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痰飲留伏論 医部全录卷233-247(30
痰飲留伏論
 
痰飲之證,留伏二義,最為難明。前論留飲者留而不去,伏飲者即留飲之伏於內者也。留飲有去時,伏飲終不去,留伏之義,已見一斑。而《金匱》奧義,夫豈渺言能盡?謹再陳之。《金匱》論留飲者三,伏飲者一。曰: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如掌大。曰: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曰: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言胸中留飲,阻抑上焦心肺之陽,而為陰曀,則其深入於背者,有冷無熱,并阻督脈上升之陽,而背寒如掌大,無非陽火內鬱之象也。脅下為手足厥陰上下之脈,而足少陽之脈,則由缺盆過季肋,故脅下引缺盆而痛,為留飲偏阻木火不伸之象。飲留胷中,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為肺不行氣,脾不散精之象也。合三條而觀之,心肺肝脾痰飲,皆可留而累之矣,其義不更著耶。至伏飲則曰:膈上病痰,滿喘欬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痛,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言胷中乃陽氣所治,留飲阻抑其陽,則不能發動,然重陰終難蔽晛,有時陽伸,陰無可容,忽而吐發,其留飲可以出矣。若更伏留不出,乃是三陽之氣伸而復屈。太陽不伸,作寒熱,腰背痛,目泣;少陽不伸,風火之化,鬱而并於陽明土中,陽明主肌肉,遂振振身瞤而劇也。留飲之伏而不去,其為累更大若此。然留飲伏飲,仲景不言治法。昌自其遏抑四臟三腑之陽而求之,則所云宜用溫藥和之者,豈不切於此證而急以之通其陽乎?所云苓桂朮甘湯者,雖治支滿目眩,豈不切於此證而可倣其意乎?故必深知比例,始可與言往法也。後人不明《金匱》之理,妄生五飲六證之說,即以海藏之明,於五飲湯方下云:一留飲在心下,二支飲在脅下,三痰飲在胃中,四溢飲在膈上,五懸飲在腸間,而統一方以治之,何其淺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气肿能治好吗?
燥邪连锁反应(人不虚,邪不犯)
“痰多,咳嗽”?流传的近2000年的“良方”,1招轻松化解!
肺阴亏虚型咳嗽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