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记忆:《厦门志》记载的清代海洋风俗!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撰的《厦门志》(总纂是当时的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周凯)中的《俗尚》篇写到了当时一些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厦门民俗。我感觉挺有趣,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凿大井、立桔槔

《俗尚》中写道,“厦岛田不足耕”,所以“近山者率种番薯”(靠近山地的人大多种番薯),“近海者耕而兼渔,统计渔倍于农”(靠近大海的人渔耕为生,主要是靠渔)。可见,当时的厦门岛,除了“厦门城”与山地地带,显然主要以渔业为生。就农业而言,不仅水田少,土地也硗薄,境内缺少陂塘与江湖,只能“凿大井、立桔槔”,用来灌溉田地。至于渔民是如何谋生的呢?《俗尚》列举了四种:蚝埕、鱼簖、蚶田、蛏溆。这些濒海地区的渔民划海为界,一般不随便越界。如果有人胆敢“越澳以渔”,很可能就会引来腥风血雨的争斗,毕竟这关系到“身家之计”。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与之极为相似的九龙江江口连家船渔民分帮立派的传统。
二、水上贸易北抵东北南至南洋
《俗尚》中还讲到了当时厦门人的水上贸易,赞称“服贾者以贩海为利薮,视汪洋巨浸如衽席”。这贸易范围,沿水路向北,经宁波、上海、天津至锦州,这已经是东北的地界;向东与台湾对渡,一年往来数次;南下则进入吕宋(现菲律宾境内)、苏禄实力现菲律宾境内)、噶喇巴(现印尼雅加达),冬天去,夏日回,一年一次。因海上贸易的利润极高,达到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出现“倾产造船者”。当时从事海上贸易业的人数以万计。

三、船员与船工

当时,一艘大船造价达“数万金”。与船有关的成员有财东、“出海”、舵工、斗手,大僚等。财东就是船东,造船买货的人;“出海”指领船运货出洋的人,有点像指船长;舵工指掌舵的人,相当于驾驶员;斗手又称亚班,指司桅者,帆的掌控亦属于斗手的负责范围;大僚指司缭者,缭应指船上的缭绳之类。此外,还有很多从事造船修船的船工,如土、木、金、银、铜、铁诸工。这些船工大多是外来的,能够乐业者,大多定居下来。

四、以布裹头习俗的由来

《风尚》中又称,“海风破脑,居人皆以布裹头,盛夏亦然”。这解开了长期挂在我心里的一个悬念,为什么这一带的女人头上经常着一块布。这块布,似乎也被称为“文公帕”,传说与朱文公有关。但《厦门志》的说法,似乎比较贴近其现实的功能。因为海风大,那时的厦门人,还喜欢把房子盖得低小多门,且“上用平屋,惧风也”。

五、玉沙坡的疍民

《俗尚》篇中也提到了现部分为沙坡尾的玉沙坡,提到了玉沙坡的舟居之民,也就是疍民。疍民的孩子十岁就可以勇敢地驾着小船到海上钓鱼。玉沙坡的港内,则“为人通往事、输货物”。居于浮家泛宅的疍民女子被称为“白水婆”。疍民不与陆地通婚,多是内部婚嫁。有女孩子待嫁时,疍户就在篷顶(也有说是船头),种一盆花。女子也是驾船的好手,文中称为“如猿猱然”。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福大毕业,鹭客社创办人,在厦门翔安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遇见·沙坡尾
一个沙坡尾一种老厦门味道每-九笙
国庆第一天,我选择去文艺青年爱去的厦门沙坡尾吃菠萝包
厦门沙坡尾|一日一夜,有茶有烟火气
【福建】厦门沙坡尾:城市里最后的守望者
滚烫的厦门,听孩子的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