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吃海记:龙头豆腐身的丝丁鱼


庄南燕绘

大自然物竞天择,弱而能存活者,必有独特生存智慧,丝丁鱼就是如此。




厦门老阿嬷如果听说丝丁鱼大号叫龙头鱼,一定笑弯了腰。缓过气来,说两句闽南歇后语:胸坎前贴薄饼皮——假勇,胡螓戴龙眼干壳——空憨。

前一句的意思是,在光裸的前胸贴一张白生生的春卷皮,便以为自己是剽悍的清军兵勇。

后一句说,自己头罩一顶大帽子以为能够唬人,其实……

确实,丝丁除了大口里几排细利牙齿,只有一条松松垮垮的脊骨,几丝细软如须的小刺,打架都不行,还龙个什么头!

闽南渔民的古早传说里,丝丁鱼还真是龙种。后来家世衰败,龙胤渐失,变成狗母鮻仔一般。有一回又冒犯龙王,再罚它脱去甲胄,现出一身白皙皙净肉,只在腰下留了几抹细微鳞片,权予遮羞。

让它那么赤裸,明摆着就是叫人去鱼肉的嘛。

浙北宁波、绍兴、杭州、嘉兴以及上海等地,看它鱼首貌似龙头,还怜惜它,称为龙头鲓。其他地方人们起的名字,就多有轻慢的意思了:豆腐鱼、鼻涕鱼、狗吐鱼等等。温州台州一带叫它水潺,说它像水一样柔软。这是从古名“+”衍化来的。明朝冯时可《雨航杂录》说:“海上人目人弱者,曰+”,它确乎太水太孱了。

丝丁进入福建后,读成“定”的音。《海错图》的作者聂璜依中国古老的化生观,解释说,“亦名水淀,盖水沫所结而成形者也。”霞浦三沙、福鼎沙埕祖籍闽南的渔民,就叫它叫水定,从宁德到福清叫烂+,到了闽南地界就叫丝丁,从潮汕到陆丰,依旧叫丝丁、定鱼。偏偏潮汕有好事者将闽南音的“定鱼”硬译成普通话,变成“硬鱼”,让丝丁鱼又多了一个欺人罪名,明明是那么绵软羸弱的东西!

例外的是晋江、台湾,据说有人也把它叫成“那哥”——和潮汕人对狗母鮻仔的叫法混同了,想来是知道它的前生的样相。

到了岭南,人们才又以其肉感定名,叫它绵鱼、鼻涕鱼


大自然物竞天择,弱而能存活者,必有独特生存智慧,丝丁鱼就是如此。

丝丁鱼别无防身或猎食利器,唯有大口里,上下颌的数行细牙,十分锋利。特别是牙齿,成列内倒,猎物进去容易之后,就难于脱逃。

它甚至在舌头上也布满牙齿,十分锐利。与舌头相对的腭部上,也有两行牙齿。台湾人看它满嘴镰刀状细长的尖牙利齿,称之为镰齿鱼。我们过去常说“帝国主义侵略者武装到牙齿”,丝丁鱼牙齿武装之发达,不逊于长有六排牙齿以备替换的海洋帝国主义者鲨鱼。但是除了牙齿可以对付入口之食,它真的没有任何自卫能力,更不用说攻击力。

还有呢,丝丁是出水烂,一死,体内的酶就开始自溶,所有生物皆然。只是它稀松得实在过分,又没有甲胄能对微生物入侵做一点抵抗。内外夹攻,腐败就很快了。过去无法保鲜,只能腌以重盐,大量水分被吸出后,肥饴的丝丁鱼变成了烂布条。

硬鼻涕也罢,烂布条也罢,总之它不受待见。

不过皇天也怜老实人,风水轮流转,孱弱丝丁鱼这些年竟然也迎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带鱼、大小黄花鱼、墨鱼这四大天王在东海次第式微之后,巴浪、鲳鱼、马鲛鱼坐了前几把交椅,丝丁这等低贱鱼类,也有了蓬勃繁衍的空间。

以主要渔场舟山洞头县来说,丝丁原先只有些许产量,在海洋捕捞产量统计里,连列项的资格都没有,被归入杂鱼。到了2010年,它的年产量竟然高达八九千多吨,相当于往年全县的渔产量,增长速度惊人。


清代侯官人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说,龙头鱼“福州呼油筒。形如火管,无鳞而多油。海鱼之下品,食者耻之。腌市每斤十数文,贫人袖归”。连穷人买了,也要偷偷摸摸藏衣袖里怕丢人。

我很奇怪,明代屠本畯在《闽中海错疏》称道它:“水族风味,真上品也。”有人甚至为它做颂:“丰若无肌,柔弱无骨,截之肪耶,尽之脂耶。乳沉雪山钵底,酥凝玉门关外,露滴仙盘掌中,其即若个之化身耶也?”这样的排比歌颂,丝丁鱼倘若有知,应该会酥软得瘫糊在地。

谁知道只过了一个朝代,三四百年间,评价竟然判若云泥。

厦门人比较保守,从来宝爱丝丁鱼。老厦门的经典煮法,就是用它煮线面,敬奉老人,饲小囝子,并不觉得丢人。

厦门老菜谱里,讨巧的做法还有,把丝丁鱼在羼了五香粉的面糊里拖过,香炸。

要偷懒,还是老招:加上青葱炣酱油水。

煮好的丝丁鱼像豆腐一般绵软稀烂,想完好地搛起一条都难。老食客懂得夹住头,整条拉起置于碗内品食。丝丁鱼的好处这时候就明明白白看得见了:只消置于唇齿间轻轻吮吸,稀软的鱼肉就入口来,舌头一咂,立时化成鲜美汤汁,真是如脂如肪、如乳如酥。

不过常吃“样板菜”,未免腻人。我在网上看到两种吃法,觉得可以一试。

一曰龙头鱼饼。把鱼去骨剔刺,剁成鱼泥掺入面粉、老酒、生姜汁等,压成圆形,烙熟即成两面金黄的龙头鱼香粉饼。

二曰腐衣龙头鱼卷。面粉调糊,豆腐皮切成方块备用。剖下两片鱼肉,加盐、味精、胡椒粉、料酒和葱姜末抓匀腌制。然后取一片豆腐皮,四周抹上面糊,夹一片腌了的鱼肉条放入,卷成长卷,入锅炸了就可以上桌。


现在是食鲜时代,厦门市场上所见的,基本上是近海打来的丝丁鱼。近海小船,保鲜设备落后,丝丁鱼鲜度不能保证。这种时候,“民间化学家”出现了,依旧是老谱,用福尔马林稀释剂。你看摊子上丝丁鱼鱼体依旧硬朗,体色也还不错,只是原来粉红的鱼头、鱼腹和鳍边,现在却红得鲜艳,很像最好吃的赤丝丁。你可要小心了,拿起来闻闻,会有隐隐、甚至强烈的化学品气味。

仰天慨叹,连这么低档的鱼都要做手脚呀!

鱼贩也振振有词:

不是换名字了么?龙—头—鱼!

药厂什么药换个名字、换个包装不也是几成几倍地涨价吗?他们做得,我鱼贩就做不得!什么道理嘛。

《厦门吃海记》已出版,欲购者可联系微信号:DONGE110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今日食普: 豆腐鱼,有龙头无龙身!
水潺:只有一条软骨头,却可以随意吞食虾蟹的“龙头鱼”
4条豆腐鱼加3个鸡蛋,好吃好看,鲜嫩美味,花了不到10元钱
八月份这鱼大量上市,一斤只要五块钱,肉嫩得像豆腐,滋味鲜美
“一串入魂”猪鼻筋,红灯下川二代烧烤熠熠生辉
10块钱不到,比豆腐还嫩的鱼,大人孩子个个吃得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