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景色会闻到沁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会听到如鸣佩环的潺潺的流水声也会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示例:听水轩——大家一听到这个景点的名称肯定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吧正值盛夏想必大家一路走来也很辛苦了下面让我们坐在这竹树环合的轩子里一同来品味这独具神韵的美景吧!让我们的耳朵作一次惬意的休息尽情去聆听这来自小石潭的潺潺水声吧!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曰恕己曰奉壹”回答下列问题

7“/”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水尤清冽(清凉)

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表示能愿)

C隶而从者(随从)

D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9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

1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在表达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11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示例:作者感情由作者遭贬政治失意想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了小石潭看到小石潭水中景物感到高兴但看到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之情

03  拓展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⑥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B11鹤氅戴华阳巾B12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B13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③榛莽:杂树荒草丛生的杂树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市城西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及沙滩上的流水⑥幽阒(qù)辽夐(xiònɡ):幽静辽阔阒:静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B11被:同“披”B12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B13第:只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格外)(2)雉堞圮毁(倒塌)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亦谪居之胜概也   怀民亦未寝

C潭西南而望      烟云竹树而已   

D不可具状      潭中鱼可百许头

(解析:A.代词/结构助词的;B.也;C.表修饰/而已一起表罢了D.可以/大约)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江流山峦之外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罢了

15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远吞山光平挹江濑”;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下联: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

附【乙】文参考译文:

   子城的西北角上城墙已经坍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我就地建造了两间竹楼和月波楼相连。远眺可以遍观山色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及幽静辽阔的景象无法具体描述。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在这里)适合弹琴琴声和缓舒畅;适合吟诗诗韵清雅绝妙;适合下棋棋声清脆悦耳适合比赛投壶箭矢声铿锵动听: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办完公务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毛外套戴着华阳巾手中拿一卷《周易》燃香静坐能排遣世俗杂念。江流山峦之外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罢了。等到酒醒时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贬谪生活中的乐事。

9【虽有嘉肴】《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1.《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 戴圣 编撰。《礼记》与《周礼》《仪礼》并称为“三礼”。

2.“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一)重点词语。

【虽】即使。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食】吃。

【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反】反省。

【自强(qiǎng)】自我勉励。

【长】促进 推测语气。

(xiào)学半】教学

(二)通假字

1、《兑命》曰    兑:通“说”

2、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三)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2、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四)一词多义。

1、学学半 (音xiào,教)

2、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3、其词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4、不知其旨也(它的)

/内容理解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2、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答:文章以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自反”“自强”,最后得出 “教学相长”的结论。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说服力,又引用《兑命》中的名言加以强调说明。全文论证严密,结构浑然一体。

3、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4、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

答:嘉肴——至道;弗食——弗学;旨——善。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并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6、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答: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7、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练习题目:

 《礼记》一则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yáo)   弗()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鱼、肉之类的熟食)

(2)不知其旨(味美)

(3)虽有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4)教然后知困(困惑,疑难)

(5)然后能自反(反省)

(6)然后能自强也(勉力)

(7)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3.更好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A.虽/有嘉肴                B.不知其/旨也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然后/能自反也

(解析:不知/其旨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好到极点的道理,不学习,就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

5.写出出自选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6.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

示例:“国学”是当时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必然会有一些糟粕或过时的东西,但同样有着许多精华,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7.我去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教学相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几幅图中,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投影仪的底图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示例:最适合的是第③幅,该图虽无“教学相长”字样,但其内容却是师生互动,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主题,并且图中的人物面容亲切,气氛融洽,极具亲和力。

8(鄂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活动形式设计合理即可)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所占比例        调查年份

调查内容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意思对即可)

02  课内精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9.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  至 道,弗 学, 不 知 其 善 也。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不知道它的味美。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不足,这样以后才能从自身找原因;知道了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己努力向上。

11.请用四字句概括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关系,并谈谈你对这四字原则的理解。

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老师经过教学能够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

12.本文的重点是论述“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要从“嘉肴”讲起?

文章从大家熟悉的“嘉肴”谈起,运用类比,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13.本文观点鲜明,理由充足,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其结构思路。

作者先采用比喻从反面证明“学”的重要性,再理论阐述教学相长,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最后引用名言证明教学相长的道理。

14.从这篇文章里,你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非常重视实践。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03  拓展阅读

古之教者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11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礼》)

【注释】①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 ②塾:闾中的学校。 ③党:五百户为党。 ④庠(xiáng):设在党中的学校。⑤术(suì):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⑥序:设在遂中的学校。⑦国:京城。⑧学:大学。⑨小成:小有成就。 ⑩记:记言记得事的书。11蛾子:小蚂蚁。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比年入学( 每年 )    

(2)其此之谓乎( 大概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

(2)记曰:“蛾子时术之。”

古书上说:“小蚂蚁经常学习(衔土堆成堆)。”

17.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18.从本文可以看出儒家教育的缺点是什么?

交学问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凡是与政治无关的都算不得学问。

【参考译文】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做“大成”。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古书上说:“小蚂蚁经常学习衔土堆成堆。”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10北冥有鱼庄子

1)知识梳理: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②鲲(kūn):大鱼名。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①怒而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垂:悬挂。③海运:海水运动。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

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②《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③志:记载。怪:怪异的事物。④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①抟②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⑤野马也,

①抟(tuán):盘旋飞翔。②扶摇:旋风。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④息:气息,这里指风。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②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③极④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②苍苍:深蓝色。③极:尽。④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课文分析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__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2)练习题目:

1.作者细细描写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怎样的用意?它们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自由自在,实则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游,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 对鲲鹏之事补充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你怎样理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的内容?

天空是那么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向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人往上看天,与鹏往下看人,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可见鹏与人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4.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 

5.用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这样写,在选材上有何特色? 

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意境广大。

 6.如何评价本文?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中考语文背诵默写过关测试卷(中考常见50篇)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习题)
北极星语文:2019年深圳中考古诗和文言文句子翻译(14分考点)
地理环境
八年级下册重点篇目及理解性默写梳理-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第一弹: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