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1-1942苏德坦克工业(旧论坛)
    在苏德双方的军事工业中,坦克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坦克数量上面的巨大差距,也是最令XTL暴怒的事情。为此他曾经暴跳如雷地大叫:“我,一个最伟大工业国家的元首;我,在一个最伟大天才(斯佩尔)的帮助下;我,一个发动了使全球为之震撼的战争的人,流血流汗地干活,而每个月才生产600辆坦克,而你们却告诉我斯大林生产1000辆”。

究竟1941—1942苏德坦克工业发展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以下可能说明些问题。



苏联方面

恐怕要领元首更加光火,事实上苏德两国在坦克生产上的差距其实比他想象得还要巨大。在1941—1942年,苏联一共生产了312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19504辆为20吨以上的T—34,KV系列等中,重型坦克。在1942年,苏联每个月能生产2000多辆坦克。

为了确保数量,苏联人对坦克生产的工艺进行了最大幅度饿简化,尤其是需要焊接的零件数量。其中T—34型坦克的F—34型火炮零件从861个减少到614个,并开始采用大型铸造炮塔(由于存在砂眼,这种炮塔可谓“恶名昭著”),单车成本由26万9500卢布下降为19万3000,工时由8000下降为3700

在坦克性能方面,由于对T—34,KV系列性能的信心,苏联人在1942年没有急于设计新的主战坦克,只是在8月内为解决KV—1/1942型机动性下降的问题,而在第100基落夫工厂生产KV—1S重型坦克。这种坦克以牺牲部分装甲为手段,换取了机动性的提高,但起整体战斗力没有什么提升。

另外在1942年10月,苏联国防委员会还要求大量生产自行火炮,其原因是受到了德国强击炮火的影响。苏联在当年生产了少量的SU—76和SU—122型自行火炮。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西方还提供给苏联6179辆坦克,其中20吨以上的约有2000辆。西方坦克约占苏联获得坦克数的16%。20吨以上坦克占9%

西方坦克主要是20吨以下的M3轻型坦和圣瓦伦蒂坦克。就像西方历史学者所强调的,这些坦克比苏联当时的轻型坦克性能优越。尤其是美国的M3型轻型坦克,拥有和苏联45毫米炮威力相当的37毫米坦克炮。除了其过于易燃的汽油发动机以外,苏联人对这种坦克非常满意,使用的也较频繁,导致战时提供的全部1676辆M3型坦克损毁了443辆,是西方援助坦克中战损率最高的。

但是在1942年,20吨以上的中重型坦克已经占据苏联坦克产量的60%以上,而在德国坦克产量中占到87%。苏德战场已经完全成为了中重型坦克所主宰。因此性能再好的西方轻型坦克也只能在苏德战场上充当配角。而在中重型坦克方面,西方物资的作用则相形见绌,所占比重只有9%,而且1941到1942年西方提供的绝大多数的中重型坦克,性能上也要落后于同时期的苏联和德国坦克。

其中,英国的马蒂尔德中型坦克(按照英国的标准是所谓的“重型步兵坦克”)虽然具有和T—34相当的防护水平,可机动性竟比苏联的重型坦克还要差!(大汗- +)其贫弱的火力只能达到苏联轻型坦克的标准,对东线战场的德军主力坦克无法构成严重的威胁。。。。。。。

由于西方中重型坦克性能不够适用,因此在1941—9142年提供的6000多辆坦克中,除了最多数百辆的战损外,到了1943年,实际在红军野战军中服役的只有1023辆,占苏联全军坦克总数的5%。其余的主要被用于训练。而在部队中的坦克,很多也被使用在诸如伊朗之类的非战斗区域。




德国方面

和苏联的坦克产量相比,德国的装甲车辆生产显得过于贫弱。在1941年,德国生产了各种类型的装甲车辆5870辆,另外对320辆德国装甲车辆和缴获的182辆装甲车辆进行了改装。当年生产的坦克强击火炮有3813辆,制.造和由缴获装备改装的自行火炮有199辆。

1942年,德国的装甲车生产有所提高,达10750辆。此外还改装了313辆德国装甲车辆。467辆缴获装甲车辆。当年生产坦克强击火炮5230辆,同时生产了870辆强击步炮,榴炮,各种自行火炮,另外由缴获装备改装了376辆自行火炮。

总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得出在1941—1942年,德国一共只生产了各种坦克,自行火炮1万辆多一点,只有苏联的1/3,在数量上相差悬殊。在1942年,德国坦克工业平均每个月只生产370辆坦克,而不是XTL说的600辆。

但是在1942年生产的德国坦克中,有87%是中重型坦克,所占比重高于苏联。而切德国的中重型坦克性能在1942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其Ⅲ型坦克普遍安装了了60倍径的50毫米坦克炮,当年还生产了450辆安装了24倍口径75炮的Ⅲ型坦克N型。不过Ⅲ型坦克的地位很快就被安装了长身管75毫米炮的新坦克所取代。这一年生产了1569辆安装了43—48倍口径75毫米火炮的新Ⅳ型坦克和强击火炮(另外有25辆旧Ⅳ型坦克被改装了长75炮),89辆波尔舍的亨舍尔生产的“虎”式重型坦克。前者在性能上已经超过苏联的T—34坦克,而“虎”式凭借56倍口径的88毫米重炮,坚固的装甲防护,650马力(43年5月改为700马力)的强劲发动机,更是在当时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坦克面前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并开创了德国重装甲“神话时代”。不过可惜的是这种坦克在1942年数量还太少,在东线作战的投仅入了连级规模的第502重型坦克营。

由于价格高达25—30万帝国马克(10到12万美圆),耗费工时30万个,使得这种坦克的产量无法得到提高。而其他型号的德国中型坦克价格也在10万帝国马克左右(4万美圆)这些威力巨大的新型坦克使德国在坦克产量处于劣势的同时,在坦克质量上却开始超前苏联。很大程度上是XTL的功劳。正是他在1941年2月18日的坦克设计专题会议上提出给Ⅲ,Ⅳ型坦克装备50毫米和75毫米的长身管火炮,其后又在5月26日提出安装88毫米口径的火炮。正是这些最初被德国坦克设计师认为天方夜谭的设计思路,保证了德国坦克在技术方面的优势。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1941—1942苏德两国的坦克工业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是追求“量”;另一个则是追求“质”。这点就联系到了论坛讨论区的第8期内容:战争时期数量与质量的辨证关系。很多人认为追求军队的质量是提高战斗力的必要手段。不可否认,现在战争中可以说海湾战争就能体现质量以少胜强的道理。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背景,那时候美伊两过的科技差距已经不能和当时苏德两国同日而语,苏德交战时期双方的武器差距没到天地之分。虽然德国人知道战争是趋势是走向质量化,但是却不明白战争是残酷而又现实的道理。德国的宝贵财富是经不起苏联这个战争泥潭的消耗。

苏联的胜利不禁让我想起了西方军圣克劳塞维茨曾认为战争胜负的的关键取决于军队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即所谓的“数量原则”。这似乎应证了苏德战争。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各种战役的战术失误问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等)。可能会忽略苏德两国在战时的后勤问题(其中包括坦克生产),其实平静的后方却是无硝烟的战场。运送武器彈藥的多寡,质量好坏都关系的前线战斗的命运。这点方面来看,苏联人的确比德国人要出色!


造成苏德两国对坦克生产的理解偏差,原因如下:


苏联方面:
1面队苏德战争前期的严重失利,苏联必须大量补充坦克应付入侵德国。

2苏联对自己T34,KV坦克的信赖.

3对战争实际情况的分析(苏德战场是消耗战,坦克损毁快得惊人,在技术落后情况下发展数量优势)

4社会Z義国家专制的优越性(能够有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产,保证了生产力)

德国方面:
1从王朝战争中累积的军事思想,精兵道路,这在德国军界人物的观点中根深蒂固。

2历史文化养成的习惯,认真的精神对完美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由于武器的构造过于复杂而出问题。

3苏德战争前期的战况。闪击欧洲的英雄3号坦克却在T34和KV面前无能为力,必须开发新坦克。

4对苏德战争的乐观态度使得德国战争机器没有全面运转起来。可能由于前期的胜利使德国人判断失误。


1942—1943年可以说是苏德战争的关键,而坦克则是陆战最耀眼的明星。我们从两国坦克工业的概况看得出。虽然德国人的精神值得称道,但苏联人对现实战争的理解更为准确!这也不难明白苏联取胜的原因。曾经有人建议XTL仿制T34进行量产,他最后没采纳。这依旧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德坦克大战(1941
1941-1945:苏德坦克大战史话
悲情检阅——苏德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
二战英国对苏军购:虽买来的苏联坦克又旧又破,但英国却如获至宝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时双方武器装备对比,及战争期间各种类装备情况
二战中那些著名火炮:日本鬼子的步兵炮排末位,第一无疑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