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 ”是如何全方位影响你公司的?

来源:东拉犀扯(ID:dlxc818)



互联网的出现点燃了信息技术革命的火苗,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智能终端设备瘟疫式普及,则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不但在信息获得的成本上大幅降低,而且在信息获得的效率上也极大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瘟疫式的普及,也促进了社会信息资源的对称,甚至让知识的获得成本变为零,让更多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获得同等的知识与信息,也给予了更多创业者有了向世界顶尖公司发起挑战的机会与能力。


在此背景下,也许10年后,或者5年后,或许将不会存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公司,这个变革的过程中,谁先真正开始互联网+,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先机,那么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呢?




虽然我在互联网行业从业已经十几年,但是被吹上天的互联网+有时也令我很困惑。


有人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直销去除中间商、去除渠道,以成本价直接接触最终端消费者的直销模式;


有人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思维”所标榜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以对产品ID设计、功能、性价比等等的极致追求去打造一款爆品,并以快速迭代的方式来做产品的方法论;


也有人说互联网+是将现有产品互联网化,通过增加互联网模块让产品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智能产品,但他们不知道物联网概念比互联网+的提出要早很久很久;


还有人说互联网+就是利用微博、微信、QQ空间、自媒体的新媒体形式进行口碑营销,等等很多很多。


以上这些观点可能都没有错,都是基于某个维度来解释什么是互联网+,但总觉得越是多种多样的解释,反而让大家觉得互联网+这个东西像泡沫,看着很时尚却无法接地气;学起来都会,可是用起来不那么容易能成功。


互联网+并不是指单纯的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让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提高效率。



产品层面:互联网+是从内部思维转向外部思维,让用户成为第二研发中心


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得以实现“时空穿越”,无论你在哪里,只要通过网络就能无差别的将信息传递给你想传递的人。


一个企业在推出新品前都会进行大量的定性与定量调研,从而才能为新品所要具备的功能、所面向的受众群、定价等定下结论,这没错,因为这是基础,也是必要的,但是很多都是我们先设想好的产品,以我们内部思维先入为主去进行调研。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需要从内部研发思维,转变到外部市场需求思维,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参与进产品的研发,甚至是产品的进化中,从消费者端来决定产品研发和进化的方向。


我们所处的现阶段,是商品大爆发,但同时又是商品同质化严重的时代,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环境下,想要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是靠广告么?不!是靠产品的快速迭代。


广告只是扩大器,如果没有产品的进化,再多的广告也只是打水漂。只有产品本身做到不同,才能让消费者在万里丛中看到你的一点红,才能有被选择的机会。


国内某家手机公司就是充分借助互联网+,让用户参与进手机操作系统的研发过程,充分吸纳用户意见,并在每周都有快速的更新迭代,这就比一些国外品牌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有一次的更新速度要快的多,这也是这家国产手机公司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企业内部利用互联网的沟通交流工具,建立与用户的沟通讨论机制,让用户自己把所想要的功能说出来,把他们所想要的样子画出来,不断的快速迭代,以用户需求来指导产品研发,以此助力跳出同质化,建立区隔。




渠道层面:互联网+是去空间,去中间商;是所见即所得,用户更容易获得产品与体验,中间商体系逐渐由销售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化


电商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加之快递小哥们的辛勤努力,基本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当你对某个物品有需求,或者看到某个广告引发了购买欲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很方便的得到,而这也对传统中间商带来了冲击。


这几年北京的中关村电子市场和深圳的华强北电子市场的兴衰变迁就是最真实的缩影。那么中间商就不重要了么?当然不是,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互联网能解决信息的时空穿越,但互联网不是真正的时空之门,无法实现物品和服务的超时空跨越。


用互联网来获得用户,用线下售后和服务来黏住用户,通过用户的口碑传播又反过来带来新用户,随着今后电商和物流的更深入发展,中间商要想不被淘汰,同样也需要自身的不断进化,逐步转变成为企业服务用户的合作伙伴。


改变利润获得方式,通过服务来获得利润,而不是像之前通过赚取产品差价来获得利润,也不用担心被企业压货的风险,而把自己的店面当成企业的微仓,当成在某个社区,某个小镇的物流与服务中心,由以重资产销售为导向的型模式,转变成以轻资产服务为导向的模式。


中间商对当地情况熟悉,售后与服务的反应要比远在天涯海角的企业快的多,即使企业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穿越时空,这种模式的转变,也会从一定层面上解决目前很多传统企业在开展电商业务中遇到的线上线下产品没有渠道,从而导致为了完成KPI线上渠道向线下倒货的情况,更解决了线上产品破坏线下产品价值体系问题。





价格层面:互联网+是给用户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让用户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通过互联网消除了传统渠道中的各级中间商,从而降低了渠道成本,最终获益的就是消费者。


当商品价格本身降低时,就使得消费者手中的钱“更值钱”,能购买和拥有更多的商品,从而间接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让消费者能消费更多的商品。


但请注意,这里所说的降低商品价格和不计成本的低价策略是不一样的,更不是零利润。


企业的本质是要盈利,降低商品价格的原因是在互联网的促进下消除了中间商所赚取的差价环节,是将原本不应该消费者承担的商品价格砍掉,同时保持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正常利润,因此这种降低商品价格不是所谓的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运营与销售。


零利润运营以及负利润销售能在一段时间内快速扩张并提高市场份额,但从长久来看是阻碍经济的发展。从企业内部来看,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利润,那么首先面临的就是无法提升企业员工的薪金待遇,从而企业员工就无法更多的消费,无法更多的消费就必然阻碍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时没有利润,也无法增加对产品科技研发的投入,最终导致产品停滞不前,影响科技发展,阻碍创新。


从外部来看,零利润甚至负利润运营又直接导致对供应商压价,同样前期供应商出于长远合作,以及走量的目的会内心很痛苦的予以合作,但长久来看供应商也会面临内外部的问题,最终将会导致要么供应商亏损破产,要么导致供应商以各种理由不给企业供货,众多手机配件企业的倒闭充分说明了这点。 




促销层面:互联网+将会通过大数据指导促销策略


通过对进销存等销售各环节的实时动态呈现,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完善促销体系。


首先,可以更精准的对目标客户进行促销。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直观且快速的了解到已经推入市场进入销售渠道的产品是被哪些人进行了购买、这些人具有什么特性、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等信息,更能及时掌握不同产品对应的不同的受众人群。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掌握可以更精准地对用户进行促销,也很大地改善了因传统信息汇总延后所导致的促销不及时或者促销过早过晚的现象,进而降低促销成本,提高促销的实际效率。




企业自身:互联网+就是企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及时且快速调整内部生产关系,缩短决策链,对企业决策快速且无保留的执行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能使得一批抓得住机会的企业脱颖而出,同时也会有一大批无法跟上节奏的企业走下舞台成为历史,摩托罗拉和西门子一夜之间倒下不就是这样么?


一家企业能否在互联网时代拥有快速的执行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未来生存下来。


同质化产品供应过剩是目前市场的现实情况,3C类产品如此,快消行业如此,奶制品行业如此,甚至连电视综艺节目也如此,如果一家企业不具备快速的执行能力,就无法快速进行产品迭代,就无法快速掌握一手用户信息,就无法快速完善现有商业模式,因此企业需要调整内部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传统企业,要缩短决策链,企业一把手要对市场的反应做出快速的决策,更要快速和毫无折扣的执行下去,以公司制度打破阻碍决策执行的各部门利益区隔,以公司制度将各部门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信息更快的共享,不要让公司内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成为阻碍企业快速向前的阻力。






互联网+就是要建立充分的利益分享共赢机制


互联网特性之一就是分享,就是共赢。要让80后、90后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就要先把他们当成是企业的主人,就要让员工看到未来和希望,既要给员工摸得到更能吃到嘴里的饼,也要给员工能看得到的未来更大的饼。


能吃到嘴里的饼就是员工所获得的实际回报,看不见的饼就是对优秀员工的期权和股份奖励,让企业的未来与员工自身息息相关,让优秀的员工变成企业的股东和老板,这样也为所有员工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看到优秀付出者得到的回报,这比一些企业一天到晚讲兄弟情义好得多,最终只有老板自己获利才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心。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也是唯一无法取代的资源,任何技术都可以被复制,唯有人无法被复制。


与其眼睁睁的看着竞争对手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挖走,而自己又要花更大的成本去再找新人,再去花时间成本去信任新人,为什么不建立符合互联网+时代利益分享和共赢的机制,把员工变成企业的股东和老板呢?一家企业能留住优秀的人才,就是对这家企业最大的开源节流。




对互联网+的解释有很多,互联网+也很真实,但互联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不愿意改变,尤其是企业家不愿意做出改变,害怕改变带来的企业内部的短暂伤痛。变革,就像化蝶,越痛,就越能拥有穿越暴风雨去拥抱彩虹的力量。



作者简介:赵东,电斑马CEO,曾任职小米,人人网,搜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好商品不等于好产品?
艾永亮:为什么?7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一定要搞清楚这三点!
互联网精神初探
为什么有些创业者没有经验没有人脉,却能获得大量用户?
大厂员工,转身涌向传统行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