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漳州记忆:郑成功围城致七十三万人死亡?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阮旻(mín)锡是厦门一位传奇性历史人物。

他不仅是南明文渊阁大学士曾樱的门人,当时著名的茶人,也是郑成功储贤馆成员,曾参加郑氏集团的海上贸易。康熙2年,郑氏集团控制下的厦门陷于清军之手,阮旻锡举家渡海逃亡,经海沧、安溪、长乐一路北上,留滞燕云,并剃度出家,法号“超全”。


作为郑成功的幕僚,他留下的一些作品集倍受关注,较为人知的便是《海上见闻录定本》。我不时会翻阅的是他的另一本集子——《夕阳寮诗稿》,何丙仲校注的。 出家后的阮旻锡曾经在南京购舍定居,这夕阳寮的“夕阳”,据说他为了纪念老家的“夕阳山”,有人认为此山在海沧天竺山。晚年时,阮旻锡返厦定居,将新的寓所再次冠以夕阳寮之名。


《夕阳寮诗稿》里有两首茶诗深受现在的茶人推崇,那就是《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我不时翻阅的则是他的作品中涉及明末清际闽南乡土状况的众多诗篇。


印象最深的是诗集中七言古诗里的第三篇《髑()髅叹》

髑髅指死人的头盖骨。

此诗写的是郑成功围攻漳州城一役后,漳州城的道路边堆积着数目惊人的髑髅,数目竟达到七十三万。原因是围城期间,城内断粮,越来越多的人死于饥饿,为了活下去,人与人之间开始互相残杀食用,有如禽兽。最后,“死者十七八”。阮旻锡的《海上见闻录定本》详细记载了“妇女群聚击男子而分食其肉”的情景。

这七十三万的髑髅,被“焚埋于东门外”。


东门外在哪?《髑髅叹》称“七十三万堆路隅,压以宝刹之浮图”。浮图就是塔。东门外有塔的地方,估计就是当年的“万人坑”所在。


如果这段历史是真的,现在的漳州城里人多是清朝时期陆续迁徒过来的,而这样的故事,在闽南时有发生。在明末清初郑氏集团与清军进行残酷拉锯战的这段历史时期,闽南的天空是血红血红的。

真希望有人拿出证据来,证明这首《髑髅叹》里写的事是虚构的。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福大毕业,鹭客社创办人,在厦门翔安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卷背后的一段暗黑历史:永历五年的漳州围城
刘国轩
刘国轩:不亚于施琅的海上霸主
髑髅颂
刘郎的解释|读音|近反义词
12月7日漳州诗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