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宗族聚居的农村庄寨

潮汕各县,村庄密集,每个庄寨都是宗族聚居。有的一个庄寨一姓,是由原来的创始祖宗绵衍后代聚居而成自然村的;有的是一个庄寨两姓或几姓,也是由这两姓或几姓的原来始祖绵延后代聚居一起成为自然村而分片居住的。直至现在,潮汕很多村寨还保留着明确的姓氏标志。如:潮安县的刘陇村(姓吴)、薛陇村(姓薛)、郭陇村(姓郭)、大吴村(姓吴)、华美沈村(姓沈)、博士村(姓林)、文路张村(姓张)、村文路卓村(姓卓)、菁洪村(姓菁和姓洪)、礼阳村(姓李)、礼阳村(姓郑)、洪砂寮(姓洪);澄海县的余厝村(姓余)、王厝村(姓王)、北李村(姓李)、前溪陈(姓陈);潮阳县的沙陇郑、仙村马、华里欧、市上越;普宁县的郑厝寮、汕头市郊的陈厝合、砂尾李……等等,都是以姓嵌入村名。潮汕农村的聚族而居,因人口密集,庄寨人口很多,很多大庄寨人口是近万以至万以上。好些大庄寨老村不够居住而在附近创立新村。各个居民点也就是各个家庭宗族聚居点,形成一个自然村;年代久了,沧海变桑田,海滩河滩、沙洲逐步变成可以种植的田地了,海岸线逐步南移,这样又有很多人移进了新出现的陆地定居,由是出现了更多的居民点、村庄。各宗族聚居的村落各扩展耕地,各发展势力,强者占便宜,弱者吃亏。强者之间利益冲突,角逐势力,殴斗械斗的事也就时有发生。这样也就使各宗族点居民的凝聚意识更为浓厚。在封建社会里,潮人的宗族观念很强,村界姓氏分明,或村界内有的姓氏人数很少,怕被欺凌和诸事不便而改姓,子孙插代者有之。有的宗族聚居的较大庄寨,创立新村也有扩大势力范围的原因。在封建社会里,族绅为庄寨的统治阶层。直至辛亥革命后,农村才有乡公所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当然族绅还有其说话份量和势力。在县城和市镇,虽多杂居,但昔年的姓氏宗族的势力范围痕迹仍存在,至解放后才逐步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在哪里?
董氏郡望堂号大全
上包村:中国传统村落 全国生态村
上陇风采
乡愁里的广东丨龙湖古寨:历久弥新的潮州小城
潮汕地区的改姓现象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