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界大师的人生感悟,看完后大彻大悟,经典



管理思想界的(荷)弗洛伊德,曼弗雷德在《性、金钱、幸福与死亡》中指出,管理不是工具和技巧,而是研究人性。



- 01 -


如果男人能够修正自己对女人的态度,就会从命令—控制—割据式(command-control-compartmentalization)的领导风格,转向网络—辅导式(network-coaching)的领导风格,这样更有利于其开展工作。


一般说来,女人的权力动机不如男人强,女人也没男人那么自恋,女人更加擅长处理工作和非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如果一个组织内的大多数人都能保持工作和非工作之间的平衡,那么这个组织会更人性化、更具创造力。



- 02 -


我们所处的世界崇尚个人主义、鼓励竞争,没有钱将寸步难行。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钱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要,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钱以满足更高级的发展需要。但是,如果我们想忠实于自己并保持心理健康,那么我们需要用符合我们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feelings ofwell-being)及价值信念系统的方式挣钱和花钱。


如果不是的话,就会适得其反,金钱会让我们付出过多的代价。



- 03 -


太轻易得到太多钱,也会对动机造成负面影响。从不缺钱的话,年轻人就意识不到金钱的价值,也无法理解钱是多么难挣。


如果他们永远理解不了赚钱的含义,那么他们也许永远感受不到辛苦工作的价值。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经济方面:钱太多的年轻人,会失去奋斗、试验、追求,以及尝试新东西的动力。



- 04 -


钱应该是挣来的。真正工作过的人,才会明白金钱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向孩子灌输工作的价值,并让孩子体验挣钱的感觉是如此的重要的原因。


没有这种教导,孩子也许会发展出不切实际的权利观念,以为一切都可以用钱买卖。他们需要意识到,最重要的道德和文化价值是没有价格标签的。



- 05 -


超级富有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厌世、抑郁及其他心理症状。


大多数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表明,一旦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金钱实际上并不能带来幸福。正如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所说的那样:“不饿的时候,富人和穷人没有什么不同。”你一天能够吃下的牛排是有限的。你也许能用钱买到一只好狗,但只能用爱让它向你摇尾巴。


我们真正的财富藏在那些在乎我们的人以及我们在乎的人身上。



- 06 -


生命之旅,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终点。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为时过晚。我们不明白,或者忘了,陪伴家人或者朋友度过他们生命中的关键时刻是多么重要,当我们年老时,我们回忆里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关键时刻。那些时刻绝不可能再来,不管我们是多么的富有。



- 07 -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旅途比目的地重要,但是没有付诸实践——那么我们需要专注于旅行而不是钱包。


我们需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如果我们专注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我们只能获得非常短暂的满足。获得和花钱只是短期抗抑郁剂,需要不断服用。



- 08 -


财富的最大用途不是生更多的钱,而是用钱做更多的事。当然,我们也许会怀疑他们当中有些人——考虑到他们财富的血腥来历——是否在沽名钓誉、自我标榜。


把金钱投入更有价值的社会事业,当然能比购买昂贵汽车、豪华游轮、私人飞机或者豪华别墅带来更多的赞美。但是,即使背后的原因是为了获得承认,这也是个不错的动机。



- 09 -


一个人觉得没有价值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另外一个人看来,也许却是巨大的财富。我们需要明白,所有由金钱引发的问题、担忧以及窘迫,很大程度上都是我们自找的。尽管我绝非忽视有人真的为钱发愁这一事实,但是对很多人而言,为钱发愁只是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我们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以及自己所做的,我们就会真正地富有。远比金钱重要的是分享我们的人力财富——我们的时间、精力、激情以及亲密,那些无形的东西是唯一真正让我们在这个不安全的世界里感到安全的东西。


它们是我们生命之旅的必需品,我们所有人都真的需要享受生命之旅的每时每刻。



- 10 -


讽刺的是,偶尔出现、不是常态,正好是幸福的一个优点。一直处于幸福状态,往好了说是单调,往坏了说是噩梦。实际上,声称自己一直很幸福的人可能会被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或精神分析学家诊断为轻度躁狂,或者遭到他们的驳斥。


换句话说,他们幸福过度了。有起有伏才能让我们的体验显得真实可信,有黑暗才能衬托光明。正如但丁在《地狱篇》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比痛苦时怀念幸福更悲伤了。”


- 11 -


就像凝思消极事件会导致抑郁一样,凝思积极事件有助于振作。你如何看待一件事情,比事情的真相更重要。按照积极心理学家的说法,要想真正地幸福,我们要将目光放在有意义的、高品质的生活上。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签名优势(signaturestrengths)——我们真正擅长的事情——这个签名优势可以是任何东西,比如坚韧,比如领导力,比如喜欢学习。



- 12 -


如果我们这个物种要生存下去,就要避免消极情绪引起的退缩和冷漠。自我闭塞并不是有效的方式,不利于我们照顾自己、供养家庭、为社会服务。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维护社会体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当人们能够走出自己的世界、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人类世界运行得最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弯。


考虑到生活中要应对各种困难,一伙、一群、一个氏族、一个部落、一个国家,远远比一个单独的个体有效。



- 13 -


幸福和社会地位、教育水平有着轻微的正相关,也许是因为社会地位、教育水平越高,收入往往越高。工作状态、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有着更强的正相关。在工作年龄没有工作的人,比那些有工作的人更痛苦。


失业能造成很多心理障碍,从冷漠、易怒到各种身体压力症状(somatic stress symptom)。然而,在正常年龄退休的人比那些达到退休年龄仍然工作的人更幸福。



- 14 -


长大之后的人生观是幸福与否的关键,因为有着不同人生观的人,对同样的事件、同样的环境会做出十分不同的解释。面对同一挑战,有人把它当作机遇,有人把它视为威胁。



- 15 -


如果我们想要幸福,就需要积极主动。我们需要效仿内控的人,相信自己能起作用。如果由别人写脚本——外控的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我们就不是真正地活着,只是在扮演一个角色。


坐下等待奇迹的话,我们什么都做不成;说出自己的目标并付诸行动,我们的生活才能获得意义和满足。我们需要听从自己的判决。我们需要告诉自己:我们不是环境的奴隶,我们是自己的主人。



- 16 -


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乐观主义者从定义上来说比悲观主义者更幸福。而且——这也是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一点——乐观能带来好结果:想法积极的人,更可能碰上好事。


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压力事件,身体更健康,事业更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乐观是能传染的。一个人的积极想法能激起另外一个人的积极想法。



- 17 -


任何一种生活观都要把握好度。太过乐观——有些人确实如此——会导致自欺欺人、自我挫败的举动;而太过悲观则会导致意志瘫痪。


如果我们想拿捏恰当,就要区分哪些事情是我们能够控制的,而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这也是健康的乐观主义所强调的一点。



- 18 -


为了让幸福眷顾我们,我们需要对自己持有积极的看法,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确实,幸福最好的指示计之一就是我们看自己有多顺眼。喜欢自己的人觉得容易对别人敞开心扉。自我暴露、双向交流,通常有助于与人建立关系。坦诚沟通的人拥有更广的社会网络、更多的社会支持,他们更常参与社会活动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满足。



- 19 -


低自尊的人更可能表现出社会退缩行为、自我中心行为、自我闭塞行为。高自尊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而低自尊的人往往迁怒于别人,或者表现出其他防卫行为。低自尊和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



- 20 -


幸福需要与人分享。它就像拥抱:对我们许多人而言,享受拥抱的最佳方式就是与人拥抱,也就是拥抱彼此,而不是拥抱自己。


实际上,与人分享幸福,幸福就会加倍;私藏幸福,幸福就什么也不是。幸福的秘诀就是能从别人的快乐中找到快乐,就是想让别人幸福。


为了体验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忘掉自己,因为自我中心和幸福是水火不容的。我们需要慷慨而不是自私,我们需要关心他人。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把阳光带到别人的生活之中时,我们也能收获灿烂。即使最不起眼的事情也能制造幸福——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这些细小的举动,能让给予者和接受者都觉得欣喜。


 

  本文摘自东方出版社《性、金钱、幸福与死亡》(精装版)2017年3月出版,【荷】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著,来源:管理的常识(guanlidechangsh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观察】我们在怎么做思想教育工作?\徐景安
如果可以选择,你要金钱还是时间?
为什么许多人感到不幸福?
“我28岁手握6套房,裸辞旅行1年”:取悦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有钱花”就幸福吗?
钱能买来幸福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