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 | 商评经典重温

商评编者按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一定听说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1989年出版之后,该书曾雄踞《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畅销书排行榜长达5年之久,并被翻译成38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逾2,000万册,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商业书籍之一。

该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借此改变了世上许多人的生活,被誉为个人效能管理的大师

《商业评论》曾在2010年8月对他进行了专访,柯维畅谈了影响力的来源、提高个人效能的关键,他提请人们聆听来自内心的声音,并指出,领导者更要帮助他人听取内心的声音,才能提高整个组织的效能,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影响力从何而来

《商业评论》:你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一系列书籍和培训影响了世界上很多人,根据你的经验,怎样才能有效地影响他人?

柯维:影响他人没有什么快速通道,首先需要提升自我,从我提到的四个方面入手:身体机能、社会情感、头脑智慧,以及灵魂层面,即具有完整性,并做出重要的贡献。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意味着你先要根据原则树立自己的品性,获得内在的安全感,这样你才能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并进而影响别人。当然,理解他人在沟通过程中也非常重要,我们要理解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商业评论》:人们常说有的人很难被影响和改变,对这种说法你怎么看,我们怎么才能改变顽固的人?

柯维:我们总感到有些人很顽固、很抗拒甚至有些傲慢。影响他人的关键是首先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要改变和影响他们,首先要让他们真的感觉得到了理解。如果他们感受不到这一点,就不会敞开心扉,接受你的影响。

而你如果努力去理解他们,试着了解他们的思维体系、参照体系,而不是你自己的思维体系、参照体系,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同理和共情,感到自己得到了真正的理解,他们的心灵就会变得柔软,思想就会开放,并接受你的影响。

《商业评论》: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感觉得到理解呢?

柯维:你必须重复他们的观点,直到他们认为你确实理解了他们所说的话为止。除了观点,你还必须理解并重申他们观点背后的情感,直到他们可以对他们自己说,我感到自己从未这样被理解过。

要知道,大多数人都不能感受到充分的理解,他们总是感到被他人评判,拿来比较,甚至遭到他人的拒绝。

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他人,他人也感到了理解,你们会很有创造力,进而在互动中创造出第三种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可能优于最初任何一方提出的方案。

最重要的习惯

《商业评论》: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确实重要,但人们总是难以避免消极的情绪,怎样才能真正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

柯维:有一点很重要,人的本质是能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向。你要认识到,面对外在的条件,你有选择自己回应方式的自由。确切地说,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段空间。在这段空间里你有选择回应的自由。你的老板可能很难相处,你的工作环境也可能并不愉快,但你如果让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受到外物的控制,你就会让自己变得无能为力。

你必须从小事做起,练习使用这种自由的能力,在小问题小事情上充分运用人的四个才能: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和独立的意志。这样一天天下来,刺激与回应之间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面对刺激,你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回应的自由,你也会因此越发的自信,而自信会帮助你克服傲慢、顽固以及对他人的抵制。

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人们可以为自己确立愿景。接下来,他们才能分辨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做到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建立了,人们就可以获得个人层面的成功,得到内在的安全感,并进而追求在公众层面的成功。

公众层面的成功则依赖于七个习惯中的后面四个,建立双赢的思维、先理解他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同合作(找到第三种解决方案),以及不断更新自我。其中,双赢思维是公众成功的起点。

《商业评论》:对人们来说,双赢思维总是说易行难,很多人在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似乎总是免不了计算其中的得失。

柯维:的确如此,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获得个人的成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富足感。持有匮乏心态的人认为世界如同一块大饼,假如别人多抢走一块,自己就会吃亏,他们把人生视为一场零和游戏,因此很难真正为别人的成功感到高兴。

但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法,通过第三种解决方案把这块饼越做越大。因此,要走向公众层面的成功,前提是获得个人层面的成功,获得内在的安全和富足感。

《商业评论》:七个习惯里最困难的是哪一个?是双赢思维吗?

柯维:不,仍然是第一个习惯,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因为它让你跳出了受害者的心态——你不再是自己基因或环境的结果,你是自己价值体系和愿景的结果,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样的思维会给你内在的安全感,让你能冒险采用双赢的思维,用别人的参照体系思考问题,开放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更新自我。

找到内心的声音

《商业评论》:七个习惯研究了人们如何提高效能,不过你并没有停息,而是紧接着又推出了第八个习惯。

柯维:效能意味着满足你的愿望,实现你的目标。七个习惯主要是讨论个人和人际关系,更多关注个人的效能。但我希望比七个习惯做得更多,希望了解人们如何才能把原则体制化,如何才能把原则融入正式的结构和体系中去。

我希望有一个更完整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关注个人和人际层面,还关注组织和领导层面。第八个习惯就是讨论组织和领导力,探讨如何提高组织和领导层面的效能——找到你自己的心声,并激励他人找到他们的心声。这就是第八个习惯。

《商业评论》:“心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到底指什么?

柯维: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渴望,渴望过卓越而有所贡献的生活——真正重要、有所作为的生活。找到心声就是为我们找到了方向。

心声包括四个方面:你的天赋才能,你的激情所在,你感受到的需求,以及你的良知——来自灵魂的轻微声音,让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并敦促你付诸行动。

当这四个方面重合之时,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如果你从事的工作契合了你的天赋才能、点燃了你的热情,并符合你的良知,满足你意识到的社会需求时,你就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找到自己的心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理解自己的真正天性和才能。正如前面所说,人的天性中有四个重要部分,身体、头脑、情感和灵魂。与此对应,我们有四种能力:分别是体商、智商、情商和灵商。同样,我们也有四种需求:生存、学习、关爱和做出贡献。

当这四个方面重合起来时,就是心声所在,那些对他人有巨大影响,做出过卓越贡献、促使变革发生的人,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内心的斗争,极大地开发了这四个方面的才能,并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需要指出的是,在四种才能中,灵商是人类所独有的。灵商提供了动力,推动我们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超越利己主义的更高的目标。我们依靠灵商来探寻生命的意义、树立愿景和价值观。灵商是基础性的。拥有了灵商,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智商、情商和体商。

领导力的定义

《商业评论》:领导力总是涉及激励他人,激发他人找到心声是否和领导力息息相关?

柯维:的确如此。我给领导力的定义就是激励他人找到心声,激发他人的潜能。一旦你找到自己的心声,那么就要扩展你的影响,增加你的贡献,就应当激励他人去寻找他们的心声。

“激励”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把生命吹入他人的身体。当你认可、尊重他人,创造条件让他们把自己的心声充分表达出来,他们潜在的天赋、热情和创造性才能释放。

我年轻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领导者,他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我当时在英国一个组织做志愿者。四个半月后,那个组织的主席来找我,让我去各地培训当地的领导人。我很吃惊,我何德何能,能去培训比我年龄大两三倍的领导人呢?但他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我对你很有信心,你能行!”他对我那么信任,甚至洞察到了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质。

我接受了任务,并拼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生中最愿意做的事——释放人的潜能。正是他的激励,让我找到了心声。

今天,我可以说,领导艺术就是发现人们的潜能和价值,并让他们自己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商业评论》:找到并表达心声是人类一直就有的渴望,为什么现在对组织这么重要?

柯维:许多现代管理实践都源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首要资产是机器和资本,人是可以替代的。这种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让人相信对下属也必须像对物一样实施控制和管理。

人们还把这种追求控制的思想套路带回家庭。事实上,我们在对待配偶、孩子的时候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但时代变了,有人曾预言,知识时代将最终导致90%的工业时代劳动力消失。对此,我深信不疑。

如今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知识时代,然而很多经理人用追求控制的模式来管理知识工人。他们对待人就像对待机器。这会侮辱他们,使他们离心离德,并造成互不信任的文化,更不可能释放他们的潜能。

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问过听众:“你们有多少人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心声?”只有20%左右举起了手。我接下来问这20%的人:“你们在工作中需要得到多少来自上司的监督管理?”没有人举手。这说明找到了心声的人不需要官僚体系,不需要层级结构,也不需要监督,因为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也擅长自己所做的事。

他们也许需要培训和发展,但不需要命令、控制和监督。监督是工业时代的概念,它并不适合新的信息和知识时代。

知识时代只有足够多的雇员和团队找到自己的心声,释放出自己的潜能,组织才能取得更高一级的成就,在创新、提高生产率、开拓市场和领导社会潮流上取得突破。

《商业评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激发和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心声?

柯维:如果你真诚地关心他们,你会倾听他们,观察他们。这不仅仅是听他们所讲的话,还要观察他们,观察什么让他们兴奋,什么让他们充满激情,观察他们的潜力所在。

你可以真诚地告诉他们:“我相信你在这个领域有潜力,我愿意给你个机会发展潜力,你有兴趣试试吗?”这么做有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成长环境不佳,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榜样的人尤其有效。

我们身边不少人往往不清楚生活的面貌,也不能充分认识他们自己,直到有人成为他们的导师——能够告诉他,肯定他,并辅导他。事实上,这类辅导在工作、教育和人际环境中日益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心声,而不会失去重点,淹没在别人的声音里。


采访者:代葆屏,《商业评论》前高级编辑。

本内容有删节

原文倾听内心的声音

刊登在《商业评论》2010年8月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经理】怎样选择有效能和卓越的生活方式?
柯维:自立立人,知行合一
致敬大师:年轻人该读读柯维
【2012旧闻】著名作家、演讲家及顾问史蒂芬柯维博士离世
《当代经理人》
效能7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